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3章
    孙策的霸业方针,中心是由张纮所提出的“桓文霸业”。
    桓是齐桓公,文是晋文公,从这两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在孙家家底实在太薄的前提下,孙策最初提出的争霸方针其实是相对比较保守的。
    他尚且不敢直接跨越到称帝这一步,所构想的其实是一种类似于春秋时期,周王室势衰,而以强大的诸侯为主的伯长制。
    以之为核心,他最重要的三个谋士分别是张昭、张纮以及虞翻。
    唔,对,还没有周瑜。】
    周瑜:……
    虽然你说的是实话,但是为什么说出来就这么奇怪地让人手痒?
    他脸上原本轻松的笑意往回收了收。
    他没当上核心又不是他比不上三人,而是单纯先来后到,孙策对他的感情信任还没到位,并且实施的政策和他构想的争霸方针不太相符而已。
    自信的青年悄悄撇了一下嘴角:后世人怎么搞得跟他不行一样。
    “那演义到底说了些什么啊?!”
    孙权的关注点倒是在别的地方,反复将原文看了几遍,他有些迷茫地睁大了眼,冥冥之中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在这三个人当中,张昭是他手底下公认的第一谋士,与张纮合称为他的“二张”。
    两个人在孙策出征的时候,必然有一个会陪伴在他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而另一个就留下来坐镇大营。
    他也是孙策众多升堂拜母对象中的一个,被自认要建立“桓文霸业”的孙策认为是他的管仲(齐桓公和管仲这对君臣大家都懂),“文武之事,一以委昭”,基本上江东所有的事情他都要经手一遍。
    演义里面写孙策托孤这一段,说“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实际上就很离谱,前后都是槽点。】
    孙·终于知道演义说了些什么·权:……
    他无语地摁住了自己的额角,在旁边周瑜同样没绷得住泄出的笑声中,问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疑惑:
    “写的是挺工整的,但为什么要把他俩主内主外区分得那么清楚?”
    不管是张昭还是周瑜,他们都称得上文武兼通啊?就算张昭确实打仗没有周瑜能耐,那也不是完全不掺和军事啊!
    冷知识:江东人才基本上文武兼用,甚至准确来说,没几个正统型纯“文臣”的存在的。
    “还有,”他面容复杂地深吸一口气,微妙的百感交集于肺腑,但为了就在旁边的周瑜考虑,他最后到底没直接说出口,只在心里默然:
    他也不觉得那时候的公瑾已经能够混上托孤大臣的位置了……
    【孙策死的时候,周瑜还驻守在外地呢,哪里来的托孤?
    他之所以能和张昭共掌江东大权,实际上是因为在孙策死后,他回去奔丧的时候,第一个向孙权投诚,行了君臣之间的礼节。
    他的权力从一开始就是孙权给的,是孙权决定的“内外不决都问周瑜”。
    而孙策只把自家二弟托付给了张昭,甚至是类似于刘备托孤诸葛亮级别的全然信赖:
    “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对,就是经典的,要是我儿子、啊不是,弟弟干得不好,子布你就自己上吧这个话术。甚至还直接贴心地给张昭想好了万一事有不顺的退路。】
    刘备,刘备此时也是默然的。
    大家说的话都差不多,怎么我这边出的苗子,确实还不如我家丞相顶替干活得了。而对面东吴最后的表现却跟孙策只是在意思意思客气几句一样……
    【这句话直接把张昭和孙权这对互相看不很顺眼的君臣牢牢捆绑了几十年:
    孙权会因为张昭的固执和严厉,被烦到直接按着刀大骂“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问出我对你的尊重难道还不够吗这样的诛心之言。
    他会因为张昭觉得自己的谏言没被听取就不肯上朝,而恼火地把对方的门用土堵上,会因为对方在他需要的时候故意装病不肯见他,气到放火烧门要把对方逼出来。
    张昭会因为孙策和吴夫人的嘱托,直接对孙权暴言“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会说自己对孙权的严苛完全是因为“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言下之意完全是如果不是你哥你妈,我完全不想管你这样的暴论。
    孙权跟他发火堵门,他就在室内自己也砌土堵门跟主公杠上;孙权放火逼他,他就干脆安然不动任由他烧,逼得孙权自己焦头烂额把火灭了,站在张昭门口手足无措没有台阶下。
    他俩之间的相处,如果用君臣的定义去看简直不像话,所以连修史的一些人看了,都忍不住指责张昭倚老卖老,不像个臣子该有的样子。】
    “说的没错!”
    听着自己未来和张昭之间的相处,孙权感觉自己的额角青筋鼓鼓直跳。应和着天幕的发言,他心中的邪火也就更盛,于是皱着眉便忍不住破口大骂。
    “所有的谏言我难道都要听取吗?难道不应该是采取其中合适有益的说法实施吗?”
    “哪有人竟然就因为自己说的话主公没听,就干脆跟主公赌气的?到底我是君上?还是他张子布是这江东之主啊!”
    ——看我哥把你给惯的是吧!
    他骂得很辛辣,甚至在不熟悉的人眼中,完全称得上暗藏杀意。可是一旁的周瑜却不以为意,很平静地任由孙权把心头第一阵怒火宣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