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闲人最新章节!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讲究的是和谐,是安定,哪怕我剥削你,你都得以和谐为主,忍受我的剥削,历朝历代中能够做到这两点的,那绝对是王朝级别的了,因此破坏这两点的人,朝廷是不可能置若罔闻的,这可是大问题。
韩艺挑起两边的争斗,令士庶矛盾变得更加尖锐,这其实已经触犯到了统治者的逆鳞。
只不过在此之前,傲慢士族们看不起韩艺,尤其是那些既傲慢又落魄士族们,他们还都想借用韩艺来提升自己的名望,由批判韩艺作为切入点,宣扬自己的思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让朝廷重视自己,炒作其实也是士族的拿手好戏呀,永远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批判别人,然而他们却没有想到,一向主导言论走向的他们,竟然会在自己最为擅长的领域,被韩艺打得大败而归,颜面尽失,几乎没有看不到任何翻盘的可能性。
现在他们求的不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名望,而是要保住士族的地位和权利,因为韩艺的大唐日报已经严重威胁到士族在朝中核心利益。
原本一场各有所图的闹剧,最终演化成真正的士庶之争,不上朝堂都是不可能的了。幡然醒悟的士族,知道若不再阻止的话,将会演变成为一场士族的灾难,因此他们集体向朝廷施压,这个势力可是一个阶级的势力,那是庞大的,因为韩艺这么一弄,几乎把所有士族、贵族都给得罪了,这就不是说只是弹劾韩艺这么简单了,连谋反的帽子都给韩艺戴上了,这就是要韩艺的性命。
其实在唐朝之前,最常提到的关键词就是“清君侧”,这其实就是权贵们发明的,每每君主要打压士族诸侯时,士族诸侯们就用这一招,借着清君侧之名,领兵杀入帝都,将那些想颠覆士族的大臣都给杀了,架空皇权,让皇帝变成傀儡,只是如今时代变了,如今大权在皇帝手中,只能换一种办法向皇帝施压。
但是李治作为君主,也不可能任性妄为,他还是得考虑大臣们的建议,这么多大臣上奏弹劾韩艺,他虽然心如明镜,但也只能照章办事。
.......
太尉府。
韩瑗如实将前面商议的过程告知了长孙无忌,又道:“韩艺这真是在玩火自焚呀,现在朝中多半大臣都对韩艺言论感到极为愤怒,如今陛下已经下命彻查此案,我看这一回,韩艺是凶多吉少了。”
长孙无忌刚刚退位,本想清闲一段时间,彻底消除李治对他的恐惧,但是韩艺偏偏闹得他不得安生,这事关韩艺,他又不得不为此动脑筋。
但是长孙无忌听完之后,微微摇头道:“那倒也不一定。”
来济一愣,道:“太尉何出此言?”
长孙无忌道:“这李勣说的是依法查办,换而言之,倘若韩艺没有犯法,那就得放了韩艺。”
韩瑗道:“可是这犯没犯法,还真说不清楚,就看李勣是如何审查的。”
长孙无忌呵呵道:“你说得不错,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李勣如果要治韩艺的罪,当时就顺着许敬宗他们的话说就行了,他偏偏说一句依法查办,这老狐狸说话,总是暗藏玄机啊。”
来济皱眉道:“可是现在朝中大臣皆是对韩艺非常不满,不管是关中贵族,还是山东士族,而且从李勣以往的动作来看,他不太可能会参与其中。”
韩瑗道:“而且李勣与山东士族也有联姻,他岂会帮着韩艺?”
长孙无忌道:“这李勣的出身与韩艺也差不了多少,同样也是寒门出身,一直以来,也都受到贵族的排挤,老夫敢肯定,李勣这老匹夫支持的肯定是寒门,而且李勣这人一直以来都是只忠于君主,老夫认为陛下肯定是支持韩艺的,否则的,他韩艺凭什么掀起这场风波,难道他真的就不怕死么。”
韩瑗皱眉道:“可是韩艺这么做,显然是在制造矛盾,分化百姓,陛下为何要支持他这么做?”
长孙无忌道:“士族相互联姻,导致朝中士族势力庞大且又错综复杂,这才是君主最为担心的,要破这局,只能引入新的势力进来,达到平衡。依老夫之见,陛下也并非是要对士族痛下杀手,只是想压制住士族,不能让他们的势力再增强。”
这其实都是他们遗留下来的问题,当初关陇集团弄得李治寝食不安,连龙椅都坐不稳了,这恐惧犹在心中呀。如今好不容易将关陇集团打败了,李治当然不想再出一个关陇集团,而士族本身的势力就非常庞大,尤其是山东士族,在民间名望极高,倘若在朝中的势力再迅速增长的话,那对皇帝威胁就太大了,而且关陇集团的衰败,导致朝中没有势力可以压制住山东士族。根据历史来看,士族的凝聚力比寒门的凝聚强多了,引入寒门,权衡士族,从隋文帝开始一直到如今,都是隋唐两朝君主一直以来的中心策略,李治只不过是继续将这步棋走下去。
韩瑗摇摇头道:“但是韩艺此举触犯了贵族的根本利益,贵族是不可能让他得逞的,数百年来,也从未有人成功过,韩艺想要成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而且即便陛下支持韩艺,那也是有顾虑的,不会一味的去支持韩艺,陛下指派袁公瑜和刘燕客辅助李勣审理此案,这分明就是给予贵族的支持,因为这二人绝对不会支持韩艺的,他们肯定会想办法将韩艺定罪的。”
袁公瑜?刘燕客?长孙无忌突然皱了下眉头,眼中透着一丝疑惑,但就是一闪即过,笑呵呵道:“当初陛下要废王立武时,老夫和登善也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可是结果如何?而这盘棋的关键,就在于它异常复杂,这不简简单单是士庶之争,这其中几乎包括了各层面的斗争,上到君王外戚,下至黎民百姓,也正是因为如此,各方势力虽有强弱,但都要面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境,这会抵消他们的优势,因此在这盘棋中,下棋的人占有绝对的优势。看上去,韩艺好像面临着四面楚歌,但其实他是占有极大优势的,所以,如果韩艺赢得了最后的胜利,老夫也不会感到任何惊讶。”
韩瑗、来济疑惑的瞧了眼长孙无忌,不太懂长孙无忌这话,这阵营划分的这么清楚,何来复杂一说,就是简简单单的士庶之争啊!
正当这时,一个管家打扮的中年男子快步走了进来,道:“老爷,新的大唐日报出来了。”
“哦?”
长孙无忌一皱眉,道:“快拿来给我。”
“是。”
长孙无忌接过报纸来,打开一看,惊讶道:“贤者六学。”
不是君子六艺么?
韩瑗、来济听得也满是好奇,赶忙起身,走到长孙无忌边上一看,不禁也是稍显惊讶。
贤者六学,就是今日大唐日报的所有内容。
所谓的“贤者六学”包括,农学、医学、工学、数学、科学、经济学。
开篇还是引用了儒家的格物致知精神,论证知识是不分贵贱的,以及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都是平等的。
韩艺又借用自己的贡献论,引出这“贤者六学”,并且一一论证六学对于百姓和国家的益处,这些都很好论证呀,因为六学中每一门学术都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你还不太好反对,农学的出现是为了让百姓种出更多更优质的粮食来,工学是为兴修水利,发展农具和武器,医学是为了救人,哪个国家不需要经济学,你拿什么反对这些?
君子有六艺,贤者有六学。
而且韩艺还将自己的新思想新主张阐述为儒学的完美补充,并且定义为新儒学。
他始终不能离开儒家思想,因为根据人性而言,尤其中国古代的人性,他们对于新的事物是具有很强的排斥意识,唐朝相对而言还好很多,毕竟开放,但是儒学已经深入人心,如果韩艺的思想是儒学的一部分,那百姓会非常快接受,一听就是高大上,如果说换个新名字,那就真的愚公移山,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才能被百姓所接受,可能还视为邪门歪道,而且寒门中也有很多儒生,他得给这些人一个理由支持他,他走得还是托古改制的路线。
而孔子的主张主要是体现在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这两方面都是不能直接产生实际利益的,是一个理想的主义,而韩艺提倡的就是实际利益,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孔子提倡要劝农桑,可如果努力耕地都养不活自己,那可如何是好?发展农学,利用知识的力量,争取提高农物产量,这就是完美的补充。
韩艺是要当孔子,有主张和思想还是不够的,你得去告诉百姓具体该怎么去做,你不能凭空喊,孔子他也不是张嘴就吹,他还是有他的教化思想和礼法,韩艺就是依葫芦画瓢,这“贤者六学”就是韩艺思想的具体概括。
这“贤者六学”刚一出来,就立刻获得寒门的一致叫好,拍手称赞。
其实他们多半都不太懂这六学,但是没有关系,因为从字面来上理解,这可都是寒门的强项,虽说寒门泛指的不是老百姓,是一些身处在朝堂上,但又徘徊在权力中心之外的低级官员,但是很多寒门出身非常贫寒,他们是地主家、农家出来的孩子,通过科考当了个小官,可说到底这种田、打铁还是寒门的老本行,贵族生下来就是官,寒门心里也明白,如果拼文章的话,他们是拼不过士族的,士族再腐朽,毕竟底蕴还是在那里的,从小有名师教导,先天条件差太多了。
但如果比种田的话,你们士族一块上,那都不是寒门的对手呀。
如果说将来凭借贤者六学可以当官的话,那将会极大的提高寒门的社会地位,给予了百姓很多很多的机会,寒门的势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这要都不赞同,那不都成猪了。
其实这贤者六学不但是对于儒学的一个完美补充,更加是对于华夏民族的一个完美补充,这六学几乎不与当今任何学派重叠,是一个全新的东西,但是,各个学派都有涉及这六学的知识,只是没有形成一个系统,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科学的力量总是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没有系统性,没有传承,东一块,西一块,这跟儒学不一样。
但是话说回来,一致赞成,也并非是好事,没有争议的报纸,那绝不是一份好报纸。
然而这一期大唐日报的争议就在最后面的彩蛋。
也就是大唐日报公布了自己评选出来的贡献榜前十名。
第一名,孔子。这没有问题。
这二名,老子,这稍微有点问题,关键就是老子、孔子谁强的问题,但这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要排名的话,总得有一个排第一。
关键的争议,就在这第三名,蔡伦。
蔡伦只是一个宦官呀,出身也极其贫寒,铁匠的儿子,最大的成就发明了纸。关键还要看看他下面是谁。第四名,李悝,法家的代表人物,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经》的创始人。蔡伦怎么跑到墨子前面去了,这太不可思议了,光凭这一个名字,所有人都答错了。
然而,从这里就是分界线,下面的全都饱含着争议,第五名,墨子,墨家的创始人。第六名,孙子,大名鼎鼎的军事学家,孙子兵法放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家都适用,简直就是兵家的葵花宝典。第七名,张仲景,著名的医学家,传世巨着《伤寒杂病论》。第八名,张骞,著名的外交家。第九名,孟子。孔孟孔孟,你将孟子排在第九,这真是要了亲命啊!第十名,还是一个太监,著名史学家司马迁。
ps:求订阅,求打赏,求月票,求推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