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干维尔海空战貌似美、澳、新联军在新几内亚和所罗门群岛与日军打得非常热闹,但比起同期盟军在欧洲和地中海的军事行动,这些师级或师团级的作战说是小儿科都略显勉强。1943年7月5日,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由朱可夫和曼施泰因领衔的苏德280万地面部队、8000辆坦克、4000架飞机展开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会战。7月10日,巴顿的美国第七集团军和蒙哥马利的英国第八集团军共47.6万名兵员,在西西里岛发起了代号为“哈斯基”的两栖登陆作战。7月25日,二战三大元凶之一、意大利法西斯党魁墨索里尼,黯然下台。8月17日,盟军占领西西里全境,歼灭轴心国部队15.5万人。8月27日,库尔斯克大会战以苏联红军完胜告终,德军损失精锐部队36万人。两大战役的辉煌胜利使得盟军牢牢掌握了欧洲战场的主动权。
形势不是小好,而是骤然间一片大好!意气风发的丘吉尔据此认为,“将意大利从战争中消灭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现在,他有必要同美国再举行一次首脑会晤,共同商讨未来的全球战略。考虑到上次在华盛顿被美国人牵着鼻子走的尴尬处境,丘吉尔建议,会议放在英联邦成员国、美国近邻加拿大的魁北克举行。在自己家门口开会实在再好不过了,行动不便的罗斯福慨然允诺。加拿大总理麦肯齐·金同样热烈欢迎——最多不过管吃管住,顺便出出名,还可以得到许多第一手消息。
虽然欣然接受了加拿大人的好意,但罗斯福总统认为,这并不说明同为盟国的加拿大就是参会正式成员。换句话说,你加拿大仅仅是提供食宿和会议室,会议你最多只能列席旁听。真让金坐到会议席上,他连前因后果一点儿都不清楚,人家发言他真不一定能听懂。罗斯福认为,如果让加拿大人成为会议正式成员,诸如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等盟国也会提出类似要求。按照惯例,丘吉尔将本次会议命名为“四分仪”。
刚刚从伦敦回到华盛顿的陆军部部长史汀生发现,英国人的目光依然盯在地中海和巴尔干地区,他们只是口头上赞成越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进行登陆行动。史汀生提醒总统说,美、英曾向斯大林保证要开辟一个“真正的第二战场”,苏联人不会被丘吉尔主张的“针眼大小的战争”欺骗。史汀生的说法非常准确,斯大林不但一如既往地拒绝参会,而且尖锐地指出,“英、美应尽快兑现进攻法国的承诺”。马歇尔和金就此向总统提交了一份正式报告,其中着重指出,要严防英国人“从执行‘霸王行动’中溜掉”。
8月5日,丘吉尔率200余人的庞大幕僚队伍,乘豪华邮轮“玛丽皇后”号从克莱德湾起航,开启了1年内的第三次美洲之旅。航途之中,丘吉尔再次对三军参谋长部署了会上应采取的策略,千方百计使美国人相信进攻意大利是最明智的——这个进攻是他“柔软的下腹部”地中海战略的重要部分——下一步要延伸到巴尔干半岛。最好争取美国人以挪威代替法国作为登陆地点。在远东的印缅地区,只展开小规模特种作战“钦迪特”,以替代原来的“安纳吉姆”行动,或者在苏门答腊和马来亚发起代号为“卡尔维林”的两栖登陆作战。
陆军总参谋长布鲁克认为,说服美国人“预料将遇到非常困难的局面”,上述方案势必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长驻华盛顿的迪尔元帅发回电报说,美国人决心“继续为重新进入法国和发动缅甸战役进行充分准备,即使放弃消灭意大利,也在所不惜”。因为会议涉及美国人一直力主的缅甸战场,英国人的队伍里出现了印缅地区韦维尔上将的代表和一个叫奥德·温盖特的青年准将——他以在缅甸开展特种作战著称,是丘吉尔力主“钦迪特”行动的具体执行人。
8月9日,“玛丽皇后”号驶入哈利法克斯港,随后,丘吉尔一行乘火车前往魁北克。在入住英国人为他精心准备的海德庄园的48小时内,罗斯福与丘吉尔展开了多次“非官方会晤”——这种私人会见往往比正式会议更具决定性。如果说丘吉尔是怀着在正式会议召开之前把美国总统争取过来的话,那么他的希望很快就彻底破灭了。他发现尽管自己具备无坚不摧的说服人的本领,两人之间又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罗斯福依然顽固地坚持马歇尔和金通报给他的立场,死死咬住“霸王行动”不放。在老丘眼中,一向还算听话的罗斯福现在变得越来越“狡猾”了。
对丘吉尔提出欧洲战场将由一位英国将军担任总司令的说法——之前他已答应让布鲁克出任这一职务——罗斯福严词拒绝。作为补充,美国人允许英国提名他们的人去指挥东南亚战场,地中海的指挥权同样交给他们。为了让丘吉尔不至于太过难堪,罗斯福大度地表示,未来英国科学家可以分享美国人正在加紧研究且很快将会取得成功的“曼哈顿工程”的所有技术成果。当时负责该项工程的美国陆军已经向总统正式提出建议,正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进行的工艺和技术制作过程的所有秘密,必须由美国人独家占有。
8月14日,“四分仪”第一次全体会议正式召开。马歇尔和金是带着“必胜的精神”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无论如何不能再偏离第二战场的开辟”。魁北克沿袭了之前卡萨布兰卡和华盛顿的格调,美国人完全掌控了会议进程。对英国人提出攻占西西里岛,之后马上进军意大利本土乃至巴尔干半岛的建议,美国人当即一口回绝。马歇尔脸色铁青,他要求英国人迅速为在法国北部登陆敲定一个不可更改的日期。同时他提出,地中海的盟军部队不是向东去巴尔干,而是向西在法国南部登陆,以策应主力部队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行动。
金决心已下,不能以中太平洋攻势为代价,向地中海派出军舰和登陆艇,哪怕一艘都不行。用一位英国军官的话来说,“金是以非常不符合外交辞令的粗鲁语言说出这段话的”。谁都清楚,金手里掌握着90%以上可供调遣的登陆艇,他能够决定到底哪一项两栖登陆作战应该排在最前面。
8月17日,意大利新政府首次伸出的和平触角再次给了英国人翻盘的希望。虽然对“赶在百万德军越过阿尔卑斯山以使‘柔软的下腹部’变得硬朗之前占领意大利的战略”态度稍有松动,但马歇尔依然坚持认为,“分配和调遣一切可以使用的资源保证‘霸王行动’的成功”,而不是去无关紧要的巴尔干。美国人的顽强坚持使英国人的企图未能得逞。会议再次确认,“霸王行动”比任何地中海新计划都占有优先地位。丘吉尔最后被迫同意,任命一名美国人出任司令官去筹备和指挥“霸王行动”。
在有关英国在对日进攻中所应承担的责任问题上,会议再次发生激烈争论。英国人已经认可了美国即将进行的太平洋行动,他们只关心限制从大西洋抽调更多的船舶。随着大西洋和地中海状况的好转,金已经命令在那里作战的美国舰船陆续开往珍珠港,加入尼米兹的第五舰队,准备在11月进攻日本弧形防线的外围岛屿。英国人因此指控金,涉嫌“大量囤积盟军奇缺的登陆艇”。
参会的除高级将领之外,每方往往有12~20名校级军官,负责记录、端茶倒水之类的杂事。一次,在争吵持续升级到不可调解时,他们被要求暂时离席回避。年轻有为的路易斯·蒙巴顿勋爵——他是英王乔治六世的表兄弟——提议,是否可以把他的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名叫“派克里特”的特种冰块拿出来当众演示一下。蒙巴顿试图用这种冰块去建造一个硕大无比的浮动机场。
在得到会议允许之后,一名参谋把放在一个大型食品车上的2块高约1米的冰块推了进来。其中一块是普通的冰,另一块是蒙巴顿开发的“派克里特”。他邀请在场的最强壮者用他带来的特殊砍刀把每块冰劈成两半。阿诺德为公推为“膂力最强的人”。只见这位美国陆军副参谋长脱掉外衣,挽起袖子,抡起砍刀,一下就劈开了普通的冰。当他再次抡刀砍向“派克里特”时,那块冰没有丝毫损伤,双肘震得疼痛难忍的阿诺德大叫一声,扔掉了刀。
蒙巴顿从口袋中掏出手枪,准备用它来证明“派克里特”抵抗枪炮的能力。他先开枪射击普通的冰块,它随即被击得粉碎。然后他向“派克里特”开枪,子弹撞击冰块后飞了出去,恰好打穿了一位美国人的裤子,英国人最讨厌的金,差点儿被打成了东方不败——如果蒙巴顿是故意的话,那么他的枪法实在太令人恐怖了。
起初听到刀砍和阿诺德的惊叫声,在外等候的一众军官已经惶惶不安。突如其来的枪响把所有人吓坏了。“我的天哪,他们竟然开枪了!”众人高喊着冲了进来。里边并未爆发枪战,一场虚惊而已。
美国人要求英军在缅甸发动进攻。丘吉尔再次试图回避,提出向苏门答腊发起辅助性进攻作战。罗斯福认为,这种进攻距离日本太远,盟军应该把人力物力集中在打通滇缅公路上。8月23日,长期奔波于英、美之间的重庆政府外交部部长宋子文应邀到会。罗斯福此举,一方面是为未来提升中华民国为“四大警察”进行政治铺垫,另一方面则利用他代表的重庆政府向英国人施压,尽快在缅甸展开已吆喝了快两年的军事行动。宋子文向会议呼吁:“千言万语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对日寇要快快进攻,对中国要多多援助。”
对宋子文配合美国人演的这出双簧,丘吉尔自然心知肚明,他对美国人“没有足够援助,重庆政府随时可能崩溃”的说法更是嗤之以鼻。英国一再推迟反攻缅甸,实际原因是丘吉尔把那里看作大不列颠帝国在远东的前哨阵地,“绝不会甘心使解放缅甸的功劳归于美国人或者更可能是归于中国人”。英国人以缺乏登陆艇和海军资源为理由,强烈反对“安纳吉姆”,丘吉尔再次抛出了攻打苏门答腊的“卡尔维林计划”。他提出,如果在那里建立空军基地,就可以出动战机去轰炸仰光和新加坡。因为之前已经有了罗斯福的表态,马歇尔和金双双反对。
英国人进一步提出,从希特勒被击败时开始,他们在对日战争中应有一个充分和公正的地位,比如分享一部分机场和一些海军基地,给派往远东的英国军队分配适当的作战任务等。丘吉尔害怕美国人的这种观点——金之前的确这样说过,“英国从我们这里得到了他们想得到的一切,我们帮他们打败了希特勒,但现在他们置身于对日战争之外,把我们丢在危险的地方不管了”。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局势已渐趋明朗,美国人逐渐把这种“好心”看成英国旨在恢复其远东殖民统治的一种策略,而不是通过重新打通滇缅公路帮助中国打败日本人。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1942年5月,金曾屈尊向英国人借一艘航空母舰,遭到拒绝。但到第二年,英国人派出“胜利”号航母前来支援时,美国人很快就把它打发走了。
丘吉尔提出,温盖特的“远程突破”可以作为可供选择的方案。经过一番辩论,关于印缅战场未能达成任何有价值的决议。唯一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了一个新司令部。蒙巴顿用“派克里特”建设浮动机场的主张没有成功,但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大家的赏识,他被丘吉尔任命为包括缅甸在内的盟军东南亚战区司令官。丘吉尔督促他尽快到任,并赴重庆和蒋介石会商作战计划。后来事实表明,这些都不过是英国人的缓兵之计而已。
8月23日傍晚,举行了第二次全体会议,讨论英、美联合参谋长委员会最终提交的报告草案。会议最终确认:在欧洲战场,“霸王行动”具有不可动摇的优先地位;对德国实施联合战略轰炸;制订向法国南部发动辅助攻击的“铁砧”计划;亚平宁半岛的军事行动首先要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在远东和太平洋战场,盟军将在对德战争取得胜利后1年内彻底打败日本;美军以中太平洋为主攻方向,通过逐步夺取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向日本本土逼近;重申优先考虑在缅北发动进攻以打通滇缅公路,对孟加拉湾的作战留待今后再做研究。8月24日,冗长且意义不大的魁北克会议“胜利结束”。
从阿卡迪亚、卡萨布兰卡、华盛顿再到魁北克,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美国人的腰杆在不断变硬,丘吉尔紧咬的牙变得越来越钝。在11月1日的一次参谋长会议上,这位大英帝国首相沮丧地说:“这个问题已不再是弥合供求差距的问题。现在,我们的人力已经全部被动员起来参加战斗,我们无法再让总数增加。相反,我们的总数在减少。”
会议刚刚结束,9月3日,意大利宣布投降,退出战争。10月13日,佩特罗·巴多格里奥陆军元帅代表意大利新政府向德国宣战。英、美、苏三国随即发表共同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德、意、日三国轴心,至此宣告解体。
尼米兹很快接到通知,在进攻防备力量更强的马绍尔群岛以前,首先对日军弧形防线外围的吉尔伯特群岛发起攻击。麦克阿瑟和哈尔西同样接到了华盛顿发来的新指示,两大战区继续从两面逼近拉包尔,麦克阿瑟进军占领新几内亚北部海岸一系列战术要点,哈尔西的目标是布干维尔岛。“至于拉包尔,”指示中说,“先放着而不要去占领它,拿下拉包尔周边各据点并建立起航空基地,就可以将其孤立并实施空中轰炸。”这才是“蛙跳”作战的真正精髓所在!此时在拉包尔周围,有日陆军第八方面军及海军东南方面舰队的10多万名官兵。
在跳岛夺取维拉拉维拉岛之后,挡在哈尔西面前的是所罗门群岛第一大岛——布干维尔岛。形状酷似一把提琴的布干维尔岛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长120公里,东西宽64~96公里,面积约为9384平方公里,约是瓜岛的3倍。1768年,法国航海家布干维尔首先发现此地,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这里是德国的殖民地。1919年,国际联盟将其委托澳大利亚管理。前文提到,珊瑚海海战前夕,日军几乎兵不血刃夺取该岛。
尽管岛上有日军重兵把守,但哈尔西不能将之轻易跳过,这似乎不太符合他刚刚尝试的“蛙跳”战术。盟军封锁或瘫痪拉包尔主要靠陆基航空兵,虽然如b-24、b-17等重型轰炸机从蒙达机场或维拉拉维拉机场起飞都能够得到拉包尔,但数量更多的中、轻型轰炸机特别是护航战斗机并不具备这种条件。盟军必须在上述机场基础上实现航空基地的前移,最理想处自然是布干维尔。况且日军在该岛有六大机场,南四北二,驻扎于此的日军战机可以随时起飞,对盟军的空袭机群实施拦截。要实现华盛顿下达的封锁并瘫痪拉包尔基地的艰巨任务,哈尔西必须啃下这块硬骨头。反之,如果日军守住了布干维尔岛,美军跳出所罗门群岛的车轮计划将完全化为泡影。
早在美日双方围绕蒙达机场展开激战的7月中旬,哈尔西已经责成海军陆战队第一军司令官范德格里夫特少将制订进攻布干维尔岛的作战计划。美军最初计划先登陆肖特兰,夺取该处机场后越海在布干维尔岛南部登陆。蒙达战役的艰辛和维拉拉维拉岛的轻松成功,让哈尔西及其参谋班子取消了原来的作战计划,决定再次绕道,以“蛙跳”方式避开日军重兵把守的南北地区,选择防御薄弱的中部地区实施登陆。维拉拉维拉岛的作战结果表明,凭借工兵强大的机械化施工能力,盟军完全可以迅速建起大型机场,而不必花费高昂代价从日军手中夺取。
9月下旬,美军先后派出两路侦察部队乘潜艇登岛,探察适宜登陆地点。最终备选点有两个,东北海岸的基埃塔和奥古斯塔皇后湾的托罗基纳角。基埃塔位于一个小型海湾之内,近海遍布水下障碍物,附近土质也不适合修建机场。如此,选择在此处登陆,必须先夺取舒瓦瑟尔岛以控制布干维尔海峡。托罗基纳角直接面对所罗门海,附近的港湾是绝佳的避风锚地,水下无障碍物和水雷,附近土质更适宜修建机场。该地区日军守备力量仅第六师团第二十三联队区区3000人——当时奉命进山寻找山本座机残骸的正是这支部队。
更有利的一点是,托罗基纳角被绵绵群山和茂密丛林环绕,通往内陆的只有一些土著出没的羊肠小道,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是阻止日军发起快速反击的天然障碍。美军可以抢在日军携带重型装备从南北基地出发,越过重重森林对盟军滩头阵地发起进攻之前,建立起稳固的防御阵地。虽然附近大片沼泽给修建机场带来了难度,但以美军强大的施工能力,这些困难还是可以克服的。不管选择在何处登陆,盟军必须保证水路的畅通。通往两处登陆点的航线上都有日军基地存在。基埃塔方向是较大的舒瓦瑟尔岛,奥古斯塔皇后湾则是莫诺岛,后者有一处重要港口布兰奇。
和尼米兹做出决策的方法相仿,哈尔西喜欢将一众参谋聚到身边,一边聊天,一边争论。参谋只要发现有不对之处,或者有新思路,不管本人军阶高低,都会毫不犹疑地站起来反对哈尔西、威尔金森或参谋长卡尼。这种辩论非常随意,争论中,别人要打断他的话时,一些年轻人甚至会直接叫他“比尔”。
围绕登陆点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9月22日,在司令部的晨会上,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的哈尔西最后一锤定音:“好了,伙计们!现在我们的目标就是托罗基纳,大家按这个开始准备吧。”大老粗哈尔西还给作战起了个驴唇不对马嘴的浪漫名字“樱桃花”。
作战方案迅速上报布里斯班,麦克阿瑟不赞成哈尔西进攻莫诺岛。因为菲奇正在筹备下一步作战,这次前往游说的变成了参谋长卡尼少将和作战参谋约翰·雷尼上校。麦克阿瑟认为,夺取莫诺岛不符合华盛顿的指令。他希望哈尔西另择一处登陆地点,既能对布干维尔岛进行压制,又能间接支援西南太平洋战区对格罗斯特角的登陆作战。卡尼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了麦克阿瑟。当他礼节性地询问主攻点应该选在基埃塔还是托罗基纳时,麦克阿瑟大手一挥:“不要问我,回去问哈尔西将军吧,他的决定就是我的意见。”
根据最初制订的作战计划,布干维尔岛作战将由陆战第三师和陆军第二十五步兵师共同承担,陆战二师和新西兰第三步兵师用于今后对拉包尔的作战。但因美军在新乔治亚岛攻击受挫,第二十五师已提前投入战场,虽然伤亡不大,但已成一支疲惫之师,急需休整。此时,陆战二师已奉调北上,参加下一步对吉尔伯特群岛的作战。哈尔西手头只剩下艾伦·特内奇少将的陆战三师,加上作为预备队的第三十七步兵师和用于莫诺岛的新西兰第八旅,参与本次作战的地面部队总计34000人。
“车轮”转动之后,肯尼中将的第五航空队逐渐加大了对拉包尔的压制性轰炸。哈尔西据此认为,自己的空中力量勉强够用,但水面舰艇远远不足。美军已经准备在11月20日发起对吉尔伯特群岛的作战,新近服役的包括航母在内的大部分作战舰艇都被充实进斯普鲁恩斯中将的第五舰队,威尔金森第三两栖舰队只有12艘运输舰和11艘驱逐舰。之前在中所罗门群岛一系列小型海战中,第三舰队损失了为数不少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为登陆船队护航的只剩下梅里尔少将的第三十九特遣舰队,包括2艘轻巡洋舰和2个驱逐舰分队。
英国皇家海军“胜利”号航母离开南太平洋后,哈尔西希望能够接收一些新出炉的航空母舰,来帮助略显老态的“萨拉托加”号。但是,尼米兹认为,哈尔西手头的海上力量足以应付当前战事,将所有新型航母全部留在了中太平洋。他认为美军在中太平洋的攻势一旦发起,将极大地吸引日本联合舰队的注意力,古贺是不敢贸然派主力舰队到南太平洋来的。
在确认托罗基纳角作为登陆点之后,哈尔西专程飞往珍珠港,向领导兼好友尼米兹求援。毕竟人家大老远亲自跑来了,一点儿面子不给说不过去。斟酌再三,尼米兹答应先派轻型航母“普林斯顿”号协助“萨拉托加”号作战,另一支包括3艘航母在内的大型编队随后前往南太平洋助阵,但它们最早11月1日才能到位。
有4艘航母及众多护航舰艇前来助阵,哈尔西顿觉腰杆硬了不少。从珍珠港返回之后,10月12日,哈尔西正式下达了攻打布干维尔岛的作战命令。
一、战役总指挥第三两栖舰队司令官威尔金森少将,登陆托罗基纳时间的是11月1日。
二、海军陆战队第一军司令官查尔斯·巴雷特少将负责登陆作战。9月15日在瓜岛立下不朽功勋的范德格里夫特受命回国,出任海军陆战队总司令并晋升中将。鉴于道路限制,日军短期内发起反击的可能性很小,首批登陆部队暂定陆战三师。预备队第三十七师待先头部队在托罗基纳站稳脚跟后跟进。
三、第一路佯攻部队为克顿·罗沃准将的新西兰第三师第八旅,他们对莫诺岛的登陆作战于10月27日发起。
四、第二路佯攻部队为梅里尔少将的第三十九特遣舰队。他们将在登陆前一天的10月31日炮击日军布卡、布因、肖特兰基地,造成美军欲在布干维尔岛北部、南部登陆的假象。
五、第三路佯攻部队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伞兵团第二营,负责登陆舒瓦瑟尔岛,造成美军攻打肖特兰的假象。
六、菲奇中将南太平洋陆基航空部队负责为登陆作战提供空中保护。
七、弗雷德里克·谢尔曼少将的快速航母编队出动舰载机,对日军布卡和布因基地实施压制。
就在战役即将发起的10月20日,意外出现。登陆作战指挥官巴雷特少将意外从住所窗户上掉了下来,大脑出血过多而亡。已经到达珍珠港的范德格里夫特收到了从努美阿发来的紧急电报,请他掉头返回南太平洋,指挥最后一次两栖登陆作战。有仗可打,对军人来说永远都是最大的诱惑,范德非常乐意。
随着中所罗门地区战事不断吃紧,日军已开始刻意加强布干维尔岛及附近诸卫星岛的防御。日军在该岛北部的布卡和南部的布因共有6处机场,航空作战能力较强。在主岛及邻近岛屿,日军部署有陆军第六师团9个大队、第十七师团3个大队、南海第四守备队3个大队总计15个步兵大队,以及独立山炮第十联队、第四野战重炮联队,第二、第三船舶工兵联队等部,合计兵员4万人。岛上还有海军第八特别陆战队及根据地部队约2万人,是除特鲁克和拉包尔之外日军在海外驻军最多的地区。
守军中一号主力当属因南京大屠杀而被称为“野兽军团”的第六师团。这支精锐部队原拟用于瓜岛作战,后来因瓜岛主动放弃辗转来到了布干维尔。根据3月25日签署的大本营陆海军作战协定,以布干维尔岛为核心的北所罗门地区防御由陆军负责,总指挥是在瓜岛蒙羞的第十七军司令官百武晴吉。10月9日,百武接到了第八方面军司令官今村发来的电令:“第十七军司令官应与海军协同,以第六师团为基干,确保北所罗门群岛要地布干维尔岛,并与敌军展开持久作战。”
驻岛部队装备最好的本应属于道下义行大佐的南海第四守备队。这支新组建的精锐部队本拟用于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方向。但美军登陆新乔治亚岛导致所罗门群岛战局急剧恶化,1943年7月17日,随着参谋本部的一纸电令,该部被迫改道前往布干维尔,加入第十七军战斗序列。7月22日14时,运送该部的“日进”号水上飞机母舰,“凉月”号、“荻风”号、“矶风”号、“初月”号4艘驱逐舰在即将抵达目的地时遭美军空袭,搭载重武器的“日进”号被击沉。虽然“矶风”号和岛上派出的3艘大发竭力救出了100名幸存者,但仍有531人随舰沉入大海,12门速射炮、22辆中型战车、4门野战炮、20辆汽车及电台、电话等重要设备随舰沉没。这让原本配备了强大机动火力的第四守备队一下重回轻步兵时代。
9月中旬,大本营采纳了今村的建议,将从中国派遣军中抽调的第十七师团编入第八方面军作战序列。尽管在三次输送途中遭到美军多次空袭,但到11月上旬,该师团主力约1万人还是登上了新不列颠岛。
因为六大机场全部位于南部和北部地区,日军对布干维尔岛的防御呈哑铃状——南北强,中间弱。对美军预定登陆点托罗基纳角,只有堀之内正义中尉第二十三步兵联队第一大队第二中队驻守,只有可怜的1门75毫米山炮。日军认为,托罗基纳角附近遍布沼泽丛林,不适宜大规模登陆和兴建机场。交通闭塞导致此地不利于兵力机动,即使派出重兵也会成为难以补给的孤军,现在部署一个中队都属浪费。10月下旬,第六师团师团长神田正种电令第二十三联队联队长滨之上俊秋,撤出托罗基纳守备队“主力”,仅留一个步兵小队负责警戒。10月30日,堀之内接到了滨之上发来的命令,撤退时间定为11月1日,恰好是美军计划登陆的那一天。
根据“樱桃花”计划,盟军打头阵的是针对莫诺岛的第一路佯攻部队。早在8月22日和10月21日,美军已分别利用潜艇和鱼雷艇向岛上派出过两支侦察队。侦察发现日军在该岛防御薄弱,兵力还不到200人。直到10月22日,日军才因形势紧张向岛上增派部队,但也只有24人和1门75毫米山炮而已。
10月27日,新西兰第八旅搭乘8艘运输舰和16艘登陆艇,率先对莫诺岛发起了登陆作战。黎明时分,在驱逐舰和空中战机对日军防御阵地实施火力准备之后,新西兰部队开始在布兰奇港东西两侧蜂拥上岸。日军莫诺岛守备队仅189人,指挥官中濑古中尉率队对登陆新军发起殊死反击。激战持续到11月12日,在付出亡52人、伤174人的代价之后,新军宣称击毙日军205人,控制该岛。日军记录是驻岛守军189人“全员玉碎”。
得到盟军大举登陆莫诺岛的消息,草鹿立即下令基地航空部队发起反击。27日11时30分,福田澄夫中尉率领由40架零式战斗机、6架俯冲轰炸机、2架彗星轰炸机组成的攻击机群从拉包尔出发,于13时30分飞临布兰奇港外海,遭到美军数十架护航战斗机的顽强抵抗。一场激烈的空战之后,返航日军飞行员报告说,“击沉美军轻巡洋舰、运输船各2艘,击伤重巡洋舰1艘,击落美机2架”,己方损失轰炸机3架、战斗机1架。美方记载为击落日机12架,“康尼”号、“菲利浦”号驱逐舰遭到攻击。前者舰尾被命中两颗炸弹,水兵亡8人、伤10人,左轮机舱进水导致动力全失,被“阿帕奇”号拖船拖回图拉吉。
当天18时至午夜,日军第九三八航空队先后出动14架水上飞机,对美军滩头阵地和鱼雷艇队进行轰炸、扫射,受暗夜影响,收效不大。判断盟军登陆莫诺岛很可能是主攻前的佯动,今村和草鹿均无意增兵夺回该岛,并决定撤回岛上守备队。28日夜,第八舰队两次派登陆艇驶抵莫诺岛近海,始终未能与中濑取得联系。
11月6日,登岛的新西兰部队已达到6300人,上岛物资3870吨。工兵昼夜奋战,11月底,莫诺岛简易机场和鱼雷艇基地投入使用。布兰奇港就此成为盟军进攻布干维尔岛重要的前进基地。
同是10月27日晚,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伞兵团第二营725名官兵搭乘4艘快速运输船,在舒瓦瑟尔岛西北角的沃萨登陆。28日天亮之后,登岛部队与驻岛北部日军安部政太郎少佐第二十三联队第二大队陆续发生小规模交战,美军摧毁了日军的运输中继站。岛南日军随即受命向岛北推进。看到牵制日军的目的已经达到,美军于11月4日派船将空降营悄然撤回。美军登陆舒瓦瑟尔岛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为下一步进攻肖特兰做铺垫。日军立即变更部署,全力加强对肖特兰的防御。美军两处佯攻均取得了一定的战术效果。
主力陆战二师出击托罗基纳之前,美军一系列航空作战率先打响。10月21日,特文宁少将率所罗门航空队司令部从瓜岛前出至蒙达机场,所属轰炸机部队随即前移。上述部署完成之后,盟军航空兵立即大举出动,对日军拉包尔、布卡、布因等地机场频繁发起空袭。为配合南太平洋的作战行动,从10月23日开始,肯尼中将第五航空队连续出动战机对拉包尔进行狂轰滥炸,仅10月29日当日就出动飞机近千架次,极大地削弱了日军陆基航空兵的作战能力。
一切迹象表明,盟军对布干维尔岛的登陆作战随时可能发起。鉴于基地航空部队在前段作战中损失惨重,草鹿只好再次向联合舰队司令部呼吁,将海航中最精锐的第一航空战队投入东南战场。这一提议立即遭到古贺的严词拒绝。古贺认为,第一航空战队的任务是将来和美军快速航母舰队决战,绝不能在所罗门群岛这种小打小闹中被消耗掉。9月以来,美军在中太平洋屡屡发力,先后出动航母舰队轰炸了南鸟岛和吉尔伯特群岛,10月6日更对威克岛进行了大规模空袭。10月17日,古贺亲率主力舰队前往马绍尔群岛的埃尼威托克环礁潜伏,试图伏击美军舰队。但美军一系列动作不过是以练兵为目的的佯动,扔下炸弹后转身就走。10月26日,连连扑空的古贺只好率主力舰队悻悻返回特鲁克。
接任联合舰队司令官半年以来,古贺的表现一直很平淡,鲜有惊天动地之举。曾经令人闻之胆寒的航母舰队,几乎要被人遗忘了。就像1942年上半年日本报纸质问尼米兹那样,美国《时代周刊》登出的古贺照片下边,出现了这样一行小字:“他的舰队到底在哪里?”
回到特鲁克的古贺,屁股还没挨着凳子,前线就传来了盟军登陆莫诺岛的消息。根据之前美军登陆伦多瓦而意在蒙达的做法,联合舰队司令部判断,美军醉翁之意不在莫诺,在乎布干维尔之南部机场群也。随后,侦察机发回的消息证实,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同样在集结兵力,大有跨过丹皮尔海峡在新不列颠岛格罗斯特角登陆之势。拉包尔同时面临来自两个方向的巨大威胁。
作为联合舰队核心打击力量,第一航空战队在与美军正式决战之前,是不宜轻易调用的。此前,小泽对把航母舰载机调往陆上机场参与无谓的消耗战一直颇有微词。第二航空战队过早投入中所罗门作战,已经被打成了半身不遂。现在情况紧急,是否将第一航空战队投入作战?古贺陷入了痛苦的思索。就在他举棋未定之时,东京的催战电报到了。接替福留繁出任军令部作战部部长的中泽佑来电:“务必急速增援东南方面战力,应暂时投入第一航空战队。”
古贺脑子顿时一热,不顾小泽的反对,做出了一个错误决定。10月28日,联合舰队司令部向第三舰队发出了第七八三号作战命令:第一航空战队所属舰载机11月1日进驻拉包尔,10天内完成兵力展开,与美军决战于布干维尔外海,务必阻止美军的进攻企图,行动代号“吕号作战”。小泽苦心经营了半年的所谓“海航精锐”,再度被拉入了消耗战的绞肉机中。
仅仅出动航空部队应对北所罗门出现的危机显然是不够的。28日10时55分,古贺向第二舰队司令官栗田健男发出了第七八四号作战命令:第四巡洋舰战队“爱宕”号、“高雄”号、“摩耶”号、“鸟海”号重巡洋舰,第七巡洋舰战队“铃谷”号、“最上”号重巡洋舰,第八巡洋舰战队“筑摩”号重巡洋舰,第二驱逐舰战队“能代”号轻巡洋舰,“玉波”号、“凉波”号、“藤波”号、“早波”号驱逐舰随时准备开赴拉包尔,归草鹿东南方面舰队节制。连续发出两道作战命令之后,古贺率联合舰队司令部成员乘机抵达拉包尔,抵前亲自指挥“吕号作战”。眼前这一幕,和半年前山本亲临拉包尔指挥“伊号作战”惊人类似。
日军两路舰队尚未出动,美军对布干维尔岛的登陆作战已经发起。10月31日,美军大范围的航空作战与舰炮火力率先展开。“翘鼻子”梅里尔少将第三十九特遣舰队负责炮击布干维尔岛北部的布卡和南部的肖特兰。谢尔曼少将航母特混舰队负责压制北部布卡和博尼斯机场。特文宁少将所罗门航空队同时出动强大的航空兵力,对日军南部四大机场实施压制。以上各部作战都是为了策应陆战三师在托罗基纳角的登陆行动。被选定登陆成功后接替范德格里夫特的罗伊·盖格少将如此形容:“美军的整个作战,先是以一连串急促的右刺拳吸引敌人注意,然后突然向‘琴身’腰部打出致命的左勾拳!”
10月31日清晨,从圣埃斯皮里图、埃法特和瓜岛出航的美军12艘运输舰、11艘驱逐舰、7艘布雷舰、2艘拖船和8艘扫雷舰在新乔治亚岛附近海域会合,向布干维尔岛快速驶去。8时40分、8时55分,2架执行巡逻任务的日军侦察机连续向拉包尔发回了接敌报告,“新乔治亚岛以东20海里、拉包尔东南540海里,发现一支由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12艘大型运输船、11艘大型特种运输舰、10艘中型运输舰组成的庞大船队”。日军发现的正是威尔金森率领的美军登陆部队。
草鹿闻讯,大吃一惊。从舰队规模判断,这支庞大的海上编队才是美军主力部队,他们的登陆点到底在哪里呢?盟军登陆莫诺岛和舒瓦瑟尔岛之后,草鹿早已未雨绸缪,将所属舰艇编成了联合袭击部队:大森仙太郎少将第五巡洋舰战队“妙高”号、“羽黑”号重巡洋舰编为第一袭击队;伊集院大佐——11月1日晋升少将——第三驱逐舰战队轻巡洋舰“川内”号,驱逐舰“皋月”号、“文月”号、“卯月”号、“夕凪”号组成第二袭击队,在大森统一指挥下随时准备出击,应对可能发生的危机。既然美国人已经大举出动,草鹿于12时35分致电大森:“联合袭击部队出击布干维尔岛南部海域,捕捉并歼灭敌舰队及运输船队。”
因部分驱逐舰已提前出海执行运输任务,接到作战命令的大森于14时30分率“妙高”号、“羽黑”号、“川内”号巡洋舰,“时雨”号、“文月”号、“水无月”号、“五月雨”号、“白露”号驱逐舰驶出拉包尔,以28节高速杀奔布干维尔岛以南海域。
当天夜幕降临时,美军登陆编队巧妙转向,直奔奥古斯塔皇后湾而去。此时负责机场压制任务的美军第三十九特遣舰队已北上至布卡近海。随着梅里尔少将一声令下,美军一众巡洋舰和驱逐舰开始向布卡机场快速倾泻炮弹。随后,谢尔曼少将率“萨拉托加”号、“普林斯顿”号航母在2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护航下抵达布卡以东水域,出动舰载机对布卡和博尼斯机场进行轮番轰炸,后转身撤离。
开战以来,布卡基地从未经受过如此猛烈的炮击。当时停泊于此的“卯月”号立即向拉包尔发回报告:“布卡第一机场遭敌十数艘巡洋舰和驱逐舰炮击。”驻防该地的海军第八十七警备队惊慌失措,当美军开始转向炮击第二机场时,守备队竟然在23时10分致电拉包尔:“敌军已经在布卡西海岸登陆。”11月1日1时35分,布卡基地再次发出了语焉不详的电报:“敌情不明,但很可能已在布卡水道东南登陆!”
美军登陆点原来在这儿!草鹿立即下令第五八二航空队起飞鱼雷机,前往布卡水域寻猎美军登陆船队。此时,大森舰队已行驶至莫诺岛280度55公里处,草鹿命令大森立即北上,截击美军主力部队。实际,此时大森距威尔金森的登陆船队只有55公里,只是因暗夜才没有发现对方。如果大森的2艘重巡洋舰突入奥古斯塔皇后湾,势必对美军登陆船队构成致命威胁。美国人的运气的确不错。
11月1日2时40分,第五八二航空队队长市原辰雄率6架鱼雷机飞抵布卡上空,并未发现美军船队的踪影。市原下令3架鱼雷机在布卡第二机场降落。刚刚挨过无数炮弹的跑道凹凸不平,3架鱼雷机降落时摔得遍体鳞伤,最后只能做报废处理。市原率另3架鱼雷机冒着油料告罄的危险向拉包尔返航,最终集体不知所终。
鱼雷机队并未接敌就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回拉包尔,草鹿只好紧急派出1架夜航战斗机前往布卡,确认美军是否已经登陆。飞行员在4时发回了报告:“除第二机场汽油堆积被美军炸弹击中燃起大火之外,其他并无异状。”草鹿这才知道,之前航空基地和第八十七警备队发出的警报均属误判。非但如此,原本出击攻击美军登陆船队的大森舰队也白白向北跑了一趟。1日10时20分,连夜高速航行的大森舰队在海上画了一个大圆圈,未能接敌,却因油料不足向拉包尔返航。
日本人的运气实在欠佳。暗夜之中,奉命北上的大森舰队再次与快速南下的梅里尔舰队擦肩而过。长途奔袭320公里的梅里尔在向肖特兰倾泻了无数炮弹后,转身撤走。美军的海上佯动大获成功,但也把梅里尔和水兵累得直喘粗气。
1日4时32分,威尔金森率美军登陆船队以12节航速驶入托罗基纳外海。5时整,听到起床哨的陆战三师官兵纷纷翻身起床。5时45分,各运输船纷纷进入指定锚地。5时47分,驱逐舰“安东尼”号、“瓦茨沃斯”号、“特里”号、“希格尼”号开始对预定登陆滩头实施炮火准备。威尔金森宣布登陆时间为7时30分。6时45分,美军8艘运输船在距海岸2800米海面一字排开,陆战队员开始换乘。
美军第一登陆梯队由7500名官兵组成。7时10分,陆战三团第一营开始向托罗基纳海岸发起冲击。7时21分,从蒙达机场飞来的31架携带重磅炸弹的“复仇者”对托罗基纳滩头实施了5分钟轰炸扫射。尽管率先出击的是第一营,但最先上岸的是第二营,他们登上滩头的时间比计划的7时30分提前了4分钟。7时30分,一颗白色信号弹在托罗基纳上空升起:“登陆成功,日军抵抗极其微弱。”
1日恰好是日军托罗基纳守备队“主力”准备撤出的一天。眼看海面上开来了无数舰船,随后落下了无数炮弹,中队长堀之内下令放弃撤退,率众进入18个永久地堡和堑壕中顽强抵抗。日军仅有的那门75毫米炮几乎弹无虚发,给在绿二滩登陆的陆战三团带来了不少麻烦。它发射的50发炮弹,竟造成美军登陆艇4艘沉没、10艘受伤。为了打掉这门山炮,第一营a连组织的数次冲锋均未成功,抵前指挥的营长莱昂纳多·曼森少校被日军狙击手打伤,第二营营长约瑟夫·麦克卡弗雷中校中弹身亡。别看人少,这日军第六师团的战斗力真不容小觑。
危急关头,罗伯特·欧文斯中士挺身而出。在负责掩护的4名同伴相继阵亡的情况下,身中数弹的欧文斯依然向日军阵地冲了过去,跳入日军炮位,用冲锋枪将几名炮手扫倒。试图逃跑的残余日军被陆战队员的机枪火力放倒。欧文斯因失血过多壮烈牺牲,他后来被追授荣誉勋章。除了一名炮手侥幸逃脱,日军托罗基纳守备队在随后的战斗中“全员玉碎”。黄昏时分,美军已有14000人、6000吨物资上岸,迅速建起了稳固的滩头阵地。
清晨,6时15分,拉包尔接到了驻布因第一通信队发来的紧急电报:“确认敌登陆地点为托罗基纳。截至目前,该地共有敌运输船18艘及护航驱逐舰9艘,肖特兰暂时安然无恙。”接二连三的敌情报告让草鹿有点儿蒙圈儿,但他还是下令基地航空部队迅速出击。7时30分,美军运输船“利吉特猎人”号的对空雷达发现大批不明目标正快速逼近,那正是由大庭良夫中尉率领的日军攻击机群,由第二〇一航空队44架零战、10架轰炸机组成。日军机群遭到美军p-38、p-39各8架的顽强阻击。趁零战与美军战斗机缠斗之际,日军轰炸机冲出重围,对美军船队和滩头阵地实施投弹和机枪扫射。返航日军飞行员汇报说:“击沉敌大型运输船2艘、巡洋舰1艘,另有1艘驱逐舰中弹起火,击沉登陆艇不计其数。”实际上,美军仅“瓦茨沃斯”号驱逐舰吃了1颗近失弹,导致水兵亡2人、伤5人。日军付出的代价是3架轰炸机和12架零战未能返航,另有2架零战因伤势过重迫降海上。
10时30分,由第二五三航空队高泽谦吉中尉率领的8架轰炸机在42架零战的护航下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在托罗基纳外海被美军34架战斗机死死拦住。一场激烈的空战之后,日军宣称击毁美军登陆艇30艘,击落“海盗”战斗机3架。日军3架零战和2架轰炸机未能返航,另有2架轰炸机因伤重在布卡强行着陆时损坏报废。日军两次空袭战果微不足道,却迫使美军运输舰不得不两次中断卸载作业,驶往开阔海面实施规避,4艘运输舰没能完成卸载任务。
托罗基纳距拉包尔仅390公里,威尔金森担心日军会出动水面舰艇进行夜袭,便于18时率登陆船队返航。范德格里夫特认为,4艘未完成卸载的运输舰上装有登陆部队急需的物资,因此这4艘运输船在起航不久后再度返回。为了防备日军夜袭,威尔金森命令布雷舰在奥古斯塔皇后湾外侧布设水雷。
日军托罗基纳守备队在第一天的战斗中几乎被全歼,因此,接下来的两天里,岛上并无大的战事发生。为防止日军可能发起的反击,陆战三师频繁向战线两翼及前方派出侦察部队,保持各营战线衔接。到3日傍晚,美军已建立起正面4000米、纵深1800米的滩头阵地,第一阶段登陆行动顺利结束。陆战三师宣称毙敌192人,自身亡78人、伤104人。
虽然美军已在托罗基纳大举登陆,但百武依然固执地认为,那不过是美军的佯攻而已,敌人的真正目标应该是北部的布卡或南部的肖特兰。即使托罗基纳真是美军的主攻方向,该地区与内陆隔着长达80公里的原始丛林和连绵不绝的崇山峻岭,要想去打美国人,必须和新几内亚的第十八军那样先修道路。此前,第十七军暂时无法发起大规模攻势,只能以小股兵力渗透,侦察美军阵地和兵力部署情况。在短时间内,日军的反击还只能靠海军水面舰艇和基地航空部队。
美军突然登陆托罗基纳完全出乎日第八方面军的预料。因北所罗门地区的防御由陆军负责,今村对美军打出的“左勾拳”迅速做出了反应。1日11时20分,今村主持召开了作战会议。鉴于岛上第六师团短时间内无法穿越群山对美军滩头阵地发起反击,会议决定,请求海军出动水面舰艇,全力炮击托罗基纳美军滩头阵地。受海军航空兵“辉煌战果”的鼓舞,今村决定以第十七师团一个步兵大队为基干组成决死队,于当晚搭乘驱逐舰对托罗基纳实施反登陆,协同岛上第十七军两面夹击美军。临时纠集的决死队包括第五十四步兵联队第二大队(欠两个中队)、第五十三步兵联队第六中队、第十二船舶工兵联队一部和两个无线电分队,共有兵员880人。决死队队长由第二大队大队长三轮光广出任。
为支援陆军的反登陆作战,联合舰队和东南方面舰队也都积极行动起来。古贺下令,正在向拉包尔运送物资的第十战队及第三十一驱逐舰分队所属轻巡洋舰“阿贺野”号,驱逐舰“若月”号、“初风”号、“风云”号、“天津风”号、“大波”号、“卷波”号、“长波”号,在完成输送任务后不必返回特鲁克,直接编入东南方面舰队麾下。草鹿当即将其改编为第三袭击部队。
1日13时,奔波一整天连连扑空的大森返回拉包尔。还没顾上喘口大气,草鹿的新命令到了:统率三支袭击部队迅速出海,搜索并消灭美军舰队,运送第一决死队在托罗基纳角以北的加塞雷湾实施反登陆。
很显然,草鹿试图通过快速反应,复制一场类似三川军一“萨沃岛海战”那样的经典胜利。大森同样是踌躇满志,希望能将敌军运输船队和护航舰队悉数剿灭,绝不重蹈三川半途而废的覆辙。在“妙高”号上举行的简短作战会议上,大森慷慨陈词:“我们以前从未在一起配合过,这在战斗中是个问题。但三川将军用没有配合过的编队能够打败敌人,我相信我们同样能够做到。”
大森对三支袭击部队进行了重新编组:“天雾”号、“夕凪”号、“文月”号、“卯月”号、“水无月”号5艘驱逐舰组成运输队,负责运送陆军第一决死队;以“妙高”号、“羽黑”号重巡洋舰为主队,由他本人亲自指挥,任务是与美军主力舰队进行炮战;“川内”号轻巡洋舰,“时雨”号、“五月雨”号、“白露”号3艘驱逐舰组成第一警戒队,指挥官为当天晋升少将的伊集院松治——不知道开会这会儿晋升令下来没有;以“阿贺野”号轻巡洋舰,“长波”号、“初风”号、“若月”号3艘驱逐舰组成第二警戒队,由大杉守一少将指挥。主队和两支警戒队共同为运输队提供掩护。抛开刚刚晋升的伊集院不说,大杉对接受同样是少将的大森指挥很不服气——这是大杉本人第一次指挥夜战,因此以进港延误为由,和第三十一驱逐舰分队司令官香川清登大佐故意缺席了本次作战会议。
15时30分,陆军第一决死队登舰完毕,运输队率先从拉包尔起航,主队和两支警戒队随后出发。18时30分,所有舰船在拉包尔外海140公里处会合,之后向布干维尔岛迤逦而行。大森显然没有三川的好运气,21时20分,舰队行踪就被1架美军侦察机发现。那架美机甚至向“川内”号投下了炸弹,未获命中。此时日军侦察机同样发来了敌情通报:“奥古斯塔皇后湾有敌3艘战列舰,众多巡洋舰和驱逐舰。”大森据此判断美军实力雄厚,鉴于自己行踪已经暴露,敌军可能已经做好了应战准备,重现萨沃岛海战胜利的可能性已经不复存在。
之前加油补给、登船行动耗费了大量时间,且“夕凪”号出现轮机故障只能跑出26节,大森粗略估算了一下,即使以目前的最高速度行驶,抵达托罗基纳也已是2日凌晨4时了。白昼实施强行登陆风险极大,即使舰队能够挡住美军水面舰艇的进攻,也奈何不了蝗虫一般的敌军航空兵。思忖再三,大森只好致电草鹿:“因敌军空袭,运输队准备严重误时,今夜按计划实施挺身登陆困难极大。如何处置,请指示。”
两栖作战成败的关键在于登陆后的24小时,这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如果不尽快发起反击,一旦让美军站稳滩头,日军想将兵力和火力均占优势的美军赶下大海,难于登天。但经历了瓜岛、蒙达再到科隆班加拉岛作战的草鹿清楚,在没有制空权的前提下,实施白昼登陆与送死无异,说不定连宝贵的水面舰艇也要白白搭进去。头脑还算清醒的草鹿做出了一个明智决定,他在21时30分复电大森:“运输队立即返航,联合袭击部队继续突进,今夜务必攻敌!”22时30分,日军运输队驶出队列掉头返航,今村满怀期望的第一次反登陆作战就这样无果而终——即使去了,第一决死队面对14000名登陆美军也只有挨打的份儿。陆大首席今村似乎忘记了1年前一木先遣队在瓜岛的悲剧。
现在,登陆日反击美军的希望就全部寄托在大森身上了。因航速较慢的“夕凪”号已经返航,大森率舰队取130度航向以32节高速向托罗基纳角突进。舰队队形是大森2艘重巡洋舰居中,大杉和伊集院两支警戒队分居左右。
现在,美军唯一能够截击日军来袭舰队的,只有梅里尔少将第三十九特遣混舰队了。尽管在过去16小时里,他们已经执行了两次炮击任务,人困马乏。但哈尔西没有其他选择,只能电令梅里尔火速进入奥古斯塔皇后湾阻击日军,务必保证登陆滩头的安全。
梅里尔手中有第十二巡洋舰大队的4艘轻巡洋舰“蒙彼利埃”号、“克利夫兰”号、“哥伦比亚”号、“丹佛”号,伯克上校第四十五驱逐舰分队的“查尔斯·奥斯本”号、“斯坦利”号、“戴森”号、“克拉克斯顿”号,伯纳德·奥斯汀中校第四十六驱逐舰分队的“斯彭斯”号、“撒切尔”号、“康沃斯”号、“富特”号,共计轻巡洋舰4艘、驱逐舰8艘,兵力与大森舰队大致相当。此前梅里尔和伯克正在维拉拉维拉岛补给,奥斯汀则在库拉湾进行海上加油。当天23时15分,接到命令的梅里尔知道,自己现在是南太平洋战区唯一一支可利用的水上力量,所以他根本没有打算来一次纳尔逊式的海上歼灭战,自己的目标就是破坏敌人炮轰滩头的企图。在布干维尔岛西南海域集结之后,梅里尔率队以28节高速向奥古斯塔皇后湾疾进。
美军的队形是伯克第四十五分队居前,梅里尔率第十二大队为中军,奥斯汀率第四十六分队殿后,各队间隔4000米。梅里尔计划以驱逐舰分队从两翼向日军发起鱼雷攻击,巡洋舰则扼守奥古斯塔皇后湾口以舰炮进行阻击,确保登陆滩头的安全。
11月2日1时26分,大森下令巡洋舰弹射了侦察机。1时30分,夜空中突然钻出1架美军b-24并向日军投弹,“羽黑”号舷侧被炸开一个大口子,大森只好下令舰队减速至30节。10分钟后,“羽黑”号的水上飞机报告说,“奥古斯塔皇后湾以南90公里处发现不明身份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10分钟后,“妙高”号的水上飞机也发回了类似报告。日军飞行员的舰艇识别能力实在太差,他们发现的是威尔金森派出执行布雷任务的1艘驱逐舰和3艘布雷舰。如此兵力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大森于是率队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此时日军航行序列为三路纵队,各由1艘轻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组成的第一、第二警戒队居左右两翼,位置稍稍靠前,本队2艘重巡洋舰居中稍后,各队间距为5000米。
2时27分,美军舰队驶抵奥古斯塔皇后湾外海,旗舰“蒙彼利埃”号的雷达发现,西北33000米外出现了日军舰队。梅里尔立即命令驱逐舰前出实施鱼雷攻击,巡洋舰则转向准备迎击日军本队。2时46分,伯克分队4舰在距敌5000米距离一口气射出了25条鱼雷,可惜因日军正在高速机动,美军射出的鱼雷无一命中。直到此时日军才发现美舰已经迫近,大森急忙命令转向,变换队形投入战斗。
梅里尔原本打算在鱼雷命中目标后再进行炮击,根据伯克的汇报,他测算鱼雷抵达目标时间大约为6分钟。但是2时49分,梅里尔发现日舰正在变换航向,于是果断下令巡洋舰立即开炮。4艘轻巡洋舰48门152毫米主炮集中轰击距离最近的日军左翼第一警戒队,三轮齐射,均准确命中“川内”号。这艘日军轻巡洋舰迅速起火,舵机失灵,但还是顽强射出了8条鱼雷。同样射出8条鱼雷的“时雨”号差点儿一头撞上了“川内”号。重伤的“川内”号向右舷500米外的“时雨”号打出了“向我靠近”的信号,舰长山下试图向旗舰靠近,却被原为一拦住。原知道现在上前只能成为美舰的活靶子,最终落得与“川内”号同样的下场。
为躲避中弹燃烧的“川内”号,“五月雨”号紧急右转,后边的“白露”号一头撞了上去,两舰瞬间航速锐减。“五月雨”号舰长杉原与四郎少佐只能使用手动操舵,同时下令射出了8条鱼雷。为了规避日军可能的鱼雷反击,梅里尔指挥巡洋舰巧妙进行曲折运动并适时增速减速,日军舰炮必须不断修正距离和方向偏差。在30分钟急剧规避运动中,日军射出的炮弹和鱼雷大多被美军成功避开。
日军主队完成转向后,大森准备发挥203毫米主炮威力实施远距离炮击。为确定美舰的准确位置,大森下令左舵回旋,在本队右侧的第二警戒队随之回旋。当本队结束回旋继续前进时,大杉的第二警戒队却陷入了一片混乱,日军作战队形被彻底打乱。此时美军炮弹已劈头盖脸地落了下来,在日舰周围激起无数条冲天水柱。“羽黑”号接连被命中6弹,幸好仅两弹爆炸,伤势不重。在规避炮火的过程中,一头撞上“妙高”号的“初风”号两座鱼雷发射管损毁,舰首也被重巡洋舰切掉。后来“妙高”号回到拉包尔时,舰首还带着驱逐舰右舷的一大块钢板。“羽黑”号也险些与“长波”号和“若月”号相撞。从日舰的表现来看,根本不像是受过多年夜战训练的。
日军侦察机适时投下了红白两色照明弹,将美军4艘巡洋舰照得清清楚楚。大森终于确定了美舰的准确位置,立即率编队转向160度全速向美舰逼近。当双方距离缩短至11000米时,日军两艘重巡洋舰射出24条鱼雷,随后以舰炮猛烈轰击。此时美舰刚刚完成180度转向,殿后的“丹佛”号成为距敌最近的前卫舰。该舰遭到日军炮火的集中攻击,很快被3发203毫米炮弹命中。所幸3弹全是哑弹,“丹佛”号侥幸逃过一劫。但日军炮弹还是导致舰体破裂,大量海水灌入导致“丹佛”号航速锐减,影响了整支编队的航行速度。
奥斯汀分队奉命攻击日军右翼,但因位于队尾,距离较远,还未到达发射鱼雷阵位,炮战已经打响。奥斯汀未能发射鱼雷,还夹在敌我的6艘巡洋舰之间,成为双方炮击的对象。“富特”号之前因机械故障掉队,偏偏在修复赶上来时撞上了日军射出的鱼雷。驱逐舰舰尾被完全炸毁,旋即失去机动动力。其他3艘驱逐舰为了躲开双方炮火,不得不进行一系列复杂机动。和日军类似,“斯彭斯”号和“撒切尔”号发生碰撞,幸好仅上层建筑受损,并未影响两舰航速。
战场瞬间一片混乱。梅里尔下令左转并施放烟幕。美舰周围有巨大水柱腾空而起,随后就消失了踪影,大森认为敌舰已被己方射出的鱼雷全部击沉。此时此刻,他忘记了出发前许下的铮铮诺言,放弃了攻击美国运输船和滩头的任务。因为惧怕美军航空兵天亮后前来追击,3时40分,大森下令舰队向西取315度方向,快速撤离,同时致电拉包尔,派潜艇前来搭救“川内”号和“初风”号的落水者。
在激烈的炮战中,“斯彭斯”号水线部位中弹,海水涌入燃油舱导致航速下降。该舰继续前行接敌,在日军2艘重巡洋舰前方5500米占据了发射阵位。但情报中心认为前方是友舰,奥斯汀遗憾地放弃攻击,向北寻敌。随后,他们发现了停在水面上团团打转的“川内”号,在其附近警戒的“白露”号和“五月雨”号看到美舰快速逼近,仓皇逃走。美舰先是向“川内”号射出8条鱼雷,2雷命中,之后继续追击日军2艘驱逐舰。双方以鱼雷和舰炮相互攻击,均无战果。因“斯彭斯”号航速大减,眼看敌舰越跑越远,奥斯汀只好放弃追击,率队返回。
实施第一轮鱼雷攻击之后,伯克分队的4艘驱逐舰很快在暗夜中失散。伯克足足花了1小时才集结队伍,重返战场。他们首先发现的同样是遭重创的“川内”号,伯克随即下令开炮将之击沉。雷达显示西北方向出现多个目标,那正是奥斯汀的3艘驱逐舰正在与日舰“白露”号、“五月雨”号缠斗。全速追击的伯克用tbs呼叫奥斯汀:“我准备向6400米外的目标开火!”奥斯汀急忙回答:“不要开炮!那是我们!”趁此机会,日军2艘驱逐舰已经跑远。随后,伯克又将“斯彭斯”号当作射击目标,奥斯汀立即提醒:“不要向我们开炮。”伯克发现误击了友舰,道歉说:“对不起,请原谅下一组的4发齐射,因为已经射出去了。”
至此,美军两支驱逐舰分队总算搞清了彼此的位置。随后,奥斯汀分队发现了被撞掉舰首的“初风”号。但“斯彭斯”号弹药已经不足,奥斯汀于是召唤伯克前来,合力将日舰击沉。“初风”号上241名水兵无一幸存。
预计天亮后将有大批日机来袭,既已成功阻止日军对滩头阵地的攻击,梅里尔下令各舰停止追击,掉头返航,同时致电所罗门航空队速派战斗机前来护航。“克拉克斯顿”号受命拖曳失去动力的“富特”号,在“查尔斯”号和“撒切尔”号护卫下徐徐撤退。
果不其然,4时35分,由日军第一航空战队18架俯冲轰炸机和65架零战、基地航空部队24架零战组成的庞大机群从拉包尔拔地而起,前往追杀撤退中的美军舰队。8时,美军舰队出现在日机视野之中,此时从蒙达机场前来救援的美军8架“地狱猫”、1架“海盗”、3架p-38和新西兰皇家空军的4架p-40适时赶到。趁双方战斗机缠斗之际,日军俯冲轰炸机冲开拦截对美舰进行投弹。梅里尔早有准备,指挥舰队排成环形防空队形,实施大幅防空机动,同时以全部高炮进行反击。
后来,梅里尔如此描述当时的情景:“127毫米炮发射得像机枪那样紧凑,第一批3架日机好像用了使人难以相信的低速抵近投弹点。不久,40毫米炮也响了,20毫米炮也接踵而起。那时的景象简直像地狱一般不可言传、不可设想,天空充满了破片而日机则一败涂地。3个日本人跳伞降落下来,几乎落在队形的中央。有10架日机同时入水,另有7架在队形外甚远处跌落。”美军旗舰“蒙彼利埃”号的水上飞机弹射器被2颗250千克炸弹命中,导致数名水兵受伤。
9时40分,日攻击机群在拉包尔机场降落。草鹿下令立即加油挂弹,准备发起第二轮追击,此时防空警报突然拉响。肯尼第五航空队的37架b-25中型轰炸机、12架b-24重型轰炸机在64架p-38、p-40战斗机的护航下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翔鹤”号飞行队长佐藤正夫大尉率第一航空战队58架零战迅疾起飞,基地航空部队57架零战和1架彗星俯冲轰炸机也紧急升空拦截,双方超过200架战机展开混战。日军宣称击落美机201架——如果真这样肯尼非哭3天不可——己方18架零战(其中8架属于小泽的舰载机)未能返航,拉包尔港内2艘货船和1艘猎潜艇被击沉,另有2艘粮船受伤。受此打击,日军再也无力对梅里尔舰队发起追击了。
返航途中,梅里尔再次接到了威尔金森发来的命令,掩护4艘二次入泊的运输船进行卸载。3日9时,在将4艘运输船交给从瓜岛赶来的友舰之后,梅里尔这才掉头真正返航。途中,他接到了基地发来的例行询问,“你们有什么需求?”回答只有两个字“睡觉”!在连续出海战斗63小时之后,梅里尔舰队于17时45分返回佛罗里达岛锚地。受伤的“富特”号等4舰于4日返回基地。
大森舰队于2日陆续回到拉包尔。虽然“川内”号被美军击沉,但坐镇该舰的伊集院等37人被随后赶来的“伊-104号”潜艇救起,于5日回到拉包尔。另有51名水兵乘救生艇登上布干维尔岛,其余335人随舰沉没。
此次海战日军称为“布干维尔岛海战”,美军则称为“奥古斯塔皇后湾海战”。战斗中日军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被击沉,1艘重巡洋舰、2艘驱逐舰受伤。美军仅轻巡洋舰1艘、驱逐舰3艘受伤。美军不但取得了海战的胜利,而且确保了托罗基纳滩头阵地的安全。
虽然大森上报“击沉敌重巡洋舰3艘、驱逐舰2艘,重创敌重巡洋舰和驱逐舰各2艘”的战绩不算难看——他一直认为自己面对的是敌7艘重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但一向敦厚的古贺还是对联合袭击部队给出了“战场上表现之拙劣,令人愤慨”的严厉批评,随后一纸电令将大森撤职,调回国出任水雷学校校长。大杉也因此战丢掉了岗位,被发配到岸上执行基地防务去了。
虽然将美军登陆托罗基纳错误判断为一场佯动,但百武依然不愿让美军在自己腰眼上打进一个楔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就在海军水面舰艇和航空部队发起进攻的同时,岛上第十七军也同样在谋划反击行动。11月2日,百武命令第六师团派出兵力,于11月4日突袭托罗基纳,配合第一决死队的反登陆行动。他还特意派出情报参谋田中勇中佐前往第六师团司令部,协助并督促作战。神田电令负责西部地区防务的第二十三步兵联队联队长滨之上俊秋:“贵部迅速将防务逐次移交第十三、第四十五联队,然后向托罗基纳集结兵力,攻击歼灭登陆之敌。”
当时第二十三联队各部极为分散,联队本部在莫辛戈塔,第一大队在马瓦莱卡负责海岸警备,第三大队刚刚从科隆班加拉岛撤回,正在马瓦莱卡以北休整,第二大队还远在舒瓦瑟尔岛。滨之上暂时可用的只有两个步兵大队。神田的判断和百武一样,认为登陆托罗基纳的不过是美军的小股部队。有来自海上第一决死队的配合,派出两个步兵大队都属浪费。现在关键是时间紧迫,必须赶在美军建立起稳固的滩头阵地之前将之赶下大海。
今村当然知道时间的紧迫性。海军那边管不了,他只好每隔几小时就询问一次百武,催促尽快发起攻击。仗还没打,百武已经认为胜券在握。他觉得今村一催再催纯属过度反应,于是他回电拉包尔:“我攻击部队主力将于3日早晨以必胜之态势攻击托罗基纳之敌。”随后,他信誓旦旦地汇报了第一次总攻击的战术安排,仿佛胜利就在前边不远处。
百武显然太乐观了。岛上恶劣的交通条件导致第二十三联队与友军的防务交接异常困难。一直到6日傍晚,滨之上才完成了联队本部、第一大队、第三大队、第七中队、第六野战炮兵联队第一中队、第六工兵联队第一中队的集结。参与攻击的部队总计1240名作战人员和1000名辎重兵。按照日军的习惯,这支部队被临时命名为“滨之上支队”。
布干维尔岛内陆和托罗基纳之间丛林密布,沼泽纵横,时有时无的土著小道导致部队行军异常困难。在横渡雅巴河时,日军出现了首例伤亡,一名士兵被河里突然跃出的鳄鱼拖走,不知所终。美军飞机不时前来袭扰,部队只能时停时走。6日晚上,师团司令部转来了第十七军发来的命令,原来未能成行的第一决死队现更名为第二决死队,将于7日凌晨在美军滩头阵地以北登陆,要求滨之上支队给予积极配合,最好能够同时发动进攻。对照地图揣摩了一阵,滨之上认为大队人马无法按时抵达攻击位置,只能以本川定中尉的第十二中队直接在托罗基纳实施反登陆,偷袭美军炮兵阵地,以“全员玉碎”来策应第二决死队的行动。
日军的反应过于迟钝,在长达一周的时间里,陆战三师师长特内奇少将已经建立起较为稳固的环形防线,并派出多支巡逻队前出侦察敌情。7日清晨,第二十三联队先头部队与美军第二突击团e连在皮瓦小道首次遭遇,美军得到h连增援,顽强将敌击退。接下来两天,双方围绕皮瓦路障大打出手,日军在美军猛烈炮火的打击下,伤亡惨重。滨之上统计,双方子弹消耗比例为150∶1。火力对比如此悬殊,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9日11时40分,看到攻击连连受挫的滨之上,下令停止第一轮攻击,全线撤退。撤退途中,日军不断遭到美军空袭,滨之上、特派员田中等人负伤,联队长勤务兵都被炸死。当天14时,兵力集结完成,滨之上将指挥权交给第三大队大队长大场福藏大尉,自己返回莫辛戈塔基地野战医院疗伤。
根据陆战三师统计,11月5日到11日的战斗,共击毙日军550人,自己仅亡19人、伤32人。日军的统计结果是亡109人、伤193人、失踪48人。毫无疑问,美军取得了皮瓦之战的胜利。
滨之上下令撤退实属明智之举,但他擅自放弃进攻的做法无疑是捅了马蜂窝。上自东京参谋本部、第八方面军,下至第十七军和第六师团,无不异常震怒,有人甚至提出将把滨之上从病床上拉起来,直接送上军事法庭。虽然对滨之上的撤退行为表示愤慨,但两人作为同班同学且考虑到他已在战斗中负伤,神田还是积极向受命前来调查的第八方面军参谋长加藤钥平中将求情,最终仅给予他行政处分。随着东京的一纸电令,滨之上被解除联队长职务。11月15日,河野孝次临时接过了第二十三联队的指挥权。
11月1日上午,在特鲁克待机的栗田健男接到了联合舰队参谋长福留繁发来的电令:“迅疾率游击部队向拉包尔进击。”走路总不忘扭头看的栗田,听说拉包尔正在遭受空袭,借故将舰队出发时间推迟了一天。3日7时45分,游击部队浩浩荡荡驶出了特鲁克军港。走出没多远,10时08分,栗田就接到了草鹿发来的第一道电令,命令游击部队编入东南方面舰队序列,其主要任务是歼灭敌军舰队,支援陆军第二决死队的登陆作战。游击部队有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1艘和驱逐舰4艘。这支实力强大的舰队一旦冲向托罗基纳,可真够美军那不算强大的水面舰艇喝好几壶的。
航行途中,舰队偶遇被美机炸伤的运输船“日章丸”号,栗田于是派重巡洋舰“鸟海”号、驱逐舰“凉波”号护卫运输船向特鲁克返航,自己率主力舰队继续前进。“鸟海”号和“凉波”号就此躲过一劫。
栗田的运气好像也没好到哪里去。11月4日中午,当舰队行驶至阿德默勒尔蒂群岛附近时,被1架执行巡逻任务的美军b-24轰炸机发现。5日清晨,7时,惴惴不安的栗田率队驶入了拉包尔军港。
接敌报告迅速发往努美阿。哈尔西立即意识到,这支舰队对托罗基纳滩头的威胁将是致命的。此时太平洋舰队正在集中精力组织针对吉尔伯特群岛的“电流行动”,几乎所有主力舰艇均已北调中太平洋,目前哈尔西手中只有刚刚经历过激战的梅里尔舰队。以4艘轻巡洋舰和8艘驱逐舰——其中1艘巡洋舰和3艘驱逐舰已经受伤——去截击日军以7艘重巡洋舰为核心的游击部队,结局自然不言而喻。况且梅里尔此时距离太远,无论如何也无法赶在敌人之前回到托罗基纳水域。让哈尔西略感欣慰的是,刚刚执行完空袭布卡和博尼斯机场任务的第三十八特混舰队此时正在伦内尔岛加油,这是他目前能打出的唯一的牌。如果他们加速北上,或许能在敌军舰队正在进行补给时对其发动攻击。
稍加思索,哈尔西立即决定,由航母舰载机和陆基航空兵联袂出击,对拉包尔发起空袭,将日军的反击行动扼杀在襁褓之中。这绝对属于一个大胆的设想,甚至说是一次赌博。按照当时的军事理论,是绝对不主张将航空母舰用于攻击敌军兵强马壮的陆上基地的。虽然日军在1941年12月7日那么干过,但当时他们偷袭的是一个完全没有防备的基地。哈尔西随后也曾对日军的托管岛屿发起过类似攻击,也是在对方刚刚在那些岛上立足,未能建起强大防御之前进行的。
可是现在,日军在拉包尔苦心经营了2年,那里已成为太平洋上防御最强的军事要塞,况且他们还可以随时得到来自卡维恩和特鲁克的增援。第三十八特混舰队的2艘航母共有舰载机100架。菲奇中将根据侦察机的报告猜测,拉包尔日军陆基战机在200架以上——美军此时尚不知道,小泽第一航空战队的舰载机已在拉包尔全面展开。如果美军舰载机倾巢而出,攻击停泊在港内的舰船,势必遭到日军的顽强抵抗,暂时失去空中保护的航母很可能遭到敌军反击——放飞舰载机的位置肯定在敌军陆基战机的攻击半径之内——生死未卜。附近海域很可能有日军航母和潜艇存在,谢尔曼的处境与中途岛战役时的南云颇为相似。在珊瑚海损失了“列克星敦”号的航空战专家菲奇指出:强攻拉包尔,不但可能使宝贵的舰载机片甲不留,甚至连航母自身也无法保全。
“樱桃花”行动的成败,系于美军能否挡住从斜刺里突然杀出的栗田舰队。带着一种惊恐的情绪,作战参谋瑟伯上校和莫尔顿中校共同起草了一份命令谢尔曼出击的电令,随参谋长卡尼少将一起来到了司令官的办公室。
“你们没有打算让梅里尔去拉包尔,对吗?”哈尔西问。
“是的,长官,”瑟伯回答,“他们来不及赶到那儿,这一次是谢尔曼。”
“我能肯定,航母舰队面临巨大危险,甚至可能全军覆没,我竭力不去想我的儿子就在其中一艘航母上。但我不能容忍我们的人在托罗基纳被敌人炮轰,我们却站在一旁干搓手。”沉思片刻,哈尔西说了四个字,“让他们去!”
这个下达给谢尔曼的命令,与去年11月下达给卡拉汉和斯科特两位将军的指令是何其类似!当时他命令两人用巡洋舰去对抗日军的战列舰,结果两位将军双双战死。参谋长卡尼少将注意到,在那一刻,司令官仿佛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看上去足足有150岁”。老酒觉得,就哈尔西那“图腾”似的相貌,说他50岁到100岁都有人信。
战后,哈尔西回忆:“那是我担任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期间所面临的最危急时刻!”
4日16时33分,南太平洋司令部向所罗门航空队司令官特文宁少将、第三十八特混舰队司令官谢尔曼少将同时发出了作战命令:航母舰队务必以最高航速奔赴南纬7度、东经154度30分海域,于11月5日9时出动全部舰载机对拉包尔及以北的日军舰船实施打击,攻击顺序依次为巡洋舰、驱逐舰,之后掉头快速撤离。航母编队接敌和撤退时,其空中掩护由驻蒙达机场海军陆战队第二航空大队下属战斗机负责——这样谢尔曼就能集中全部兵力用于进攻了。该命令同时抄送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官麦克阿瑟上将和肯尼中将,请求他们派第五航空队的战机给予支援。
接令之后,谢尔曼少将立即率航母“萨拉托加”号、轻型航母“普林斯顿”号,在轻巡洋舰“圣地亚哥”号、“圣胡安”号及9艘驱逐舰的护航下以27节高速北上。天公作美,此时海上风平浪静,天空阴云低垂,间或有蒙蒙细雨落下,为舰队隐秘航行提供了绝佳的掩护。
11月5日9时,谢尔曼舰队准时抵达托罗基纳西南100公里、拉包尔东南430公里海域。天气对美国人十分有利,海上正刮着适宜飞机起降的2~3级风——真乃天助我也!此时,从蒙达机场起飞前来护航的战斗机群适时赶到。谢尔曼下令全部舰载机——“地狱猫”战斗机52架、“复仇者”鱼雷机23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22架——出击攻敌。战斗机指挥官为克利夫中校,攻击机群则由考德威尔中校指挥。经过两年战争磨砺,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已经具备了在航母上从容起降的技术,他们可以间或降落加油,然后继续升空为航母提供不间断的保护。
美军本次攻击纯属临时起意,参谋人员对接敌、攻击和撤退如何进行只提出了一个大致轮廓,作战细节全由空中指挥官随即决定。在飞往拉包尔途中,克利夫和考德威尔同各飞行中队长频频通话,一起商讨攻击方案。考德威尔决定采取一种全新的攻击战术,战斗机与攻击机一起突破日军防空火力,直到投弹前才互相分开。如此,攻击机可以最大限度地得到战斗机的保护。天气似乎是美国人的天然盟友,航母所在海域阴云密布,但当攻击机群飞越圣乔治亚水道后,天空突然放晴,90公里外的辛普森港清晰地出现在美军飞行员的视野之中。
此时,拉包尔的辛普森港内泊有逾40艘日军舰艇,其中重巡洋舰7艘、轻巡洋舰3艘、驱逐舰14艘。2小时前刚刚进港的栗田舰队正在加油,准备下午出海支援陆军的反登陆作战。栗田一向做事谨慎,时刻琢磨着一旦出事如何全身而退。鉴于航行途中已经暴露了行踪,栗田隐约觉得,即使到了拉包尔,危险依然无处不在。在执行加油作业的同时,栗田下令在旗舰上挂出信号旗,规定一有风吹草动,逃跑的顺序为第七战队、第八战队、第四战队、第二驱逐舰战队,最后才是原就待在这里的第十战队。
美军攻击机群不断迫近,11时07分,日军拉响了凄厉的防空警报。基地航空部队立即起飞71架零战和5架彗星轰炸机前往迎击,可是正在加油的栗田舰队已经失去了驶往开阔水域规避空中打击的最佳机会——刚完成加油且处于静止状态的军舰缺乏足够的启动速度。
美军机群奋不顾身突入港湾,日军舰船及陆上高炮轰然打响,甚至连重巡洋舰203毫米主炮都抬高炮口对空射击——这日本人也真急了。天空中瞬间绽放出一朵朵棕黑色的硝烟。为获取最佳攻击效果,考德威尔率俯冲轰炸机从日舰舰首方向进入,沿日舰航行方向投弹。鱼雷机飞行方向先与日舰平行,然后直角急转对日舰侧舷投放鱼雷。日军战斗机一直在高炮火力之外盘旋,准备等美军战斗机与攻击机群分离后再发起攻击。美军策划的新战术收到了奇效——其战斗机和攻击机在发起攻击前突然分开,此时日军战斗机才冲出拦截,又被护航的美军战斗机死死拦住。
趁双方战斗机大打出手之际,美军一众攻击机以娴熟的动作,或俯冲,或投雷,向日军水面舰艇发起了迅猛攻势。空袭行动持续了22分钟。栗田旗舰“爱宕”号——以前它是近藤信竹的旗舰——接连中了3颗近失弹,包括舰长中冈信喜大佐在内的22人死亡、64人受伤,鱼雷管、船体均受到损伤。“高雄”号直接被1颗炸弹命中,右舷前部水线附近被撕开了一个大洞,大量海水汹涌灌入。“摩耶”号已经开始离开港口,1颗炸弹直接命中飞机弹射器,随后发生的一系列殉爆及诱发的大火摧毁了引擎室,导致巡洋舰动力全失,舰上水兵70人死亡、60人受伤。1颗炸弹准确地落在“最上”号第一、二号炮塔中间,这艘在中途岛海战中侥幸逃生的重巡洋舰,不得不在“铃谷”号和“玉波”号的护卫下连夜赶回特鲁克。“筑摩”号同样被1颗近失弹炸伤。“鸟海”号受命掩护友舰不在现场,游击部队重巡洋舰仅“铃谷”号轻微受伤。
日军轻型水面舰艇同样损失惨重。轻巡洋舰“能代”号被1条鱼雷命中;“阿贺野”号中1弹,一个高射炮组被完全摧毁;驱逐舰“藤波”号和“若月”号分别被1条鱼雷和数颗炸弹击中,舰体进水。游击部队共有134名水兵在空袭中死亡、190人受伤。其中4艘舰船必须回到本土维修,至少几个月内无法参战。
完成投雷投弹任务的美机迅疾急转爬高,避开日军的防空炮火快速撤离,在圣乔治角上空集结后向航母返航。战斗中,美军损失战斗机、轰炸机各5架,7名飞行员和8名机枪手阵亡。日军损失战机25架。两支航空大队损失如此之小,大大出乎谢尔曼的意料。不过,很多战机在战斗中负伤,考德威尔座机副翼、襟翼和无线电设备均被击中,降落时仅剩下一个轮子。地勤人员在1架“地狱猫”身上竟然数出了200多个弹孔,连飞机襟翼都没有了。由此看出,美军这种替代“野猫”的新型舰载战斗机抗击打能力非同一般。要是日军的零战,估计早坠落海里八九回了。
13时左右,美军攻击机群开始陆续在航母上降落。本着捞一把就走的思想,一俟机群着舰作业完毕,谢尔曼立即率舰队以最高航速向圣埃斯皮里图撤退。返航途中,远在华盛顿的陆军副参谋长、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将已经迫不及待地发来了祝贺电报:“对海军航空兵在本次作战中的出色表现致以崇高敬意,向全体参战官兵表示问候。”
接到谢尔曼发来的战报,一直惴惴不安的哈尔西高兴得手舞足蹈,无法自持。他立即给谢尔曼回电:“这对我来说是真正的音乐,它重新奏响了东条英机的拉包尔葬礼之歌!”可能觉得光发电报不太过瘾,哈尔西立即飞往圣埃斯皮里图,亲自迎接凯旋的将士。“萨拉托加”号刚刚驶入锚地,哈尔西就神采飞扬地登上航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在卡尼眼中,司令官似乎一下子又年轻了100岁!
此前,小泽第一航空战队173架舰载机——其中“翔鹤”号63架、“瑞鹤”号63架、“瑞凤”号47架已陆续进驻拉包尔机场。他们始终以捕捉并歼灭美军航母舰队为己任,每天都出动侦察机兢兢业业进行巡逻。1日到4日毫无发现,5日清晨,7时55分,“翔鹤”号1架沿139度方向巡逻的侦察机终于发回了接敌报告:“发现敌5艘重巡洋舰、7艘驱逐舰、2艘酷似航空母舰的大型运输船,方向137度,距离210海里。”日机发现的正是谢尔曼的航母编队。但是因为天气恶劣,侦察机没能进一步确认目标就径自返航。
谨慎的小泽并未贸然派出攻击机群。他一边命令所有战机做好出击准备,一边派“瑞鹤”号的马场大尉,搭乘第七〇二航空队的1架一式陆攻机前往核实。就在美军放飞攻击机群的9时,马场的陆攻机突然与基地失去联系。小泽据此断定,陆攻机肯定已遭美军毒手。正当小泽准备派出攻击机群之时,大队美机拍马杀到。小泽只好集中所有零战应对美军的进攻,却依然无法避免上演栗田舰队的悲剧。
之前已做好精心准备,依然被人打了闷棍。辛普森港内的一片狼藉让一贯沉稳的小泽失去了往日的冷静。美军机群前脚刚走,小泽立即下令“瑞鹤”号1架侦察机进行跟踪,确定美军航母舰队的具体位置。12时45分,这架不负众望的侦察机终于捕捉到了美军“快速航母舰队”:“发现2艘酷似航母的运输船、4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方位145度,距离230海里。”虽然侦察机发回的报告有些含糊其词,但小泽依然决定立即发起攻击。栗田的那些水面舰艇还在港内冒着烟呢。
14时17分到25分,日军4架鱼雷机依次升空,沿135度、138度、141度、145度方向进行搜索,在咬住对手的同时,为随后出发的攻击机群提供导航。17时15分,由“瑞鹤”号鱼雷机分队长清宫钢大尉带领的14架鱼雷机——“瑞鹤”号7架、“翔鹤”号4架、“瑞凤”号3架陆续升空。在侦察机的引导下,清宫于19时10分发现美军舰队并立即发起暗夜攻击。最终,包括清宫在内的4架日机未能返航。
次日,东京大本营发表战报,本次攻击“击沉美军重型航母1艘、中型航母1艘,重巡洋舰和驱逐舰各2艘”。此即日军宣称的“第一次布干维尔海空战大捷”。
事实上,当晚遭到攻击的并非谢尔曼航母舰队,而是从托罗基纳向莫诺岛返航的步兵登陆艇lci-70号、坦克登陆艇lct-68号和鱼雷艇pt-167号。日军集中攻击了酷似小型航母的坦克登陆艇。该艇遭到4条鱼雷的夹击,眼看就要玩完,却发现3条鱼雷竟然从船底一穿而过,另有1条鱼雷贯穿轮机舱却未能爆炸,只造成1名水兵阵亡。原来,日军鱼雷的设置定深为针对吃水较深的大型航母,恰好被吃水较浅的登陆艇侥幸躲过。该艇随后在同伴拖带下安全返回莫诺岛,日军的唯一战绩是炸沉了那艘鱼雷艇。这就是日军所谓“第一次大捷”的全部真相。
就在日军追杀美军航母舰队的同时,从多博杜拉机场起飞的美军第五航空队27架b-24轰炸机,在从基里维纳机场升空的58架p-38战斗机的护航下,寻隙杀入拉包尔上空。因大多数日机升空且舰船大多已出港规避,肯尼的弟兄们只能对港口和码头设施发起了狂轰滥炸,最终1架b-24和2架p-38未能返航。
一贯谨慎的古贺认为,美军航母舰队居然敢主动出击拉包尔,其所属航母肯定不在少数,将宝贵的重巡洋舰滞留在拉包尔实在太危险了。5日当晚,他下令遭受重大损失的游击部队撤出拉包尔,于7日和8日陆续回到特鲁克。至此,日军水面舰艇对托罗基纳滩头的威胁完全解除。非但如此,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南太平洋再也看不到日军大型水面舰艇的身影了。
同日傍晚,今村沮丧地接到了百武转来的滨之上的电报:“支队无法在6日傍晚之前抵达预定集结位置。”今村和草鹿据此决定,将第二决死队的反登陆作战向后推迟一天。虽然伤痕累累的栗田舰队已败兴离去,草鹿依然决定倾其所有支持陆军,并以第十战队为核心编组了b作战部队:第一支援队由轻巡洋舰“阿贺野”号,驱逐舰“若月”号、“风云”号、“浦风”号组成;第二支援队包括“能代”号轻巡洋舰,“早波”号、“藤波”号和“时雨”号驱逐舰;警戒队包括“大波”号、“卷波”号、“长波”号驱逐舰;运输队包括“天雾”号、“文月”号、“卯月”号和“夕凪”号驱逐舰。总指挥为此时尚未遭到贬谪的第十战队司令官大杉守一少将。
11月6日13时,日军b作战部队搭载第二决死队由拉包尔起航前往托罗基纳,小泽第一航空战队、草鹿基地航空部队的战机联袂实施空中掩护。12时40分,“翔鹤”号1架侦察机“发现美军巡洋舰2艘、驱逐舰7艘”,却因电台故障只能飞回基地汇报。鉴于敌情已大大滞后,小泽于16时再次放飞鱼雷机进行搜索,其中1架在18时05分发回了接敌报告:“发现敌运输舰8艘、驱逐舰10艘,敌舰附近阴云密布。”小泽立即派出由14架俯冲轰炸机和13架鱼雷机组成的攻击机群前往攻击,却因天气恶劣,毫无发现,悻悻返航。日军侦察机发现的正是由8艘运输舰、8艘坦克登陆艇和6艘驱逐舰组成的美军第二登陆梯队,他们在恶劣天气的掩护下,顺利完成人员和物资卸载,掉头返航。
当大杉率b作战部队突入奥古斯塔皇后湾时,美军船队已经撤走。7日凌晨2时07分,大杉舰队驶抵托罗基纳角以北库洛姆基纳环礁湖外海。2时15分,陆军第二决死队开始登陆。2时45分,运输队指挥官香川清登大佐致电草鹿:“登陆作业已经完成,运输船队开始返航。”闻此消息,草鹿大喜。接下来就看陆军第二决死队的“精彩演出”了。
指望第二决死队的877名官兵将美军已经站稳脚跟的一个整师赶下大海,似乎是不太现实的,除非三轮光广及其手下个个都是兰博。7日拂晓之前,日军乘21艘大发向岸上发起冲击,被把守滩头左翼的陆战九团发现。但未明敌我,他们没有贸然射击。等他们认出是日本人时,已经迟了。登陆区域过大的日军没能迅速聚拢队伍,第五中队直接夹在了美军前哨阵地和主防线之间,只能在中队长伊藤武夫带领下率先发起攻击。
接到日军登陆的报告,陆战九团三营营长沃尔特·安斯姆斯中校立即派出一个连,在炮火支援下打通前哨阵地与主防线之间的联系。随后,陆战一营受命投入战斗。经一天激战,三轮光广连一块阵地都没啃下,美军防线纹丝不动。而此时的决死队已经与拉包尔和第十七军都失去了联系。眼看美军势大,三轮光广只好下令停止进攻,向皮瓦河一带转进。
美军没想到日军就这样轻易撤走,他们对登陆日军到底有多少也是一头雾水。翌日,他们战战兢兢向前推进,发现对面的敌人已经神秘消失了。被今村和草鹿寄予厚望的反登陆作战就这样“猫头没尾”,无疾而终。战斗中,日军第二决死队亡59人、伤38人、失踪56人,美军亡17人、伤30人。被称作“库洛姆基纳环礁湖之战”的本次作战,标志着日军第一次反攻完全失败。
经过11月7日休整,从8日开始,日军基地航空部队在布干维尔岛周围海域展开大范围搜索,试图捕捉美军快速航母舰队的踪影。清晨6时,一架出发不久的彗星俯冲轰炸机发回了接敌报告:“托罗基纳附近发现美军大型运输船10艘、驱逐舰7艘,空中有大量战斗机护航。”肖特兰岛的日军观察哨随后发来了新的报告:“发现敌大型运输船队。”日军飞行员发现的正是美军第三登陆梯队,包括坦克登陆舰和快速运输舰各8艘及驱逐舰6艘,运载第三十七步兵师第一四八团、一个高炮连等部及大量物资。护航舰只是杜博斯少将第十三巡洋舰分队的3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
小泽立即下令出动26架俯冲轰炸机(其中“翔鹤”号16架、“瑞鹤”号10架),在71架零式战斗机(其中“翔鹤”号15架、“瑞鹤”号10架、“瑞凤”号15架、基地航空部队31架)的护航下,前往攻击,空中指挥官是之前连续克死“龙骧”号、“祥凤”号的“瑞鹤”号飞行队队长纳富健次郎。
10时,日军机群突入托罗基纳泊地,71架战斗机随即与护航的28架美军战斗机战成一处,26架轰炸机寻隙突入实施轰炸。日军以损失10架轰炸机、5架零战,轰炸机和零战各2架严重受损为代价,炸伤美军“富勒”号运输舰。空战中,美军损失战斗机4架。“富勒”号的水手一边奋力灭火抢险,一边争分夺秒地抢卸物资,竟然成为最先完成卸载的船只。担任警戒的“安东尼”号和“赫德逊”号驱逐舰同样遭到日机空袭,安然无恙。返航日军飞行员——纳富在本次战斗中死亡——报告说“击沉敌运输舰2艘、驱逐舰3艘,击伤巡洋舰1艘、运输船2艘,击落敌机12架”,战果果真是不一般呀。
小泽认为,重创美军运输船队后,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依然是寻猎美军的航母舰队。就在日军攻击机群强袭运输船队的同时,“翔鹤”号侦察机飞行员及时发回了一条消息:“在莫诺岛以西55公里处,发现敌3艘战列舰和4艘驱逐舰。”小泽于12时30分派“瑞鹤”号的一架侦察机前往核实。16时30分,侦察机发回新的报告:“蒙图皮纳角230度、40海里处发现敌3艘战列舰,航向300度,航速20节。”
日军发现的正是杜博斯少将的护航舰队,包括“圣达菲”号、“莫比尔”号、“伯明翰”号3艘轻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美军在作战海域根本没有战列舰存在,日军飞行员说的战列舰正是那3艘轻巡洋舰。
美军“战列舰”突然出现,这下总算逮住大鱼了!17时02分,随着小泽一声令下,“翔鹤”号鱼雷机分队队长长野一阳大尉率13架鱼雷机、野坂通夫大尉率14架一式陆攻机出击。美军雷达提前发现了日军来袭机群,杜博斯迅速展开防空队形,全力迎击。19时12分到20分,日军机群突入美军阵中,投雷抛弹。“伯明翰”号奋力击落了1架俯冲轰炸机,但飞机投下的炸弹仍然将其舰尾机库舱口炸毁。几分钟后,1条鱼雷命中左舷,该舰舰首部位被撕开一个长10米的大口子。17时42分,又有1颗炸弹命中该舰四号炮塔。美国人的损管工作极其出色,“伯明翰”号舰炮仍在反击,还维持30节的航速。日军取得的战绩,仅此而已,付出的代价是2架轰炸机和3架陆攻机未能返航。
返航日军飞行员报告说:“击沉敌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各1艘,另有1艘战列舰燃起大火。”听说漏网的还有一条大鱼,草鹿于21时20分派出4架携带鱼雷的陆攻机和7架鱼雷机(5架携雷,2架挂弹)前往补枪。4架陆攻机在指定海域没有发现任何目标,遂对莫诺岛附近的7艘美军运输船和3艘巡洋舰发起攻击,毫无结果,2架陆攻机未能返航。5架携雷的鱼雷机则直接返航,挂弹的2架鱼雷机直接将炸弹投在了托罗基纳滩头,没取得任何战果,还被美军高射炮打下1架。
11月10日,在海军进行曲的乐曲声中,东京大本营再次发布了“第二次布干维尔海空战捷报”:“我帝国海军航空部队于11月8日、9日对布干维尔以南海域敌运输船队和护航舰队发起猛攻,获得了自珍珠港以来的最大战果:总计击沉敌战列舰3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3艘和运输船4艘,我方自爆和未返航飞机15架。”
海军“捷报频传”,让今村兴奋不已。欣慰之余,今村奋笔疾书,给百武发去了激励电报:“值此海军航空兵大捷之际,期待贵军抓住战机,一举破敌!”后来得知海军战报全是虚假的,这位陆大首席怒不可遏。他特意告诉到所罗门前线视察的参谋本部情报参谋堀荣三:“除了说谎,海军什么都不会,以后千万不能听海军的。”
就在谢尔曼舰队成功袭击栗田舰队的同一天,奉尼米兹上将之命前来增援的第五十八特混舰队第三大队抵达圣埃斯皮里图。艾尔弗雷德·蒙哥马利少将麾下有重型航母“埃塞克斯”号、“邦克山”号和轻型航母“独立”号,共有舰载机235架。为其护航的是杜博斯少将的3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
哈尔西的自信心瞬间爆棚。他计划将5艘航母合兵一处,对拉包尔发起一次更大规模的攻势。但蒙哥马利舰队刚一抵达,杜博斯少将就奉命率“圣达菲”号、“莫比尔”号、“伯明翰”号和4艘驱逐舰为托罗基纳登陆梯队护航——他们因此促成了日军的“第二次大捷”。因航母缺乏足够的护航舰只,哈尔西的想法只能暂时搁置。
11月10日,杜博斯少将率队返回,哈尔西立即下达了作战命令。他希望五个飞行大队“把拉包尔(rabaul)改写成‘腊博尔’(rubble)”——rubble就是一堆碎砖烂瓦的意思。
11日一大早,谢尔曼和蒙哥马利两支编队分别驶抵拉包尔以东410公里和东南300公里海域。谢尔曼派出的机群在攻击途中遭遇恶劣天气返航。蒙哥马利的运气不错,8时30分,由84架“地狱猫”、69架“无畏式”和37架“复仇者”组成的攻击机群从3艘航母上依次升空,朝拉包尔军港猛扑过去。
这次日军有了防备,美军攻击并未达成突然性。在凄厉的警报声中,小泽第一航空战队39架零战——“翔鹤”号15架、“瑞鹤”号12架、“瑞凤”号12架。草鹿基地航空部队68架零战匆忙升空,与美军84架“地狱猫”展开混战。美军攻击机群借机突入港口上空,对泊港的第二驱逐舰战队实施狂轰滥炸。令美军飞行员失望的是,日军大部分重型舰艇逃之夭夭,少数舰船在“摩耶”号重巡洋舰,“阿贺野”号、“能代”号、“夕张”号轻巡洋舰带领下已驶入港外开阔水域,做好了防空准备。
此时天空突降暴雨,给美军的攻击带来了更大难度。“能代”号避开了美军的鱼雷,但舰桥烟囱被机枪弹打出了几个窟窿,消磁电缆也被打断。“凉波”号中雷起火,火势引爆了发射管中的鱼雷,这艘驱逐舰于9时22分沉入大海。“长波”号被1颗近失弹炸伤,随后1颗炸弹命中舰桥后方甲板,它不得不被拖船拖回港内。“阿贺野”号舰尾中雷,舵机失灵。“夕张”号、“浦风”号、“若月”号、“长波”号受轻伤,另有多艘运输船和货船遭到重创。空战中双方各损失战机11架。
美国人竟敢再次杀上门来,是可忍孰不可忍!草鹿、小泽肺都要气炸了。11时15分美军机群绝尘而去,小泽立即下令“翔鹤”号和“瑞鹤”号飞行队各派1架侦察机进行追踪。12时22分,“瑞鹤”号侦察机在被击落前发回了绝命电报:“发现敌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8艘,方位莫诺岛300度,距离120海里,航向230度,航速23节。”日机发现的正是蒙哥马利的第三大队。
随着小泽一声令下,13时整,由65架零战、24架俯冲轰炸机和14架鱼雷机组成的日军攻击机群拔地而起,直奔美军航母所在海域。此时蒙哥马利正在筹划第二波攻击。美舰雷达发现有大批日机快速迫近,刚刚完成加油补弹的36架“地狱猫”立即起飞,在距编队75公里处实施拦截。美军航母编队并未像以前那样主动散开组成三个环形阵,而是3艘航母在半径2000米距离成“品”字形配置,2艘轻巡洋舰和9艘驱逐舰在4000米圆边上严阵以待,一众高炮齐刷刷指向了日机来袭的方向。
13时54分,日机突破拦截飞临航母上空,美舰防空炮猛烈开火。在持续46分钟的空战中,仅美军3艘航母就打出了127毫米炮弹749发、40毫米炮弹8443发、20毫米炮弹33552发。因为美军使用了先进的近炸引信炸弹,日军攻击遭遇重大损失。19架轰炸机、14架鱼雷机和2架零战坠海,投下的炸弹和鱼雷无一命中。空战中美军损失战斗机11架。考虑到该地区日军航空兵力依然雄厚,随时具备发起第二波攻击的能力,临时友情客串的蒙哥马利不愿出现任何闪失,果断下令取消第二次空袭,回收战斗机后全速返航。
近炸引信属于美军的秘密武器。因害怕未爆炸弹落到日军手里,美军甚至禁止在陆上使用这种炸弹。瓜岛战役末期,美军只是小规模使用,未能引起日军关注,情有可原。但是本次,日军战机的高损失率依然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就不能怪美国人了。这也间接促成了后来“猎火鸡之役”日军的悲剧。
返航日军飞行员报告说,“美军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被击沉,另1艘航母、3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起火。”草鹿闻讯,欣喜若狂,决定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天黑之后,草鹿接连派出四批共23架飞机发起夜间追击。因美军舰队已经撤走,加之天气状况不佳,仅第一批5架日机发现了梅里尔的巡洋舰编队,发起的攻击毫无收获。但返航飞行员汇报说:“重创敌战列舰和巡洋舰各1艘。”
捷报迅速传回东京,大本营海军部激动万分。11月13日,东京再次发布“第三次布干维尔海空战大捷”:“敌2艘航空母舰小破,1艘战列舰中破,击沉敌巡洋舰1艘,5艘巡洋舰和驱逐舰起火,我海军航空部队30架飞机未能返航。”
表面上看“捷报频传”,实际上,作为联合舰队核心攻击力量的第一航空战队已经被打成了植物人,至少也是半身不遂。在11月2日至11日的“吕号作战”中,小泽所部173架舰载机共损失121架,战损率高达70%。其中零式战斗机损失43架,战损率52%;俯冲轰炸机损失38架,战损率84%;鱼雷机损失34架,战损率85%;6架侦察机全部坠海。参战363名机组成员亡181人,伤亡率几乎达到一半。其中骨干飞行员损伤殆尽:7名飞行队长亡4人,11名飞行分队长亡6人。继村田重治、高桥赫一等一批佐级王牌飞行员瞑目于大海之后,纳富健次郎、佐藤正夫、宫尾暎、松桥喜久雄、梼原正幸、斋藤舜二、清宫钢、长野阳一、荒木茂等为数不多的“尉级老鸟”魂归西天。和山本临死前发起的“伊号作战”类似,古贺不听小泽规劝执意发起的“吕号作战”同样惨淡收场。
古贺毕竟并非山本那样的赌徒,就在“第三次布干维尔海空大捷”第二天,11月12日,古贺黯然下达了联合舰队第799号电令:终止“吕号作战”,第一航空战队撤回特鲁克继续“重建”。小泽只好带着剩余的39架零战、7架俯冲轰炸机、6架鱼雷机和182名机组成员打道回府。一切又要从头开始了。
对日军飞行员谎报的战果,连当时远在新加坡训练的第二航空战队航空参谋奥宫正武都表示怀疑。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听到友军英勇奋战取得辉煌战绩的消息当然高兴,但我看了纷至沓来的战报之后,总觉得有点儿想不通。从所使用的攻击机数量来看,战果似乎大得过分。以前在珍珠港、珊瑚海、中途岛和南太平洋海战中,当时飞行员的技术确实比当今小泽部队高超,零式战斗机还具有压倒性优势。即使在那种情况下,要想压制1艘航母也需要几十架飞机。在本次空战中,敌战斗机威力进一步增强,对空火力和防御兵器也有明显进步。如果考虑到这些情况,尽管使用了舰底起爆式鱼雷,报道的分数仍未免显得太高。”
对古贺将宝贵的舰载机拉上陆地参加消耗战,奥宫同样持反对态度:“要说灾难,应该说是我们自己埋下了灾难的种子。机动部队飞行队是在航母上使用的,为此好不容易进行了专业训练。可是训练水平稍有提高,就被投入基地空战中去。尽管可以找出充分理由,但面临危机,对这种权宜之计,联合舰队司令部不知是如何看待的。”
东京还有一个人不太相信上述战果。当军令部总长永野进宫汇报“第一次布干维尔海空大捷”的消息并向天皇列举详细战果时,裕仁并未表示出多少喜悦。一向如老僧入定的裕仁忽然睁开了眼,语调依然平淡:“算上这次,这个‘萨拉托加’号好像已经被你们击沉6次了吧?它怎么就那么能漂啊?”一句话问得永野满头大汗,无言以对,只好躬身悻悻而退。
为填补第一航空战队撤离留下的空缺,古贺下令从马绍尔群岛等地调来陆基航空兵进行补充。由于之前熟练的飞行员大多战死,新调来的几乎全是初出茅庐的“菜鸟”,导致日军东南方面航空战力每况愈下。
就在小泽第一航空战队仓皇撤走的11月12日傍晚,拉包尔再次接到了侦察机发回的报告,“莫诺岛西北海域发现敌2艘航空母舰、4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那正是美军第四登陆梯队。日军飞行员眼力实在太差,再次将从未见过的美军坦克登陆舰误看成航母,将由老式驱逐舰改装的快速运输舰误认作巡洋舰和驱逐舰。这次草鹿多了个心眼,增派2架一式陆攻机前往核实。这2架飞机意外发现了为登陆编队护航的梅里尔舰队。
13日清晨,日军出动12架一式陆攻机携带鱼雷前往攻击。其中7架未能找到目标直接返航,其余5架对梅里尔舰队投下了鱼雷。“丹佛”号轮机舱被1条鱼雷命中,剧烈爆炸导致轻巡洋舰侧倾超过12度,水兵亡20人、伤11人,很快失去机动能力。经损管队员堵漏抢修,该舰勉强恢复平衡,航速恢复到4.5节。梅里尔派2艘驱逐舰护送其南返。天亮后,拖轮前来拖带,蒙达机场同时派出战斗机进行掩护,“丹佛”号被顺利拖回佛罗里达普维斯湾。趁此机会,美军第四登陆梯队于14日抵达托罗基纳,顺利卸载后安全返航。至此,威尔金森少将已将33861名官兵和23137吨物资送上了登陆场。
返航日军飞行员汇报说,“击沉美军巡洋舰2艘、驱逐舰1艘,击伤航空母舰和战列舰各1艘”。东京据此发表战报,取得“第四次布干维尔海空大捷”。这草鹿似乎一会儿清醒,一会儿迷糊:以现有飞行员的技术水平,射出5条鱼雷,能全部命中?
16日晚,从布卡起飞的1架日军水上飞机再次发现了一支美军舰队,其中包含“航母多艘”。日军发现的正是由坦克登陆舰和快速运输舰各8艘组成的美军第五登陆梯队,飞行员再次将坦克登陆舰误报为航母。草鹿闻讯,大喜过望,立即出动3个波次共16架一式陆攻机携带鱼雷前往攻击。美军运输舰“麦基恩”号被1条鱼雷命中,爆炸引发的大火波及弹药舱和深水炸弹,一系列殉爆将该舰彻底炸沉。美军3艘驱逐舰冒着日机的攻击靠上前去,成功救起了大部分落水人员,但仍有逾50名陆战队员阵亡。返航日军飞行员上报说:“击沉敌航空母舰3艘、巡洋舰3艘及未辨明身份大型舰船1艘。”东京再次高调宣称,东南前线取得了“第五次布干维尔海空大捷”。
11月上旬,日军陆海军双双铩羽。陆军第六师团第一次反击和第二决死队的反登陆作战惨淡收场,海军栗田第二舰队和小泽第三舰队的出击非但未取得多大效果,反而遭受重大损失,栗田麾下的水面舰艇甚至连出手的机会都没捞到。不过,海军航空部队的多次“捷报”和今村的激励电报,还是让百武和神田信心百倍。11月10日,第八方面军特使原四郎乘水上侦察机莅临布干维尔岛,向第十七军出示了联合舰队司令部及东南舰队破译的美军情报:敌人在托罗基纳的登陆并非佯攻,而是针对布干维尔岛的主攻势。
百武这才知道,之前的判断全都错了。由此看来,仅以第二十三联队两个大队发起反攻是远远不够的,人家滨之上联队长受伤跑到医院治疗也情有可原。百武迅速调整部署,重新制订了下一步的作战计划:从南部肖特兰和北部布卡撤回部分防御力量,从舒瓦瑟尔岛撤回第二十三步兵联队第二大队,同时辅以重炮部队,准备于11月22日集结8000余名兵力向托罗基纳滩头发起第二轮总攻。
与百武和神田的盲目乐观不同,此时的今村保持了相当的矜持。他认为从内陆到托罗基纳没有道路,展开如此大的兵力,补给肯定无法跟上。11月14日,冷静的今村下令第十七军推迟进攻,同时致电东京参谋本部:滨之上支队第一次攻击失败,错失了反攻滩头的最佳机会,在美军兵力不断增强、防线逐渐稳固的情况下,贸然发起第二次攻击绝非上策,当务之急,是向一线集结兵力并储备补给,同时修筑通往滩头的道路,待上述条件完备后再发起攻势。今村特意派出方面军参谋长加藤钥平登上布干维尔岛,指导第十七军进行准备。
今村尚属理智的做法引起了东京的强烈不满。11月16日,参谋本部作战课课长服部卓四郎亲赴拉包尔——他已于10月卸任东条秘书,回参谋本部重操旧业——试图说服今村大将改变主意。陆大首席的今村早在1931年就出任过作战课课长,那时服部刚从陆大毕业不到1年。对这位后辈小子的劝说,今村根本不予理睬。
眼看无法说服今村,服部急电参谋本部作战部部长绫部橘树,请他以总长杉山元和次长秦彦三郎的名义来压服今村:“按照美军的一贯做法,每占领一地,必先整顿机场,这一过程约需2个月。目前第十七军中止进攻的做法不妥,第八方面军务必将第二次攻击时间定在12月上旬。目前他们的作战方针混沌不清,务请总长、次长速速来电指导。”
考虑到今村在陆军中的极高声望,由新次长秦彦三郎中将——原次长田边胜武中将已于1943年4月远赴爪哇出任第二十五军司令官——出面怕是不行。11月20日,杉山亲自向今村拍发了绝密电报:“考虑今后作战,大本营认为贵方面军应该积极展开攻势作战,将敌抑制约束在托罗基纳附近,防止航空基地化,一切作战指导务以有利于全局为出发点。”但今村乃何许人也,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将东京所有指示全部压下,依然命令百武暂缓进攻,积极筹备。
百武于是调整部署,以第十七师团第五十三步兵联队和第八十一联队各两个步兵大队、辅以独立山炮第十联队一个大队及第十七工兵联队第三中队组成支队,负责布卡地区防务。因支队长是第十七师团步兵指挥官木岛袈裟雄少将,因此也称作木岛支队。同时在岛南以第六师团为主力筹备总攻击,以该师团步兵指挥官岩佐俊少将率一部兵力据守托罗基纳外围,防止美军扩大阵地。12月13日百武致电今村,由于无法在短时间内筹集可供1000人使用1个月的弹药粮秣,建议第二次总攻在1943年2月发起。本来就战意不足的今村欣然予以批准。这就意味着日军已经放弃了1943年与岛上美军决战的企图。
日军在积极筹备进攻,岛上美军同样不会躺在滩头睡大觉。陆战三师稳固托罗基纳滩头阵地之后,从11月8日开始,美军后续部队第三十七步兵师开始逐次登陆。当天第一四八步兵团登岛与陆战三团换防,负责镇守防区左翼,陆战三团退而充当预备队。9日,罗伊·盖格少将抵达托罗基纳,从范德格里夫特手中接过了战场指挥权。老范终于可以安心回华盛顿当他的海军陆战队总司令去了。与此同时,威尔金森少将也将战役指挥权全部转交盖格,自己专注于兵力和物资的转运作业。盖格将直接对战区司令官哈尔西上将负责。
11月13日,美军第一二九步兵团登陆,6天后第一四五团也上岛了。从11日到17日,陆战第二十一团分批登上托罗基纳。从10日开始,盖格将防区分成两部分,左翼由第三十七步兵师负责,右翼归陆战三师节制。盖格规定,两个师目前任务是向外围推进1300~1800米,以进一步扩大防区。其间,双方小摩擦不断,但并未发生大规模战斗。
日军仍然不愿示弱,继续向布干维尔岛及周边地区增兵。因屡次遭到美军空袭,布卡机场基本陷入瘫痪,部分飞行员和大量空勤人员无事可干。经今村和草鹿商议,决定派出陆军士兵将他们换回。11月21日下午,鲛岛下令山代胜守大佐率“天雾”号、“夕雾”号、“卯月”号3艘驱逐舰组成运输队,以“大波”号、“卷波”号2艘驱逐舰组成警戒队,由香川清登大佐统一指挥执行输送任务,负责将875名陆军士兵和34吨物资送往布卡,同时接回417名海军和238名陆军人员。本次任务顺利完成。11月24日下午,香川编队再次奉命向布卡运送920名陆军、32吨物资和15条军犬。这次香川没了3天前的好运气,舰队出航不久就被美军1架侦察机发现。
日军舰队再次出动的消息传到努美阿,哈尔西立即命令法罗中校率9艘鱼雷艇前往布卡水道巡逻,同时命令伯克上校率第二十三驱逐舰中队火速出海拦截。伯克刚刚在10月23日接手中队的指挥权,手下有8艘最新锐的“弗莱彻级”驱逐舰。但由于近期活动频繁,其中只有5艘具备出航条件。
之前第二十三中队的水兵曾自嘲说,他们就像海狸那样忙碌。牢骚话引发了“克拉克斯顿”号鱼雷兵詹姆斯·波勒的创作灵感。他从当时流行的卡通画《红赖德》的角色中,挑选了一名绰号“小海狸”的印第安战士,在鱼雷发射管旁绘制了一幅卡通画。画面上,“小海狸”手持弓箭瞄向日本首相东条英机。伯克非常欣赏水兵的即兴之作,决定去掉东条形象,将“小海狸”作为中队的队徽。这样,第二十三中队就有了“小海狸”的绰号。
收到哈尔西发来的出击电令时,伯克舰队正在库拉湾加油,距战场足足有300公里。作战参谋瑟伯上校——他和伯克是多年老友——经测算指出,伯克要以31节速度航行才能及时抵达指定海域。考虑到该中队编队最高航速仅30节,哈尔西再次致电伯克:“31节,伯克!你应横穿位于布卡岛以西30海里的布卡—拉包尔撤离线。如25日3时之前未接触敌军,向南航行至相同地点补充燃油。如接触敌军,你知道该怎么做。”
伯克深知速度是拦截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15时30分,伯克坐镇“查尔斯·奥斯本”号,率“克拉克斯顿”号、“戴森”号、“康沃斯”号、“斯彭斯”号快速向指定海域出击。因“斯彭斯”号轮机出现故障只能跑出30节,轮机兵费了老鼻子劲儿才又榨出来1节航速。航行途中的伯克向哈尔西报告:“正以31节航速前进。”上次穆斯布鲁格利用自己设计的战术露了大脸,现在伯克终于可以亲自试验自己的新战术了。伯克坚信几位舰长应当完全知晓自己的战术意图,于是再次下达命令:“各舰无须得到指挥官指令,接敌后自行发起攻击。”
25日凌晨0时许,日军警戒队2艘驱逐舰与美军3艘鱼雷艇迎头相遇。美军鱼雷艇错将来者判断为前来拦截的伯克舰队,主动避让。但日舰在身后紧追不舍,并以127毫米主炮进行炮击。即便如此,法罗中校依然认为是友舰发生了误会。除了“pt-318”号艇射出1条鱼雷,其余各艇纷纷高速驶入附近的雨区躲避。日军运输队得以直接前往锚地,完成人员和物资卸载后,接上600名海军人员,掉头返航。驶出布卡锚地后,日军警戒队在前开道,运输队紧随其后,一起向拉包尔返航。
此时,美军舰队已经驶抵新爱尔兰岛南端圣乔治角和布卡岛之间的水域,伯克下令减速至23节,以避免出现过大尾流被日军侦察机发现。他亲率3艘舰向北航行,奥斯汀中校率2艘舰跟在其左舷后方5000米处。11月25日是西方的感恩节。凌晨1时41分,“戴森”号的sg搜索雷达率先发现了东北方向20000米外向西航行的日军舰队,处于美军右舷的警戒队稍稍领先于运输队。
对阵双方都有5艘驱逐舰,表面上看旗鼓相当,但美舰拥有夜战的王牌装备——雷达。当晚无月,日军肉眼观察的效果大打折扣,而美军的雷达丝毫不受影响。日军3艘舰上满载撤出的海军人员,攻击性和机动性大受影响。美军已经知道附近海域有敌舰存在,日军对前来拦截的敌人却一无所知。后来伯克回忆起当晚的天气:“天气晴朗波浪高,乌云密布不见月,十分适合悄然发起鱼雷攻击。”伯克还有一个有利条件,在太平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官洛克伍德少将的努力下,美军鱼雷遇敌不炸的重大缺陷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
1时45分,伯克率队转向东行,以缩短与日军警戒队的距离。奥斯汀紧随其后并转向伯克右舷,以便及时提供支援。1时56分,伯克下令3舰在距敌5500米距离发射鱼雷,15条鱼雷呈扇形射向日军舰队。随后,伯克下令转向90度向南航行,将舰尾对准对方以缩小日军反击时的受弹面积,同时逐渐加速至30节。奥斯汀的2艘舰也进行了类似机动。
2时整,日舰“大波”号的瞭望哨终于发现了前方高速机动的美军舰队,但显然已经太晚了。3分钟后,1条鱼雷在“卷波”号的舰体中部轰然炸响,锅炉舱被毁,导致海水汹涌灌入。很快,“卷波”号倾斜超过20度,动力全失,陷入瘫痪。经验丰富的“大波”号舰长吉川洁中佐判断友舰遭到敌潜艇攻击,立即下令实施反潜作战,同时将“大波”号机动至“卷波”号受攻一侧实施警戒,准备随时展开营救。就在此时,美军第二波鱼雷在暗夜掩护下悄然而至。
2时12分,2条鱼雷准确命中“大波”号的舰首和舰体中部。伴随着两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大波”号弹药库和燃油舱被先后引爆,剧烈爆炸及腾起上百米的耀眼火球宣告了“大波”号的悲惨命运,该舰很快断成两截,沉入大海。包括香川、吉川在内的230名舰员无一幸存。被誉为“不灭之驱逐舰舰长”的吉川就这样迎来了覆灭之日。能死在同为绝顶高手的伯克手里,吉川想必也不会觉得窝囊了。
早在鱼雷命中敌舰之前,伯克分队已渐渐追近了东北偏东12000米外的日军运输队。他命令舰队转向北方,同时电令奥斯汀以火炮击沉“卷波”号后迅速前来会合。奥斯汀的2艘舰用了45分钟,还是没能将“卷波”号击沉。“康沃斯”号再次射出5条鱼雷,才将“卷波”号终结,舰上仅28名水兵幸存。“卷波”号寻隙射出的1条鱼雷同样命中“康沃斯”号,所幸是条哑雷,未能炸响。当天晚上的运气似乎全在美国人一方。
前方发生的剧烈爆炸使日军运输队意识到了迫在眉睫的危险,山代立刻带队高速向正北逃窜。日军的3艘舰上挤满了非战斗人员,大大影响了战斗力和机动性。此时,日军舰队呈单纵队,“天雾”号领头,“夕雾”号和“卯月”号各落后1000米左右。在他们身后11000米外,伯克率3艘驱逐舰正以33节航速穷追不舍。眼见追兵不断逼近,日军驱逐舰以美舰炮口闪光为瞄准点,射出了9条鱼雷,“暗夜杀手”呈扇面向美军舰队猛扑过来。
万幸的是,此时伯克展现出惊人的预判力。凭借对日军战术的潜心研究,伯克准确推算出对方发起鱼雷反击的大致时间。就在日军鱼雷逐渐迫近之时,伯克下令舰队从原先15度航向转至60度航向,持续航行1分钟后再转回原来航向。美军3艘驱逐舰刚刚完成转向,2时13分,日军3条鱼雷在“查尔斯·奥斯本”号尾流中炸响。如果不是伯克的英明决断,当晚战斗胜负难断!之前安斯沃斯少将在科隆班加拉海战后半段的追击中,正是少了这样一个动作。
伯克在战后回忆说:“我们编队刚刚完成转向,后方就响起了3声巨响。爆炸竟然如此之近,我们军舰晃动不已。我不禁朝外望去,看看是否会有损失。当时我的预感是鱼雷至少打中了我们编队中的1艘船。”
躲过日军的“暗箭”之后,伯克掉过头来继续追击。2时22分,逐渐追近的美舰开始用前主炮进行射击,并摇摆船体以便后主炮也能够开火。日军随即开炮还击,几颗近失弹激起的水柱浸湿了“克拉克斯顿”号舰桥。此时,美军舰队阵形不利,日军只需掉转90度便可抢占有利的“t”字形阵位。但此时山代的精神已经濒临崩溃,竟然下令解散编队,各自逃命。日军舰队一分为三,各自间距45度方向快速逃逸。“天雾”号选择了西北,“夕雾”号则朝向正北,“卯月”号朝东北偏北方向狂奔。
在美军的雷达屏幕上,“夕雾”号的信号回波最为明显,伯克于是集中兵力朝“夕雾”号追了过去。美军驱逐舰不断炮击,接连中弹的“夕雾”号航速大减。到2时56分,美军已追近至8000米。3时05分,一发炮弹击中“夕雾”号轮机舱,该舰在两分钟内动力全失。绝望中的“夕雾”号只好将所有鱼雷悉数射出,并用全部火炮拼命反击。但是3时28分,它还是被美军击沉于圣乔治角以北约110公里处。舰上178名水兵被随后赶来的日军潜艇救起。
4时30分,日舰“天雾”号与“卯月”号会合后,高速脱离战场。当天上午,日军潜艇“伊-177”号、“伊-181”号奉命赶到作战海域救援幸存者,先后救起了279名舰员。“卷波”号的28名水兵利用救生艇于29日漂泊到拉包尔以南获救。
将“卷波”号击沉之后,奥斯汀率队在3时45分与伯克会合,然后继续向西北方向追击日舰,未果。此时美军舰队距拉包尔只有110公里,且各舰弹药和燃油均告不足。担心天亮后遭到日机空袭,伯克于4时04分下令掉头返航。预想中的日军空袭始终没有到来。
清晨,6时43分,天空出现了前来接应的p-38战斗机群。“对疲惫不堪的水兵来说,再没有什么比看到‘闪电’上的白星星更让人欣慰的了。”伯克说。
本次战斗美国人称为“圣乔治角海战”,日军则称为“布卡夜战”。虽然返航之后的山代声称“击沉敌大型驱逐舰1艘、鱼雷艇2艘,击伤鱼雷艇1艘”,但真实情况是美军以漂亮的3∶0取得完胜。伯克的唯一损失仅是“查尔斯·奥斯本”号开炮时,二号炮塔产生的气浪将一号炮塔护板顶盖掀掉而已,人员无一伤亡。本次海战被美国海军军事学院院长派伊上将形容为“一次近乎完美的水面作战”,至今仍被认为是一次教科书式的驱逐舰作战战例。由于在战斗中表现出色,第二十三驱逐舰中队获得“总统单位嘉奖”,伯克也被授予海军十字勋章。此后,“31节伯克”的美名广为传诵,成为美国海军“速度、力量和战无不胜”的代名词。1944年3月,伯克受命出任第五十八特混舰队米切尔中将的参谋长,一直到战争结束。
战后,1953年,伯克跳过比他资深的50多位将官,被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从少将晋升上将,并于1955年8月出任美国海军最高军职作战部部长。在任期间,伯克积极推动海军在导弹和核动力领域的发展,因此被誉为“美国现代海军之父”。在1961年7月25日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为他举行的典礼上,史无前例连任三届作战部部长的伯克,正式退休。第二天,肯尼迪总统在白宫授予他优秀服务勋章。
伯克始终对驱逐舰情有独钟。他在1962年出版的《驱逐舰六十年》一书中写道:“一直以来,驱逐舰官兵都是一个充满自豪感的团体。他们以自己的出色表现和能力赢得了同僚的尊敬。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任务是不可以完成的。”1989年9月,美国新一代驱逐舰下水,首舰被命名为“阿利·伯克”号。1996年1月1日,伯克在马里兰州比斯塔国家海军医院病逝,享年94岁。遵照本人遗愿,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公墓。
此外,1992年1月,美国海军将1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命名为“圣乔治角”号,以纪念本次海战的胜利。
圣乔治角海战成就了一代名将伯克,同时终结了被称为“所罗门噩梦”的吉川洁的光环。吉川阵亡,在日本海军中引起极大震动,古贺特意通告全军,追晋吉川两级军衔为海军少将。香川同时被追晋海军少将。此役标志着从瓜岛起航的“东京快车”终于驶抵终点。此后7个月时间里,我们暂时看不到双方水面舰艇的精彩对决了。
12月3日下午,日军一架侦察机再次发现了一支大型编队——由坦克登陆舰8艘、登陆艇5艘和驱逐舰6艘组成的美军第九登陆梯队。黄昏时分,草鹿出动一式陆攻机、俯冲轰炸机各18架前往攻击,在美军战斗机和高炮的双重阻击下,无功而返。返航日军飞行员报告说:“击沉敌航空母舰3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各1艘,击伤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各1艘。”伴随着军舰进行曲,东京再次高调发布了“第六次布干维尔海空大捷”的战报。
从11月9日开始,美国海军工兵团已经开始在托罗基纳角东南的种植园修建一条平行于海岸的战斗机跑道。因现场地质条件太差,一直到12月10日,海军陆战队第二一六中队17架“海盗”、6架“无畏式”和1架运输机才正式进驻。月底之前,相继有“复仇者”、p-39、p-38等机型进驻机场。与此同时,所罗门航空队下属各部纷纷北移。12月20日,陆军第三三九战斗机中队、第三四七战斗机大队本部从新喀里多尼亚前出至莫诺岛特斯林机场。陆军第六十九轰炸机中队的两个b-24小队从新喀里多尼亚移驻鲁塞尔群岛。12月23日,三个陆军b-24轰炸机中队进驻蒙达。至此,美军发起布干维尔岛作战的所有目标均已达成。
从11月中旬开始,美军不断加大空袭力度,严重阻碍了日军向托罗基纳的修路进度。与此同时,两个美军师不断向外扩大防御圈。到12月25日,托罗基纳防线正面宽度扩充至20公里,建起了前沿、主、预备三道防线,美军在托罗基纳牢牢站稳了脚跟。
哈尔西并未有占领全岛的打算,他的目光已盯上了西北方向日军重兵把守的卡维恩。根据计划,哈尔西原拟用美国师和第四十师执行攻打卡维恩的任务,现在他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以陆战三师和第四十步兵师完成这项任务,同时由第十四军司令官格里斯伍德接替盖格担任托罗基纳美军总指挥。12月15日,格里斯伍德登上托罗基纳。继在新乔治亚岛力挽狂澜之后,格里斯伍德准备在布干维尔岛与日军大打出手。
12月25日,美国师先头部队第一六四团登岛,接过了陆战三团的防务。后者成为陆战三师撤出布干维尔岛的第一支部队。12月28日16时,美国师师长约翰·霍奇斯少将从特内奇少将手中接过了右翼阵地的指挥权,同时第一八二步兵团和陆战第二十一团换防。1944年2月9日,第一三二步兵团登岛。2月14日,美国师四个野战炮营换下了陆战十二团。除陆战队第三守备营和几个战斗机中队,海军陆战队主力全部撤出,受命奔赴新的战场。
对在布干维尔岛的作战经历,陆战三师师长特内奇少将在作战报告中写道:“我师经历的这次战斗可谓是我国历史上作战、补给和伤员运送最艰苦,甚至可以称为最大胆而冒险的一次登陆战。”从之前的作战进程可以看出,特内奇的话明显带有自夸成分——当初陆战一师在瓜岛的境遇远比他们险恶。
在叙述更具决定性意义的中太平洋作战之后,我们肯定没有工夫再来描述布干维尔岛上无关大局的乏味战斗了,现在我们跨越时间限制做一个彻底了断。格里斯伍德登岛后的两个月里,双方并未发生大规模战斗。除了修路和巩固防线,悠闲的美国人甚至开始了屯垦作业,利用岛上充足的阳光和降水开辟农园,种植新鲜蔬菜来改善官兵伙食。据记载,蔬菜产量很高,但番茄和玉米产量不佳。格里斯伍德还向部队分发了书籍,定期播放电影,搞体育比赛。美国大兵偶尔还能弄点儿啤酒和软饮料喝喝,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和平年代。
但是,他们对面的日本人绝对不会答应。1944年1月初,百武已经制订出第二次总攻的作战计划。1月21日,今村冒险飞往岛上视察日军准备情况,并现场向第十七军和第六师团下达了作战命令,第二次总攻于3月8日发起。
坏消息接踵而来。2月15日,哈尔西南太平洋部队在拉包尔以东210公里处的格林群岛登陆,经4天激战,全歼守军,一举切断了拉包尔通往布干维尔岛的海上补给线。17日、18日,美军中太平洋快速航母舰队强行突袭特鲁克环礁,损失惨重的日军基地航空部队仓皇撤走,盟军完全取得了南太平洋战区的制空权。这意味着第十七军即将发起的进攻将得不到任何空中掩护。格林群岛失守,拉包尔、特鲁克基地相继失去功能,预示着布干维尔岛在日军眼中已成为孤悬后方的一块死地。
虽然马绍尔群岛随后失陷将导致布干维尔岛的日军完全失去牵制意义,百武和神田仍欲置之死地而后生,破釜沉舟,背水一战。3月上旬,第十七军总算完成了15000名进攻兵力的集结,筹备了可供1个月作战的粮秣210吨、弹药170吨及其他军需品600吨。百武亲临进攻一线,对疲惫不堪的部下进行了战前动员:“我们在把敌人打得焦头烂额、俯首求饶之前,是绝不能休息的。”他要求部下以“鲜红的血为第六师团的徽章增辉”。但后来事实证明那些血主要是他们自己的。
在托罗基纳,格里斯伍德麾下美国师和第三十七步兵师共有27000名作战兵员,加上配属海军、空军及庞大的陆军勤务部队,总人数达62000人。他们粮弹充足,处于以逸待劳的防守地位。握有制空权的美军对日军的兵力集结早有察觉,3月1日,格里斯伍德下令全军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准备随时迎击日军的进攻——电影不放,球也暂时不让踢了。
3月8日,日军对美军托罗基纳环形防线的第二次总攻终于打响,在美军地面炮火和空中轰炸的联合绞杀下,日军损失惨重。仅9日一天,美军炮兵部队就打出了超过4万发炮弹。到10日,付出重大伤亡的日军连一个战术目标都未得到。19日夜,百武向今村汇报了部队的伤亡情况:第六师团三大主力第十三、第二十三、第四十五步兵联队战斗发起时有兵员7948人,目前已亡1238人、伤1787人;第十七师团第五十三步兵联队第三大队还剩下不到200人,第八十一步兵联队第二大队情况稍好,还有350人。日军总攻击全线受挫。
进攻失败且伤亡惨重,让百武和神田恼羞成怒,尤其是在瓜岛遭受奇耻大辱的百武,更是咽不下这口气。两人将军司令部和师团司令部一起前移,并投入所有预备队发起强攻。攻得越狠,败得越惨,在美军强大的地面炮火和空中优势面前,王牌第六师团被打得狼狈不堪。到24日16时,岩佐俊清点人数时发现,第四十五联队第二大队“全员玉碎”,第五十三联队第三大队还剩不到100人,第四十五联队第一、第三集成大队还剩20人,第八十一联队第二大队只剩40人。弹药也即将消耗殆尽,炮兵只剩6门炮和90发炮弹。气急败坏的岩佐打电话给师团长,要求将在后方休整的第十三联队调往一线,以轻步兵向美军阵地发动孤注一掷的“玉碎”进攻。
请战报告经神田发往第十七军司令部,百武反倒冷静下来,决定叫停此次攻击。这是百武一生中做出的第二次艰难决定,第一次即前文所述在瓜岛的那次撤退。百武致电今村说明情况,“如果继续发起进攻,第六师团除全军覆没外,不会再有第二种结果”。
今村认可了百武的结论。3月25日中午,第八方面军司令部向百武下达了终止攻击的命令:
一、第十七军为达成战役目的,迄今始终坚韧不拔,虽予敌以重大杀伤,但自身战斗力亦消耗甚大。
二、为达成歼灭托罗基纳美军之目的,军主力应转移至后方,培养恢复战斗力,下次攻击时机由第十七军司令官自主决定。
三、在补给断绝的情况下,第十七军今后应尽力地实现自给自足。
四、继续发扬皇军名誉,抱定战死光荣的信念,战斗到底。
至此,日军第二次总攻以惨败黯然收场。3月27日,百武下达总撤退令。美军竟然并不追击,继续回去看他们的电影,踢他们的球。第六师团得以安全撤出。在第二次总攻击中,日第十七军亡5400人、伤7100人,合计损兵逾12500人。美第十四军仅战死263人。这是南太平洋发生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地面战斗。
之前瓜岛被称为“饿岛”,现在布干维尔岛有了一个新名字,叫“墓岛”,因为岛上到处都是日军士兵的坟墓。日军阵亡士兵尸体之多,使美军根本来不及一一掩埋,索性用推土机推到一个大坑里,随便撒上点儿土了事。可能埋得太浅了,前来观摩最后一次战斗的哈尔西溜达时不知被什么东西绊倒了。起初他以为是一根树桩,靠近一看,原来是一只穿着鞋但露出脚指头的脚。这是唯一看到哈尔西并把他弄倒的日本人。
对百武来说,战败不仅意味着损失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兵,更糟的是之前囤积的粮草弹药消耗殆尽。因与拉包尔的海上运输已完全断绝,现在第十七军面临的任务不是何时发起第三次攻击,而是如何才能不被饿死。岛上尚有4万名日军,喂饱肚子绝非易事。幸运活到战后的第六步兵团副参谋长木下西周少佐在回忆录中写道:“第二次总攻击结束后,各步兵大队普遍只剩下二三百人,且大部分营养不良,身患疟疾,储备口粮消耗殆尽。当务之急是必须开展现地生产,一人种植一亩地来自救。收获期平均一人一天收一千克红薯,持续收获三个月。不过粮食仍然不足,大家每天还要深入密林,搜寻野草根和草籽伴食。”
第四十五联队第三大队大队长滨崎积三大尉的记录更惨:“农耕劳作体力损耗很大,加上每天只有红薯和野菜叶子充饥,导致将士严重营养不良。从1944年8月2日开始,每天因饥饿病死的官兵少则数人,多则十几人,这种状况始终没有太大改善。”和美国人不同,人家种菜是闲着没事干,改善伙食,日本人则是为了不被饿死。让日军略感欣慰的是,对面的美国人似乎对进攻他们兴趣不大,百武的日子一时还过得下去。这种状况并未持续多久。
1944年5月,布干维尔岛及拉包尔所在的新不列颠岛划归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节制,美第十四军同时划归麦克阿瑟指挥。到7月份,麦克阿瑟的部队已经跳出了新几内亚岛,将向菲律宾发起进攻。格里斯伍德很快收到战区司令部“撤出布干维尔岛,参加菲律宾战役”的命令。前来接防的是斯坦利·萨尔维格中将的澳大利亚第二军,下辖第三步兵师第七、第十五、第二十九旅及第十一、第十二、第二十三旅。航空部队同时换防,新西兰皇家空军第一大队和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八十四大队陆续进驻托罗基纳皮瓦机场。
澳大利亚人显然没有美国人那样的好脾气。登岛之后,不甘寂寞的萨尔维格一直谋划对日军发起攻势。随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澳军通过努玛努玛、塔里纳、马瓦莱卡、莫辛戈塔等局部战役,逐渐将日军压缩到岛北和岛南的狭小区域。1945年2月,百武因病辞去第十七军司令官职务,改任第八方面军副司令官的虚职。因为盟军严密的海空封锁,重病的百武无法回到本土治疗,只能在岛南部的布因暂时卧床休息。
其间,百武多次试图自杀,均被今村严令阻止。战后,1946年,百武回到日本,翌年3月10日因精神错乱而死去。今村在回忆录中说,看到百武生不如死的那副惨状,他觉得自己一辈子最后悔做的一件事就是阻止他自杀,也许死对他才是最好的解脱。和南云类似,百武也是一个悲剧人物。鱼雷战高手南云被派去指挥航母舰队,情报战专家百武却去指挥地面作战,绝对属于安错了位置。
百武离任之后,第十七军司令官职务由神田接任,第六师团师团长则由军参谋长秋永力中将出任。神田同样无法扭转颓势,到1945年7月,布干维尔北部90%的地区已落入澳军之手,日军独立第三十八混成旅团残部据守布卡和博尼斯半岛一隅,做困兽之斗。在岛南,澳军第二十九旅已于7月抵达日军最后一道防线米沃河,此时秋永力手下只剩2500名残兵。就在澳军准备渡河发起致命一击时,布干维尔岛的雨季到了,暴涨的河水救了日军的命。8月15日,第十七军在暴雨中等来了日本的无条件投降。
8月16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空军一起出动,将裕仁宣布投降的文书复印件空投向日军防区,澳军第二十九旅也用迫击炮向日军阵地发射了印有天皇诏书的传单。在和国内联系确认之后,9月8日,神田正式向澳军萨尔维格中将投降。据澳军统计,投降时,第十七军尚有残兵11665人。在之前的战斗中,澳军亡516人、伤1572人。从1943年11月1日美军登陆托罗基纳,到1945年9月8日神田签署投降书,历时22个月的布干维尔岛战役终于落下帷幕。
9月30日,神田被澳军遣送到肖特兰岛以南的萨曼索岛监视居住,等候审判及遣返日本。神田并不承认战败,他说放下武器只是执行天皇的命令,所以根本没打算切腹。作为乙级战犯的神田于1948年被判处十四年有期徒刑,但只蹲了4年大牢就在1952年获释出狱。神田一直活了93岁,到1983年1月15日才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