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恭帝二年四月末,福安。
随着益王府迁往福安,一时之间,福安城便成了天下勤王之师的总部。
李庭芝在江淮战场苦苦鏖战,牵制住伯颜的中路大军,与此同时,文天祥在南剑州举起勤王大旗,组建督府军,又成了阻挡蒙古大军兵锋的一道屏障。而在巴蜀战场,原先进攻巴蜀的蒙古军此时也正在和巴蜀守军相互对峙。
因此,一时之间,福安倒也是太平无事。老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
自临安陷落,太皇太后与宋恭帝蒙尘,这大宋便没了君王,好在手握重兵的李庭芝等人总算没有做出叛逆之事来。但这样的局势对大宋而言,自是极为不利。
当此之际,益王府极为总管与几位文臣大将一合计,便决定拥立年仅九岁的益王为帝,知会天下各路兵马,益王将于五月初一登基称帝。消息一出,自是各方震动。
一石激起千层浪,眼见福安的安静之局便要就此结束了。
这一日,福安大街上,忽然来了一顶轿子。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来一顶轿子,原本也是稀松平常,只因这一顶轿子,乃是凌空而至,这才引起轰动。
四名轿夫,竟是清一色的黑色短装,足尖轻踏,竟是凌空而来,显然均是一等一的好手。
真不知道轿内是什么人,竟然能使得动这样的好手来为他抬轿,但想来也一定是极为不凡的人物了。
果然,轿子刚落,立时已有十六名大汉随后而至,齐整整的落在轿子的两侧,恭恭敬敬的等待着轿中人。
果然,轿帘挑开,首先伸出的是一段略有些干枯的右手,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上,各戴着一枚碧绿的戒指。
众人这才醒悟过来,暗道:“怪不得有如此排场,原来是他。”心念未已,从轿子里,已是走出一名干干瘦瘦的老者,那老者虽说有些干瘦,但神色之间,竟是极有威势,当真有些不怒自威的态势。衣着甚是简朴,却是理得干干净净,连一丝褶皱也没有。
来人赫然就是益王府总管三戒老人。
三戒老人一向很少在江湖上走动,只在益王府中打理事务,但其名声却在江湖上久久传扬,这一切,只因他手中那三枚戒指:天戒地戒人戒。
江湖传言:“天戒战玉皇,地戒斩阎罗,人戒定江山。三戒齐出乾坤转。”虽说江湖传说多半有些夸张,但凭此也可以想见那三戒老人的厉害之处了。只是人为何甘愿一直呆在益王府,为何甘愿只做一名总管却是谁也不清楚。
三戒老人在益王府中是何等地位,今日竟然亲身前来这熙攘的大街,而且还是这般戒备深严,当真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只见那三戒老人落了轿,便缓缓的走上一家客栈,那十六名大汉正待跟上,三戒老人轻轻的挥了挥手,那十六名大汉也便知趣的退了下去,站在轿子两边,耐心的候着。
三戒老人轻抬脚步,缓缓的走上木梯。那店小二正待上前去招呼这样的人物,忽然,不知怎的竟然撞在了一面气墙之上,怎么也上前不得,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三戒老人上了二楼。
二楼乃是雅座,适才有一十三名蒙古大汗已将二楼包了下来,不让任何人上楼。
店掌柜虽说十分厌恶蒙古人,但蒙古人残暴,深怕一个不小心便会迎来杀身之祸,也只好装出一副笑脸拿出好吃好喝的小心招待着。
那小二见三戒老人只身上前,见他一介老者,深怕他吃亏,方才想上前劝阻一番,但想不到竟然近前不得,知道此人必定是什么武林高人,也便退了下来,怯怯的看了那掌柜的一眼。
那掌柜的开客栈多年,对江湖上寻衅斗殴之事也是知道些大概,知道今日这局势,只怕一场恶斗已是难免,只得提醒道:“各位客官,大伙赶紧吃,吃完啊赶紧出去走走,去看看咱福安的风景也好啊。”
那些客人中又聪明些的,立时便明白了那掌柜话中之话,赶忙付了账躲了出去。
有顽皮些的,倒是反过来责怪那掌柜的不近情理搅了他们的吃兴,正吵嚷见,忽然,从门外进来了两名大汉,却是那十六名大汉中的两名,进得门来,出手如电,竟是将那几名顽皮些的客人生生抓起,向着店外射去,与此同时,猛听得轰的一声,先前那几名客人的站立之处,已是被楼上掉下的木块砸中,将那一张桌子砸了个粉碎。
那掌柜的与店小二惊魂未定,忽然身子一空,已是被人抛起,落在街心。好在那两名大汉虽说摔出他们,却是无意伤人,是以他们也并未受伤,只被摔得疼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