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1章 直接的要求
    (感谢伟仔少爷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冥子、天下纵横有我的打赏,谢谢了。)
    十二月十八日,朝鲜使者的求救奏折以及皇上的口谕,传达到了淮安漕运总督府。
    战还是不战,这已经不需要讨论了。
    郑勋睿的视野以及所处的高度,决定了他在重大的事情上面,必须要独自做出决定,不可能依靠任何人,这方面他需要的是杀伐果断。
    郑勋睿已经是领袖,而且在朝着这个道路上大踏步的前进,在陕西的西安驻守郑家军,维持与草原部落的互市,稳定住草原部落,出任漕运总督之后,大力整顿淮北的官场,清剿漕帮,重新制定漕运的秩序,这一切都是表明出来了领袖的气质。
    领袖与属下的区别在于,领袖所站的位置高出了好几个台阶,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见其他人看不见的东西和道理,这就是高瞻远瞩,领袖的属下是看不到这么远的,哪怕是和领袖无比亲密的战友也不行。很多重大的决定,必须领袖自身做出决断,因为属下不了解领袖的意图,只能够是在提出之后做出分析,所以说在重大问题上面讨论,就是对牛弹琴。
    郑勋睿决定攻打双岛和旅顺,借机占据蓬莱城,其实是一步大棋。
    以南直隶和山东作为基地,朝着北方和南方发展,都是很顺畅的,假以时日,郑勋睿的对手不仅仅是后金鞑子和流寇,还有大明的朝廷和皇上,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若是想着改变大明王朝千疮百孔的局面,不站到巅峰位置上面,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做好,大明王朝的很多毒瘤,已经深入躯体之内,唯有采取壮士断腕的勇气,从根本上下手,才能够改变局面,让大明王朝朝着辉煌的大道前进。
    皇上的口谕,在总督府里面引发了很多的议论,绝大部分的意见,都是不能够出兵,包括马士英、史可法、粟建成和顾梦麟等人,都是这样的认为。
    十九日,朝鲜的使者抵达淮安,见到郑勋睿之后,使者跪地痛哭,恳请郑勋睿救救朝鲜,使者已经知道,打败后金鞑子的郑家军,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漕运总督麾下的大军。
    郑勋睿没有直接答应朝鲜使者的要求。
    东林书屋。
    史可法进屋之前,看见了牌匾,气不打一处来,他本来是东林党人,不过跟随郑勋睿之后,慢慢摒弃了之前的想法,虽说与东林党人尚未彻底决裂,可行动上已经保持了距离。
    “大人,属下认为,这东林书屋的牌匾,必须要摘除了,属下看到这块牌匾不舒服。”
    郑勋睿的脸上带着微笑,示意史可法坐下说话。
    “大人,属下知道,朝廷之中,钱士升大人、侯询大人和唐世济大人都是极力赞同出兵驰援朝鲜的,而且他们的建议,就是让郑家军出兵驰援,这是居心不良,皇太极率领的十二万后金鞑子在朝鲜作战,淮安距离朝鲜距离遥远,真的出兵驰援,只能够绕道辽东,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驰援朝鲜,郑家军自身的补给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了。。。”
    史可法的话语是有道理的,只要稍微注意一下,就知道郑家军是不可能驰援朝鲜的,海路已经被后金鞑子封死,陆路危险重重,驰援等同于自杀。
    “属下真的没有想到,诸位大人能够提出这样的建议,难道如此简单的道理,他们会不清楚吗,郑家军怎么可能驰援朝鲜,他们这是借刀杀人。。。”
    史可法说到了这里,郑勋睿的面容渐渐严肃起来了,这里面深层次的问题,史可法没有提及,但郑勋睿想到了。
    史可法说的很不错,如此简单的道理,谁都是能够看明白,为什么皇上没有直接做出决定,而且将朝鲜使者的奏折送到淮安,而且允许朝鲜的使者来到淮安,皇上若是有决断,直接拒绝就可以了,大可不必如此周章。
    很简单,皇上对郑家军同样是猜忌的,这么长时间,皇上一直都想着派遣监军进入到郑家军之中,可惜这样的打算迟迟不能够如愿,毕竟朝廷没有负担郑家军的军饷,如今郑家军的战斗力强悍,皇上放心才怪了。
    这一层的意思,郑勋睿不会点出来,但他相信,钱士升等人正是看透了皇上的这层心思,所以才会理直气壮的提出来荒唐的建议,意欲置郑家军于死地。
    这是自相残杀,自毁长城。
    皇上能够看透其中的事理,但不会直接下旨,毕竟皇上不愿意公开矛盾,更不愿意让人看见自身的担忧,毕竟郑家军还是朝廷的大军,若是如此的绞杀大明最为强悍的军队,任何人看见都会心寒,皇上恐怕将失去天下人的心。
    从一定的程度上面来说,钱士升等人,不过是皇上的工具。
    皇上将朝鲜使者的奏折送到淮安来,意思其实是明确的,想着郑家军出兵。
    郑勋睿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他早就有了应对的办法。
    面对依旧是气愤的史可法,郑勋睿开口了。
    “史大人,朝鲜是我大明的藩属国,万历年间,朝鲜遭遇倭寇的入侵,朝廷派遣大军驰援,最终打败了倭寇,如今后金鞑子大举入侵,意欲彻底征服朝鲜,如此情况之下,朝廷不闻不问,说不过去啊,何况朝鲜的使者已经到了京城,也到淮安来了。”
    听见这些话,史可法更加着急了。
    “大人,事情有可为和不可为,驰援朝鲜的事宜,明显就是不可为,大人万万不要答应。”
    “史大人说的不错,若是直接驰援朝鲜,甚至是打到汉城去,这明显是不行的,皇太极可是统领十二万大军,这是后金的精锐了,拿鸡蛋撞石头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
    史可法有些迷糊了,但这种迷糊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他长了张嘴,没有再次开口,再看看来,郑勋睿恐怕是要忽悠朝鲜使者了,嘴上答应驰援,实际上会提出诸多的困难。
    史可法离开之后,马士英、粟建成、顾梦麟和曹驰等人,相继来到了书屋,直接提出了看法,认为郑家军不应该驰援朝鲜,甚至淮安府知府马祝葵和山阴县知县李攀龙也专程到总督府,反对郑家军驰援朝鲜。
    就连巡漕御史梁兴力和督催御史赵单羽两人,来到淮安之后,他们是不爱操心的,郑勋睿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这次也专程说到了驰援朝鲜的事情是不能够做的。
    郑勋睿知道不能够耽误时间了,已经是腊月,此次的征伐,时间上面很不合适,又是过年的时候,出征的郑家军将士,不可能在淮安过年了。
    东林书屋,徐望华手握毛笔,看着郑勋睿,郑锦宏站在一边,等待命令。
    “郑家军驰援,有几个条件,皇上答应之后,我们才能够出兵,否则一切免谈。”
    “第一个条件,位于登州的蓬莱城,归郑家军节制,不管是蓟辽总督、登莱巡抚还是山东巡抚,一律不得干预,这一点皇上必须要在旨意中明确。”
    “第二个条件,蓬莱城的水师,归郑家军节制,其他任何人不得干预。”
    “第三个条件,郑家军驰援朝鲜,所有的战斗事宜,自行做出决定,其他任何方面不得干涉,不管郑家军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任何人都不得提出异议。”
    。。。
    一边快速纪录的徐望华,手都微微有些发抖了,郑勋睿提出来的这些要求,任何一条都有可能惹得皇上勃然大怒的,但不提出这些要求,郑家军肯定是不会出兵的。
    徐望华清楚,从现在开始,郑家军作战,恐怕不仅仅是为了皇上,为了朝廷,郑家军已经朝着一条隐隐可以看见的大路前行,也许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必须要做出选择。
    郑勋睿说完之后,徐望华补充了一点。
    “大人,属下建议,郑家军的战术决定,任何人不得干涉,同时,郑家军占据的地方,其他人不得插手,一旦郑家军驰援朝鲜,必将与后金鞑子展开面对面的厮杀,这个过程之中,郑家军所占据的每一个地方,都会成为重要的后勤基地,想着要朝廷拿出来很多的银子,可能性是不大的。”
    郑勋睿看了看徐望华,微微摇头。
    徐望华的意思他是明白的,他也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譬如说郑家军占领了双岛和旅顺,就必须驻扎在那里,慢慢的稳固力量,再说蓬莱城,必须在郑家军的控制之下,否则海路断绝,驻扎在双岛和旅顺的郑家军将士,就是有着通天的本事,也难以维持。
    但目前不能够提出这样的要求,要是这样提了,皇上会明白一切的意思。
    目前不是完全摊牌的时候。
    “徐先生,这一条暂时不要提出来,你的意思我清楚,不过我相信,还没有谁愿意驻扎在双岛和旅顺这样的地方,一旦旅顺失守,皇太极必定会命令大军夺回来,如此惨烈的厮杀,谁都不愿意参与的,到时候这一点就是既成事实,皇上和朝廷都没有办法反驳的。”
    徐望华的脸微微红了一下。
    “属下清楚了,属下提出这一点要求,有些唐突。”
    “徐先生,不必介怀,我可不希望你战战兢兢,每次说话之前,还要想着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有什么话,尽管说出来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