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3章 剑指汉城-12
    此时,埋伏在南岸倭军东南方的五十来名锦衣卫,也在密切关注着倭军营垒的变化。
    面对明军即将展开的包围,困守营垒的这一小撮倭军居然还没有人冲出来突围或送信,唐卫轩身边的程本举不禁有些焦急,“唐兄,他们该不会是打算死守待援吧。”
    唐卫轩没有回答,只是皱着眉,静静地注视着战场的变化,耐心等待着什么……
    又过了一阵,就在北岸的明军已经搭好浮桥、大队骑兵跨过白川,即将与昨夜绕道上游、渡过南岸的查大受所部会合时,倭军营垒的北门居然直接被打开了!
    几乎同时,数百倭兵手握各式兵刃,一窝蜂地从营垒中冲了出来,直扑向岸边的明军骑兵!
    不仅刚刚渡江、正在岸边整队的明军骑兵们吃了一惊,连在侧后方观战的众锦衣卫也倒吸一口冷气。区区几百倭兵,还基本都是步兵,正面冲击数千明军骑兵……这,这不就是送死吗?
    虽然倭军的拼死一击有些出乎意料,但是早在岸边整好阵型的查大受反应非常迅速,立刻下令吹响了全军冲锋的号角。立时,无数战马开始奔腾,卷起一阵烟尘,直扑向从营垒中冲杀出来的那几百倭军。
    尽管实力相差悬殊,但面对四面八方涌来的数千大明军队,倭军的冲锋似乎没有一丝迟疑,一头便扎进了明军的阵势,展开了血光四溅的激战。
    看到这一幕,埋伏在侧后的锦衣卫们也不禁有些动容,尤其是曾亲眼目睹过当日史儒所部最后背水一战的唐卫轩、程本举、孙世禄三人,更觉得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如同似曾相识一般。
    “看来,倭国也有壮士啊。”也不知是身后那个锦衣卫,脱口而出了这么一句感慨。
    而此时唐卫轩的眉头,却似乎皱得更紧了些,望了几眼北边的厮杀后,立刻又将目光移回倭军营垒的南门。
    果然,倭军营垒的南门也随后悄悄地被打开,而后,八、九个倭军武士骑着战马立刻冲了出来!此时,大多数营垒外的明军骑兵正被冲出营垒北门的倭军死死缠住,也一时没有顾上南门是否还有倭军借机逃脱,所以这些倭军武士骑着马很轻易地就趁乱直接冲出战场,直奔东南面唐卫轩等人所在的官道方向而来!
    “注意!”唐卫轩一声提醒,几十个锦衣卫立刻各就其位,按照预先部署隐蔽起来,做好了伏击的准备。
    待倭军的马蹄声一踏上官道,负责绊马索的几个锦衣卫们立刻拉直了隐藏在地下的绳索。“嘶——”只听一声战马的悲鸣,头先冲得最快的一个倭军武士直接被甩落下马!
    后面的其他几个倭军武士中没能及时反应过来的,也都连人带马,一并被狠狠绊倒在地。即便反应及时、勉强拉住缰绳的几个倭军,也是连连踉跄,受惊不小。而就在这眨眼之间,埋伏在四周的锦衣卫们已经一拥而上,将这九个倭军团团包围,困在当中。
    见势不妙,这几个倭军立刻抽出刀刃,准备拼死一搏。谁知,唐卫轩早已有了防备,一挥手,周围的锦衣卫们立刻搭起弓箭。
    “放!”唐卫轩一声令下,几十支箭立刻射向包围圈当中的倭军。几乎与此同时,又是一阵马匹的惨叫与嘶鸣。待已经闭上眼睛、准备被乱箭射死的倭军武士们再次睁开眼睛时,只见自己的坐骑皆已被明军射死,而九个倭军,只有三个人被射伤,其余大多并未中箭。
    “抓活的!”还未待失去战马的倭军们反应过来,一把把闪着寒光的绣春刀已经在唐卫轩的命令下,将包围圈缩得越来越小。
    见锦衣卫们逼得越来越紧,几个武士忽然大喊了一句什么倭语,而后相互配合着开始主动冲击锦衣卫们的包围圈。包围圈中立刻开始了一片刀光剑影的混战……
    不多时,锦衣卫们居然伤了两人,而倭军武士们虽然没能冲破包围,但却越战越勇,气势更盛了。
    嗯?明明自己这边占据了巨大优势,为何迟迟拿不下这几个倭军,反倒伤了两个手下呢?唐卫轩不禁有些不解。
    但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立刻看出了些问题:锦衣卫们虽然人多势众,但鉴于刚才唐卫轩“抓活的”的军令,反倒有些束缚了手脚,无法全力施展。而被困在当中的倭军,虽身陷重围,但正所谓困兽犹斗,反而拼杀得更加凶猛。此消彼长下,反倒是人数占优的锦衣卫们落在了下风。
    而与此同时,唐卫轩也发现了另外一个蹊跷的情况:包围圈中的倭军们,不仅是训练有素地背靠背聚拢在一处,更始终将其中一个刚才中了箭伤的年轻武士紧紧护在当中。
    不但如此,中间那个年轻武士的装束,看起来,似乎也要比其他八个人的甲胄要更精良、名贵一些……
    似乎想到了什么,唐卫轩稍稍犹豫了一下,随即厉声下达了最新的命令:“除了中间那个年轻的倭军尽量活捉以外,其他人……生死不论!”
    听到唐卫轩新的一道军令后,锦衣卫们立刻加紧了围攻,手上也再不留情。片刻间,已经有三个倭军武士在锦衣卫们相互配合的围攻下,倒在了一片血泊之中。
    这样一来,倭军那本就捉襟见肘的防御,立刻开始四分五裂的迹象。越杀越猛的锦衣卫们见状,干脆直接冲散了对方的防御,将最后的六个倭军完全分割包围开来……
    虽然其他几个武士似乎还打算再护卫着那个年轻武士冲出重围,但很快,不仅根本难以冲到其身边,在乱战之中,又有两个倭军死在了锦衣卫们的绣春刀下。而那个年轻武士也已渐渐体力不支,被一拥而上的锦衣卫们团团围住,眼看即将擒获。
    谁知,就在众人本以为必能生擒之际,这年轻武士眼见突围无望,竟忽然间大吼一声,而后直接用肚子顶向了面前一个锦衣卫的刀尖。待周围的众人反应过来时,刀刃已穿膛而过,从其背后露出一个尖锐的刀尖,滴淌着鲜血……
    见年轻武士已经身亡,最后仅剩的三个武士只得放弃护卫,各自突围。
    三人各自朝着一个骑在马上的锦衣卫猛扑过去,试图夺马而逃。但结果,只有一人成功夺下了马匹,顶着一身刀伤,头也不回地沿着官道向开城方向奔逃。而另外两人,非但夺马不成,反被锦衣卫们直接击伤在地,当场生擒。
    见有一人漏网,四个锦衣卫立刻骑着马追了上去,同时于马背上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将其射杀。
    心想那唯一的漏网之鱼也跑不出多远,唐卫轩便未再理会,任那四个锦衣卫校尉放手去追,同时立刻命人搜查那个甲胄最为精良、名贵的年轻倭军武士身上。
    果然,锦衣卫们很快就从其怀里找到了一封信笺,呈递到唐卫轩手中。
    取过信笺,见信上还有不少尚未干透的斑斑血迹,唐卫轩先是叹了口气,而后再细看其封面。原来,这封信笺是写给一名姓黑田的倭军将领的。看来,自己此番没有白跑一趟,兴许里面就是极其重要的倭军情报!
    展开信笺来看,里面尽是汉字,也不用通译,其意一目了然:
    “文禄二年正月十八日凌晨,明军似乎已识破了我军打算半渡而击的作战计划,趁夜从白川上游偷渡过江,于天明之时进抵我军营垒之外。本应及时撤往汉城,与黑田大人完成会合,但兵临城下,已难脱身。敌众我寡,亦难以久守。”
    此处之后还有最后一句话,但是,也不知什么原因,竟被写信者又涂抹掉了,只能大概隐约看出,原本写下的是“请求援军,速速支援。”这几个字。
    而在被涂抹掉的这句话一旁,又额外令重新添写了两个字:“珍重”。
    最后的落款是:“粟山鸟康”,想必此人便是白川南岸那几百倭军的主将。
    盯着信笺前后又仔细看了一遍,唐卫轩皱着眉,一言未发,顺手把信笺递给了一旁的程本举,而自己陷入了沉默。
    回想着信中的内容,尤其是最为醒目的“珍重”二字,唐卫轩的心中,似乎有些异样的感觉。从抹掉的那句“请求援军,速速支援”和新添的“珍重”二字里,唐卫轩似乎看到了不久前,这位名为粟山鸟康的倭将在白川南岸倭军营垒中,一瞬间的生死抉择。
    看完信笺的程本举也不禁一阵唏嘘,叹了口气,递回信笺,不知说些什么好。
    接回信笺,定了定神,重新整理了下思绪的唐卫轩,忽然感到一阵沮丧。倒不是为了这封信笺,而是今日原本拟定的两个目标,如今,竟一个也未能达成:
    其一,是引诱出倭军的援军,围点打援。
    今日凌晨和查大受一同遇到倭军的斥候时,当时自己出手阻拦直接射杀对方的做法,原本为的就是在故意惊动倭军后,可以将开城的倭军从高大的城墙后一并引到无遮无拦的白川南岸,围点打援,尽数在平原之上对其加以歼灭。可是,自从看到倭军打开营垒北门,发起最后决死冲锋时,这个计划基本就已经破灭了。刚才截获的信笺,也更加印证了这一点。
    其二,就是借机截获些新的重要情报。
    本以为可以从突围递送重要军情的信使手上截获些有用的情报,但是仅凭那封信笺,实在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仅仅是印证了李如松的看法,日军正在大规模后撤,集结力量,想在汉城与明军对峙或展开决战。
    转头看了看那两个生擒的倭军武士,唐卫轩依然暗自摇了摇头,恐怕,从他们身上,也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情报。
    似乎看透了唐卫轩的失落,程本举倒是觉得,这封信也是一个不小的斩获,至少可以充分确认倭军的战略意图。带回去,说不定也可以算是大功一件!
    唐卫轩也不知该说什么好。虽然程本举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似乎一联想到敌将写下“珍重”二字时的场景,不知为什么,在自己的心中,就会油然升起一个念头:不如将此信交还给那个叫做黑田的倭将。
    不过,事宜至此,信使也已死在了锦衣卫们的手里,即便真要这么做,也不太可能了。
    而此时,远处白川南岸那边的喊杀声依然未绝,很显然,双方的厮杀仍在持续。
    回头望去,倭军似乎已死伤近半,其余的也都已被明军团团包围。看来,全歼这伙儿倭军不过是时间问题,也根本不需要自己过去助一臂之力。
    正犹豫下一步该如何做时,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开城方向沿着官道传来!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刚才追出去的三个锦衣卫正往这边奔驰而来……
    见是自己人,多数锦衣卫也就没太在意,继续收拾着倒在地上的倭军尸体。
    但是,唐卫轩身后马背上行军袋里的春山却伸出了脑袋,再次对着官道那边的方向,一脸警惕地发出了“呜~~呜~~”的低吼声……
    同时,程本举也感到有些奇怪,低声对唐卫轩提醒道:“唐兄,我记得刚才咱们明明有四个弟兄追出去了。为何现在只回来了三个……?”
    唐卫轩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刚才有几个人追了出去自己没太留意,但看他们往回飞速奔驰的那急匆匆的样子,实在不太像是得胜归来,反倒更像是……
    加上春山异常的反应和程本举的提醒,一阵不祥的预感忽然略过唐卫轩的心头。
    很快,唐卫轩的预感得到了验证,官道上紧接着又出现了不少倭军的骑兵武士,在三个锦衣卫的身后紧紧追赶!
    不好!
    唐卫轩先是心头一紧,该不会真的是开城方向驰援而来的大队倭军援军吧?!
    不过,转念一想,如果真的是大队倭军主力,只要不过三、五千人马,正好是个可以将其歼灭的好机会!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又看了一眼后,唐卫轩就从对方掠起的尘土规模上大致判断出,这批倭军的人数估计也就三五十人上下,根本不是什么倭军的主力。
    但毕竟不能大意,唐卫轩立刻下令整队,列出阵势,同时派人专门看好那两个刚刚擒获的倭军俘虏。
    很快,奔驰而回的三个锦衣卫就已和唐卫轩等人会合。
    “唐将军!属下几人在追击中射杀了企图逃跑的倭军,但尚未割取其首级,便撞上了一队倭军骑兵,大致三十人上下!只得赶紧奔回来禀报。”
    “还有一人呢?”程本举紧接着问道。
    “还有一名同袍,在往回奔驰的途中,被倭军的弓箭射中了坐骑。恐怕……凶多吉少了。”
    “你三人速归队吧。”唐卫轩轻轻一摆手,命令道。
    “诺!”气喘吁吁的三人立刻领命入列。
    不多时,对面的三十来名倭军骑兵就已奔至了唐卫轩等五十名锦衣卫的面前,对方明显也早已察觉了锦衣卫这边的总人数更占优势,但却并未直接掉头转向,而是于距离较远时,就在当先一名带头武士的指挥下调整了追击的阵型,并在距离唐卫轩等人五十余步的地方,带住了战马,形成了对峙之势。
    看了看对面的这伙倭军骑兵,虽然只是三十人上下,但是其身上的装束大多是武士的甲胄,没有一个杂兵。和倭军历经数次战斗的唐卫轩深深清楚,在倭军之中,武士和杂兵不仅在装备上有着明显差异,其战力也有着天壤之别。对面三十个如果都是杂兵的话,自己这五十来名锦衣卫击败对方可能绰绰有余,但如果都是武士的话……唐卫轩心中暗自算了算,凭着手下这些年轻气盛、但相对缺乏实战经验的锦衣卫校尉们,大概也只有五成左右的胜算。
    正在盘算着下一步如何应对时,孙世禄忽然来到位于最前列的唐卫轩和程本举身旁,低声道:“唐将军、程将军,你们二位是否觉得,那个领头的武士,似乎有些眼熟啊?”
    嗯?唐卫轩随即抬眼望去,当前的那名一身黑甲的领头武士,样子的确有些像是在哪儿见过似的……
    甚至,不只是其人,连那胯下的坐骑,也是似曾相识。因为那明显不是大多数倭军骑兵所乘的倭国马……而更像是辽东马……而自己所见过的骑着辽东马的倭国武士,就只有一回……
    一旁的程本举似乎也已经想到了什么,惊讶万分地指着对方,向唐卫轩和孙世禄说道:“他……他不就是当年咱们在咸镜道附近的草屋内,和咱们用马换干粮的那个黑甲武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