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1章 六七五、大道不行海帆扬(三)
    “节操此物,乃是对妇人的岂有对我士人之理?”
    面对气势汹汹而来的冒辟疆,侯方域淡然自若,而坐在他对面的冒辟疆脸涨得通红,几乎要跳起来:“侯朝宗,你……你竟然如此厚颜无耻!”
    “休怒,休怒,辟疆兄,今日咱们来,不是来吵架的,而是来问对策的!”坐在一边的吴伟业劝道。
    “可是你瞧他这态度,他对那篇文章根本没有丝毫惭愧之意!”冒辟疆怒道:“那种舔脓摇尾之文,他竟然也写得出来,且看他如何称呼俞国振的吧,吾侪最敬之统帅、华夏之舵手、亿兆黎庶所仰慕、万邦来朝之圣上……这样的话,我看得都鸡皮疙瘩一地,他却能写出来!”
    “这又如何?”侯方域讶然道:“自唐高宗以降,历代君王,有几位不上尊号的?我这些称呼,总比不得那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更大言不惭吧?”
    他当真不把这个当一回事,在侯方域看来,如今大局已定,俞国振以雷霆手段将那些乡绅们或杀或抓,侯恂便意识到,他们此次又败了。
    “这是两回事……”
    “其实都是一回事,当初群臣给武则天上此尊号时,那些大臣心中有几人是服气的?待武则天一病,中宗便被拥立登基,武则天留下的,不过是无字碑罢了。”
    侯方域拿出武则天之事来说,冒避疆与吴伟业都是精神一振,他们熟读史书,而且受俞国振带来的讲究实学的风气所染,比较讲究实际,听侯方域言下之意,他们就象是武周时的名相狄仁杰、张柬之等人,只不过是暂时隐忍,只待时机成熟,便可东山再起!
    一念及此,吴伟业与冒辟疆心中都是火热,特别是吴伟业,他在崇祯朝可曾经是会试第一,对于俞国振轻视和废罢八股取士之举,口中虽然没有直接评论,心里却是极不甘——这岂不就是说他那个会试第一毫无意义?
    “可有把握?”冒辟疆性子稍急,压低声音问道。
    “若有把握,何须隐忍,此非一时之功也。”侯方域也压低声音:“故此,吾侪先得潜伏爪牙暗中忍受,习俞某之所长,窥其人之所短,便是俞某本人在位之时无隙可乘,其子呢,其孙呢?三代之内,便能逆转局面,我等皆为名教之功臣!”
    “正是,正是,对付俞济民,硬的武的不成,只能来软的,此策大好,勿须流血,勿用暴力,我看此策我们可以名之曰和平演化,诸位以为如何?”
    吴伟业听得兴奋,握着拳头道,听到“和平演化”这一词,冒辟疆还有些不甘心:“如此来说,我等岂不要沉沦数十载?”
    “最多六十年罢了,俞国振今年也已经三十五了,人生七十古来稀,况且这许多年中,谁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侯方域低声道:“总之要忍,那边,黄太冲他们最近闹得太凶,你们最好去劝劝他,我如今不方便出面。”
    “为何不方便?”
    听得此问,侯方域略有些得色,旋即收敛:“因为最近两期报上的文章,俞国振点了小弟的名,五日之后的登基大典,小弟将为报刊代表就近观礼。”
    “那又有什么不便的?”
    “黄太冲可是上了名单的,据说俞国振对他相当不满,两人当初在青岛口时便争吵反目,俞国振将前朝的秘使夏允彝带走,根本不理会他,这几年,也是他反对俞国振最为激烈……有传闻说,当初史道邻吃的那一枪,也与他有关。”
    侯方域说到这里时,声音已经压得极低了。
    在他们这些东林复社人口耳相传之中,俞国振虽然没有弄什么党人碑、东林点将录之类的名单,但那边也有一份秘密名单,只待时机成熟,俞国振就会下令按名单拿人。
    这份名单到底有没有,从未得到过证实,但是儒林说它存在,那就是存在了。
    “你之意?”
    “这个时候,若我与黄太冲有联系,怕是……”
    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得外头传来急切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报馆的职员跑了进来:“有消息了,有消息了,孙克咸与陈卧子进了大牢,去见到了孙晋!”
    那职员便是所谓的“记者”了,他们专门负责打探各种消息,汇集于侯方域等主笔之处,然后就变成一篇篇或花团锦簇或针尖麦芒的文章。
    “有没有探询孙克咸与陈卧子?”侯方域也顾不得对方突然闯进的事情,起身问道。
    经过几年办报,侯方域如今也是个中老手了,他当然知道报纸如何才能吸引读者,除了各种耸人听闻的内容之外,能否在第一时间拿到独家消息,亦是其中关键,因此,他在得知孙临来到上海之后,便知道这是一桩大新闻,专门派人前去盯着。
    “有,有探询,不过他们二位都不肯多说,神情都很严肃。”
    “你说了咱们是《民生速报》的记者?”
    “说了,他们也不肯说。”
    听得这样的对话,冒辟疆与吴伟业对望了一眼:“你不是《南都周末》么,怎么又说是《民生速报》?”
    “《民生速报》乃俞济民一手所办,顾炎武只是俞济民推出来的傀儡罢了,以其报之名前去打探消息,更容易得到实情。”
    侯方域的解释,让冒辟疆与吴传业颇为无语,不过这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各平演化大计,因此他们也不好批评。
    “不说……哈哈,就是不说也没有关系,这背后也有许多名堂可作。小唐,你立刻拟一篇文稿,便是报道此事,只说统帅挥泪斩孙晋,只为大义灭亲情……”
    “等一下,只怕真相未必如此吧?”冒辟疆听得不对,忍不住插口道。
    “真相?”
    “你这般未得证实便如此揣测,岂非谣言?”
    “咱们就是要用谣言倒逼真相。”侯方域捏着手指,声音平缓,没有丝毫编造带来的惭愧,他也无须惭愧:“俞国振做起事情,总不是说要公开么,他说要公开公平公正,但此事藏着掖着,就不是公开,我们帮他公开一下岂不正好?”
    冒辟疆还待再说,吴伟业拉了他一把。
    吴伟业好歹在官场上打过滚儿,自然知道,侯方域这篇文章一出,俞国振就算想要放孙晋也绝无可能了。“大义灭亲”,好大的一顶帽子戴上去,俞国振想摘下也不容易。
    而若真杀了孙晋,那么孙临会怎么看俞国振,方以智会怎么看俞国振,那些正在准备接受新政权的儒生们,又会怎么看俞国振?
    只不过这一招,就要让孙晋牺牲罢了。
    “你这样做,怕是于俞国振无任何伤害,他根本不在乎自己在儒林的评议。”吴伟业道:“倒是孙晋……究竟是我东林前辈,如此未免……”
    “自古捍卫大道,未闻不流血者,孙鲁山求仁得仁,有何伤哉?”
    这个时候的侯方域,完全被自己的壮语所激动了,根本听不见任何劝解。冒辟疆还待再说,吴伟业拉了拉他,两人便告辞而出。
    “梅村兄,为何不继续劝他?”
    “侯朝宗已经是疯魔入心,劝不得了,你知道方才我在他身上看到谁的影子了么,看到了吴来之啊……他这点算计,甚至连吴来之都比不上,如何能是俞济民的对手。依我所料想,他与他的父亲,只怕早就在俞济民关注之下,之所以到现在还安然无恙,原因无它,俞济民要借着他父子之手,将反对者全引出来罢了。”
    吴伟业这番话说得冒辟疆毛骨悚然,他侧看着吴伟业,良久之后道:“若是如此,为何梅村兄不点醒他?”
    “你瞧他方才模样,可是能点醒的样子?”吴伟业拍了拍冒辟疆的肩膀:“不过他说得别的不对,倒是有一点对的,咱们必须隐伏下来,潜伏爪牙忍受,只待虎啸山岗龙腾四海之时……去寻陈卧子吧,我想以陈卧子的性情,他既然从新襄回到了上海,必定是静极思动,要做些事情的!”
    还有一句话,吴伟业没有直接说出来。
    从张溥死后,东林复社中坚一代就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领袖,他吴伟业虽然文名远播,但实际上的组织能力却是有限,因此,真正能将他们统合起来的,只有两个人:张采与陈子龙。
    但是张采近两年体弱多病,如今也是奄奄一息,虽然他嫉恶如仇,可是有心无力。那么就只有陈子龙为最合适的人选:无论是声望还是能力,都不逊于张溥当年,更重要的是在新襄呆了这么多年,深知新襄的虚实。
    两人都是行动派,说做就做,当下打听了陈子龙居住的旅舍,便在街上招来三轮车。车夫拉着两人穿过街巷,看着熙熙攘攘的百姓,还有在张灯结彩的街市,吴伟业与冒辟疆忽然有种如在梦境之中的感觉。
    “俞济民经世治民,原是天下无双,只是不生儒生,所以我们才与他为敌。此非私怨,乃公仇也,在私人来说,我是相当敬佩俞济民的。”吴伟业突然悠悠地道。
    “我亦如是。”冒辟疆也道:“若非如此,俞济民退建虏平闯贼,开疆于海外,平乱于域内,原是太祖皇帝一流的人物……”
    “可惜了。”
    两人接下来就是沉默,他们心中实在有些茫然,觉得俞国振全身上下没有任何破绽,到了现在,他们敌对的,似乎不是俞国振一个人,而是浩浩荡荡的历史大势力。
    到得旅舍,听闻他二人来访,陈子龙立刻倒履相迎,见着他们之后,一手拉着一人:“二位来得正好,来得正好,我正有一件事情,需要二位相助!”
    “何事?”
    “传承我儒门大道的大事!”陈子龙斩钉截铁地道。
    (感冒了,挺严重的,抱歉,码字慢了。)(未完待续。如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