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5章 伴君如伴虎? 第五更
    这是满300票的加更。
    .......
    李翠仙现在有点烦,因为一个名叫李恒的人不明不白死在了她的军中。
    这个李恒一度是李璮、李彦国的部下,在一年多前的大清河战役中,疑似奉了灭门尼姑杨妙真的命令,在战场上行刺陈德兴。结果被杨婆儿识破,后来还带着人和陈德兴的亲卫战了一场,不敌以后才逃到忽必烈那边去的。
    事情大约就是这样的,杨婆儿、李翠仙后来都是这么分析的。她们并没有包庇灭门师太的意思——其实也没有必要,老太太都七十多了,还能活几天?陈德兴犯得着去没完没了的追究吗?其实,李翠仙和杨婆儿两人的态度才是关键,只要她们靠得住,不帮着老尼姑,陈德兴就满意了。
    而杨婆儿在这方面的表现近乎完美,那日她可是浴血奋战保护陈德兴的。自此后,陈德兴对她的信任和宠爱又上了一个台阶,完全被视为心腹了。
    至于李翠仙,虽然没有表现的机会,但仍然没有失去陈德兴的宠爱和信任——毕竟她和陈德兴的利益完全是一致的,她的儿子是陈德兴的世子。而且李翠仙一贯就表现得精明、理智、善于打小算盘。一边是皇后和太后,一边是公主,李翠仙会怎么选不是明摆着的?
    这次她亲自出马拉拢李彦国,又冒险临阵为陈德兴而战,这样的表现足可以打一百二十分了。如果说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有些抢了陈德兴的风头!
    而且,作为未来的皇后,李翠仙似乎也有些强势了。说句诛心的话,陈德兴如果现在就死了。李翠仙凭着自己在巨鹿大战中建立的威信,根本用不着陈德兴的遗诏,就可以临朝听政。郭芙儿、赵琳儿、陈淮清这几位。都得靠边站。
    可以这么说,和如今的李翠仙相比。昔日的吕雉、武则天都不算什么了。
    这大明仿佛有点牝鸡司晨的小风险。
    不过李翠仙也不担心陈德兴会因此打压提防自己,因为陈德兴一贯以来都表现的极为自信,似乎也不是个多疑之人。
    可是这一次,大清河刺陈的当事人李恒,却在李翠仙的军中被人毒死了!
    这仿佛就是李翠仙在杀人灭口!可是她为什么要灭口呢?难度大清河行刺一事,还有什么隐情不能让陈德兴知道?
    这事儿,要是早几个月发生,倒也没有什么。那时候陈德兴还不是天下主。李唐还有相当的力量,忽必烈败出中原。如果李恒那个时候落到李翠仙手中,绝对会被一壶毒酒了断性命!陈德兴也只会夸她,不会疑她……因为那时候,陈德兴根本没有余力去追究大清河之事。
    但是现在,陈德兴已经是中原之主了……这帝王自古都是最多疑,也是最无情的!
    现在,可是伴君如伴虎了。
    李翠仙叹了一声,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向陈德兴解释李恒之死,最后也只能什么也不解释。照实说吧……
    这时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然后便是李雄的声音传了进来:“王妃,明王大军到了。城头上的人已经瞧见日月王旗了!”
    李翠仙现在并没有随大军行动,而是在李雄所部左武卫军护卫下,驻扎在河间府的献州,以等候陈德兴的主力大军。
    至于明唐联军主力,则由王陆飞指挥,继续尾随蒙古大军北上。也不是要和他们交战,不过是“礼送出境”而已。
    “好!”李翠仙已经收起了心中的那些隐忧,李恒之死最多是根刺,扎在陈德兴心头。但是陈德兴也是颇有城府之人。现在听到这事儿,就是一笑了之而已。
    凭着李翠仙在巨鹿大战中的功劳。眼下的她还不必为自己的地位担忧,大明皇后非她莫属!
    “咱们出迎吧!”
    李翠仙从书桌后面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道装——她那么乖巧听话,当然是天道徒,也叫人给自己做了道装。平时出宫转悠的时候,就穿着道装。
    跟着她的几名侍女,已经替她打开房门。李翠仙从其中一名侍女手中接过横刀,挂在了腰带上——陈德兴崇尚武力,鼓励民众佩刀戴剑,他的后宫妃子们自然要带头。包括郭芙儿在内,人人都有自己的佩刀。不过此时明宫的女装还是宋式的,没有办法佩刀,所以只能着刀装的时候佩戴刀剑了。
    而李翠仙的横刀,不是什么架子货,外观朴实无华,刀柄上还有磨痕,显然是经常使用的真家伙!
    “王妃!明王已经到20里外了!”李雄站在门外,披挂整齐,全是武将打扮,拱手向李翠仙行了一礼。脸色却微微有些难看,自然也是为了李恒之死。
    “不必担心!”李翠仙一手按着刀柄,大步向外走去,“明王是何等英明之君?不会计较这等小事的。”
    李雄快步跟了上去,低声道:“王妃,还是不要举臣卫戍燕京了,免得明王起疑……”
    李翠仙微微笑了笑,道:“不必担心,明王一定会让你当燕京府都督的。”
    明军陆军指挥系统的调整,早就在计划之中了。会在大明各地设立军级的都督府,作为和军平级的地方军事防御管理机构。负责地方防务、管理在乡军人、为野战部队提供日常后勤支持——此举,实际上就是解除了大明最精锐的野战各军自行管理后勤和在乡军人的权力,也接触了他们镇守地方的责任。使得明军的管理,更加接近近代军队。
    而在所有的都督府之中,最重要的无疑就是燕京和明都两都督了。将燕京都督给李雄,则是安抚归顺大明的李璮旧部的最好办法。
    这事儿,李翠仙已经替陈德兴都考虑周全了——这个女人如果说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太聪明,太会算计了。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缺点,如果陈德兴不是君王,有那么一个精明能干的贤内助,如何不是幸事?
    可是君王却……通常喜欢身边人都是笨蛋!
    ……
    “大王,李恒那厮,死的的确蹊跷……”
    同一时间,特务头子刘阳已经到了陈德兴的军中,先是喜气洋洋的向陈德兴报告了巨鹿大捷的事情。还给李翠仙说了一筐好话——都是实事求是的,人家的表现的确可以名垂青史了。
    最后,则是不得不报告了李恒之死的消息。
    “忽必烈做的!”
    陈德兴毫不在意地挥挥手,笑道:“孤王的这个老对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给孤王使绊子的机会的。”
    这话是的风轻云淡,刘阳则长出口气。帝后反目,在任何一朝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何况李翠仙还是个“贤后”。
    “怎么了?”陈德兴看到刘阳的脸色有些异常,便追问了一句。“刘阳,你这是……难道王妃因为李恒之死在发愁?”
    “这个……”刘阳苦笑着点点头。
    “她愁什么呀?”陈德兴怔了一下,“孤王根本不会见李恒,也不会派人去问话的……便是那厮不死,孤王也会下令将其立即处死的!”
    “大王,您觉得王妃不该发愁么?”
    骑马走在陈德兴身边的赵复突然插了句话,他笑道:“王妃功高而威重,又有李氏外戚相助,若再见疑于君王,只怕宫闱多事。”
    这个话,实在不是外臣该说的。不过赵复在陈德兴身边多时,知道这位喜欢把事情揭开讲明——很多事情,摊开来说清楚没有什么,遮遮掩掩,互相猜忌,反而容易酿出祸事。
    陈德兴嗤地一笑,回头看看赵复,苦笑道:“这就是礼崩乐坏的后果……仙儿是孤王的妃子,她聪明能干,于孤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能把李家的部分人马拉拢过来,对大明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这一次如果不是她,咱们能赢的那么轻松?这样的后妃,孤王为什么要见疑呢?还不就是因为,咱们华夏这一千几百年来把规矩都做坏了。”
    他轻轻叹口气,道:“翠仙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还能生养,又能持家,又能旺夫。这样的妻子,若是寻常人家,喜欢都来不及。可是到了帝王之家,却嫌她太有本事,太聪明了!是这样么?”
    赵复点点头。
    陈德兴冷哼一声:“后妃要笨,文官要愚,武将要蠢,皇子们最好会装傻充愣,除了一个纯孝,其他都不知道……这样皇帝就能当得安心?”
    赵复苦笑:“礼崩乐坏了么……笨一点的人可靠啊!”
    因为规矩坏了,所以皇权最大的威胁就来自帝王身边。因此帝王就喜欢笨蛋了……而笨蛋当然喜欢比他们更笨的笨蛋。于是,中国古代的几个封建王朝,就出现了选拔高智商笨蛋做官的游戏规则——得把高智商的人忽悠成笨蛋,然后才能做官!
    于是等帝国主义打过来的时候,连林则徐这样的人物(年纪轻轻就中进士,智商起码160),都认为洋人的膝盖不会打弯,跌倒以后就爬不起来——他不能找个洋人放倒了,再看看人家能不能爬起来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