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八年秋,重庆以杜聿明为帅,在湖南湘潭组建第五军。
重庆军委会把手里的装甲战车都交给了杜聿明,要他打造出一支钢铁劲旅。
杜聿明以黄埔一期的郑洞国率荣誉第一师防湖南的零陵,又以黄埔二期的邱清泉率新编第二十二师驻防湖南的东安。同时,把自己一手带出来二〇〇师交给了毕业于黄埔第三期的戴安澜,驻防在广西的全州。
三九年夏,第五军的各项训练成绩均位于各个战区之冠,让军政部长何应钦引以为荣并广为宣传。
02
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军以闪电战突袭波兰。
日本急于解决中国问题,以西尾寿造大将为中国派遣军司令,又以坂垣征四郎中将为参谋长。
上任之初,两人就盯上了广西的南宁。希望从侧翼包抄中国的大西南,切断广西与越南的交通线,迫使蒋介石和重庆政府屈膝投降。
西尾寿造向大本营的总参谋长载仁亲王说:“这场硬仗意义重大,应该是我们在中国的最后一战。”
三九年十一月十五日,安藤利吉中将指挥日军第五舰队、第五师团和台湾混成旅团三万人在广西钦州湾登陆,还不到十天就攻陷了南宁,史称桂南战役。
气极败坏的蒋介石指着军训部长白崇禧的鼻子痛骂,要他立即回桂林,组织有力的反攻,确保国家大后方和桂越公路的畅通。
十二月四日,日军攻占了昆仑关,切断了桂越公路。蒋介石和军委会又电令第五军增援广西,担心白崇禧在背后做动作,甚至是投入日本人的怀抱。
03
有一件事,令人嘘吁不已。
日本的兰机关负责策反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经常有来往。
机关长和知鹰二是北进派,以为日中两国应该进行军事合作,共同对苏。他的翻译官夏文运是大连人,曾在满铁供职,为人正派。
一次,李宗仁设家宴招待和知鹰二和即将到部队的军事教官。酒兴正浓,兰机关有电话找知鹰二和。李宗仁抓住机会对夏文运说:“你是大连人,有德也有才干……这些年,你不可能不知道日寇的所作所为,何至于助敌为虐?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家乡做点事呢?”
夏文运愣住了,噙着眼泪回答:“有这样的机会,我当万死不辞!”
此后,夏文运长期为李宗仁提供日方情报和军队动向,不要任何报酬。徐州会战时,夏文运帮助李宗仁在台儿庄重创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取得台儿庄大捷。
04
三九年底,在日军进攻广西软州湾和南宁。
住在上海的夏文运拍出了一份密电:“南进派欲经营南亚,已经盯上了粤汉铁路和桂越公路。”
白崇禧鉴于桂军主力在安徽,有意放弃交通路,保住乡下。军委会不同意,要桂军全歼第五严团。
桂军里有人议论:“这条有悖于军事常识的命令包藏祸心,不能上当……”
当时,日军只有四支机械化部队,组建于广岛的第五师团最耀眼,号称为钢军。坂垣征四郎曾率领该师团攻忻口破太原,又被称为坂垣师团。
白崇禧作为战区的指挥官,命令杜聿明率领第五军收复昆仑关。蒋介石则不以为然,派政治部长陈诚到广西督战。
05
留守广西的桂军各部都不愿正面作战,找了很多的借口。
撇开各种各样的私心和杂念,陈诚又分析了一遍桂南的形势,感到不使用杜聿明的第五军,就无法扭转整个战局并确保大后方的安危。何况该军各师都主动请缨,士气正旺。
陈诚身为督战官,也不敢罔顾民族之大义……
第五军与日寇交火以后,白崇禧就把作战指挥部连夜从迁江扶济村移到了离昆仑关火线只有二十里的白岩塘。
这次反攻,第五军击毙第二十一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以及第二十一联队长三木吉助大佐和第四十二联队长坂田原一大佐,歼敌五千人,取得昆仑关大捷。
同时,第五军也损失大半。一万三千人的荣誉第一师仅残存官兵七百多人,中下级的军官几乎全部战死。
蒋介石看到战报,气得直跺脚并大训陈诚:“就算真需要与日本第五师团玩命,也轮不到我们的第五军!我让你到前线协调各军作战,没有叫你出卖我的装甲部队!”
日军反扑时,蒋介石故态复萌,刻意保护杜聿明的第五军,朝令夕改。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整个战线又被日寇攻破,昆仑关也再一次失守。
战后,战区督战员陈诚和战场总司令白崇禧都被问责。桂军里面受罚的各级军官更是高达数十人,可谓是军心浮动……
06
当时,有一条消息说,十几万桂军都视蒋介石为雠仇。
二九年春,李宗仁和白崇禧以十万桂军反蒋,史称蒋桂战争。三〇年,又联合冯玉祥和阎锡山组成讨蒋联军。
三六年夏,蒋介石改组广东政府,推行不得人心的法币。日本人一直鼓动粤桂两省独立,并提供军援。广东的陈济棠不愿坐以待毙,找李宗仁和白崇禧商量对策。李宗仁指出:“日寇素有忘我之心,蒋介石又要搞独裁统治,我辈当以民族利益为重,内讨国贼,抗日图存。”
面对舆论,三人都强烈谴责蒋介石把控的南京政府对日妥协。六月初,三人组建抗日救国军北进。六月十日,中央军抢占衡阳,史称两广事变。
全面抗战以来,桂军主力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战绩不逊于中央的德械师。
华中失陷之后,桂军分属顾祝同的第三战区和李宗仁第五战区,拥兵自重。桂南战役后,桂军受到公众和舆论的谴责。
07
一树桃花惨淡红,雄关阳塞驿楼空。
倭师几处留残垒,汉帜依然卷大风……
四一年底,夏文运受到特高课调查,处境危险。
李宗仁帮不上忙,很有感慨:“夏君以爱国之心,冒着巨大的危险,克服重重困难为抗战出力,功在千秋……”
事后,夏文运得到知鹰二和的关照,离开兰机关去山西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