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该来则来,该去则去,这场麻将注定就打不成。
康三妹弯腰钻进小车的后排,发现杨升并不在车上。
这时,一把尖刀已经抵到了她的腰窝上:“康夫人,别不知趣!”
“你们是什么人?”
车子开动,一张冰冷的湿毛巾就捂住了康三妹的嘴,有一股刺鼻的甜味。
02
亦真亦幻,恍如隔世。
在一个昏暗的石室里,墙上挂着有高有矮的大铁环,下面横着一张笨重的老虎凳。
哐当一声,铁门外的两个军官都走了进来,开口说:“康念芸,你别以为我们就不敢动你。”
康三妹摇了一摇手上的铁铐:“你们……你们想做什么……”
“给康别动打个电话,叫他最好是识相点……”
“他……他……他能听我劝?”
两个军官笑了笑:“我们的人已经控制了安岳的通贤场,你的儿子也在里面。”
“我打……我打……”
在康三妹的心里,康泽不可能不顾一家老小几十口人的死活。
03
有人把电话送了进来,拖着一条长长的线。
说到正事,电话那头就一言不发,隐约有皮鞭声。
“怎么说?”
“他正在办公,哪敢表态……”
军官让小兵留下电话,拍了一拍手掌:“对不住,我们也得向康别动看齐吧?”
不由分说,两个军官就把康三妹绑到了老虎凳上,双从冷水桶里提出了一条又粗又长的皮鞭。轻轻一抖,就水沫乱飞。
“我……”
军官又把电话打到了康泽的手上,让那边也听到皮鞭声。
很快,两个军官就收走了电话线,却把挨了好几鞭的康三妹留在了老虎凳上,动弹不得。
04
光影慢慢移动,圆月东升。
书上说,老虎凳起源于元代的春凳。
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就将民众分成了三六九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娼,九儒十丐。
简单点地说,权高位重者都是蒙古人,西域之人次之。汉人的地位最低,北方人略优于南方人。北方之民十不存三,其大多数都编进了军营,荒地成为牧场。
当时,元朝把南方人以十户为保,两保为甲,十甲为里。每保都要住进一个蒙古人,称为大保。元朝还颁布命令,民众不能拥有金属刀具,每保只能共用一把菜刀和一把剪刀,并由大保掌握。相传,这位大保要由十户人家共养,立夏时要秤一次体重,瘦了就要用等量的金银予以补偿,这就是立夏称人的由来。同时,大保还享有初夜权和性特权,每户人家都得给这人准备一张类似于矮床的专用长凳,名为春凳。在这张木凳上,不仅有绑人的长绳,还有一根两尺长木棒。春凳置于堂前,任何人都不得擅动,人称老虎凳。
满人入关,这种东西又成为衙门里的常用刑具。一张长凳配上一根垂直的木柱,就能把人搞得死去活来。
05
刑前,受难者是靠背立柱,脱掉鞋袜把双腿平伸在凳面之上。
施刑者会把受难者的双臂反绑在立柱的后面,并箍紧头部和胸腹。然后,再把大腿和膝盖牢牢地绑在横凳之上。
现在,康三妹就端坐在老虎凳上,只是身后的立柱是个十字木架,双臂不是反扭了到自己的身后,而是紧贴着水平柱向两侧平张。
在脚边的凳头上,放了两匹青砖。若是把砖块塞到受捆的双踝上,就会迫使绷直的小腿向上反张,给不可能反弯的膝关节造成巨痛。
听人说,塞上两块砖就能让人大汗淋漓。加到三块砖,就是人体的极限,往往都会痛昏过去。
这个时候,施刑者会用一大桶凉水把人浇醒,再施以刻毒的凌辱和其它的附加刑。包括勒颈和虐胸,或者是踩压和敲击不堪重负的膝盖骨。
06
有个故事,叫做八月十五杀鞑子。
元朝,数万蒙古兵被分到了江南的千家万户,养尊处优。
凭着一张老虎凳上,多少江南的女子在自己的家里惨遭蹂躏。
后来,贪婪的大保又想出了卖门槛和租春凳的花招。不想妻女受到糟蹋,就得拿出一年的收成到大保手里买个铁门槛。若是买不起铁门槛,大保就会把这户人家里的春凳租给想要的人,也是收入。
歹徒进屋,只要说自己是家鞑子,就可以胡作非为。无论一天两天,还是十天半月,只要家鞑子不走,其吃喝拉撒睡都得小心伺候。稍不顺心,就是乱骂毒打,甚至是绑上老虎凳予求予取。
刘基给朱元璋献计:“家家户户,无人不痛恨要吃要喝要女人的家鞑子。若是大家能一齐动手,一夜就能灭掉十几万元军,江南可定。”
朱元璋笑了笑,又皱紧眉头:“你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一齐动手呢?搞不好就会变成一场浩劫!”
刘基声称:光复祖宗的基业和万里山河,自有神助。
07
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买月饼过中秋。
那年,每个月饼里都夹着一圈红色的小布条,上面写着:“八月十五夜,子时杀鞑子!”
到了子时,贪吃贪喝的大保们基本都醉倒了。这时,所有的人都已心领神会,人人动手。
当夜,各甲出人到乡里组队,又汇聚在各条要道上,执行警戒。一夜间,强大而骄横的江南元军就遭到了覆灭。
“十五月亮十六圆,杀尽鞑子好过年。”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率二十五万大军渡长江北伐。战到次年八月,徐达攻陷元朝大都北京城,元顺帝北逃到了塞外。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又先后组织了八次北伐,从漠南打到漠北,风卷残云……仅第六次北伐,蓝玉率十五万明军横跨戈壁陈兵于贝尔湖畔,俘虏北元皇族和部曲八万余众。
08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
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
明未,面对清军横扫江南,有人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满清后期,蒙古人也过中秋节,只是所有的月饼都不做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