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三十一 大迁徙
    随着疾疾的马蹄,明军收复沈阳的消息很快就传回北京,再通过信使,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全国,很快,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响起了阵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在天津、北京、济南、太原、开封、南阳、洛阳等地甚至举起了数十万人的游行欢庆活动。南阳和洛阳百姓在夜晚一口气放飞了三千多盏灯,庆祝大明最可怕的大敌最终覆亡。开封、天津的百姓则做了数百艘制制小船,每盏小船上面都装着一盏明灯,在夜幕中浩浩荡荡顺流而下,一来是庆祝胜利,二来是祈祷不要再有战争。
    一旦北方有战事,苦难最深重的,始终是河南和河北的百姓。
    隆武帝兑现了他的承诺:马踏沈阳,干掉满清,洗雪京城沦陷之耻。不必说,全国百姓都为之欢欣鼓舞,他们不必再担心北方那个可怕的强敌什么时候再破关而入杀他们的人,抢走他们的财物,更不必再为那场漫场而血腥的战事承担沉重的赋税了。当隆武帝通过报纸诏告天下,声明建奴已灭,从此不再征收辽饷的时候,阳光照得到的地方都有人在欢呼。而当隆武帝随后宣布辽东之地尽皆无主之地,关内土地贫瘠或者少地者可以移民辽东,官府免费发放种子、耕牛、农具时,那欢呼声几乎把天给震塌了。
    不容易啊,为了辽东的战事,他们忍受沉重的赋税已经数十年,骨髓都快被吸干了,现在总算是有回报了!
    民间欢声雷动,但是朝廷中枢对攻陷沈阳的反应却有点平淡,因为这是一次意料之中的胜利。河洛新军和天雄军六个精锐军团全部压上,再加上矢志复仇的盘锦军团,别说清军边骨架子都让杨梦龙给砸碎了,就算满洲八旗仍然处于全盛状态,也万万抵挡不住如此强大的攻势,从河洛新军和天雄军出关的那一刻开始结局就注定了的,就算胜了,也没什么好激动。隆武帝拿着捷报说了句:“神宗、熹宗、思宗终于可以瞑目了。”举办了一场简单但不失隆重的典型,献捷太庙,然后该干嘛干嘛。当然,等到大军凯旋后,他还是会在天安门举行盛大的阅兵大典,犒赏三军的,甭管怎么说也是灭掉了大明的强仇大敌,这个不能差。
    说实话,杨梦龙、朱聿键对沈阳之战的结果并不满意,虽然不到三天便解决了战斗,可谓神速,但是却没能抓住皇太极的后宫,尤其是已有身孕的庄妃,同样也没有抓住溥洛。别人跑掉倒不算什么,但是庄妃和溥洛跑掉却很麻烦,前者孕育着皇太极的骨血,更是一位政治女强人,凭着身为后妃的超然地位和自身的能力,这个女人极有可能将旗人残余势力整合起来;而后者则是一员英勇善战的大将,逃走的时候带走了数千精兵,有这支精兵在手,又有庄妃母子的信任,他极有可能成为旗人中的头号人物,不得不说,这样的组合对大明来说始终是一个隐患。因此朱聿键传旨辽东,要求三军将士再接再厉,犁穴扫雪,务必擒住庄妃、溥洛,永绝后患,活的不行,死的也可以!
    天雄军和关宁军不能长时间留在关外,打下沈阳之后除了阎应元和他的军团留在沈阳之外,其余五个军团全部退回山海关、京津地区。阎应元和他的军团留在沈阳适应东北的气候,同时等待关内过来的移民。他的军团将在沈阳一带停留两年时间,两年之后便将带上至少三万户移民迁移至阿勒楚喀要塞(今天的哈尔滨地区),在那里建立奴儿干都督府,为大明镇守北国的门户。清剿旗人残余抵抗力量、追杀庄妃和溥洛的任务就交给李惟鸾了,他和他麾下的辽东将士对旗人可谓恨之入骨,盼了多少年才盼来今天,这帮家伙跟打了鸡血似的,各自带着一两千人,兵分八路对旗人盘据的地区进行最彻底的大扫荡,那些曾作为旗人的仆从的蛮族也不能幸免,东北地区烽火连天,无日不战。旗人和他们的仆从仍然悍勇绝伦,但是面对不管是装备还是战术都领先了自己好几代的明军,光靠悍勇是没有用的,他们的抵抗被火枪大炮无情地粉碎,一个接一个村镇被夷为平地,一批批头目战死或者被俘,然后在受尽酷刑之后处死,明军的报复来得极其残酷,他们要让整个东北所有民族知道跟大明作对的下场!
    当然,李惟鸾也没有乱杀一气,在无情地镇压所有敢于抵抗的人的同时,他也对那些早早对大明流露出向往之意的部落伸出热乎乎的大手,赠送他们大批铁器、布匹、粮食、农具,还送给部落头人不少精美的奢侈品,赋予他们大明仆从的身份,允许他们出兵与明军并肩作战,讨伐那些占山为王的部落。很多部落都倒向了大明,踊跃地派出勇士与明军并肩作战,到最后,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战场上已经很少能看到明军士兵的身影了,都是几个明军军官指挥一千几百号蛮族勇士在围殴不服王化的蛮族————当然,那些听从明军军官指挥的蛮族士兵是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化外蛮族的,他们坚定地认为自己是正宗的明军士兵,说他们是蛮人是对他们最大的侮辱,那是要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
    无数原始终落归顺,无数原始村落被踏平,生活在密林中的蛮族不是归顺就是战败后被强行迁出森林,迁到大平原去建立村镇过上农耕生活,拒绝接受大明统治的不是变成了林中野兽的美餐,就是背井离乡踏上了漫长的迁徙之路。到底有多少人被迫迁徙,有多少人倒在了迁徙的路上,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在乎。大明已经用自己的遭遇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大明只是军事制度落后于旗人,便差点亡国,那些依然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的蛮族跟大明根本就不是一个级数的,归顺是最好的选择,不肯归顺的,便只能家破人亡了,这个世界就有这么残酷。
    不过明军没能抓住溥洛和庄妃。这一路旗人迁徙的速度非常快,在明军忙着摆平索伦诸部的时候他们便架设浮桥渡过乌苏里江,来到了海参崴,并且轻易地征服了当地人。明军赶到后,他们果断焚毁浮桥,带上所掠来的人口和物资继续往北迁徙。追击的部队人手太少,再加上雨季已经来临,江水猛涨,不管是造船还是架桥渡江都极为困难,所以好不容易追到乌苏里江江边的毛永俊只能隔着乌苏里江望着对岸的村落腾起的滚滚浓烟,望洋兴叹。
    协从作战的关宁军随后赶到,他们立功心切,不顾江面波涛汹涌,利用浮木建造了十几艘小船,一千多人就坐着这样的小船渡过江去,发起追击。结果不出意外,数日之后他们便遭到了溥洛的伏击,穷途末路之下,清军打得极其疯狂,有些家伙连中数弹都还在咆哮冲锋,更有人刺数把刺刀贯穿了身体都还在挥刀砍杀,换装之后的关宁军拥有了跟河洛新军和天雄军一样的武器装备,却没有具备他们那种钢铁一般的纪录和坚不可摧的意志,当即就被吓尿了,扔下枪就逃,然而四面都是伏兵,他们能逃到哪里去?也就半天时间,一千多人的队伍被吃得一干二净,追击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还白送了一千多支线膛燧发枪和大批子弹、手榴弹给清军。毛永俊渡过乌苏里江之后,看到的只是一地死尸,至于武器弹药,那是一点都没剩,气得他跺着脚大骂关宁军是猪队友!
    骂归骂,事实却不容忽视:占领海参崴已经是明军的极限了,清军可以继续往北迁徙,无后方作战,明军不行,再继续追下去,后果难以预测。无奈之下,毛永俊下令停止追击,在海参崴建立据点并且移民过来,先积蓄实力,再继续追杀。
    溥洛很幸运地获得了喘息之机,得知毛永俊没有再追过来之后,他放慢了速度,一边迁徙一边攻掠沿途的部落,尽一切努力吸收人口。现在旗人的数量实在太少了,在这片残酷的土地想要生存下来并不容易,最好的办法就是扩张,拥有越多的人口,生存下去的几率就越高。苦于装备和战术上的巨大差距,清军战不动明军,但是要对付那些生活在西伯利亚荒原上的原始部落却是再轻松不过了,区区几千清军一阵风似的卷过西伯利亚,无数人因为他们而丧命,无数人因为他们而踏上了迁徙之旅。
    但是西伯利亚荒原并非无主之地,很快,清军便遇到了强劲的对手:凶悍的哥萨克。
    此时的沙俄同样在极力往东方扩张,大批富有冒险精神、嗜血成性的哥萨克骑上战手,挎着火枪、抡着弯刀大斧奔向东方,现在他们已经在远东地区建立了一系列的据点,生活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土著万万不是他们的对手,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屠杀殆尽。清军往西迁徙,正好跟哥萨克撞了个正着……
    在原来的历史时空,大清让沙俄欺负了个够,从康熙一直到溥仪,几乎从来没有占过便宜。但是溥洛可不怵这些毛子……再说,就算怕也没用,总不能逃回海参崴吧?为了争一条活路,打吧,不打就只能灭绝了。
    于是就爆发了一系烈列激战。
    激战的结果是一边倒。并不是说清军拥有装备上的优势,装备优势清军当然有————光是打掉那支关宁军就让他们缴获了一千两百多支线膛燧发枪,几万发子弹和六千多枚手榴弹,溥洛用这些武器装备了一支全火器化的近卫军,这是一支可怕的力量。但溥洛也很清楚,这些弹药是用掉一发就少一发的,所以他很节制地使用这支力量,能用肉搏解决的战斗绝对不用枪。哥萨克骑兵的战术跟此时欧洲主流的回旋骑兵差不多,就是骑马冲近敌军然后用手枪射击,打完一枪便退回去装弹,再冲,等用手枪将对手阵脚射乱了再扑上去用马刀砍杀,在欧洲,这属于比较先进的骑兵战术了。但溥洛表示老子打的就是你这种先进的骑兵战术,他命令清军骑兵在跟哥萨克对战的时候扔掉弓箭,全部骑兵手持五米长矛排成密集的队形迎着哥萨克的枪口冲锋,直到长矛刺穿哥萨克的胸膛为止!一个回合下来哥萨克就全尿了,表示他们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不怕死的家伙!当然,一个回合下来还有命在那里大叫我好怕啊的哥萨克是很少很少的,大多数都让清军骑兵给踩进地里了。
    习惯了单打独斗靠个人勇武取胜的哥萨克这回遇上了克星,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施展超人的武艺便被长长的长矛从马背上捅了下去,输得要多窝囊就有多窝囊。最让他们郁闷的是,在欧洲让人生畏的棱堡似乎也丧失了应有的作用,这些留着金钱鼠尾辫的家伙掘战壕逼近棱堡然后投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弹,然后便冲锋。他们投掷的手榴弹实在太恐怖了,一枚过来就得死伤一大片,而且还会在木制棱堡引发火灾,哥萨克建造的棱堡在他们的攻击下显得异常脆弱,一个接着一个被摧毁。在石勒喀河畔,哥萨克集结起六千余人,跟清军展开了一场决定着西伯利亚地区归属权的决战,而清军以四千步兵、六百骑兵迎战。如墙冲锋的清军围瞬之间就冲垮了哥萨克骑兵的队列,甚至扫荡了哥萨克的后方,哥萨克们被迫弃马步战,试图冲垮清军步兵方阵夺路而逃,结果先被一轮手榴弹炸得血肉横飞,接着被几千支密密麻麻捅过来的长矛捅成傻逼……对于习惯了用弯刀和大斧的哥萨克而言,清军有掷弹兵协助的重装步兵方阵坚不可摧,进攻等同送死;清军的重骑兵同样锐不可挡,逃跑也是送死!一场血战下来,六千哥萨克及其仆从军全军覆没,只有不足百人逃出了生天。
    而溥洛麾下的清军伤亡不足百人。
    石勒喀河之战几乎葬送了沙俄向东方扩张的全部成果,在很长时间之内他们都拿不出兵力和勇气来跟凶残的清军决战了。清军终于赢得了一块立足之地————现在不会有人对他们在西伯利亚荒原定居有不同意见了。
    除了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