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四十七章粮道之争!
    宁远,总督大堂。
    等到洪承畴说完之后,总体上还是和他前世所用的战法上一样……采取的是步步为营,逐步推进的战法,以这样稳健的方式来解锦州之围。
    而杨山芦听完之后,就是暗中沉吟,怎么说呢,不愧是历史上留名的人物,这个作战方略,还是中规中矩,挑不出什么毛病,如果硬要挑刺的话,也就是略显方正一些,有些匠气。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
    当然杨山芦也明白,洪承畴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采取稳扎稳打的战略,也是吸取了他三个前任的教训。
    (洪承畴的三个前任,也就是三位蓟辽督师均是和鞑子作战后,战败而死的……萨尔浒大战杨镐入狱被杀;沈辽大战袁应泰兵败自杀;广宁大战熊廷弼传首九边。所以这位实在是吓到了呀)。
    而等到洪承畴说完之后,和历史上不同,这次并没有张若麟跳出来和他唱对台戏的。
    (历史上的张若麟张大监军,因为秉承时任兵部尚书陈新甲和朝廷的意思,催他快速决战,不得延误!不过现在嘛,这位早就唯杨山芦马首是瞻了,所以现在看见杨山芦没有反对,这位监军大人也是面带微笑,一副好像很赞同的样子)。
    而洪承畴呢,看见没人反对,还是很高兴的……我这个督师还是有些权威的嘛,只是,等到他说到关于后路什么的安排时,杨山芦就是皱起了眉头……历史果然有其惯性,这位还是犯了历史上一样的毛病——轻视粮道。
    也就是后方的看护力量不足,最终被狗鞑子找到机会之后,出其不意截断粮道,导致十三万大军不战自溃,最终痛失这场国运之战!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从宁远到锦州城,大约是一百五十里,也就是75公里,一共有以下几个节点,分别是宁远,笔架山,塔山,杏山,松山,然后过了小凌河,就是最终目的地锦州城了,而在这漫长的防线上,洪承畴只安排了三万人马)
    不过不得不说,在场的这些文官中,也有明白人,这其中兵备道蔡懋德就是小心的道:“督臣,根据探马传来的消息,杏山、松山、锦州等地的奴贼已经大举增兵,并且声势浩大,看着远远不止原来的四万人,洪督不可不防啊——”
    听见鞑虏增兵了,在座众多武将都是引起了重视,仔细倾听,而洪承畴却只是不以为然的道:“这个本督也有得知,根据哨探回报,鞑虏人数估计己经达到八万,可是就算他征发十万大军,那又如何呢?”
    也就是按照洪承畴的想法,就算鞑子来了十万人,面对他带来的十五万大军,还敢分散兵力吗?
    再说了,就算鞑虏敢于分兵进犯粮道,有他布置的三万人马,再加上塔山,杏山,松山等地都有我军堡寨以为依托,完全可以守得住的嘛,并且还可以坚守待援(也就是等他带领大军回援),所以完全没问题的。
    (不得不说,洪承畴这个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完全经不起实际的检验,在原本的历史上,洪承畴也是这样安排的,然后在清军猛攻之下,三万人马连半个时辰都没坚持住(他安排的还都是些杂兵,就是参将游击这样拼凑起来的),即告崩溃!
    然后造成的恶果是,不仅粮道被切断,包括储存在笔架山的12堆储粮都被鞑子夺走,消息传开,明军顿时大乱啊……)
    所以现在又到了这一关键时刻,杨山芦听了之后,已经是暗暗摇头,当然他也知道,洪承畴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有情报方面不足的原因……历史上的松锦之战,清军最终调集的兵力可是高达二十四万!
    当然现在的清军没有那么顺了,崇祯十一年被痛扁一顿之后,我大清被打的去了半条老命,足足战死六万精锐!哪怕经过这几年的休养生息,调集的兵力应该也没有这么多。
    (根据‘蒲公英’们打探到的准确情报,这次狗鞑子同样是以举国之力而来,不过也只有来了二十万人),当然就算这样,这个数字已经大大超出洪承畴的预判了……都来了二十万东奴了,你还敢如此布置?
    不过就在杨山芦准备开口劝阻的时候,文官中还是有忠心之人的,也就是按照大明的规矩,主帅都这么说了,也就可以点到为止了,可还是有人忠心直言!
    这时就有兵备道张斗出声说道:“启禀督臣,下官以为我军粮道如此重要,是否应该多派些守军防守……”
    然后这句话就捅了马蜂窝了,洪承畴本来被三位武人压着(身边坐着的三位伯爵),心里就是非常的不爽。
    然后更是没想到,他制定的作战方略,武将都没有反对,反倒是下属的文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言挑刺,这位督师大人哪里还能忍得住,他当即就是厉喝一声,也就是说出了那句历史上很著名的话:“我十二年老督师,若书生,何知耶!”
    (意思就是我都做了十二年的老督师,你这样的书生又懂什么!还要你来教我!)
    然后洪承畴这突然变脸,就把张斗给吓到了,洪承畴做蓟辽总督已经有几年了,平时很有威望,待人也算和善,所以现在这样突然变脸,张斗吃惊得都没反应过来,甚至脸色都吓得有些发白。
    可是他正想解释的时候,洪承畴已经打断了他的话,并且再次厉喝道:“只会做空谈误国,书生痴言,本督要你何用!来人啊,把他……”
    “且慢!”还没等洪承畴说完呢,却被杨山芦出声打断了,杨山芦当然知道,这位忠心直言的张兵备,在历史上被洪承畴收拾得很惨(他要树立权威嘛),不仅被当场赶出了大堂,还准备事后弹劾他呢,不过现在嘛……
    杨山芦就是咳嗽一声道:“洪督,张兵宪所说或许有所偏颇,但是念他也是忠心为国,洪督也就不要苛求太多了。”
    “这个嘛……”洪承畴瞥了杨山芦一眼,再看了看在杨山芦身边,同样表示高度关注的另外二位伯爵,心想自己还架不住他们这么多人劝说的,于是就只能压了压火气,对张斗说道:“算了,看在镇国伯求情的份上,便饶了你这次,只是要切记下不为例!”
    可怜这位张兵备,这会还有些懵圈呢,只是他虽然有心还想再说,可是看见洪承畴脸色严峻,完全听不进去,那还能怎么办呢?也只能轻叹一声,不再言语了。
    而见了这一幕,在场众将都是心中一凛……心道这位督师大人威风很大啊,堂堂一位兵宪都被训得像孙子似的!
    只是杨山芦见了呢,却是心里暗暗摇头,果然是执迷不悟啊……洪承畴还是和历史上一样,犯了骄傲自大的毛病,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他一生悲剧的开始!
    就是因为他的骄傲自大,最终断送了这场国运之战!连带他自己都成为鞑虏的俘虏,甚至最后还投靠鞑虏,为虎作伥……史笔流芳终可法,洪恩浩荡反成仇,这位明末能臣,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不过现在嘛,趁着还有机会挽回,杨山芦当然是要开口的。
    当然,如今这位督师大人气性很大,杨山芦还是会注意方式方法的,他如果用自己的威严硬压洪承畴的话,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让别人看到将帅不和,那也不好。
    于是杨山芦想罢,只是冲着洪承畴微微一笑道:“洪督所谋确实高瞻远瞩,只是如今已经快要接近中午时分,不如先行用餐之后,再接着议事如何?”
    “啊!”洪承畴就是非常不解的,本来他以为杨山芦也要阻止他呢,没想到却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而且他还说什么?这么早就要用餐?
    只是洪承畴接着就看见,杨山芦冲他暗暗递了个眼色,分明有事相告的样子,洪承畴见状也就按下疑惑,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暂且散会,下午再议。”
    然后众将也很纳闷哪,不过既然洪承畴都这么说了,也就纷纷起身离场,而等到人都走光之后,杨山芦却是来到洪承畴身边,冲他低语了一句,而洪承畴听了之后,两眼瞬间都瞪大了……露出了不敢置信之色!
    只是他也相信,以杨山芦的身份绝不会骗他的,于是洪承畴努力镇定一下后,这才收拾心情,开始向着神机营的方向而去了。
    然后等到他再回到总督大堂的时候,刚才那种颐指气使的神色,已经完全不见了。
    然后等到中午用过餐饭,下午继续开始议事的时候,洪承畴的口风就是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他就是非常诚恳的对着场下众将说道:“诸位,本督在经过一番慎重考虑之后,发现加强粮道看护的做法还是有些道理的,所以本督决定,对于我军的粮道,还要多多派兵保卫。”
    “呼——”听他这么一说,在场众将都是松了一口气,其实在上午的时候,他们就觉得似乎不太妥当的,只是被洪承畴的气势有些镇住了而已,可是现在呢?这就是好的呀!
    不过其中也有一些细心的人,就是觉得非常奇怪的……这个转变也太快了吧?才中午吃了一个饭的光景,这位的态度就来了这么大的转变?不过不管怎么说,这就是好事情。
    当然这其中的玄机,也只有杨山芦知道了……他看着洪承畴那一脸貌似真诚,好像很能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模样,心里却在暗笑……哈哈,你这位十二年的老督师确实很牛,可是你再怎么牛,也要听取那位九五之尊的意见吧?
    甚至他都可以想象的出,洪承畴见到崇祯皇帝时的情景……先不说他看见崇祯皇帝的惊讶,而且其中的奥妙就是……崇祯皇帝御驾亲征,杨山芦这个军中的参将都已经知道了,可是他这位堂堂的督师却不知道,这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而且更不要说在出征的这几天里,杨山芦根据越来越多的情报(为了情报的准确性,杨山芦又把n多的特种营都派出去了,可谓用心良苦啊),给崇祯皇帝仔细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所以这样反复灌输之下,崇祯也早就知道该怎么做了,所以等到洪承畴面圣之后,还能不被好好地洗洗脑子吗?
    当然他堂堂一个蓟辽督师,就算是面圣,还是要蹦跶几下的,可是崇祯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按照杨爱卿的意思办!而这意味着什么?那就是意味着崇祯皇帝信任杨山芦,还要胜过他洪承畴!
    当然洪承畴不服气那是一定的,可这却是不争的事实……他洪承畴确实是十二年的老督师不假,也确实有才干,可是杨山芦呢?那就更是一个传奇了!以区区一个小旗之身,短短七年就已经封侯拜将,这样的高度,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达到呢?
    并且纵观杨山芦崛起的经历,南北水陆大小二十余战,连战连捷!(而且绝大多数还是打的最牛的狗鞑子)所以这样的赫赫武功,那绝对称得上是当世名将!戚少保再世!所以值此关键时刻,崇祯更信任谁,那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当然,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既然洪承畴已经服软了,杨山芦也不会去硬揭他的老底,所以杨山芦只是装做糊涂,微笑着道:“洪督深谋远虑,又兼虚怀若谷,实在是令人佩服啊!”
    “啊!哪里哪里!”洪承畴一听,脸上就有些笑模样了,本来他还担心,杨山芦既然占了上风,会不会趁机讽刺他几句,让他当众下不来台呢?
    可是现在的这一幕,让洪承畴都不得不承认的,这位镇国将军虽然年纪轻轻,又兼骤登高位,可是这份气度,还是很令人佩服的嘛。
    于是这样一来,满天的乌云就散了,然后又是这样互相吹捧一番,一团和气之后,杨山芦接着就关于粮道的安排,却是话锋一转,说出了一句令人非常意外的话:“不过虽然如此,本伯对此却另有看法……那就是粮道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大可不必安排大军守护的。”
    “啊!”杨山芦的话一出口,在场无论文武,都是愣住了……心道先前支持多多派兵的是你,可现在调转枪头的也是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当然在场众人也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杨山芦是绝不会信口胡说的,特别还是这样重要的场合,然后再看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于是这样一来,众人也都想知道,这位百战百战的镇国将军,这次又会有什么锦囊妙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