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元“唉”了一声道:“辛爱卿,诚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上次,有辽人相救,可今日朕真是忧心如焚啊!”
“皇上,”那刘继业言道,“臣以为,纵然没有辽人相援,我等也能保卫太原!”
刘继元摇头道:“刘爱卿啊,你智勇双全,朕是知道的,你说能够保卫太原,朕也相信,可事到如今,朕也是出于无奈啊”
刘继元真的有降宋之心了,只差没有明说了。辛瑞急忙言道:“皇上可还记得蜀国的那个孟昶?他降宋之后,赵匡胤封他为检校太师兼中书令,还封他为秦国公,可到头来,孟昶却不明不白地死去,孟昶的母亲也绝食而终皇上,赵匡胤的话可千万不能相信啊!”
刘继元的身体一震,但没有言语。刘继业又道:“皇上,臣敢保证,只要再坚守月余,待盛夏来临,宋军定不战自退!”
刘继元仍旧闭着口。辛瑞压低嗓门言道:“皇上,臣等死不足惜,但如果让赵匡胤的谋得逞,皇上将何以堪?这些皇妃娘娘又将何以堪?”
刘继元闻言,不禁朝着周围的那些嫔妃们看了几眼。是啊,那些嫔妃们一个个如花似玉,特别是他最宠爱的皇后王茹,如果给了别人,也着实难以割舍。那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不是被赵匡胤纳入自己怀中玩弄至死了吗?
想到此,刘继元不禁对着辛瑞和刘继业长叹道:“爱卿啊,你们以为朕真的忍心放弃太原吗?可不忍心放弃又能如何?刘爱卿适才说要再坚守月余,可照此情形发展下去,用不了十日,太原就将被汾河之水淹没!”
辛瑞咬牙切齿地言道:“皇上,堵水之事,由臣来负责,臣若堵不住河水,提头来见皇上!”
刘继业也信誓旦旦地对刘继元言道:“皇上,只要辛大人能够堵住河水,臣就一定不让宋军跨入城内一步!”
“好!”刘继元终于打起了精神,站了起来,“两位爱卿既如此说,那朕就重复上次所说过的话:誓与太原共存亡!”
这个刘继元,应当说还是颇有骨气的。个中主要原因,自然是他刚刚入主北汉便饱受赵宋的威胁。如果这种威胁一旦消除,北汉天下太平了,刘继元是否是位明君,那就只能另当别论了。不过,若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刘继元终亦不如赵匡胤那么富有雄才大略,尽管赵匡胤也时常犯错误。
辛瑞在刘继元的面前立下军令状之后,就忙着去想堵水的方法了。他一个人自然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的,若想得出,水早堵上了。于是,辛瑞就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北汉宫中的大小太监全召集到一起,令他们为自己出主意想办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俗语又云:众人拾柴火焰高。更何况宫中的太监,总是不乏聪慧之人的。所以,北汉宫中的那些大小太监,七嘴八舌地讨论了一番之后,还真的为辛瑞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什么好办法?就是用成捆成捆的草漂浮在水面上,人推着草捆往前移动,因草捆很厚,宋军的箭无力穿出,又因草捆上浸有河水,即是火箭也奈何不得。这样一来,掩在草捆后的人就可以堵水道了。
还别说,辛瑞的这个办法收到了奇效。大约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太原西门外的几条水道就全部被北汉官兵和百姓封堵死了。因为西门外到处都是河水,宋军无法冲过来截杀那些封堵水道的北汉军民,勉勉强强地有些宋军泅水过来,却被城墙上的北汉弓箭手给射了回去。这恐怕就是赵匡胤和赵普等人始料未及的了。本想用汾河水掩灌太原城逼刘继元投降,没成想,西门外汪积汾河水,反倒成了宋军攻城的一道莫大障碍。
赵匡胤差点没气炸了肺。他一边急令赵赞带人把决开的汾河重新堵上,一边忙着命党进、李继勋和曹彬率军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对太原城发动猛攻。待城西汪积的河水都流尽了之后,赵匡胤又令赵赞也投入了攻城之中。
可是,太原城内的北汉军民实在是太顽强了,北汉大将刘继业、张崇训、郑进、卫俦等人自不必说,就是那胆小的北汉皇弟刘继钦也整日地奔波在城墙之上。而刘继元则带着新任宰相张昭敏、大内都点检辛瑞等一干朝中大臣领着宫女太监及老弱妇幼百姓往城墙上运送吃喝之物。完全可以这么说,当时的太原城内已经是全民皆兵、众志成城了。
这样一来,宋军就只能是光打雷不下雨了。一连猛攻了月余,宋军虽然杀伤了数以万计的北汉军民,也屡次攻上了城墙,但最终,太原依旧握在刘继元的手中。更主要的,宋军的伤亡也数以万计,而且大将李继勋也负了伤,伤势还比较严重。
赵普认为自己不能不站出来说话了。他找到赵匡胤言道:“皇上,臣以为,不能再攻下去了汉匪个个都在拼命,且占有地利之势,我大宋军队不能如此硬拼啊!”
赵匡胤冷冷地言道:“汉匪既然敢拼命,朕的军队岂有不敢拼命之理?朕就不相信,那刘继元会一直拼到底!待太原城内无一兵一卒的时候,那刘继元还拿什么与朕拼命?”
看起来,赵匡胤是决心与刘继元一拼到底了。赵普连忙道:“皇上,这可不是拼与不拼的问题啊!现在已入夏季,臣闻这一带盛夏多雨,到那个时候,雨绵绵不断,臣担心我大宋军队不战而溃啊!”
赵匡胤没好气地问道:“依你之见,现当如何?”
赵普回道:“臣之愚见,当速速撤军回朝!”
“不行!”赵匡胤斩钉截铁地道,“不攻破太原,朕决不罢休!”
赵普无力改变赵匡胤的意志,只得长叹一声作罢。这样,宋军就继续鼓足力量对着太原城猛攻猛打了。只是无论如何猛攻如何猛打,终也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