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六章:砍头台
    01
    又是大雪漫天,卷向肇第。
    当年,这样的雪也裹住了落凤山下的砍头台。
    到处都站满了乡勇,矛尖银亮。一个头上缠着红布条的刽子手站了出来,肩上扛着一把带环的鬼头刀。
    刑台上竖起一根高大的粗木桩,下面放着一只血淋淋的藤筐。刽子手从香案上拿起一块白绢,擦着宽阔的刀面,神情专注。
    矛尖外面,立着一层又一层的人墙。
    三声炮响,两排全副武装的府兵夹着一辆很笨重的囚车,如临大敌……
    02
    监斩官咳了咳,宣读出长篇累牍的罪状。
    康三妹已经挤到了刑台下来,还是没有听清楚。
    好像是说:天地洪荒,有虎豹食人。圣主怜之,兴仁而布义。不法之徒,天人共愤……
    文章佶屈聱牙,就像是古奥难懂的三坟五典和八索九丘。迫不及待的围观者都开始搓手跺脚,就连担任警戒的乡勇们也泄了劲。
    有人砸嘴,好像还有人说还:“神非神,何为英雄?鬼非鬼,何为鹰犬……”
    高大的府兵围着囚车,众人没有办法看清楚赤天圣母的尊容。有人开始埋怨,还有人打起了尖尖的呼哨。
    “送赤天圣母……天下归唐……”
    最后,监斩官仰起头,拿出浑身的力气喊出了最后一句。
    康三妹还记得,陈硕贞就自称赤天圣母。
    可以想象,这个赤天圣母的姿色和才才华都不输于紧步后尘的武媚娘。
    03
    那一年,婺州刺史崔义玄已近古稀。
    他以参军崔玄籍为先锋,打败了武媚娘的义姐,心里依然是惴惴不安。
    早在武德七年,天师袁天罡从成都云游到利州,被应国公兼利州都督武士彟请入府中。
    谈话间,出身于隋朝皇室的杨夫人让奶娘从卧室里抱出一个襁褓,请袁天罡为自己的孩子看相。
    袁天罡端详了片刻,又慢慢地掐着手指头算了一气,开口就说道:“夫人之子,已具龙瞳凤颈之貌。若是女婴,则为天下主。”
    杨夫人大惊说:“是祸是福?”
    “祸福相依,如影随形。天命不改,人心向善。”
    武士彟毕竟是见多识广,逐向袁天罡请教李唐天下的气数。
    04
    贞观十一年,唐太宗将此女召进宫,封为五品才人。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太宗得到一句秘谶:“三代后,有女武代唐。”
    太宗急召袁天罡的嫡传弟子李淳风连夜入宫,商量对策。窗外,电闪雷鸣,雨越下轨大……
    李淳风走进幽暗的宫中,已是手冷脚凉:“陛下,征兆已成!在四十年以后,就将天翻地覆。”
    “此女何在?”
    三叩其首后,李淳风才回答说:“此女就在陛下的身边,其位列五品才人。”
    “来人,带武媚娘上殿!”
    “陛下!陛下息怒!天命深不可测……臣推算,应该还有一个妖女,也在宫中。微臣修行尚浅,实在是算不出她的来历和道法,只见一片凶光……”
    太宗拔出剑:“尽杀之!如何?”
    “不可!天命难改!留下女武,这个妖女就翻不出大浪!”
    “还有这样的怪事?”
    收剑入鞘后,太宗来回地踱步,不再吭声。
    有人说,太宗英明一世,还是留下了一对妖孽。
    05
    贞观六年,唐太宗放死囚回乡过年,并约定自行归狱,明正典刑。
    同时,太宗还下诏,全国各州县都要参照执行,以示大唐感念好生之德,仁至义尽。
    这真是前所未有的破天荒之举,可谓惊世骇俗。次年,所纵之囚竟全部都践约而归。太宗悦,大赦天下。
    “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
    说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人们就会想起白居易写的这句诗。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因病驾崩于终南山上的含风殿,放宫女于劝业寺,严加管束。其子李治继位,偏偏就忘不了比自己要大四岁的武媚娘……
    永徽三年春,武媚娘为圣上生下一子。
    现在,八面玲珑的武媚娘已经是独霸圣宠,权倾后宫。
    06
    崔义玄听完监斩官的宏篇大论,也是不得要领。
    肢解陈硕贞是圣意,同时还要打乱附近的地名,更改相关的治所和治域……有人说,这应该是怕借尸还魂。
    行刑前,崔玄籍走到崔义玄的身前,小心翼翼地问道:“主公,肢解分活解和死解,活解又分为素解和荤解,差别很大。”
    “何为荤解?”
    “就是,就是人们常说的裸剐……”
    崔义玄细细地揣摩上意,用手指醮了醮碗里的老米酒,在条案上写下了四个字:“刑不罪衣。”
    几个心领神会的手下执行得很到位,并把荤解改称为法解。
    07
    三年后,圣上废王皇后和萧淑妃为庶人,并罪其家族。
    还不到七天,唐高宗李治再次下诏,将父皇之妃武媚娘立为皇太后。
    在狱中,听命于武后的周兴饶有兴致地问崔义玄:“我问了你的崔参军,他说自己是奉命行事。老前辈,后生愚笨,也想问个明白,何为刑不罪衣?”
    崔义玄欲自断其舌,被人连击数棒,残牙尽落……半年之后,崔义玄也被押到了覆船山下,法解于自己搭起的砍头台。
    若是没有崔玄籍的告密,刑不罪衣的说法应该就像几笔淡淡的酒迹,早就消失了。
    没有武媚娘,办事干练的崔义玄也不会自食其果。
    08
    武媚娘,本名是珝,改名为曌。
    十四岁入宫,在大宗的身边做了十三年的才人,二十七岁为尼。
    借助唐高宗的宠信,三十六岁的武媚娘已控制朝政,并在泰山立双束碑,象征帝后共治天下,人称鸳鸯碑。
    六年后,武后随夫封禅于泰山之颠,又留下一座暗藏密语的无字碑。有个传说,该碑当刻:“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高宗驾崩后,武媚娘临朝称制,着手迁都洛阳。应了秘谶之言,该女自称圣母神皇,在神都洛阳以武周代李唐,建则天门,筑埊坛。
    武媚娘又以嵩山为神岳,在峻极峰顶建登封台,十登嵩山。
    09
    大雪还在下,八妹捧着几枝绿梅走过来。
    “你还知道过来呀?”
    八妹笑了笑,看着屋解的座钟,才知道已经是下午四点过了。
    “我把西院打扫了一遍,拣到了胡梦绮的木梳。”
    “木梳?你拣它做什么?”
    八妹把一报胡杨木梳递了出来:“上面有一个很奇怪的符号,就像是画了一个断头台。”
    康三妹一怔,仿佛是被别人看出了自己的心事,只好接过来看了一眼。
    “这个字应该是天!”
    八妹洗了手,就给懒洋洋的康三妹做出一桌丰盛的晚餐,还拿出了一瓶茅台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