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1章 京城-11
    听到那洪亮的传唤之声,唐卫轩的心跳也不由得加速了不少,再也顾不上其他的事情,最后又整了遍身上的衣甲,便准备进入武英殿,觐见九五至尊的大明天子。
    而一旁的程本举,看起来也早已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之情,满面红光地鼓了鼓气,挺起胸膛,紧紧跟在唐卫轩的侧后方,一并走进了宽敞明亮的武英殿内……
    踏入武英殿的一瞬间,尽管二人都没敢贸然抬头去看殿内的情况,但明显感到数道目光都射向了自己所在的位置,而且其中的一道目光,还是来自于殿内的那座明黄御案之后……
    向前又走上几步后,唐卫轩和程本举便一齐跪倒在地,开始行君臣之礼,同时朗声道:
    “臣锦衣卫百户唐卫轩、程本举,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也不知是这大殿设计的精巧,还是因为自己的紧张,唐卫轩只感到耳畔不断回荡着自己的声音,似乎比往常洪亮了不少,在这武英殿中,显得中气十足。但无论如何,说完之后,自觉刚才没有说错、做错什么,而且似乎气势还挺足,内心的紧张之情也跟着稍稍缓解了一些。正不知下一步该如何做、渐渐开始有些手足无措时,只听从御案的后方传来了一句:
    “平身。”
    “谢皇上!”
    唐卫轩和程本举同时松了口气,站起身的同时,虽然始终将目光朝着斜下方向低垂、依然不能抬头平视御案的天子面容,但却回味着刚才皇上的那句“平身”,细细品味着这短短两个字中所包含的语气和口吻……
    单听声音,其实也能听出不少的信息。至少可以听得出,皇上的年龄大致应该在三十左右,短短的两个字,说得不快不慢、沉稳有力,加上这殿内无处不在的皇家气派,这两个字更是带着一股唯我独尊的王者气派。
    当然,唐卫轩自己也说不清楚,是登基多年的皇上已经坐拥天下二十余载,所以本身就养成了这样独特的气质与威严,还是说,自己先入为主、知道说此话者必是当今皇上,所以自然而然地认为那就是王者谈吐的风范……
    除此之外,也不知是不是一种错觉,唐卫轩总觉得,在皇上的口吻之中,似乎还带着一丝无奈与疲惫,同时,好像还带着些期待……
    唐卫轩自己也说不清楚,为何会从这两个字里体会到这样多的感觉,也许,就是自己的一种单纯的错觉吧。如果真的是皇上在看向自己和程本举时,心里还期待着什么,唐卫轩也实在想不出,富有四海、坐拥万里江山的大明天子,还能从自己这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这里,期待些什么呢……?
    与此同时,趁着御案后的皇上始终还没再次开口的机会,唐卫轩又用余光打量了一下殿内的情况。原来,在自己和程本举的左侧不远处,还各侍立着七、八个身着官袍的文武大臣。看到这几个人身上的官袍非红即紫,唐卫轩也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看样子,这里为数不多的几个大臣里,最小的肯定也不在三品以下,都是当朝的重臣无疑。
    而且,在这些侍立两旁的大臣中,还有一个人显得特别突兀,不仅是因为其个头明显高了不少,更是因为这人还依然身着一身戎装。从身形上看,此人正是李如松!
    而更让唐卫轩惊讶不已的是,李如松在这些大臣之中,居然也仅仅站在位列第六的位置上。也不知道,站在更靠前的那几个人,究竟是何许人也,恐怕不是各部尚书、也至少是侍郎以上的角色吧……
    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匆匆过去。但是,自平身以后,御案之后却始终沉默不语,似乎还在考虑着什么,让站在大殿当中的唐卫轩和程本举,也不禁好生好奇。可惜,又不能抬头直视皇上、犯下大不敬之罪,所以也只能忐忑不安地一直立在原处,忐忑不安地等待着。
    终于,御案后又忽然传来一声翻动什么纸张的声响,似乎是皇上在阅读着什么,直到片刻后,皇上才终于开口道:
    “两位爱卿,自从去年渡鸭绿江入朝,如今已经大约有一年了吧……”
    听起来,皇上并没有抬起头,说这话时,似乎还在继续看着什么奏章,只是同时和唐卫轩与程本举两个人这样随口说着。
    “启禀皇上,”程本举立刻接上说道,“自去年七月随祖副总兵渡江算起,臣等二人确已在朝鲜前线足足一年有余。”
    “嗯,”御案后的皇上又继续读着什么,同时也将其逐条读出了声来,“勇夺牡丹峰、突围碧蹄馆、死守幸州、火烧龙山……嗯,的确不愧是我天朝将士之楷模,爱卿二人在前线奋勇杀敌、扬我大明军威,朕心甚慰。积累数次军功、官职连跃数级,也的确是名至实归。这一年多来,远离故土,也着实辛苦了。朕特各赏赐白银千两,以示嘉奖!”
    “谢皇上!”
    唐卫轩和程本举闻言大喜,立刻跪倒,行礼拜谢。
    “嗯,平身吧。”
    只听御案后的皇上似乎满意地笑了笑,而后又听到轻轻的“啪”的一声响,似乎是皇上已经合上了那本奏章。
    “朕召见两位爱卿,也是想借此机会,多了解一下前线的具体情况。比如,这倭国的军力虽有十余万,但其士卒的战力究竟如何?李爱卿虽然已经奏报得非常详尽,但是,作为在一线拼杀的将士,朕更想听听你们两人的切身感受。”
    听到皇上这样讲,事无巨细地关心前线的战事情况与敌人的战力,唐卫轩心中不禁有些小小的激动,而这时,程本举已先一步答道:
    “启禀皇上,倭国乃蛮荒之国、未受我中原教化,赖其蛮勇,一时侥幸,席卷朝鲜。李提督率我大明王师抵达之后,一战即攻克平壤,此后我大明王师一路南下,倭军遂望风披靡,目前也只能固守朝鲜釜山一隅而已……”
    听完程本举的一番话,皇上似乎是微微笑了笑,但却什么也没有说。周围的几位大臣也是噤口不言。于是,殿内的目光遂又集中到了尚未开口的唐卫轩身上。
    虽然有之前韩千户的指导,君前奏对,非同小可,应当尽量按照程本举的说法去补充。但是,唐卫轩又想到了那老公公的教诲,何况,皇上难得有机会了解朝鲜战事的真实情况,就算是为了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自己也应该坦诚而言。于是,深吸一口气,唐卫轩也给出了自己的答复:
    “启禀圣上,倭军之士卒,可分两等。低级一等,多为杂兵,装备简略、武艺不精,臣与之多有交手,深感其多征召自乡间农夫,未经长久训练,战事顺利之时犹如锦上添花,一旦受挫、陷入苦战,则难以久持,易于崩溃。高级一等,多为武士,衣甲齐全,倭刀精良,臣之感觉,多来自于习武世家,极为难缠,其战力实不可小窥。而倭军之中,最大之利器,乃是铁炮之物,形似我朝鸟铳,但更具威力,百步之内,瞬间便可取人性命,极利于倚街巷、险要之地固守,我军之伤亡,多损失于敌军之铁炮……”
    “嗯……”
    皇上似乎在御案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而后,又继续问道:
    “番邦朝鲜之军力如何?”
    这一次,程本举似乎也感觉得到,冠冕堂皇的话,皇上大概听得耳朵都快生茧子了,叫他们二人来,就是想听些来自一线的情况感受,所以,回答得也比刚才谨慎、收敛了不少:
    “启禀皇上,以臣之亲身感受,朝鲜军不习战事久矣,故面对倭军之勇悍,难以抵挡、一溃千里。但唐百户和臣一同与朝鲜军并肩作战、共守幸州,更是感到,朝鲜之军善居高固守,则勇气非凡,只是欠缺训练、战力难以与倭军正面匹敌。”
    唐卫轩也紧跟着答道:
    “程试百户所言极是。除此之外,臣亦深感,朝鲜官军之战力虽有限,但其各地风起云涌之义军、层出不穷,忠义之士……”
    说到这里,唐卫轩眼前忽然又闪现出桂月香那婀娜的身影,和最后香消玉殒时的那一幕……心中着实痛了一下,不由得稍稍停顿。但是,很快,又继续调整好了心绪,继续说道:
    “无论男女老幼,皆奋勇抵抗敌寇。此亦是倭国在短时间内难以于朝鲜站稳脚跟之重要原因……”
    “嗯,原来如此。”
    皇上这次似乎对二人的回答更加满意,甚至目光也跟着扫视了一下旁边的那几位重臣,由衷地感慨道:“果然是兼听则明。两位爱卿的真知灼见,朕和朕的诸位重臣,身在京城,相隔千里,难免有所偏差。李爱卿虽在前线,但身负指挥重责、也未必能有如此深入的感受。还是听两位爱卿的讲述,如此,更能真正了解实情啊……”
    听皇上居然这样讲,唐卫轩实在不知该怎样回答。见一旁的程本举也是低头不语,也就只好暂时噤口不言。
    而后,又听皇上说道:“听起来,对于朝鲜之事,二位爱卿在前线待了一年之久,应该比朕和朕的臣工们,更有见地了。既然如此,朕还有一事想问一下二位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