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73章
    当年,国内的顶级交响乐团,哪怕经过改制,演奏水平大幅上涨。
    但仍然不敢来到金色大厅。
    是的,不敢。
    因为,如果国内交响乐团来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即使演出很成功,但很难产生轰动性的效应。
    这不是妄自菲薄,因为当时的现实,就是“班门弄斧”。
    换成当地人的视角,那便是……
    【你一个外国人,西洋古典音乐的起步也晚,你拿什么和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西洋音乐顶级交响乐团去比?】
    维也纳观众挑剔到什么程度?
    专业到什么程度?
    人家会带着总谱过来,评判指挥的动作,评判乐团的演出。
    任何一个顶尖乐团来这里,面对维也纳观众,那都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这一点都不夸张。
    全tm硬核粉丝。
    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个传奇。
    在没有现代音响测试仪器的情况下,不仅建造的美轮美奂,而且音响效果无懈可击,甚至让后辈音响工作者百思不得其解。
    被称为国外版本的巧夺天工系列,一点也不为过。
    世界上,几乎无数顶尖乐团,无数顶尖指挥家,演奏家。
    都来这里演出过。
    水晶灯反射纯金金箔,楼门正体的三座雕像是意味着“音乐”“文学”与“美术”的希腊女神。
    进入大厅,四尊金色的音乐女神雕像守护着三组镂花壁窿,里面是音色的管风琴。
    厅的两厢依序站立着三十二尊双手交叉在胸前的金色音乐女神雕像。
    十盏高大的水晶吊灯和许多水晶壁灯,把天棚顶上的描绘古希腊艺术之神的彩色绘画和整个大厅照耀得金碧辉煌。
    光彩夺目。
    每当举行盛大音乐会时,大厅里便鲜花簇拥,四溢的芬香和优美的音乐常使观众深深陶醉。
    在上场前,整理衣冠的镜子是水晶玻璃,走的是拼花地板。
    和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有异曲同工的设计之妙。
    所以,这也被乐迷称之为“叹息走廊”。
    意为上场演出如上刑场一般,永无后悔之日。
    “你是什么大师?”
    “不管你是什么神仙,来这里都得接受维也纳乐迷的审判,懂?”
    ……
    可想而知,当年的前辈们压力是如何之大。
    为了扬长避短……是的,扬长避短。
    在这种期盼中,民族乐团来了。
    当时前辈们艳羡的,为止努力拼搏的梦想,随着国力强横的如今,竟然显得有些“可笑”与“卑微”。
    后人环顾,满是一种辛酸。
    那个年代,可是文化狗贼横行无忌的日子。
    比如古早以前被杰哥怒怼过的某位过气公知。
    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高先生。
    长头发大饼子脸,摇着扇子小眯眯眼。
    三个月没刮乱糟糟的胡子,大圆盘子身材救生圈肚子。
    文能闭嘴放洋屁,武能醉驾碰碰车。
    真可谓是高知家庭出奸细,人心人肺涮火锅。
    有没有知识不知道,但绝对很刑很可拷。
    不过。
    开天辟地间,到处都是不愿意服输的国人。
    在各种多重的压力之下。
    华夏的文艺工作者,也带领着华夏的文艺工作,逐渐向上攀登。
    金教授回想着当年的种种。
    又看如今种种。
    感慨之余,忍不住热泪盈眶。
    那是几代人的岁月。
    一个又一个真正的国人顶尖艺术家亮相维也纳。
    如今,这文艺工作的历史接力棒,也传递给了崭新的下一代。
    由下一代的人,于历史的画卷之上,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不过,历史总是惊人的循环。
    现在确实公知少了。
    但网红多了。
    如此底蕴方才造就这古典音乐人心目中的一块圣地。
    何人能没有压力?
    ……可能只有那些没什么文化的网红,或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不入流音乐从业者罢了。
    私营化的产业,付了钱就能去的。
    但演出和演出含金量能一样?
    都是去故宫玩。
    你花钱买门票进去,和领导邀请你进来参观,是一个概念?
    “自费”与“受邀”。
    那可不是一个概念。
    无知,无文化,低俗的网红,与不入流的音乐从业者,从不知天高地厚,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对艺术,对美的敬畏。
    仅仅为了面子,反而做出不要脸的行为。
    花点钱去镀个金,逢人便说自己在金色大厅演出过。
    如小丑般上窜乱跳,令人啼笑皆非。
    文化上的虚荣心源自于自身的不自信。
    ……
    但,这一次演出的意义完全不同。
    李少杰的演出,可绝对不是网红与不入流级别的。
    更不需要让驻奥地利使馆的文化官员们头皮发麻的帮忙送票。
    【我就在这站着,邀不邀请我,你得考虑清楚。】
    这才是正经的高端文化自信。
    自强者才能被尊重,而不是投机取巧钻空子,扯虎皮拉大旗。
    不然,人家看戏的老外,或者被你花钱重金邀请的老外乐团,看你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