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3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二)
    “朕意已决,尔等无须再谏!”
    这一见长孙无忌等人疾呼不已,太宗显然是有些不耐了,面色阴沉地一挥手,便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最后的决断。
    “陛下,老臣恳请您三思啊。”
    太宗这等坚决的态度一出,高士廉与岑文本可就不敢再吭气了,唯独只有长孙无忌自忖与太宗关系不一般,兀自强项地进谏了一句道。
    “辅机坚持要朕立李泰,莫非就因其是尔之外甥么,嗯?”
    太宗往日里对长孙无忌一向倚重,但有所请,少有不允之时,然则今日受李承乾临去上本之影响,对长孙无忌这等持宠而娇的态度却已是有些忍不下去了,不单不曾给其一个解释与说明,反倒是冷厉地瞥了其一言,从牙缝里挤出了句阴森无比的诛心话来。
    “陛下,老臣实无此心啊,陛下,我朝律制向是立嫡,今李承乾既废,自是该轮到李泰为继,此社稷根基大事也,老臣岂敢因一己之私而废公心哉。”
    正如陈子明没有退路一般,长孙无忌也同样如此,道理么,很简单,长孙一家能有眼下的荣华富贵,靠的不光是太宗的恩遇,更多的则是长孙皇后的荫蔽,倘若后续之帝王与他长孙家没有血脉关系,又怎可能会再对长孙一系如此礼遇,就算不下杀手,雪藏冷遇也属必然之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便是这么个道理,若非如此,长孙无忌也不会明知李泰是杀害李治的凶手,还死活要保其,而今,被太宗这么一当庭揭破了心底里的隐秘,长孙无忌的脸色瞬间便已是煞白如纸一般,可却依旧不肯认栽,兀自强辩个不休。
    “公心?朕看你是私心满满才对,哼,泰儿自幼聪慧过人,朕何尝不爱之,屡屡关爱,厚遇之多,比之乾儿还多,可其究竟都做了些甚?窥视东宫,屡屡逼兄,后又害弟,如此权谋者,岂可为朕之储君,前隋之所以二世而亡,岂不正因立储不当之故么,似此蠢事,朕岂肯为之,尔如此逼迫朕立泰儿,究竟是何道理?”
    太宗就一性情中人,爱一人时,总觉得他啥都好,可真要是对谁起了疑心,那就看其左也不是右也有问题,这不,呵责之言当真一句比一句诛心,浑然没念及往日里的郎舅之情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老臣实是不敢自外陛下,陛下息怒。”
    这一听太宗喝问连连,长孙无忌自是清楚大势已去,也自不敢再强顶到底,赶忙便磕头连连地告罪不已。
    “罢了,朕也懒得罪尔,此事就这么定了,赵如海,尔即刻去魏王府传朕旨意,令其三日内离京,不得迁延!”
    眼瞅着长孙无忌狼狈若此,太宗不忍之心不由地便又起了,倒也不曾再呵斥于其,而是一挥手,声色俱厉地便下了令。
    “诺!”
    听得太宗有令,随侍在侧的赵如海自是不敢有丝毫的大意,紧赶着躬身应了诺,领着数名小宦官便退出了大殿,自去魏王府传旨不提。
    “储君乃是社稷之根本,实不宜久旷,众爱卿对此可都有甚要说的么?”
    处置了魏王李泰之后,太宗显然是不打算让东宫在这么空悬下去了,这便面色阴沉地环视了一下惊魂未定的众宰辅们,声线暗哑地发问了一句道。
    死寂,一派的死寂,尽管大家伙对东宫的人选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可在不明圣意之前,又有谁敢在此际胡乱开口言事的,于是乎,任凭太宗如何凝视,众宰辅们全都跪伏着不动,偌大的殿堂里自也就安静得有若鬼蜮一般。
    “子明。”
    太宗等了片刻,见众宰辅们全都低着头,登时又是一阵老大的不耐,偏偏又不好再呵斥众宰辅们的不识抬举,目光冷厉地在众人身上来回逡巡了好一阵子之后,最终落在了陈子明的身上。
    “微臣在。”
    陈子明其实早就料到太宗会点自己的名,无他,按朝规而论,李泰既是也被贬了,那东宫人选就该着落在李恪的身上,而他陈子明又与李恪有着郎舅之亲,若是顺势举荐的话,似乎正相适宜,不过么,那只是表象罢了,真若是他陈子明胆敢就这么大模大样地保举李恪的话,先不说李恪能不能入主东宫,只怕他陈子明就要没个下场了——陈子明可是坚决反对李泰入主东宫的,这会儿要是提名李恪,明显就有着谋私之嫌疑,身为臣子,而介入天家废立大事,从来都是大忌,半点都轻忽不得的。
    “卿一向甚有远见,且就帮朕看看,那些小子们中,何人可入得东宫?”
    太宗大有深意地看了陈子明一眼,一派随意状地便出言询问了一句道。
    “回陛下的话,微臣与诸位皇子皆不甚熟稔,实不敢妄言,一切自当简在帝心。”
    既是猜到了太宗的心思,陈子明自然不会去干自投罗网的蠢事,耍了招太极推手,便将决定权交回到了太宗的手中。
    “嗯,玄龄,尔又有甚人要荐的么?”
    这一见陈子明没有当庭推荐李恪,太宗的眼神里立马有道释然的精芒一闪而过,也没再往下追问个不休,而是将问题又丢给了房玄龄。
    “一切听凭陛下做主,老臣别无异议。”
    房玄龄可是个精明人,又怎会不知此际尚不到表态之时,他自是不会去推荐人选,毫不含糊地便表明了一切听从太宗指示之态度。
    “陛下,老臣以为我朝律制乃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今,诸嫡子若是都不立,自当以立长为宜!”
    萧瑀就是个直性子,等了好一阵子,见众人要么三缄其口,要么在装糊涂,登时便有些按捺不住了,也不等太宗开口相问,便已是高声提议了一句道。
    “嗯,时文(萧瑀的字)这提议倒是有理,众爱卿以为如何啊?”
    太宗这一生最疼爱的便是三位嫡子,可惜那三位不是死便是被废,剩下的还有十子之多,只不过论到宠爱么,却是都差不离,太宗倒是没啥偏爱不偏爱之说,不过么,说到底,太宗本人对立谁为储君也尚未拿定主意,这会儿见萧瑀有意保荐吴王李恪,倒也不甚反对,可也没就此拍板,而是将问题丢给了众宰辅们。
    “陛下,老臣以为立长虽是有规可寻,可真要保得我大唐基业千秋,还须得立贤为妥!”
    一听太宗这等问话,长孙无忌可就稳不住了,没旁的,概因他跟陈子明之间已是难有调和之可能,而陈子明与李恪又有着郎舅之亲,若是李恪将来登了基,断难没他长孙无忌的好果子吃,故而,哪怕先前刚被太宗发落得狼狈不堪,这会儿他也不得不强行出头建议了一句道。
    “陛下,老臣以为长孙大人此言甚是,古来便有立贤之说,今仿古礼为之,当是大佳!”
    高士廉的顾忌与长孙无忌一般无二,他自然也不愿见到李恪得了势,这便紧着也出言附和了一把。
    “嗯,二位爱卿所言也是有理,只是这贤与不贤又当如何考评才好,卿等就说个章程来与朕听听好了。”
    立长立贤之说,陈子明早在前几日便跟太宗分析过了,对此,太宗也自思量过几番,终归觉得程序上难以操作,也自头疼得很,此际见长孙无忌与高士廉如此提议,还真就来了兴致,紧着便往下追问了一句道。
    “陛下明鉴,臣以为当得由群臣举荐,呼声高者必贤无疑。”
    长孙无忌自忖在朝中势力并不比陈子明稍差,若是再将李泰的支持者收编为用,必可阻击得住李恪崛起之势,也自没去细想,应答的话语当即便脱口而出了。
    “此法应是可行,老臣附议。”
    高士廉的想法与长孙无忌并无甚区别,这会儿站出来为其摇旗呐喊也就属再正常不过之事了的,倒是岑文本却是保持了沉默,显然并不认同此所谓的良策,只不过他身份尴尬,却是不好在此际有甚言语罢了。
    “前几日,子明曾有一诗赠朕,朕觉得颇有深意,也请众爱卿都听听好了,诗曰: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所谓群臣举荐之法,太宗不是没想过,可却觉得不是个好法子,无他,若是真成了惯例,那后世之皇子怕是都会玩拉帮结派之把戏,朝纲大乱乃必然之事,断然不可取,故而,这一听长孙无忌这等言语,太宗虽不曾出言驳斥于其,却将陈子明的诗给弄了出来。
    ……
    一听太宗这般说法,众宰辅们顿时便哑然了,一时间都不知该如何接茬才好,即便是始作俑者的陈子明也不吭气了,不是他没办法,而是火候不到,此际多说只会多错,不单不能成事,反倒会惹来长孙无忌等人疯狗般的撕咬,既如此,还不如先藏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