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2章 两派之争
    吴乞买立即召集来了会宁府的将臣们,在他的乾元殿议事,一帮大臣们听了这些败军带回来的消息之后,也都是一脸的惊异之色,半晌没人出来说话。
    因为他们这些人也都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坏消息给彻底震晕了,一时间他们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大殿之中一面寂静,静得仿佛掉根针都能听到。
    吴乞买脸色阴沉的望着下面这帮大臣们,沉默了半天才问道:“诸位看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听了吴乞买的问话之后,终于有人出来说话了,此人乃辽国旧臣,辽亡之后,便归顺了金国,也算是个谋臣了,名叫韩企先,被吴乞买授为枢密副使,官位可不算小,此人出列之后,略微沉吟了一下才说道:“启奏圣上,此事看来我们大金国上下都小看了这个伏波军了,复州之败和盖州之败两战之中,我们大金国便折损了十几万兵马,可见这支伏波军绝非我们当初所想的那样,是一个小角色,看来眼下圣上该重视这个伏波军了!
    伏波军现在连败我们数阵,攻取了辽阳府,并控制住了辽阳府以南打大片疆土,严重威胁到了我们大金腹地,他们占据了辽阳府之后,向北可以很快威胁到沈州,打下沈州之后,他们便可以直逼上京路,威胁到我们上京的安全,向西可以出兵大定府,便可以截断我们金国南北往来的交通要地,无论他们再想任何一个方向发展,都势必严重威胁到我们大金国!
    故此以微臣看来,现在我们应该暂时和大宋议和,先停止对大宋的讨伐,集中全力,集全国之兵,尽快拔除掉这个伏波军,彻底除掉这个隐患才行!
    眼下因为宗干大人兵败,以至于我们上京路兵力空虚,只有尽快令宗望大人和宗翰大人的大军回援,才能确保伏波军无法继续北进,我上京会宁无忧,还望圣上三思!”
    韩企先这一番话立即引来了不少人的附和,本来对于灭宋来说,朝中意见还是相当一致的,但是没想到和大宋打得是很顺利,却蹦出来一支伏波军在自己的肚子上猛插了一刀,如此一来,形势似乎有些不对头了,要是继续让宗望和宗翰的大军继续攻打大宋的话,那么一旦伏波军继续北犯,那上京会宁府还真就没有多少堪用的兵马可调用的了!所以诸臣纷纷点头,请吴乞买准奏,派人和大宋尽快议和,然后可以使攻宋的大军回撤,联合解决掉伏波军。
    吴乞买想了一下之后,也只能如此了,于是便令人拟诏,令完颜宗望为主,和大宋尽快议和,然后他和宗翰的大军尽快撤回来,解决这支伏波军,除此之外,他还下诏,立即征上京路、咸平路以及中京路诸路兵马,立即在辽阳府以北陈兵,严防伏波军继续趁势北犯。
    吴乞买在宣布退朝之后,诸臣离开了乾元殿,纷纷开始下去忙碌,现在金国新建不久,百废待兴,这些金国大臣们也是忙的不可开交,虽然伏波军的事情不小,但是他们也不能就这么把手头的事情都给放下。
    吴乞买刚刚回到后宫之中,便听闻侍臣禀报,说有个大臣有事要向他面奏,吴乞买一听,此人是个小官,以前曾经被他派去出使过高丽国,却不知道他又有何事启奏,于是想了想之后,点头答应了下来,让他在明德殿面圣。
    当吴乞买吃了一些御医为他开具的一些清心的汤药之后,才摆驾明德殿,此时那个小官已经在明德殿候着了,一见到吴乞买过来,急忙叩头参见。
    吴乞买精神不是很好,但是还是挥手道:“你有何事只管说吧!”
    这个叫苏安的人这才小心翼翼的说道:“启奏圣上,对于伏波军,微臣倒是有个主意……”
    吴乞买的眉毛猛然跳动了几下,然后立即坐直了身体,对着这个苏安立即问道:“你有什么办法?还不快快说来!”
    这个苏安于是赶紧叩头,开口道:“是这样的,高丽国主在对我大金称臣之后,对于鸭绿江以东的九城一代素有要求,希望……”
    吴乞买听完了这个苏安的话之后,半晌沉默不语,沉思良久之后,最终还是点了点头,道:“此事你去和高丽国谈吧,最好能按照你说的办,假如高丽国答应了我们的要求的话,那么九城一带,给他们也无妨!”
    这个苏安接旨之后,然后倒退着出了明德殿,准备了一下,便带上了一些随员,出了会宁府,朝着辽阳府方向而去。
    赵栩这段时间不断的接到各种消息,而辽东一带伏波军的消息,也是他很关注的事情之一,但是和北方的战局一比,伏波军的事情又显得有点无关紧要了。
    虽然伏波军在金国的辽东一带,连战连捷,但是还是没有能很快影响到宋军的战争态势,金兵在河北一带进展十分迅速,完颜宗望大军绕过邢州,陈兵黄河北岸,连续数次尝试突破黄河天堑,对汴梁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是幸好这次他派出了种师中为黄河守御使,陈重兵于黄河南岸,并将黄河南岸分为数段,着令守将严防死守,而种师中更是亲临郑州督战,接连打退了完颜宗望数次渡河的企图,令完颜宗望在黄河上损失不小,总算是将完颜宗望的中路军给挡在了黄河以北,暂时解了汴梁之危。
    而完颜宗望看到黄河一时间不易突破,于是便带主力回师猛攻邢州的宗泽大军,将邢州的数十万宗泽军打散了不少,连王彦所部都不得不暂时避入太行山,用游击战的方式和宗望大军进行对抗,而那个河北巨寇杨进则被宗望大军打了个鸡飞狗跳,溃不成军,号称拥有十万大军的杨进,只打了一仗,便被宗望给打得跑了个没影,宗泽率岳飞等人在邢州抵抗宗望大军,虽然依靠着岳飞,也打了几场胜仗,但是整体上来说,还是有点孤掌难鸣的感觉。
    而种师道因解太原之围有功,故被赵栩授命为河东路制置使,总领河东路军民抗击完颜宗翰的西路军,而张孝纯和王禀都因太原一战功不可没,分别被晋升为河东路宣抚使和太原马步军总管,受种师道节制,而刘光世因为作战不利,率兵逃窜,被夺了兵权,所属兵马尽归种师道辖制。
    河东路一带因为种师道上任之后,立即整备河东路诸路兵马,进行了统一的调配之后,形势开始有所好转,种师道亲帅大军出太原府反攻忻州,和宗翰军在忻州展开了一场激战,但毕竟宋军战力不如宗翰所率的金军,而金军中又出了一员猛将叫完颜活女,加上还有银术可这样的猛将,种师道大军不敌金军,连败数阵之后,退回了太原府,再次在太原府和宗翰的西路军形成了对峙。
    虽然河东路局势依然不算好,但是总好过前段时间宗翰军长驱直入,以至于威胁到大宋腹地了,所以几路大军中还数河东路抗金形势要好一些,失地相对河北两路和京东东路来说最少,这也和河东路的地形有一定的关系,毕竟这里山地较多,不太适合完颜宗翰的金军实施像宗望中路军和金兀术东路军那样的大纵深大迂回的战术,加上河东路军民抗金热情也远比河北一带的军民高出不少,所以才获得了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形势。
    而金兀术所率的金国东路军发展却十分迅速,金兀术在打到了济南府的时候,因为撞上了以张叔夜、韩世忠、关胜为首的宋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之后,使他的东路军无法继续南下,于是金兀术很快便调整了战略,放弃了济南府,回师青州,将驻扎在青州的张清军击败,然后挥军东进,很快便取下了莱州、登州、密州三地,将大半个京东东路给控制在了金人的手中,并且在拿下了密州之后,对济南府形成了一个合围的态势,而张清丢了青州之后,只得败往了大名府,在大名府一带,重新召集兵马,于济南府遥相呼应,抗击金兀术的东路军,整体形势十分不好。
    更让赵栩烦心的是,叛将孔彦舟在淮南路和赵栩派去的兵马连番激战,居然将宋军打败,隐隐中有在淮南路坐大的态势,情况很是不妙,而且湖南大户钟相在洞庭湖一带的作乱也大有星火燎原之势,附近州县派出的兵马被钟相的乱军连连击败,至此已经形成了多达十几万的规模,他们牢牢控制了洞庭湖,在洞庭湖一带大肆造船,和宋军进行对抗,现在可以说是大宋依旧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有金军入侵,内有数股巨匪作乱,让赵栩头疼不已。
    可是这日赵栩忽闻陈东从辽东返回了东京汴梁,于是立即将陈东招入到了宫中,一问之下,才知道徐毅居然没有接他的圣旨,拒不接受他授予的那个辽东马步军都指挥使的官衔,这一下赵栩可就不高兴了。
    不过陈东将徐毅的话给赵栩说了一番之后,赵栩还是没有再多说什么,于是详细问了一番徐毅那边的情况,当听说伏波军兵精马壮,在辽东经营的相当不错之后,心情才转好了一些,而且经过陈东的解说之后,他对伏波军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了一些,知道复州大捷并非是空穴来风,也不是什么夸大其词之后,对徐毅的能力心中感到颇为赞许,后来还听陈东说徐毅亲率伏波军主力,差一点就攻下了金国的东京辽阳府之后,总算是觉得心头出了一口恶气,金人差点攻下了他们大宋的东京汴梁,这下徐毅率军替他们大宋也出了一口气,差点打下了金人的东京辽阳府,虽说这么比有点不太合适,但是还是让赵栩觉得解气许多!
    心中暗道宋人并非是无人呀!你看看,我们不是也出了个伏波军吗?一支义勇军便打得你们大金国落花流水,也够你们大金国丢人现眼了吧!
    但是对于徐毅不肯接受自己的任命一事,赵栩还是感到有些耿耿于怀,自己一直将徐毅当成最知心的一个朋友,也是最信任的一个朋友,在他看来,现在自己已经登基成为了大宋的皇帝,作为一个朋友来说,徐毅应该不去计较什么品级的高低,而自己之所以给他一个马步军都指挥使,也不过是一个台阶,即不会令朝中大臣们感到出格,又可以顺理成章的将徐毅纳入到大臣行列之中,至于以后的晋升,有他这个皇帝在,不管徐毅想要什么官,那都不在话下,找个由头给他升官便是了,何况马步军都指挥使这个官也不算小了,大宋武将晋升十分困难,七八品的军官一抓一大把,但是真正能过六品以上的官就少之又少了,何况一个义军头领直接授予五品军职,以前很少有这样的先例,所以赵栩才会这么决定。
    可是他万没有想到,徐毅居然婉拒了自己给他的封官,还是一副世外高人的架势,将自己置身事外。
    这可就让赵栩有些想不通了,照他看来,徐毅当初一再拒绝出仕,最重要的原因不过就是因为自己老爹的作风问题,搞得天下天怒人怨,他徐毅不肯和大宋的那些奸臣们同流合污,才不愿出仕的,可是现在大宋可已经是他在执掌了,怎么徐毅还是不肯出仕呢?他现在正是需要用人的时候,如果徐毅能在辽东成功打击了金军的话,那么即便以后自己给他个宰相当当也未尝不可,徐毅这么做实在是令他不解加不爽!
    陈东将这次他辽东之行的情况详细给赵栩说了一遍,然后将徐毅给赵栩的信交给了赵栩,并将他整理出来的一些和徐毅交谈时听来的有关治国方面的一些见解也呈交给了赵栩,并一再对徐毅的睿智表示他的敬佩,赵栩接过了徐毅的信,打开看了一下之后,看到的主要是徐毅对陈东的举荐,请他以后一定要重用这个陈东,此人是难得的忠臣,而且还是一个敢作敢当的良臣,完全可以出任监察御史之职,是赵栩监察百官品行的最佳人选,赵栩也深以为意,觉得徐毅识人不错,这一点他还是能看得清楚的,要不然这个陈东也不可能冒着被杀的危险,引领学生们上书自己,请斩八贼了!
    有了徐毅的这个举荐之后,也就为陈东以后的仕途铺就了一条光明大道,何况监察御史品级并不高,擢升陈东为监察御史也不算难事,所以第二天陈东便被赵栩擢升为了监察御史,令他监察百官行为,这一点陈东知道了是徐毅对他的举荐之后,倒是对徐毅颇为感激。
    赵栩留下了陈东整理出来的徐毅所说的一些治国之见,看过之后,不觉也拍案叫好,这个徐毅实在是太有才了,许多问题经过他一说,直接就能捅到骨子里面,将大宋的许多弊政分析的那么透彻,于是更令赵栩下决心要将徐毅弄到朝中为官了!
    但是徐毅没有接受朝廷封赏的事情传出之后,还是在朝中引起了一些震动,一时间猜测其中缘故的人众说纷纭,有说徐毅这是居功自傲,瞧不上朝廷封的这个五品官,也有说徐毅这是拥兵自重,压根不打算当大宋的官,还有说徐毅想要朝廷封他一个更大的官职。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但是也有人为徐毅鸣不平,说以他的功绩,即使是给他封一个节度使也不过分,起码也要给个郡侯一级的官爵,这个五品都指挥使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对于这些传言,很快也都传到了赵栩的耳中,赵栩也是一笑置之,没有太去重视,现在宋金正在酣战之中,局势至今也没有明朗,大宋依旧是处于绝对的劣势,只能据城而守,却不能寸进,更不用说收复失地了。
    但是他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不在意,起码有这么几个人就不乐意了,而且意见是空前的统一,其中一位不得不提一下,此人正是御史中丞,史上超级名人秦桧同志,这厮本来并非是个投降派,被金人掳去之前,还是一个比较强硬的主战派,只是后来到了金国之后,对大宋产生了绝望的情绪,才令他性情大变,决定对大金国效死忠了,可是现在因为历史的改变,没有被金人掳去,也没成为完颜昌的手下,所以得以安稳的在朝中继续当他的御史中丞,也算是朝中现在的主战派之一了,。
    秦桧在得知了这件事情之后,立即上书赵栩,请赵栩要注意伏波军的动向,这个徐毅不肯接受朝廷的赐官,定有图谋,要赵栩一定要提防伏波军坐大,以免出现在击退金人之后,伏波军反噬大宋云云,请赵栩断绝对你伏波军的援助,限制伏波军在大宋的活动等等,好像是说的徐毅马上就要造反了一般。
    赵栩一看他的奏折,便给丢到了一旁,忍不住对秦桧说道:“秦爱卿多虑了,现在伏波军占的是金国的地盘,大宋现在和金国的事情还顾不过来,要不是他在金人后面捅这么一刀的话,并且连获大捷,大大的激励了我大宋军民的抗金热情,实为功不可没,否则的话,我大宋危矣!
    再者,此人坐拥过万兵力,完全可以趁机在沿海作乱,而且他们拥有大批战船,在海上来去如风,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恐怕我们也拿他们没有办法,但是他们却没有这么做,而是毅然冒死攻入大金国腹地,金国的大军何等厉害,你我都知道,他们却悍不畏死的去打到了金人的辽阳府,不知道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放着大宋这块肥肉他去不吃,却跑到大金国送死,如果说他有反意的话,恐怕天下人都不会相信的!
    此事秦爱卿不必再提了,此人不肯接受朝廷的分封,朕想他肯定是闲散惯了罢了,等回头朕将他招到东京汴梁之后,亲自加以封赏,想必不会有问题的!现在我们需要关心的还是前方战事,而你现在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监察百官的事情上,现在大宋之所以到了如此田地,和地方官员大肆贪墨搞得民不聊生有很大的关系,你做好了这个事情,也就等于为朕稳定了后方,所以秦爱卿还是还是先下去忙你的吧!”
    赵栩可不是像老爹和皇兄赵桓那么糊涂的人,这个秦桧从一个平民百姓年纪轻轻能坐到御史中丞的位子上,还是有点本事的,现在他正励精图治,这样的人还是要重用的!所以也没有斥责秦桧,就将这个事情给按了下来。
    秦桧弹劾赵栩,没想到却在赵栩面前碰了一鼻子灰,颇有点不爽,他想不清楚现在的皇上到底为何如此宽容这个伏波军的徐毅,这样不买朝廷的面子都不生气,真是奇怪了!
    不行,这个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秦桧想了一阵之后,觉得如此罢手不行,于是便敲了敲轿子的窗子吩咐轿夫道:“掉头,我们去吴大人那里去!”
    于是他的轿子很快转向了吴敏的府邸,这事儿还是要吴敏出面,怎么也不能让武夫坐大,现在新皇明显倾向于武人,一旦这样的话,他们这些文官必定会受到武官的制衡,再也不能在朝中呼风唤雨了,这牵扯的是两个派别的斗争,而不是单单针对那伏波军的徐毅了。
    当秦桧见到了吴敏之后,于是一帮本来政见还有不同的文官开始暗中纠结了起来,而且意见空前的统一,他们这些文官都意识到了一种危机,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武官的地位一定会超过他们这些文官,这场战争不能全都照着赵栩的意思打下去,否则的话,以后大宋朝堂上哪儿还会有他们这些文官立足的地方呀!(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www.qidian.com</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