前线的国民党地面部队的日子真的会好过几天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日军指挥官拿出了日俄战争时期的“肉弹攻击精神”,发疯一般的指挥部队在各条战线上进攻国民党阵地!在这种形式下,林俊的苏联空军完全成了“救火队员”的角色,那里出现危机就有他们的身影,而国民党残留下来的空军力量也全面投入对地面目标的攻击,他们已经将所有的战斗机都投入到对一线的空袭。
无法进行精确轰炸,那就攻击日军后勤补给线;战斗机无法挂载炸弹,那就进行火线扫射:只要空中出现自己的飞机,地面的部队就会如同打了一针强心针一般——虽然杀伤日军的实际效果一般,但只要能鼓舞士气就行。其实这空军为地面部队鼓舞士气的“高招”是老蒋发明的:老蒋是为了“保护”自己宝贵的空军才出的这个“妙招”,结果现在还真的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9月12日下午的出击后,苏联援华航空队的轰炸机部队已经无弹可用,而每天由运输机运来的苏制炸弹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对敌攻击的需求,每天最多只能派出两三架sb-2轰炸日军目标。后勤解决不了,林俊手里的那几十家轰炸机都成了摆设!
虽然目前的情况让林俊急得团团转,但问题不是靠自己就是能够解决的——他已经发电报向空军部长阿尔克斯尼斯求援,可阿尔克斯尼斯也是爱莫能助,这位部长同志已经将尽可能多的运输机投入对南京的支援,但这漫长的航线决定了一切,在建立有效的地面运输线之前,林俊每天能够得到补给就只能这样少的可怜。
这边不好受,那边的日军也难过:制空权的丧失和军火船被炸,让他们差不多要面临刺刀突击的原始进攻方式,幸好那些涂着“青天白日”标记的飞机在进行了一天的狂轰滥炸后,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只有一些战斗机的近距离支援对己方造成了一些麻烦。但让日军指挥官头疼的是:只要自己这边对某个阵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空中就会出现那些讨厌的飞机来干扰,最为麻烦的是:有时候它们会投下一种恐怖的燃烧弹,虽然数量不大,但严重的打击了部队的战斗意志,甚至让一些士兵患上“飞机恐惧症”——被那些燃烧弹杀死的士兵虽然数量和部队的总量相对而言并不是很多,但那些被烧成焦炭的尸体和严重烧伤的伤员的惨状造成了部队里一些胆小鬼的恐惧心理。
上海城外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而城里的战斗也是打得惨烈无比,国民党的王牌部队之一、全德械装备的第八十八师在闸北区域与日军的陆战队展开了殊死的拼杀!
9月15日上午,大校厂机场得到来自上海城内国民党部队的近距离支援请求,由于这次轰炸的目标有些特殊,安德卢普夫和普罗科菲耶夫两人亲自操刀。
在淞沪会战前,日军驻守在上海日租界内的陆战队和名团已经在租借里构筑了大量的工事,还将一些视野开阔、结构坚固的建筑加固成堡垒——它们尽然还把一些大炮拆成零件后运到一些建筑物的房顶,建立起“空中的”炮兵阵地!这些位于钢筋混凝土屋顶的日军打炮又给城里的中国部队造成了巨大威胁。这些建筑物的房顶在建造时就特别坚固,一般建筑的房顶根本无法承受日军装备的75毫米野战炮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这说明日寇在建造这些建筑时就有将其变成炮兵阵地的预谋。
这次安德卢普夫和普罗科菲耶夫的目标是位于上海日租界内的邮电大楼,这是座7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日军在大楼的平顶上用沙袋构筑了炮兵阵地,共配备了8门38式75毫米野战炮,对在其射程范围内(平地最大射程8350米,由于是在房顶,打得更远。)的中国军队造成极大的威胁,而且日军早就已经掌握上海所有街道建筑距离与方位的坐标数据,只要前方日军求援,这些大炮立刻就能进行火力支援。在淞沪会战开始阶段,国民党部队曾数次组织突击队想摧毁这幢大楼上的日军炮兵阵地,但由于这一区域的日军占有地利优势,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又不怕轻武器的射击,几次突击都未成功。
林俊在看到近距离支援请求的电文时,实在是有些不明白——这么危险的目标为什么不在一开战时就把它摧毁?!在淞沪会战爆发后的第一周,国民党军队投入自己最精锐的德式部队3个师加一个旅,猛攻上海日租界。而这些国民党精锐部队的对手是富偶顽抗的四千名以舰上水兵和由日本侨民临时编组的守军。有史学家评论:整个抗战时期,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日军用优势的装备和火力对付国民党军队,而淞沪会战早期却刚好是倒过来的情况,无论是兵力、装备、火力方面,国民党的德械部队都占有绝对优势,要是换成让林俊指挥,就会击中一切力量、集中使用所有的重型装备,一鼓作气把日军赶出黄浦江。
可惜的是,虽然这些德式部队的基层官兵作战勇猛、不惧牺牲,但收效确甚微。到了8月23号日军的援兵抵达上海,国民党的德式部队在占据全面优势的情况下都未能消灭日方守军,这以后也只能将攻击变成防御——这只能说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指挥部署的错误和愚蠢造成了这个结果。
为了彻底摧毁这个炮兵阵地,瓦西里军士长把自己藏家底的家伙都拿了出来,因为连续的出击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大校厂里配给伊16的航弹已经少的可怜。安德卢普夫驾驶的伊16挂载的是弹药库里最后一枚200公斤的穿甲弹,而普罗科菲耶夫座机挂载的是一枚凝固汽油弹。
两架伊16以3000米的高度接近上海市区,由于上海的建筑情况复杂,领航的安德卢普夫在飞抵市区上空后按照航空图索引,盘旋了十几分钟才确定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
这是个平顶的长方形建筑物,屋顶面积差不多有一千多平方米,日军在上面用沙袋构建了八个火炮掩体,不时开炮。
“普罗科菲耶夫,我先投弹,你再跟进。”
“明白!”
两架伊16以50度俯冲角进入攻击航线,安德卢普夫的座机一直俯冲到500米高度才投下炸弹。屋顶上的日军早就已经注意到空中的两架飞机,苦于手中没有合适的防空武器,只能对着空中干瞪眼,看着两架飞机向大楼的方向俯冲而下。有几个日军试图用手中的步枪对空射击,这根本就是徒劳的反抗。
穿甲炸弹命中房顶左侧,穿入楼层后又穿透了4层楼板,在三楼位置才爆炸,整幢楼被摧毁了一半。在日军哭爹喊娘时,普罗科菲耶夫投下的凝固汽油弹又命中了大楼的残余部分,瞬时就如同点燃一个巨大的火把,大楼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两架飞机一直爬高至1500米高度后,安德卢普夫才将飞机改平掉转机头观察。在目标上方盘旋了一圈,日军“屋顶上的炮兵”已然不复存在。
、、、、、、
9月15日中午,林俊接到了一封来自莫斯科的绝密电报,译码的是自己的机要秘书费科奇诺夫。看了电报后,林俊独自走到机场附近的小树林里。
“费科奇诺夫,是不是什么特殊情况?”
兰德斯科奇问他,因为林俊示意自己的贴身保镖暂时不要跟着自己,这让兰德斯科奇感觉到些异样的气息。
“没什么事,还是让首长一个人待会,有些事我们不要问的太多。”
费科奇诺夫知道首长是因为那份电报才想独自静会的,而电报是斯大林亲自发来的,里面的内容费科奇诺夫当然知道,也知道首长为什么会这样。但他明白,这不是自己能做点什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首长一个人待会。
“主动出击不可过多,以免急速恶化我国与日本的关系!”林俊正想着电报里的内容。斯大林表扬了自己和援华航空队取得的巨大战果,但也明确的提醒他:你已经快把日本逼到与苏联全面开战的境地,打得日军快狗急跳墙了!
电报的内容足足有一千多字,如果接电报的人不是林俊而换成其他,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押回莫斯科接受审查:出发前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确,是要拖住日军,而不是把日军逼急了进攻苏联。
“主动出击不可过多,也就是不要造成日军承受不起的损失。”自己的飞机杀伤日军的地面部队那是小意思,不在这“主动出击”的范畴里,可“龙骧”、“青叶”的损失是日军目前还承受不起的。
“呵呵,就是想再次来个主动出击我也没弹药了!”林俊苦笑。
其实林俊的目标也很明确:苏联现在绝对不能和日本爆发全面的冲突,要是现在苏联就和日本全面开战,那大陆上的战斗估计一年之内苏联就能获胜——两个国家的地面力量根本不再一个档次上。林俊有时也会“幻想”着现在就率领苏联红军的装甲集群横扫入侵中国的日军,但只是“幻想”一下而已——因为林俊绝对不允许这个情况出现!现在就逼着日军和苏联开战,这只有蠢货和莽夫才会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很多原因,非常多和严肃的原因!如果苏联红军提前8年进攻东北的关东军,甚至一路打到关内来消灭日寇——听着很爽气,可后遗症会是什么呢?!这个后果不是任何人能预测的,也是不敢预测的!没有8年抗战的僵持,没有发展壮大的时机和时间——林俊已不再往下想,他已经做出决定。
兰德斯科奇和费科奇诺夫等在小树林边,看到林俊走了出来。
“兰德斯科奇,让斯诺尔尼克准备好车,再和机场的警卫部队联系一下,半小时后我要去城里拜访他们的周至柔将军。”
“是,安德烈同志。”
兰德斯科奇立刻赶去准备,他只需要服从首长的命令就可以了。
“费科奇诺夫,和我一同去趟瓦西里军士长那。”
瓦西里正在机库里指导机械师们检修飞机,这几天的高强度出击让飞行队里的所有战斗机是小毛病不断,他就没个闲的时候。
“瓦西里,现在我们的弹药还有多少?”
“大队长,轰炸机的航弹是一枚库存也枚,就靠每天运来的那些。伊16用的穿甲炸弹也没了,凝固汽油弹还有5枚,机炮弹药和机枪子弹还有5个基数。”
林俊也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弹尽粮未绝”的地步,大校厂原本储存的航空汽油不少,可自己的苏式航弹已级用完,而每天空运弹药的运输机也就可怜的两三架,也就是说只够轰炸机一次出动三五架的弹药。
“瓦西里,从今天开始,如果空运到的弹药还保持现在的数量,你就每天存一半下来,不能都砸出去。除非有我或安德卢普夫同志的命令,谁也不许动用。”
“是,大队长。要是没有你和安德卢普夫同志的命令,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给。”
“运输线太长了,运点弹药过来不容易,我们得存上一些到了关键的时候再用。希望陆上的交通线能早一点打通。”林俊像是在自言自语。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cmfu.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cmfu.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