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英雄”,苏联的授予及嘉奖制度中荣誉最高的一项,而今天的林俊更是金字塔上的真正塔尖,到目前为止只有他一人被授予两次“苏联英雄”称号,而左胸衣襟边那两枚闪耀着金光的“苏联英雄”奖章更是耀眼。
对于荣誉与奖章他都快已习以为常,但今天不同,这是他两世的渴望一朝成现实,更不用说还有自己的七个证婚人一同在场。
今后出席一般的活动再不用挂上那一堆的勋章,有这两枚奖章就足够了——还有什么能比它们更能表明自己的荣耀?!
宴会上斯大林就坐在林俊身边,而另一侧的是亚历山大。内务人民委员同志看来心情非常高,不断的向自己兄弟敬酒,这让今天已经成为重点目标的林俊有些抵挡不住。
“亚历山大,不要把我们的英雄灌倒了,过会还有事需要听他的意见。”
“谢谢您,斯大林同志。”
对于老爷子的援手,已经有些脸红耳赤的林俊是万分感谢:现在能为自己说句公道话的人也只有斯大林,别人可不敢跳出来惹起众怒。
原本有些“失去控制“的宴会在斯大林的接入后变得相对文雅,正在长桌边大跳骑兵舞的布琼尼元帅也被架回了座位,边上的指挥员递给他的酒杯里的伏特加也换成了果汁,我们的元帅同志还以为是变了色的伏特加,一口干完还叫“好!”
克里姆林宫的宴会一旦参加者都是自己人,这情况很容易就会发展成“乡村友好聚会”,所有人对此都习以为常,又不是在外国有人面前,这才是真正的俄罗斯民族的特色:奔放、不拘小节。
宴会两个小时后才结束,而林俊在休息室里的沙发上躺了会:斯大林要他感觉自己能够正常思考后再向他报到,而那个惹是生非的亚历山大现在也一同在休息室里醒酒。
“你丫个,要不是你在那唧唧歪歪我也不会喝趴下!”有些清醒的林俊开始大骂兄弟不地道。
“你这是冤枉人,我哪里不地道了?!你今天授勋兄弟高兴!自己喝倒了那是你酒量不行,还怪我?!是个男子汉就别怪喝不过人家,哈哈!”
亚历山大奋起反击,刚才他也喝的不少:你要我难受,老子也不让你好过!——林俊和安德卢普夫二对一的结果,要不是一般人不敢跳出来支援林俊一起对付内务人民委员同志,亚历山大估计早被送医务室挂点滴去了。
“对了,上次你要我安排的那件事已经都搞定了,武金斯卡娅和你说过没有?”
“说了点,生活方面你怎么安排的?”
说到这,林俊也不再和他瞎闹。
“我给东方学院打了招呼,让他们按照对一级外国客助教授的待遇重新安排。下面的人说她好像一下子还不能适应学院的作息时间和学习节奏,我让他们都注意点,不要一味的用我们的所有习惯标准对待,适当的放宽一下给她适应的时间,要是学习计划跟不上就明年再重新学习,目前主要让她自学,还给她安排了个语言教员。”
“估计那边的院长同志接到你的电话一定吓的够呛。”
“我才没那么笨,事情做的那是一丝不漏,让下面人去办的,免得让他们以为是什么重大事件,不过名头用的还是内务人民委员会部,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那帮家伙不敢不当回事。呵呵,反应说学院党委会都开来三次秘密紧急会议。”
内务部在苏联就是神一般的存在,都用部门的名义去关心一个新入学的外国进修生,一个大学的党委会不把这当天大的事才怪: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谢了兄弟,以后也要你那边的同志多注意注意。”
“得,少来这一套,请我去你家吃顿饭就成。后面的事不用你操心,那次你怎么说的?哦,这叫送佛送到西。”
林俊被他的经典比喻弄的哭笑不得:“那就明天,我那几位证婚人也都去,人多热闹些。”
“呵呵,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一般人花很多心思就解决不了的问题,亚历山大一句话就能解决,这就是权利,不容质疑的权利!林俊站的越高对于权利的概念就越淡薄,因为在苏联已经基本没有他所办不了的事,对于权利的渴望反而变得淡了,因为手中掌握的已经足够!
“亚历山大,知不知道斯大林同志找我是什么事。“
“应该是新一批前往中国军事顾问团的事,中国反应回来的情况看,我们的顾问组在那边开展的工作不怎么有效,同志们基本就是无所事事。”
、、、、、、
斯大林给林俊看的是一份新的顾问团成员名单,排在第一个人赫然就是新任白俄罗斯特别军区副司令员、师级指挥员格奥尔吉-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
“安德烈,作为中国通,你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目前我们在中国工作难以开展的问题?”
看得出来,斯大林正在为这件事有些头疼。
“斯大林同志,我没有办法。”
斯大林就是再怎么稳重的人也被林俊的话“吓了一跳”,吊在嘴上的大烟斗都略微颤动了一下,另一边的亚历山大也是差不多的反应:“不会吧?!万事难不倒的安德烈也有没办法的时候?!!!”
也许这时亚历山大的脑门上有几只小鸟在飞。
“蒋介石只是想我们在技术问题上提出意见,而不是制订战略计划。中国的国民政府是想把我们的同志当技术员来用,因为他们对我们不可能完全信任,而我们派去中国的顾问团也应该把重点放在中日战争作战特点的观察上,从中吸取一定的经验,从而制定将来我们将来我们的对日作战计划。”
不用斯大林问为什么,林俊就将自己的观点阐述了一变,而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房间里的另两人这是才“恢复正常”:在他们眼里要就是两手一摊“不知道”就不是安德烈了。
“你看这份名单需不需要进行调整?”
“我看挺好,像主要负责的朱可夫同志据我所知是一名能力非常出色的指挥员,到中国后一定能吸取有用的经验。只不过不需要优秀的指挥员在中国呆过长的时间,时间长了也只是一名观察员,要贯彻目前的轮换制度。”
林俊又是一半在瞎掰:朱可夫优秀,那是前世的记忆告诉他的。到目前为止这位将来的苏维埃“胜利元帅”甚至还未在克里姆林宫觐见过斯大林,而且也是半个月前才担任的白俄罗斯军区副司令员,以前几年一直在布琼尼手下当一名骑兵军军长。
在国内战争时期朱可夫虽然曾经屡立战功,但也都是小规模的战斗,现在像他一样的指挥员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到目前为止林俊甚至还没和他见过面,而且也只是从罗科索夫斯基那里听到他提起过一次他的老战友朱可夫的名字。
现在朱可夫就是一名普通的高级指挥员,连“被重视”都还提不上,而具林俊所知就是因为有中国之行的经历做铺垫,在39年哈拉哈河地区局势紧张时斯大林才会想到他,而朱可夫真正的扬名世界也从那里才真正开始。
林俊不喜欢朱可夫,但和他也没什么利益冲突,能拉一把也要拉一把。
对于爱将的观点斯大林是深信不疑,因为他也有差不多的考虑,而我们的朱可夫同志就这样被确定为新一批前往中国的军事顾问团团长。
在返回城中家里的车上林俊的脑子一直在想这位没有见过面的朱可夫:有时候一个人的发迹不光是个人的能力,还有运气!
对,就是运气。哈拉哈河战役换成其他的优秀军事指挥员也能获得一样的胜利,当然林俊没有将自考虑在内,如果是罗科索夫斯基和马利诺夫斯基指挥这次战役也都能够做到,战役的硬件就基本决定了战役的结局。
而朱可夫赶上了,当时还是以胆战心惊的心态被招到莫斯科接受命令:“肃反“期间到莫斯科不一定是好事。但朱可夫也不愧为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从哈拉哈河开始他就是胜利的代名词,也可以说是哈拉哈河战役给了他足够的知名度和克里姆林宫的信任。
自己的介入导致历史的变化,不知道对于朱可夫来说会有多大影响。
“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