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真千金靠花钱成富豪 第16节
    “有了水藻,浮游生物吃水藻,小龙虾吃浮游生物,粪便落在池塘底,自然死亡的藻类和水草形成细菌,分解这些有机物,吸收粪便养分。”
    “水草、藻类和小龙虾互相反应,形成一个闭环的生态循环系统,这样就不需要外界的杀菌药物和多余的营养补充。”
    小洁在备忘录上记个不停。
    对梨歌也越发佩服。
    怪不得她要花这么大价钱,原来她早有成算。
    老板最后还送了一批水草,甚至梨歌要掏钱他都生气:
    “生分了不是?等你小龙虾出栏给我送些就行。”
    最后注水就大功告成。
    几个人站在池塘边吃西瓜边休息。
    看着清澈的池水逐渐淹没几亩大坑,水草在池水里摇曳。
    “以后生态就可以自己运作了。”
    赵老板很满意。
    “说是人工养殖,其实与野生小龙虾没什么区别。”
    梨歌也很满意:这么大个池塘后续还会有很多花钱的地方呢。
    到时候应付败家系统岂不是手到擒来?
    赵老板临走前还记得提醒她们一句:
    “饲养小龙虾最好雇个有经验的老手。”
    这个简单。
    田小洁自告奋勇:“我来。”
    她拿着梨歌的5000块工资却无比清闲。
    每天不用上班。
    这几天也就打了几个电话。
    这让她受之有愧。
    还不如自己来喂养小龙虾。
    这样也能减轻梨歌负担。
    却没想到梨歌拒绝:“不用。”
    “我想让村头的胡家奶奶来。”
    胡家奶奶?
    田小洁不敢相信自己耳朵。
    她老人家精神头很足,但是她八十了啊?
    “胡奶奶年纪大了,再说她没有养过鱼啊虾啊的。”
    那岂不是更好?
    梨歌满意点头:“慢慢学嘛。”
    她拍了拍错愕的田小洁肩膀:
    “胡奶奶年轻时还是村里的妇女主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小洁想了想也点点头。
    胡奶奶很孤独。
    她丈夫在自卫反击战中去世,
    儿子当兵儿媳随军,
    家里常年只有她一人。
    经常能看见她老人家一个人在村头逗过往的小孩,
    能有个活计让她散散心不错。
    至于活计嘛,
    大不了她每天过去帮胡奶奶干干活。
    给奶奶的工资是一个月5000。
    胡家奶奶高兴坏了,连连保证:
    “我一定把虾养好。”
    钱却不要:
    “平时爱兰没少给我婆子端饭吃,我拿钱算怎么回事?”
    梨歌好说歹说才让她老人家收下工资。
    不然她的钱什么时候才能花完!
    一切安排妥当后梨歌开始四处转悠,寻找新的花钱点。
    谁知小洁主动找上门来。
    “梨歌,我姥爷家也养过鱼,他们好像都得定时打农药啊……”
    小洁寻思着,是不是也得买些农药预备上?
    “上抗生素?”
    “是啊,听说这个能增加龙虾抵抗力,帮助它们减少病害。”
    小洁回忆起见过的水产养殖户。
    家家池塘边都堆着几筐几筐药瓶。
    “不行。”
    梨歌一口就否决了。
    “?”
    小洁不解。
    “我们怎么能干这种事呢?”
    梨歌苦口婆心。
    “你好好想想,我们都是农家子女,怎么能丢了淳朴的本性呢?”
    “有人养鱼下药,自己家从此不吃鱼,但他吃肉。
    有人养猪下药,从此自己家再也不吃肉,但他吃鱼。”
    “这样一报还一报,最后还敢信任谁?”
    “你药了我我药了你,到头来大家集体躺板板?”
    “可是……”
    小洁羞愧之余又急得上火。
    “可是这样产量会很低,说不定会赔本赔得倾家荡产……”
    我要的就是赔得连本不剩啊。
    梨歌在心里想。
    她以圈抵手轻咳一声:“我心里有数。”
    小洁被她感染,终于下定了决心:“好,那我们不打药。”
    以后有亏损,她就出去打工帮梨歌弥补损失!
    第9章 就叫花得完
    梨歌不知道胡奶奶开销大的原因——
    因为她很爱喂养小龙虾。
    每天清晨胡奶奶都会准时前往池塘边,
    手里还拿着一个葫芦瓢水舀子。
    地上的大盆里全是她老人家精心拌好的食材:
    鸡蛋蛋黄粉碎、菱角的幼苗、
    青草只选取上面最嫩的草尖,还带着露水。
    有时候还有小软蟹和小虫。
    她舀一勺,往池塘里一抛:“吃吧,吃吧。”
    胡奶奶比起那些专业的养虾人力气并不小,
    而且比那些人更用心。
    一来梨歌开的工资过高,
    二来嘛,寂寞许久的她老人家是真的在这件事上找到了寄托。
    水舀子敲一下铁盆,熟悉的小龙虾已经会慢慢聚集出现;
    撒料出去,小龙虾们就会凑过来吃食。
    这也太让老人家有成就感了吧?
    她老人家以前喜欢喂养孙子孙女,
    可惜孩子们跟随父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