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抬头小心观察着崇祯脸上的表情,最后小心的说道:“陛下,这董总旗已萌死志,不如且由他去。如今朝野舆论对薛尚书不利,如此结局想必可以平息朝野舆论对薛尚书的攻击了。”
朱由检看着摆放在自己面前的书信,摇着头说道:“王伴伴,你知道政治是什么吗?”
王承恩顿时愣住了,他对于皇帝的问题一无所知,只能摇着头说道:“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朱由检抚摸着桌面,若有所思的说道:“朕登基以来,在学问上倒是略有所得。这政治吗,就是划分敌我的游戏。借着薛尚书的事,区分朝中有多少人站在我们的对面,这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至于这董卫贤…”
朱由检突然停顿了下来,转移了话题说道:“王伴伴你去把徐应元叫来,朕想要问问他,这宫内替顺义士绅说话的都有那些人,有些人也该处理处理了。”
王承恩楞了下,才答应着退出了房间。听到王承恩离去的声音,朱由检才对着吕琦说道:“你去替朕传几句话给他,算是朕对他上书的回复吧。”
吕琦答应了一声,赶紧竖起耳朵听着皇帝的吩咐。朱由检站了起来,在房间内来回踱步了数次,才整理了思路说道。
“对于他所做的选择,朕不想置评。但是对于他所说的理由,朕却不敢苟同。
一、朕不是汉献帝,不需要臣下来承担自己应该尽的责任;二、既然他知道自己不忠、不孝、不慈,何以还要一意孤行下去?这个责任朕不背;
三、阳武侯的死,不过是让他个人的心里得到了一些慰藉。对他女儿来说,有多大意义呢?他应该想想,如何杜绝大明再出现如他女儿一般的惨剧,这才是真正的复仇…”
当王承恩带着徐应元走进乾清宫时,正好看到吕琦离去。王承恩不由叫过了在上书房外伺候的小太监,随意的问道:“吕副总管这是要去哪里啊?”
小太监机灵的回答道:“陛下让吕公公去刑部传旨,还让御膳房准备了一碗粥送过去。”
“粥?”王承恩和徐应元都有些迷惑了,小太监似乎也只知道这么多,再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徐应元挥手让小太监远离之后,才开口对着王承恩酸溜溜的说道:“王公公,这吕副总管最近似乎很得陛下信任啊。我们这些陛下身边的老人,反而被陛下远离了呢?”
王承恩撇了一眼他,口里不温不火的说道:“只要你少些私心,陛下自然也会看重于你。我说,你今日究竟准备好了没有,陛下可不会次次都给你机会的。”
徐应元顿时讪讪的说道:“准备好了,已经完全准备妥当了。不过王公公,真要把他们都抛出去吗?从建立都知监改组二十四衙门开始,魏公公留下的老人已经替换的差不多了。
这剩下的10多人再交出去,宫内今后恐怕就真是都知监说了算了。要是王公公你出面保一保…”
“想都别想,陛下登基后性子同以前大不相同。行事果决之处,远过于父兄。
若是小事,求个情自然无妨。都到了这个地步了,他们这群混账居然还看不清形势,同文官相互勾结,想要搬倒陛下推出的,耕者有其田的国策。
我现在为他们求情,不是自找没趣吗?今后宫内不会再有魏公公,或是某公公的人了,宫中只有陛下的人。”
被王承恩借机教训了一番之后,徐应元颇有些神思不属的跨进了上书房的门槛。
和以往不同,这次朱由检见到他,完全是公事公办的口吻,并没有像从前一样,先和他聊一聊家长里短的话语。
徐应元终于反应了过来,如果失去了圣眷,就算宫内的太监们都向着他又有什么用呢?最终还不是同魏忠贤一样,被发配到凤阳去看陵墓。
徐应元顿时打消了心里的侥幸,一五一十的把自己根据«内宦录»清理出来的太监名单,统统报了出来。
朱由检原本不过是想看看,徐应元究竟有没有尽心尽力的去做事,不过听到他报上来的名单比都知监调查的对象还多了4、5人后,朱由检终于对他恢复了几分亲切。
“唔,听着这些人名,便知道你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这些人也不必再审讯了,安排他们去凤阳晒太阳去吧。股票交易所的事,现在办得怎么样了?”
徐应元赶紧恭顺的回道:“回陛下,臣同徐高两人找了几名四海商行的股东,联手对西山玻璃厂的股票进行了炒作。
刚开始,那几名盐商并没有入巷,反而趁机抛出了一部分股票。但是当玻璃厂股票涨到2倍时,他们就开始重新入场了,涨到三倍的时候,几位侯爷也忍不住下场了。
现在玻璃厂的股票价值已经超过了面值七倍,但是想要购买的人反而多了不少。不仅如此,其他几家股票现在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了。
我们已经抛出了玻璃厂的少量股票,把前期投入的炒作费用都赚了回来,现在宫内对玻璃厂的股票依然占有全部股本的6成。”
谈到这个股票交易所,徐应元就立刻眉开眼笑了起来,他趁着这个机会,给自己也捞了不少油水,还是合法的生意,这让他希望着,股票能够这么一直炒作下去就好了。
朱由检双手按着太阳穴揉搓着,许久之后才说道:“现在可以慢慢把玻璃厂的股票陆续放出去了,减少到4成之后,就开始放坏消息。总而言之,把玻璃厂的股票一路打压下来就成了。”
徐应元有些反应不过来,他下意识的恳求道:“可是陛下,这股价打压下来,我们也会受到损失的。”
朱由检毫不在意的回道:“我们损失什么?只要能够抛出两成股票,我们就已经回本了,剩下的股票就是净利润。如果把股价压回到票面价值,我们等于白赚了一个玻璃厂,何乐而不为?”
徐应元喃喃的说道:“可是陛下,这么干,会不会让那些商人今后再也不敢碰股票,我们的股票交易所岂不是要倒闭了?”
朱由检轻笑了几声,才回答道:“只要我们都是在规则之内行事,那些商人们只会认为自己是时运不济,而不可能会认为,我们在操纵股价作弊。
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更明智。因此总有那么一些商人,会忍不住暴利的诱惑,入场买卖股票。他们会坚定的认为,自己比旁人更聪明,能够在股价下跌之前离场。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教育这些商人,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的道理。当然这句话就不必传出去了,你这便去尽快安排吧…”
经过了20多天的航程,郑芝龙等人终于返回了魍港。数日后,收到消息的十八芝的首领们就匆匆赶了回来。
除了在日本平户的李国助没到,杨天生、陈衷纪、刘香等人都结伴赶回了魍港,准备探听郑芝龙等人北京之行带回来的成果。
杨天生刚下船,便看到港口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北港二字。
“这块牌子是怎么回事?”杨天生对着前来迎接的码头管事询问道。
“奥,郑大首领说,陛下觉得魍港的名字不好听,就下令改成了北港。今后我们这里,便叫北港了。”管事忙不迭的解释道。
“我们这位郑大首领,去了一趟北京,就看不起穷兄弟了啊。”站在一边的刘香阴阳怪气的说道。
和他交好的陈衷纪顿时劝说道:“老香何必如此,我们且进村再说,想来一官不会怎么不讲义气的。”
刘香鼻子里哼了一声,便在陈衷纪拖拉下,向着港口外的村寨走去了。
一行人刚刚走进村寨内,便看到里面居然在大动土木。杨天生等三人顿时把目光转向了陪同在边上的管事,这位管事显然很机灵,立刻开口解释道。
“郑大首领和其他几位首领,在北京同陛下达成了协议。这台湾岛已经纳入大明的治下,本岛将设置一府二县。我们这北港将成为台湾府衙的驻所,因此大首领准备翻修下村寨的建筑。”
“台湾岛设立府衙?那么谁来当这个台湾知府?”杨天生顿时有些急促的问道。
“据说是福清的知县大人周堪赓。”管事迅速的答道,杨天生的脸色顿时有些难看。
陈衷纪和刘香顿时注意到了他的表情,不由异口同声的问道:“此人莫非有所不妥?”
杨天生沉默了一会,才吞吞吐吐的说道:“那倒不是,不过这个人,这个人…哎,不好对付啊。”
刘香顿时奇道:“他是武艺高强还是势力雄厚?”
杨天生顿时否认道:“那倒没有,不过是个读书人,也是官宦之后。”
刘香顿时嘲讽道:“再厉害的家世,到了这台湾岛上,隔着大海,他还能有什么作为。再说了,这郑一官整天把魍港当做自家产业,有这么个人出来同他打打擂台,我倒是乐于看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