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兵团在碾庄被马旭的大部队全部包围歼灭,消息传到正在撤往萧县的杜长官那里,杜长官当即向老蒋发电报,老蒋接到黄兵团已经全部被华东共军歼灭后,大发雷霆,气急之下将国防部的那几个厅级主管全部撤职,他还要追究杜长官和邱李兵团救援不力的责任,被参谋总长白长官给拦住了,对他说道:“现在徐蚌会战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千万不可临阵换将,这是兵家之大忌,黄兵团十多万人马被华东共军马旭部一口吃掉,对我们国军来说,确实是个非常大的损失,但我们在徐蚌一线的主力尚在,战场上,华东共军即便现在,还没能够对我们形成优势,在徐州以西,国军还有五个兵团摆在那里,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把那五个兵团全部撤回来,撤到蚌埠一线,利用两淮的弟弟又是同华东共军周旋,保住江北的地盘,沿着盐城洪泽湖一线布防,为长江以北地区留一道缓冲地带,造成与共军隔江对峙的局面。”
白总长的这个建议很靠谱,趁着目前手头那些国军精锐兵团还在,趁早撤离徐州一带,避免同共军在徐州决战,守卫两淮地区,保障长江一带,是目前国军唯一可行的应对办法,要守住长江,必定要守住两淮地区,否则一旦那五个兵团被华东共军全部吃掉的话,那两淮必将落入共军之手,长江即便是个天险,也是挡不住共军渡江南下的了!
老蒋听得白总长的分析,点头称是,于是压下来了对杜长官他们的处罚,发电报命令杜长官,继续想萧县一带后撤,在萧县会合北上的小黄兵团(黄维)后,立即就地构筑防线,抵挡南下的华东共军,同时两李兵团和邱李兵团则迅速向萧县靠拢,在萧县一带会合后,沿着萧县朝西构筑防御线,阻止华东共军向江北进攻!
杜长官接到了老蒋的命令后,觉得大致没什么问题,还是以前说好了的,要么专心撤退,要么就地跟共军决战,杜长心里才稍稍放宽了一些,觉得这次委员长的处置还是相当英明果断的,没有受到黄兵团被共军全歼的影响,确实难能可贵啊。
殊不知,老蒋要不然八个白总长极力劝阻,现在这会儿拿在杜长官手里的可不是这份要他继续西进撤退的命令了,而是一份就地免去他徐州剿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职务的电文了,杜长官在前线当然不晓得南京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一看老蒋发来的这个继续西进撤离的命令,便急忙要求手下的王牌新五军立即开往萧县,与北上的小黄兵团会合!
但仅仅过了一天的时间,老蒋就反悔了,当他在地图上看到自己手下的五个精锐兵团全部集中在徐州以西一带的时候,突发奇想,认为在这里他的国军队伍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光是那五个兵团就有五十万人马,而还有其他的绥靖区的部队,加起来不少于六十万,这些部队全部都是美式装备,训练优势,堪称国军中的精英,如果占着这么好的优势不利用,反而朝南撤离的话,是不是有些太胆小了,这样一来,美国盟友肯定要对自己有意见的,认为自己的军队胆子太小,就知道后撤,虽然那些六十万军队主力撤到长江以南后,能够保住江南的半壁江山,但自己这种胆小不敢与共军在江北决战的态势就留下来了,对今后很不利,必须得重新考虑徐蚌会战的作战方案了。
刚巧这时候,国民党空军的侦察机报告,在永城附近发现了一队落单的共军队伍,数量大概有一个师,与周围最近的共军还有六十多公里的距离。
老蒋接到这个报告,心头顿时翻腾起来,思忖道:“这不是给自己送上门来的东西吗?在永城附近有自己的大批精锐兵团在,随便派个军上去,便能迅速包围并且全歼那只落单的共军师,要是能够全歼那个共军师,那也能出一口黄兵团被华东国军全歼的恶气,提振徐蚌战场上国军队伍的士气和信心,绝对有利无弊的。”
老蒋打定主意,绕过白总长和下面的杜长官,亲自打电报给正在北上萧县的小黄兵团,命令小黄兵团调头朝西开进到永城一带,围歼那只落单的共军队伍,提振徐蚌战场上国军队伍的士气。
接到老蒋亲自签发命令的小黄司令官此刻正带着十二兵团行进到距离宿县不到五十公里的固镇一带,从地图上看来,此刻他朝西去永城和继续朝北去原先的目的地萧县的距离几乎是一样的,现在碰到了这个事情,作为黄埔军校的一期生小黄司令官犯愁了,以他的军事经验来看,现在最有利的就是继续朝北沿着津浦线北上,赶到萧县与杜长官的大部队会合,这样一来,在萧县地区周围国军便集中了大批部队,即使整个华东野战军全部扑上来,也无法形成对国军的包围的,因为在此地国军人数远远多于华东共军的,要包围敌人,你得最起码有超过人家两倍以上的兵力才行,否则是围不住的,弄不好还要被聪明的敌人来个反包围那就糟了。
但蒋委员长是自己的校长,自己这次能够有幸成为十二兵团的司令官,就是校长破格提拔的结果,十二兵团的主力部队大多是陈长官的起家队伍,而蒋校长力排众议,提拔自己这一个本来在南京军事教育学院教书的来担任兵团司令,算是青睐有加,信任无比了,自己应该要绝对听从蒋校长的命令的,这样才对得起他对自己的提拔和栽培。
于是乎,小黄司令官命令十二兵团迅速转向朝西,越过津浦线向河南商丘的永城方向进发,路过宿县火车站的时候,小黄司令官发现这个地方很紧要,必须要派重兵驻守,便留下来一个整编师留守宿县,保护津浦线的通畅,临出发之前,小黄司令官叮嘱那个整编师师长:“宿县是津浦路上的要害,必须给我守住,否则我们兵团以及周围的国军部队的后勤给养将要遭到重创,打仗打得就是后勤补给,所以你们师的担子很重,关乎到整个徐蚌会战的胜负结果,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我尽量满足!”
那个整编师师长原先是陈长官的老部下,自恃其手下兵多将广,战斗力很强,听得兵团司令的这番话,便拍胸脯对他保证道:“请司令长官放心,我们整编二十八师必定死守宿县,以宿县共存亡!”
小黄司令官在十二兵团之中没有什么亲信,他也是临时被老蒋拉来干临时工的,这次听得这个陈长官的老部下整编二十八师这么信心坚定的表态,他也不好说什么,便点头就离开了,这时候,身边的叶参谋长提醒司令官道:“宿县位置极其重要,马虎不得,我看只派一个整编二十八师不够,还是将李军长的三十九军留下来守卫宿县吧。”
叶参谋长认为宿县地势相当紧要,关乎到兵团乃至整个华东国军的生死存亡,必须要重兵坚守,一个整编二十八师显然是不够的,只有将三十九军留下守卫宿县才是保证。
李军长是小黄司令官的至交,算是他的亲信,叶参谋长的这个提议,也是很靠谱的,意思是让小黄司令官将自己的亲信部队留守在宿县,万一在西进永城的过程中遭遇情况,也可以迅速退下来,只要津浦路上的宿县这个交通要道在手,补给就不会中断,兵团也就能攻守自如,回旋余地更大。
但小黄司令官却不这么想,他认为,自己在兵团里除了这个李军长能够调得顺手以外,其余的都对他出任十二兵团司令官有想法,表面上都恭恭敬敬客客气气的,但背地里都不服气着,一旦自己讲这个三十九军布置在宿县,下面的那些军师长们又要向委座打小报告了,说咱们徇私舞弊,假公济私了,他们都晓得三十九军师自己的亲信部队,所以他不能干这样的事情,即便要留守,也不能派三十九军留下来的。
叶参谋长一听司令这样的理由,便摇摇头对他说道:“司令啊,现在你是十二兵团的头,你让那只部队留下来坚守宿县,这是你的权力,此刻就是委员长发来电报要你改变战斗部署也没用的,何必在乎那些手下的想法?你的命令下去了,看谁会不执行命令说三道四的,别听那些小人的唧唧歪歪,那些家伙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光知道勾心斗角,顾着小集团的利益,不顾大局,我看咱们兵团此去永城吉凶未卜啊。”叶参谋长忧心忡忡,还没出发,就碰上了这档子烦心事情,他是个老行伍了,自然看透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一切黑幕,知道里面的水非常的深,生怕这个自己的朋友,在军校里教书教惯了的小黄司令官不知军队里的水深水浅吃亏,便急忙苦劝他道。
小黄司令官则坚决不同意再派出军队来守卫宿县,叶参谋长没办法,只得怏怏不乐的跟着兵团大部队越过津浦路朝西北方向的永城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