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51章
    因为旗帜鲜明的带着人往三川口走,所以他们遭遇了西胡人大量的拦劫。走得磕磕绊绊,险象环生。
    朝中不少人大骂,“霍小将军已经珠玉在前了,怎就不知道照做?这么明目张胆的当靶子,难怪给人打得不敢冒头。”
    兵部一位正直的李侍郎忍不住道,“若没有程监军在前头吸引兵力,霍小将军要如何偷袭?”
    但顿时有人争辩,“要说最吸引人的,那该是俞将军的大军,怎么没见他被人打得如此狼狈?可见还是监军用兵失策!”
    但有了宁芳之前那句“用人之人,该当何罪”的话打底,大家骂归骂,还是不敢触及底线的。
    只这些骂声,到底从朝中传到民间。
    百姓们不知好歹,更不知从哪儿听说,霍小将军其实是俞将军安排的一路奇兵。而俞将军本来早可以打到边关,只可惜被个书呆子监军拖累,生生的前进无门,弄得百姓也开始抱怨程家。
    “要说老英王如此英勇,怎地儿孙如此不争气?”
    “又不是亲生的,如何能有先人的本事?听说他家从前祭祀先祖都不尽心,还给陛下罚过的。”
    “啧!明明占了人家的好处,还做出这等事来,简直是猪狗不如!”
    ……
    到了九月,这样的风声更盛了。
    因为霍通时不时还有打胜仗的消息传来,但程岳走了这么久,才终于走到了三川口下。而且,还没能进城。
    因为此处已被西胡占了,他也指挥着人打了几仗,可显然全是秀才搬家——净是书(输)。
    此时,朝中已经有人出言,要换掉这个不中用的监军了。
    但说到换谁,又没人吭声。关键是没人敢去,于是此事就这么耽搁下去。
    倒是首辅王恽王大人私下跟皇上说了声,“若是战事拖到冬天,这战事可能就有转机了。”
    因为西胡人出来打仗的全是青壮,就算抢到金银绸缎送回草原,但老弱妇孺们能啃着这些东西过冬么?
    肯定不能的。
    如果要买,除了大梁,他们上哪儿买去?
    所以只要大梁掐断了粮食出境的贩卖线,西胡人留在草原上的家人,就只有一个死字。
    若父母妻儿都死光光了,前方将士还为什么打仗呢?
    所以王恽隐隐觉得,这个时候也许西胡会向大梁求和。以退兵为由,让大梁献出粮食布匹,好回去过冬。
    但要不要答应这个求和,王恽也无法决断。
    如果答应,颜面肯定受损,而且对整个大梁的士气来说,也会是极大的打击。
    但如果不答应,那就必须朝野上下,团结一心,破釜沉舟,举全国之力,把西胡彻底打趴下。让他们伤筋动骨,起码十年内没有再战之力。
    但这样一场仗打下来,对大梁来说,也是伤筋动骨的。
    看程岳如此艰难,花了将近四个月,才从庆州东边的将军山,推进到庆州西边的三川口便知,西胡人的战力还是不容小觑。
    别说程岳指挥无方,拖累大军那些屁话。如果俞志国真是个有本事的,他怎么不自己冲到前头顶上呢?
    无非没有必胜的把握,才想跟在后头捡便宜而已。
    这样的谎话,朝上有些书呆子可能会信,但王恽知道,永泰帝这样手握权柄近四十年,也经历过大大小小数场战争的帝王根本不会信。
    他不愿替程岳说句公道话,只是不想说而已。
    但这些话,就算王恽是首辅大臣,也只能看破,而不能说破。
    所以他只能把自己的分析提出来,看皇上是个什么意思。
    第391章出事
    其实西胡求和这种可能,永泰帝也早想过了。但要不要接受,他还在犹豫。
    如果再往前十年,不用说,爱面子的他,是绝对不肯接受的。如果再往后十年,可能年老体衰的他,会只求安稳,立即接受。
    但如今这个年纪,让他接受吧,觉得略丢脸。
    不接受,就只能坐视战争耗费国库,甚至有可能让程岳把军心慢慢养起来,这是他绝对不愿意接受的。
    而身为帝王,皇上能够得到的消息,其实比王恽更为详尽。
    别看程岳表面传来的消息,是一直在败,但输得并不惨。相反,他是在用尽量少的代价,消耗着西胡尽量多的资源。
    而霍通虽然能时不时打个小胜仗,振奋一下民心,但真正更能起到效果的,反而是程岳的缓慢推进。
    程岳的意图并没有瞒他,在最新送来的战报里,他清楚的写明,他的计划是在冬雪封路之前,拿下三川口,把西胡人困在大梁。然后,关门打狗。
    永泰帝知道,这个计策一旦成功,将彻底奠定这场战争的胜利,让西胡至少二十年内都没有再战之力。
    可想着若是让他胜了,要将这份功劳记在英王府,皇上又是说不出的别扭。
    他之前不是明明让乔太医带了疫病之人的衣服过去传播疫病了吗,怎么就是不奏效呢?
    不过密探发回的消息里,乔太医也没有背叛自己。
    他确实是尽职尽责的到处散播疫病了,但可能是西北天气干燥且过于严寒,就是没让疫病流行起来。
    咳咳,密探再忠心,也不可能冒着生命危险,凑到乔太医跟前去细细的看。只看到乔太医这么做了,就这么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