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9章 拼图(为成蛟110兄弟的护法加更)
    军人服务社,是秦致远在兰芳推出的仅仅针对于军人的福利之一。
    其实军人这个职业在华人中的名声并不好,“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就是对这一情况的真实写照。
    面对军人时,很多人当面毕恭毕敬的尊一声“军爷、老总”,转过身去就破口大骂“丘八”的大有人在。
    身为军人,秦致远自然不能任由这种状况蔓延。
    因此,在新推出的《兵役法》中,兰芳明确规定,所有适龄男子必须在成年时前往军队服役两年,以任何形式逃避兵役,都将会受到严厉惩罚。
    同时《兵役法》还规定,军人在社会上应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从就餐到娱乐都应该享有优先权,任何人不得对此无端指责或者是设置障碍,如有违法者同样将受到严厉惩罚。
    用法定方式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这只是一个方面,要真正使其达到深入人心的程度,还需要更多的福利待遇,让军人真正成为一个受人尊重,受人羡慕的职业,那样才能真正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
    于是军人服务社应运而生。
    军人服务社是后勤部下属的特殊部门,只针对军人以及家属提供服务,服务项目从日常购物到买房置地甚至是社会协调无所不包。
    在军人服务社中,军人或者是军人家属能以近似出厂价的价格购买生活物资,小到火柴肥皂,大到腕表洗衣机无所不包。
    这些产品都是秦致远从欧洲以及美国采购来的,现在自然是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才能保证运营下去,等以后兰芳有了自己的工厂,财政补贴就会逐年减少,甚至达到收支平衡。
    对于华人来说,或者说对于全世界任何一个民族来说,真金白银才是看得见的实惠,说其他的都有点苍白。
    果然,当军人服务社开业之后,军人的社会地位马上就上了一个台阶,很多军人或者是军人家属每天都从军人服务社大包小包的往外拖东西,有一部分是他们自用的,更多的是给邻居们捎带的。
    又便宜东西能买,当然会出现捎带的状况,秦致远对此心知肚明,但并不准备加以干涉。
    能让邻居们求着帮忙买东西,本身就是社会地位提升的标志。
    华人之间的交往,讲究个“一来一往”,欠了人情总是要还回来才行,军人或者是军人家属帮他们的邻居买东西,他们的邻居肯定会投桃报李,这也算是间接促进了邻里关系的融洽,对于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件好事。
    目前的兰芳,不管是加里曼丹还是苏威拉西,又或者是巴布亚岛,原有的村寨部落统统被推平,一片片大型社区正在破土动工,一个个新城正拔地而起,几乎每一天都会有新变化,几乎每个月城市地标就会更新。
    曾经在科西嘉岛大放异彩的木结构房屋再次大行其道,木材公司推出了更加坚固,也更加方便的木结构房屋,四名工人只需要一天时间,就能搭建起一座可供一家六口居住的房屋。
    几乎是在旬日间,一个百十户的村落就会建设完毕。
    当然了,建设完毕的只是房屋的外表结构,里面的家庭设施还需要居民自己动手。
    不过这已经足够令人惊喜了。
    很多民国来的移民,刚刚下船就会被人领到这样的一户房屋前,然后有人就会宣布,这里就是他们以后的家。
    蓝色的屋顶,白色的外墙,透亮的玻璃窗,干干净净的门前走廊。
    这简直就是梦幻中的家。
    很多华人激动的整宿未眠,想起在民国时朝不保夕的生活,看看窗外已经分给自己的一百亩土地,再看看正在房间里乐得满地打滚的孩子们,归属感就这样油然而生。
    家,这就是我们的家!
    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保护的家!
    然后就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这个基础建设包括公路、铁路、码头、机场、防波堤等等。
    这些项目全部都是长期项目,一时半会见不到成效,但必须有计划地去做,那样才能真正提高社会发达水平。
    好在兰芳境内多火山,火山石是比水泥更加优秀的建筑材料,而且近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来搞基建最适合不过。
    搞基建需要大量的人力,虽然兰芳有不少工程机械,但在更多的岛屿上,基础建设还是要依靠人力,于是,那些兰芳的原住民就派上了用场。
    其实就在外籍军团抵达兰芳之前,兰芳当地的原住民是处于一种极端散漫的自给自足式生活方式里。
    兰芳地处亚热带,一年四季并不分明,几乎没有冬天,当地植物茂盛,各种特带特有的果树如椰子香蕉等等遍地都是,如果对生活要求不高,还真是很容易满足。
    很多当地人就是生活在这样的状态中。
    因为天气不会寒冷,所以很多当地人不需要太多衣服,很多人甚至终日袒胸露乳,充分亲近大自然。
    因为果树茂密,当地人几乎不需要劳动,他们饿了就爬到树上摘几个果子充饥,渴了也到树上摘几个果子解渴,根本不需要劳动就能衣食无忧。
    但在勤劳的华人看来,这种生活是难以想象的,守着肥沃的土地不思进取,这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于是华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原住民的生活则还是千百年前的那个样子。
    关键是这些懒惰的原住民还极其善妒,关键是这些善妒的原住民向往美好生活但又不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于是各种矛盾应运而生。
    外籍军团抵达兰芳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土地国有化政策。
    分给每户新移民的100亩土地,新移民们只有耕种权,但没有转让权,他们可以随便耕种,但不准随意出售,也不准随意抛荒。
    抛荒?
    这怎么可能!
    华人对于土地的渴望是无限的,他们宁愿累死,也不愿那些土地抛荒。
    于是各种家畜纷纷进入普通农户,甚至是大型机械,也开始进入国有农场。
    没错,就是国有农场。
    早在兰芳开国之前,兰芳首任首相黄博涵就是兰芳当地的大种植园主,黄博涵手中的土地足足有几十万亩,为黄博涵工作的工人超过十万人。
    兰芳要进行土地国有化,正是黄博涵提出来的,为了表示支持,黄博涵把手中的数十万亩土地全部捐献出来,用来成立国有农场,以为兰芳的种植园大户们作出表率。
    现在的黄博涵,已经不需要靠种地来累积财富了,就在穆纳岛上,一个黄博涵私有的船厂也正在动工,那将成为黄博涵的新产业,为黄博涵,也为兰芳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就在黄博涵开始转型的同时,黄锦盛、郭盛隆和****茂他们也在转型,黄锦盛原本是矿山大亨,现在矿山自然是被收归国有,黄锦盛马上开办了数家日用品厂,包括最简单的肥皂工厂,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洗衣机工厂。
    洗衣机的专利名义上说属于隆承辕,其实还是应该属于秦致远,黄锦盛能和隆承辕合作,自然也是秦致远对于黄锦盛的奖励。
    一心为国当然好,但爱国者应该获得更大的回报,否则这些爱国之举就会变成无根之萍,等到热情全部消散之后就会变质。
    秦致远是想通过这些合作项目,让兰芳当地的种植园主把经营重心从农业上转移到工业上来,农业则是以国有农场为主导,同时辅以农民的包产到户。
    这样一来,国家主导的重工业加上国有和私有联营的轻工业,再加上国有主导私人辅助的农业,基本上可以保证兰芳的社会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关于国家主导的重工业,目前的兰芳除了造船厂,还在围绕着大庆市的油田大搞建设,光是石油经济这一块,就能极大的推动大庆周边的经济发展。
    只有石油工业还不够,在目前的兰芳,飞机场、汽车厂、摩托车厂、拖拉机厂,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这些工厂都有从法国和德国招募来的工程师负责指导,他们都已经和兰芳签订了最少十年的工作合同,不用担心他们中途撂挑子。
    这些飞机场和汽车厂,全部都是国家主导的大型重工业,其中也包括配套的发动机工厂。
    这些都是军民混合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既可以用作军用,又可以用作民用。
    秦致远为了推动航空业发展,准备在兰芳大力推广航空俱乐部,把飞行员们藏兵于民,这样才能更加方便暴兵,避免临时抱佛脚的弊端。
    拖拉机工厂更是有必要,兰芳有很多国有农场,这些农场都需要大型机械,拖拉机可以缓解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而如果到战时,拖拉机工厂可以很方便的改成坦克工厂,这更有利于暴兵。
    而就在飞机场和汽车厂建设的时候,一个大型的炼钢厂正在加里曼丹建设,这里虽然距离澳大利亚比较远,但考虑到矿石原料都是使用海运,并没有增加多少运输成本,也勉强可以接受。
    看起来,兰芳的建设就差矿山这一块拼图。
    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