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虽然年事已高,且体弱多病,可以想见没有多少日子可以活了。可他还有家人,他就是再胆大,也不敢把自己的猜测,认为以前认识的那个胡广,就是叫天军的首领胡广这事在崇祯皇帝面前提出来。
不过他心中却基本可以肯定,根据他对胡广的了解,觉得胡广不会是那种穷凶极恶的反贼。恰恰相反,从他的一言一行中,反而时时透露出为国为民的想法。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警告建虏会绕道蒙古草原入侵京畿之地,也不会为了高产农作物而操心。
因此,崇祯皇帝一问,他便想把斟酌出来的理由说出来。
可就在这时,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宦官尖声喊着:“八百里加急……”
文华殿内的几个人一听,都同时沉下了脸。因为他们知道,凡是八百里加急,肯定是了不得的坏事。
徐光启只好闪在一边,看着崇祯皇帝接过太监转递过去的加急快报,匆匆地在看。
洪承畴也观察着崇祯皇帝的表情,希望从表情上能推测出一些情况,以便自己能做出一些判断。
可这一次,崇祯皇帝的脸色很是奇怪。是皱着眉毛,怒极的样子,但间或又有点高兴、兴奋的神情夹杂在里面。
洪承畴反而看得皱起了眉头,这八百里加急到底是什么意思,还真难猜了。
崇祯皇帝在看完之后,递给身边的轮值太监,示意他给底下的两名臣子。而后他怒声喝道:“真是没想到,原来建虏如此猖獗,如此所向无敌,原来是有内贼!要不是叫天军公之于众,朕还一直蒙在鼓里。”
他说着,甚至还站了起来,就在龙椅前来回踱步,一边继续恨声说道:“自古有言,无奸不商。这些晋商不但是奸商,甚至还通敌叛国,真是该死,该死!朕要杀了他们,朕要天下所有奸商后悔当个商人……”
此时的崇祯皇帝,算是真正明白了辽东建虏为什么能从一个小小的女真部族,却最终成为了大明的心腹之患。
想起就是这些晋商和建虏勾结,才使得建虏不断壮大,让朝廷损兵折将,丢城失地;让朝廷不得不提高赋税,收取辽饷,最终又逼反了灾民,搞得大明顾此失彼,江山社稷千疮百孔。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罪于那些该死的晋商!
想起大明几代皇帝为了建虏的事情劳心劳力,自己为了建虏更是夜不能寐、****操劳,崇祯皇帝都有种发狂的念头,恨不得撕碎了那些勾结建虏的晋商。
他越想越气,马上站住身子,吩咐身边的轮值太监道:“传旨东厂,把那八大晋商的九族都抓来京师,朕要把他们抄家灭族,千刀万剐!”
稍微停顿了下,崇祯皇帝又马上恨声补充道:“还有,边关还有其他商人与建虏有勾结的,只要有发现,也一律抄家!”
这时候的东厂,基本上处于半停工状态。东厂的缇骑,都被勒令不得外出,比起天启年间,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不是地下,是地窖,地狱的差距。
轮值太监一听东厂要重新出山,当即大喜,连忙尖声应了。
此时,徐光启已经看完急报,听到崇祯皇帝的话,下了一大跳。
虽然他比起其他官僚要开明,少有党争,多为民着想,可他毕竟是文官的一份子。而只要是文官,就不会有人想厂卫重启。
因此,他马上提高自己的声音,大声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看到崇祯皇帝脸上怒气不减地看过去,他连忙提醒道:“陛下,前朝厂卫之祸,犹在眼前,不可不慎啊!”
轮值太监在边上听了,恨恨地看着他,却不敢出声,毕竟这时候文官势力太强。
崇祯皇帝被徐光启一提醒,想起天启年间的时候,厂卫权势滔天,自己作为皇兄宠爱的藩王,却还提心吊胆过日子的那段不堪往事。想起皇兄之死,到底有没有厂卫在里面动手脚的谜,他犹豫了。
洪承畴此时也匆匆看完了急报,知道事态紧急,也紧跟着徐光启躬身奏道:“陛下,晋商之事,毕竟只是叫天军公布,其真实还有待确认。厂卫一出,民不聊生,天下必乱,陛下千万三思啊!”
如果崇祯皇帝要出动厂卫的话,无需内阁,也就是文官集团同意,只需要他传旨就成。这老虎要是放出来,天下会不会大乱不知道,文官就肯定不好过。
好不容易借着崇祯皇帝上台的机会,说动他把厂卫废了。要是因为这个事情重新放出厂卫,那实在是天大的祸事。
因此,洪承畴心中虽然相信叫天军所公布的那些事情,可他还是替晋商说话了。
而毛彩贵一个草民见到这种事情,早已伏在地上,不敢有一丝声响,胆战心惊地等着事情结束。
在厂卫的事情上,徐光启和洪承畴是在同一阵线上的。因此,他在洪承畴说完之后,马上也跟着道:“陛下,古之商人,还有弦高退敌。臣相信我大明的商人中,也不乏忠义之士,要是只听……只听反贼的一面之词,确实有失偏驳。臣建议,责令有司尽快调查此事,等事情有个水落石出后,再行定罪,以示陛下之英明。”
他原本是想说叫天军的,可觉得不够重量,就改为说是反贼,点明双方目前的敌对关系。之前想着为叫天军说好话,以便招安的事,和这个事情一比起来,他只能如此选了。
崇祯皇帝渡过了最初的震怒后,也慢慢地冷静了下来。眼前两名臣子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他们说得话不是没道理。在沉吟了一会之后,他便又吩咐道:“既然如此,请首辅过来再议一议有关调查晋商和招安叫天军之事!”
洪承畴和徐光启听了,互相看了一眼,明显能看到对方的神情轻松了一点。只要皇上不冲动,他们都相信最终的结果,肯定是他们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