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章
    当看到缓缓驶过来的马车时,她忽然觉得什么也不用担心害怕了,因为有人一直在背后关注你,支持你,在你有那么瞬间害怕无助时,他给了你最大的安慰与后盾。
    慕凤烟擦掉眼角的泪水,转而灿烂的微笑,微笑着看着缓缓驶来的马车,轻声说道,“夜璃玦,有你真好。”
    围观的人可真是多,把这条街堵的满满的。
    当看清是摄政王的马车时,百姓赶快往两边散去,
    即使人挤人,他们还是给摄政王的马车让出了一条行驶的道路。
    摄政王的名声在百姓口中还是很有威望的,那些胜仗都是摄政王打下来的。
    百姓能不爱戴保护他们的英雄吗。
    此时马车停靠在了鹤颐楼的门前,青枫对着呆愣的刘掌柜喊道,“王爷今日来酒楼用午膳。”主要目的是让那些围观的人知道,王爷是来用膳的。
    夜璃玦还未下马车,后面又有一辆马车快速赶了过来。
    凌太子看到前面摄政王的马车,暗道,来的正好,在摄政王后面也是不错的。
    凌七刚才就听到青枫喊了,他也急忙喊道,“北凌国太子前来用膳。”
    随后又接着喊道,“南安国公主前来用膳。”
    青枫听到后面的声音,淡淡地往后看了一眼凌七,这侍卫不会等王爷进去之后再喊吗?
    围观的百姓看着如此场面,震惊的不能言语,嘴巴张的老大,那些不明所以的还问道,
    “这鹤颐楼什么来头,竟然让这么些贵人前来用膳。”
    “是啊,摄政王都来了,那肯定没问题,要不一会我们也进去吧,说不定运气好还能免单呢。”
    “对,对,我们一会也要进去,这一顿午膳我是与摄政王还有其他国的太子公主在同一酒楼用的,说出去都是一辈子的荣幸。”
    周围的人听到他们的对话,都开始跃跃欲试。
    第232章 四目相对, 冰雪消融
    青枫率先走到马车前,等候王爷下马车。
    夜璃玦下了马车之后,感受到一股炙热的视线,微侧抬头,向慕凤烟的位置看去。
    四目相对,刹那间夜璃玦那冰冷的眼神,瞬间冰雪消融,眼中盛满了温柔,又溢出淡淡笑意。
    慕凤烟看着今日格外俊朗的夜璃玦,粲然一笑。
    他今日一身白色云锦,云锦上那金丝蟒纹,在日光下更是栩栩如生,袖口亦是用金线绣着的腾云详纹,腰间束着白玉腰带,上挂白玉玲珑腰佩,修长的身躯挺直,整个人丰神俊朗,又透着与生俱来的高贵,气度逼人。
    看向自已的眼神又是如此的温柔缱绻。
    慕凤烟对着他使了个眼色,让他快点进来。
    没看见周围的人都看痴了吗?尤其是好多女子都含羞带怯地看着夜璃玦,慕凤烟顿觉不舒服,不喜欢她们看向夜璃玦的眼神。
    夜璃玦看着慕凤烟的小模样,嘴角上翘,抬步往酒楼内走去。
    刘掌柜此时也反应过来,神情激动,刚才一直提心吊胆的心也落下,连忙热情招待。
    直到夜璃玦走入酒楼里面,看不见身影,那些围观的百姓仍然未动。
    他们还有些不相信,刚才如此俊美的男子真的是摄政王?不是说摄政王长相凶残,脾气暴虐吗?刚才那如玉般的男子,世无双的容颜,举止间又是如此优雅高贵,怎能说长相凶残,若不是亲眼看见他是从摄政王府的专用马车里走下来,他们还真不相信那是摄政王,果然传言不可信,他们心中的英雄是如此的俊美。
    这些人的视线又被后面的马车声音拉了回来。
    马车内走下一位红衣男子,还有一位长相俏皮可爱的小姐。
    刘掌柜与白芷赶忙出来迎接,对二位躬身行礼。
    “请凌太子与南公主上二楼雅间。”
    围观的百姓这才记起,刚才有人喊过是北凌国的太子与南安国的公主前来用膳,只是刚才被摄政王那浑然天成的不凡气质所吸引,暂时忘记了他们。
    凌太子与南宝璐也快步往酒楼里面走去。
    就在大家还未回过神来之际,又一辆马车缓缓行驶过来。
    百姓又纷纷回头望去,有眼力劲的一眼就看出了这是皇子专用马车,那人脱口而出,“呀,这不是皇子的马车吗?”
    百姓立马哗然。
    又纷纷盯着马车想瞧个明白,到底是哪位皇子前来。
    待马车停稳,侍卫等候在马车旁边。
    马车内走下一位身穿湖蓝色直襟,同样五官俊美,玉树临风,虽与前面的摄政王相比差了一些,但也是气度不凡,举止间都透着皇家的高贵优雅。
    二楼的慕凤烟看到来人时有些惊诧,吩咐慕秀把来人身份告诉刘掌柜,让他前去迎接。
    刘掌柜听后赶忙走至酒楼门口躬身行礼,“请五皇子前往二楼雅间。”
    距离近的百姓听到掌柜所说,才知来人是五皇子,不一会周围的人都知道来人是五皇子。
    顿时人群中又是一片哗然。
    五皇子对掌柜能认识自已,也心中喜悦,客气道,“有劳掌柜”
    雅间内
    夜璃玦已入座,后面跟上来的凌太子与南宝璐,两人紧挨着入座,坐在了距离夜璃玦最远的对面位置。
    慕凤烟坐在了夜璃玦的旁边,看着远处两人顿觉好笑,“你们为何坐那么远,靠近一些,今日我请你们用膳,不必拘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