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1章 进军印度
    印度革命的状况无时无刻的不在向着大明回传,大明的百姓也对于印度的革命有着从分的了解,崇祯可以说是把革命不好的一面完全的展示给了大明的百姓,而好的一面,大明的百姓他们自己就知道,就算不知道,崇祯在信息轰炸中也会为大明的百姓慢慢的补上!
    如果说印度的革命是一场现实之中的战争的话,那么对于大明而言,就是一场思想之中的战争,平等的思想在大明的百姓之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加上前期崇祯的铺垫与阿托斯的巡讲,整个大明百姓都已经快要完全的接受了平等的思想,只不过眼下日子好,虽然平等听起来很诱人,可是在好日子之下,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去闹,这就搞得平等思想虽然被大部分的明人接受,可是却没有任何反应!
    这样一来“平等”就完全的变成了一种学术思想,这对于崇祯接下来的政治改革十分的不利,想要驾驭住眼下大明强大的国力,崇祯已经觉得大明眼下的政治体制快要控制不住了继续政治改革,事物的日益庞大使得官员数量被一升再升,在某种程度上,官员已经可以用繁杂来形容了,在这么下去大明早晚会被众多的官员给拖垮!
    而且崇祯也急需把法权给分离出去,大明眼下之所以能够官员勤廉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高薪高福利,而还有一个,就是极度无情的刑罚,崇祯上台的那一刻所定下来的对于贪官的责罚,只有一种,那就是满门抄斩!诛九族还不至于,但是满门抄斩也已是当今世上少有之刑罚!
    而且这还是在大明眼下如此开明的政府之下,不过这一切的执行者就是吏部所负责,崇祯还在,所以吏部仍然可以很好的执行严厉的法律,但是如果等到崇祯死了呢?或者崇祯无意之间做出了一个昏庸的决定呢?崇祯需要给大明加上一道枷锁,同时也是给他自己加上一道枷锁!不然大明会像挣脱缰绳的快马快步的冲向悬崖,迅速灭忙!
    而这道枷锁所需要的政治环境却不是眼下大明所提供的,崇祯需要一个更为先进的政治环境,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君主立宪和三权分立了!所以崇祯所能提供的就是让大明在外界的刺激下进行改革,而且还是一场由内而外的改革!
    印度的烽火燃烧了整个土地,在度过了最开始的几个月之后,印度开始陷入到了全面的割据状态,整个印度陷入到了更为恐怖的分离,以前虽然也是分离,但是却有着一个高等姓所组成的同盟进行管辖,这样一来至少还让印度处于一个旗帜之下,而眼下,却是全面的分离!
    而狂热的人群也在度过了初期的狂热之后,再一次的为了自己的肚子而奋斗起来,而当那平等来到了他们自己的手中时,他们却发现,情况并没有任何的而改变,贫困,地位低下,依然如同潮水一般淹没了众人!
    在没有了狂热,人群剩下来的,更多的就是麻木!
    但是上街示威游行的做法却保留了下来,成年人或许已经麻木,但是青年,却依然活力十足,他们迫切的想要为自己的民族找到一条出路,也许是崇祯刻意为之,现在的印度仅仅只是觉醒了民族意识,却没有觉醒爱国意识,这也是崇祯唯一能合并其他国家所使用的手段!
    你们是印度人不错,但是,你们却同时是一名大明百姓!印度只是你们的族籍,而大明却是你们的国籍!当然了这些只是崇祯的野望,不过这野望却也在了实施的路上!
    相对于大明在中印边界布置了大量的军队而言,英国就更加的直接了,直接就是把军队开了进来,英国人惊奇的发现印度革命之后并没有成立一个联合政府,而是陷入到了军阀割据状态之中,这对于因国人来说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好事情!
    以前的印度是一个联合的国家,虽然英国人的话他基本都会听,但是触及到国家深处利益的事情却往往会引起印度的高度反弹,而眼下却不会了,先不说那些低等姓的愚昧,就是那些聪明的高等姓眼下也是没有力量面对英国人的种种要求,虽然入侵还做不到,可是就好像后世中国的那样,英国在印度想尽一切办法的掠夺利益!
    而在掠夺利益的同时,他们也在不断的蚕食着印度,英国在印度的做法崇祯看在眼里,他并没有贸然的与英国交涉,一是眼下还在崇祯的忍受范围之内,二是崇祯想要看一下,激起了民族意识的印度人,会不会对于英国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产生抵触,如果有,那么崇祯自然也要在今后的计划之中改变一下自己的策略!
    不过崇祯似乎是想的太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英国人在印度所缺的特权越来越多,而印度人的反抗却几乎没有,就算是有着自己本身力量不足的原因在里面,可是却也不会完全的不抵触啊,这让崇祯多少对于印度有一些低看!
    而对于英国的做法,崇祯这是派出了使者要求英国停止他们在印度的一些列活动,同时为了让英国想清楚,崇祯开始大规模的在印度边界集结军队,的确是大规模,大明只从打完了日本之后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打动拳脚了,看了看整个亚洲,唯一能让大明出手的地方也就只剩下一个印度了,而且印度人的战斗力也不是很低!而且其中某些人种所组成的部队还战力出众!
    所以当大明各地的军队开始有组织的大规模开拔到中印边界时,整个军队都开始沸腾了,请求将自己部队开赴中印边界的请命不断的出现在兵部,大明大规模的军事集结英国人是知道的,崇祯并没有任何的隐瞒,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举动来警告英国人不要做得太过火了,不然大明不会看着你一家人把印度的便宜给占完了!
    而且印度眼下的局面正是崇祯所需要的,等到整个印度都打得不想打时,才是崇祯出兵的好时机,但是如果英国人想要乘着这段时期蚕食印度土地的话,却会打乱崇祯的布置这样一来,崇祯说不得就要提前对印度出手了!
    而且崇祯心中也是暗暗的希望能够与英国在印度打一仗,大明的军队从成立以来大部分都是在与亚洲的部队对战,对于欧洲的军队却很少与之交战,眼下有记录的唯一次作战还是在印尼排华事件中与西班牙的一次对战,不过那都是极度小规模的,大明几乎没有任何与欧洲人大规模作战的记录,这对于崇祯来说有一些不好,他不想等到日后用士兵的鲜血与生命去交学费,于其那样,还不如眼下在印度与英国人来一场不大不小的战争!
    想到这些,崇祯在心底还或多或少的希望英国人不听自己的劝告执意下去,这样一来崇祯就可以正式的对印度动手了,不过在这之前,崇祯已经把阿托斯又放了出来,在印度已近开始陷入到革命的边缘时,崇祯就已经用一个借口把阿托斯接回了大明,阿托斯也不疑有他,知道他回到大明的一段时间之后,才从报纸上知道了印度的大革命,当他想要回到自己的国家组织这场灾难时,崇祯却以各种理由将他留了下来!
    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不希望崇祯亲爱的朋友阿托斯回去涉险,知直到整个印度的混乱局面已成定局,崇祯才在一番做作下将阿托斯放了回来,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阿托斯在全面的关注了印度的变化以及英国人的各种做法之后,心中已经产生了崇祯所需要的想法,现在吧阿托斯放回去,不过是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思想而已!
    面对崇祯所给出的警告,英国人在有了略微的迟疑之后,继续了他们的做法,只不过手段收缩了很多,英国人也不想在亚洲过早的与大明发生争斗,可是面对印度这么大一块的肥肉他们又实在是不愿意吐出来,所以就大着胆子继续掠夺!
    这就触犯了崇祯的底线了,崇祯可是早已把印度视为了囊中之物,怎么可能允许英国人如此大胆的掠夺印度,而且因为战乱的原因,印度的粮食产量开始进一步的下跌,在印度各地已经开始慢慢的出现饥荒了,如果崇祯再不出手的话,那么印度的人口会出现锐减,日本好歹还有这大片的森林可以提供大量的食物,印度有什么?没有人耕作的话,整个印度就断去了粮食的补给,再加上印度人多,没有了吃的,那人口可就会快速的锐减了!
    所以当英国不听劝要继续掠夺印度的报告传给了崇祯之后,一道道许久不曾出现的命令开始发布出去,早已在边界驻守的军队开始做战前动员,而后方,更大规模的军事集结开始了!崇祯要让英国人和印度人看一下,谁他妈才是亚洲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