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
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
成都西郊,筹边楼上,十九岁的李俨读了一遍薛涛的诗,若有所思。
卫将军王建立在三步开外,不知道天子还要在郊外盘桓多久,生怕有所不测。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还是在十几年前,王建越狱到蜀中避难,结识了一帮蜀中兄弟,其中就有剑阁的陈敬瑄。
昨天,也是在筹边楼,田令孜和陈敬瑄设宴酬劳护架有功的蜀军将领们。
酒过三巡,有人看着手中的黄金杯,发现杯壁之内似有龙影。田令孜很得意:“都家都看到了,这就是巧夺天工的龙影杯。你们喜欢,就各自拿去好了。”
偏偏有人不领情,没有带走酒桌之上的龙影杯。
02
田令孜本名叫陈敬珣,刚刚成年就到长安谋生。
一个姓田的宦官看其机灵,就把他送到了李俨的身边,陪玩陪乐。
李俨继位以后,尊称田令孜为阿父,升任为大内总管。其兄陈敬瑄沾光,也做了平章事兼西川节度使。两兄弟搞垮了拥兵自重的高骈,便力劝李俨定都于蜀,外和南诏。
李俨不解:“阿父不是向来反对和亲么?”
田令孜回答说:“这种事,怎么能让一个武夫站出来指手划脚呢?岂不令圣上在天下人面前失尽脸面。如果是南诏王主动上门向圣上求亲,我们也应该见好就收,以百姓们的福祉为怀,化干戈为玉帛。”
“长安怎么办?”
“别看必一帮黄口小儿闹得欢,吐蕃人和沙陀人都会出手。天下之大,我们纵可以静观其变。”
实在是想不出更好的对策,李俨又问道:“可能吗?”
“南诏王的使者已经到了,还向我们递交了一封南诏王所写的亲笔信……”
“哦……不可失礼……”
田令孜又跪地请示:“南诏王有意我们的安华公主,这事很棘手。”
安化公主是圣上的亲妹妹,刚刚逃出草军流寇们的魔掌,可谓是惊魂未定。
田令孜听北来的几个老奴多嘴,知道失路的安华公主曾在舂磨砦里呆了好几天,当然是失去了清白。
李俨笑了:“我这个小妹,从小就喜欢穿男装,到市井里跑马瞎闹。就算去了邛海,也吃不了亏。”
田令孜就担心这点,害怕这位小主不管不顾再闹出事来,让自己没有办法妥善收场:“圣上,我们的安华公主向来疏于礼仪。”
“教一教,过得去就行了……”
拿到圣旨,田令孜想到了一个来自西域的高僧,决定让安华公主先学藏传密法,磨一磨心性。
03
回到大慈寺里,王建就听说蜀军有人作乱。
八百护院僧兵守住了山门,神策军也封锁了附近的街区。
院内方丈是立雪法师,手里有千岁宝掌的衣钵,能降妖伏魔。
玄宗驻跸成都,敕建大慈寺以祭贵妃。来自新罗国的三王子无相禅师主办工程,人称金和尚。后来,他又燃指学佛,修得正果。
大慈寺里有九十六院,既气势恢弘又金碧辉煌,就像城中之城。
这座皇家禅林还设有多条密道以及布满机关的密室,以备不时之需。
玉节金珂响似雷,水晶宫殿步裴回。
千重香拥龙鳞立,五种风生锦绣开……
安顿好有一些郁闷的年青天子,王建也觉得田令孜与陈敬珣都不会办事。随意赏罚,天下不乱才怪。
蜀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若是外线之兵都弃关回援,后果不敢想象。
“王将军,我哥呢?”
看到安华公主摇着手里的马鞭,王建定了定神:“阿父来了,在谈大事……”
“谈什么……都说是黄鼠狼给鸡拜年……”
这种掉脑袋的话也只有安华公主敢说,王建只能装作没听见,不得不叉开了话题:“我听说,南诏国王要想讨大唐美女做媳妇。”
“有这事?”
安华公主径直就进了内室,留下了一阵风。
04
荒唐事天天有,安华公主要建女兵营。
听说,在王仙芝的草军里,这样的地方就叫舂磨砦。
田令孜要王建去帮公主做教官,还补充说:“公主愿入南诏,还点了你的名。”
“我能做什么?”
“你说呢?有些事,只能是你知我知……”
王建心里一惊,有口难辩。细细地揣摩公主的心思,有一句话突然跳了出来,就像拔剑出鞘。
有天,安华公主要闯圣上的密室,状若要捉奸在床。王建不得不站出来,截住去路。两个人互不相让,眼睛里跳出火。突然,公主说了句:“英雄不问出处,也犯不着栖身于鼠辈之间!”
“我?我就是一个贼王八。承蒙圣上不弃,效死而已。”
“我听说,窃国者侯,杀人者王天下。”
若是李俨还有一点这样的豪气,何至于被田令孜和陈敬瑄玩弄于股掌之间。
05
安华公主愿赴邛海,意在兴唐。
南诏王隆舜只有二十出头,也是骄奢淫逸之辈。
郑买嗣献策于高骈,建议安华公主带女营巡边,诱使南诏出击劫色。这样,隆舜就失礼于大唐,无话可说。
秘信还说:“唐有南诏,天下可安。北上可收复中原,南下也有千山为壑之险,可以立大业而谋万世。”
李俨只有一个同母所生的妹妹,心里颇为不忍:“阿父已经在操办这件事,有何必要出此下策?”
“有!其一、小妹守不来礼仪,容易授人以柄。其二,南诏向来都是先抢后聘,从不看重莫名其妙的繁文缛节。其三、可以事后追责,以清君侧。”
“这条路可谓千难万险,稍有不慎就了无生机……”
安华公主一字一句地说:“哥!我们李家不能再受阉宦们的摆布了。我走以后,你要让阿父继续操办和亲之事!”
“那好吧……那个贼王八会不会出卖我们……”
安华公主灿然一笑,用马鞭拍了拍腿:“他吗?他能知道多少?事成以后,无论怎样变化,他都难逃其咎!”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
李俨也希望天下大治,不用剜肉补疮,或者竭泽而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