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4章
    宁芳也知道她爹上任的边关小县,虽然贫瘠,却是民风淳朴,热情厚道。再加上又有侯家这样的地头龙相助,治理起来,倒是比从前在三鸦乡更容易些。
    故此宁芳并不如何担心,眼下收到母亲来信,更以欢喜居多。
    夏珍珍知道女儿好吃,如今又有了身孕,只怕更馋。故此趁着中秋将至,将那北地出产的榛子山蘑什么的,给女儿送了一大堆。
    还有狍子鹿肉等野味,给她风干了带来。若有些健壮活泼的,便装笼令下人仔细送来了。
    宁芳看过母亲家书,又见家仆精神健旺,笑意不断的说着边关趣事,便知家里过得不错。于是也放下心来,命人请庆平公主过来。
    时候不长,庆平公主急匆匆赶来了。
    看她仍穿着家常衣裳,并未换见客衣裳,宁芳抿嘴笑了,“就知道你着急,快过来看看。”
    夏珍珍拉的那几大车东西里,自然少不了侯家给庆平公主夹带的好物。
    但更加珍贵的,却是侯老太太亲自口述,命小孙女给庆平公主写的信,还有老太太亲手给她做的衣物。
    庆平公主看完信,眼泪就唰唰直掉。
    回头再开箱找着侯老太太眯着老花眼,一针一线给她缝的坎肩,又大哭一场。
    虽说这些年一直有宁家关照,可来自亲人的关爱,却是外人取代不了的。
    而且侯老太太特别担心这个曾外孙女因不能嫁人,日后没儿女养老,听说夏珍珍从前在京城曾跟她合作,做了个烤鸡烤鸭生意。于是琢磨许久,便也在边城跟夏珍珍合作,做起了烤鱼干的生意。只侯家应得的份子,依旧记在庆平公主份上。
    宁芳端出一盘子干烤鱼片,“这就是他们做的,我尝了些,味道倒好。你倒是赶紧再弄个铺子,在京城里卖起来才是。”
    好在庆平公主不是软弱之人,痛快哭过一场,她收了眼泪便议起正事。
    “铺子我手上倒有,只曾外祖母如此高龄,还替我着想,我却也想替他们做些什么。侯家是军伍之家,最要紧的还是功名前程。北地苦寒却安宁,太难熬出头了。但我听说西南那边,自西胡作乱,流寇四起,至今仍不大太平,尚有军功可立。故此我想请王爷帮忙,能不能想个法子,从侯家调几个子弟过去?”
    这件事,她已经想了很久,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开口。
    虽说她如今没有办法报答,但她主动开了口,就是欠程家一个人情。日后若有机会,自然得还上。
    其实要说这件事,程岳却是早想到了,也曾私下跟宁芳提过。只庆平公主和侯家都没有来求,他也不可能无缘无故的伸手。
    如今庆平公主既然张了口,宁芳就爽快替程岳应下了。只身为好友,她却还有一个建议。
    “虽说武将升迁,靠的是功名战绩。但若家底殷实,总好办些。你也知道,我弟弟绍棣最是爱船,如今到了北地,便想造条小破冰船,看看是什么样子。北边木材那些倒是易得,只包船的铁皮太贵。我娘离京前,身上一点银子全花在绍纵和萍儿身上。这回来信上说,是芸儿茵儿出了她们的私房钱,才给他弄起来。
    你想想,我弟弟还不是要去打仗什么的,只弄条船,都得花用姐妹们的小私房。更何况你家是想去打仗的,手上没点银子,干说那些大话能好使么?”
    庆平公主顿时警醒,“那你的意思是?”
    宁芳道,“我娘信上说,北地皮毛甚是便宜。她觉得鱼干生意虽说也不错,但不如皮毛生意有赚头。但皮毛生意本钱太大,又有风险,做的人也多。倒是我娘小时候曾得过一条我外祖高价从胡人手中购回来的褐绒,制了件小斗篷,极是轻柔保暖。不意这回去到边关,竟是听说当地百姓就有这垂铅拈线的手艺。只是当地羊毛产量不够,寻遍全县也收不起几斤绒线,想做这生意便不甚方便。”
    她话说到这里,庆平公主就明白了。
    那褐绒她小时在宫中也见过,虽是个稀罕物,但因为不如皮毛富贵,染出来的花色也多为褐黄两色,十分暗沉,所以不甚得宠。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太妃们,才会用来做抹额软帽等物保暖。
    但如果这样的东西卖到民间,想来那些有钱的商贾是爱穿的。如果她们能想法子染得更好看些,说不定贵族也会喜欢。
    庆平公主想想道,“那我跟侯家回封信,就说这个生意,我想做!”
    宁芳这样委婉的指点她财路,无非是夏珍珍看出来了,侯家这些年被折腾得元气大伤,并不富裕。
    而侯家镇守边关,占尽地利之便。若一县之地的羊绒不够,尽可以去广阔草原上收啊!
    若不是遇到雪灾,活不下去的时候,牧民们也不会无缘无故组队来大梁劫掠。而平时生活安宁的时候,他们也挺愿意拿牛羊,跟大梁百姓换盐米等生活物资的。
    夏珍珍在发现这个商机的时候,说跟宁怀璧说过。
    觉得如果能办起手工作坊,也能解决当地百姓的穷困问题。
    宁怀璧觉得也挺好。
    收回来的羊绒,可以卖得贵些,但羊毛也不会浪费。织成普通的羊毛毡毯,不也是一笔收入?
    之前宁芳赈灾,可是买了好些羊毛让灾民编织,后来全用出去了,连边角余料都拿去做了鞋里的毡垫,没一点浪费。
    往大里说,如果边关的牧民们能通过卖羊绒羊毛就安居乐业,他们又岂会轻易发动战乱?
    长此下来,不也是一边靖边抚外的好路子?
    但这话宁怀璧不能说,程岳更不能说,因为大梁朝其实是限制与边境牧民交易的。
    原因是怕他们有了物资,有了实力,就会作乱。
    但有时候,人不能因为怕淹死,就不喝水吧?
    所以宁怀璧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而做这件事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庆平公主。
    她一介女流,就为了挣点养老钱,任谁都挑不出大错。
    但在效果还没出来前,如果直接递奏折建议皇上打开边贸交易,那朝堂上肯定会争个头破血流,也出不来结果。
    于是只能是夏珍珍在给宁芳的家书里,夹带着提起这件事,让她问过庆平公主的意思。如果她也觉得可行,再去跟侯家说,就会比外人要容易得多。
    但庆平公主比他们想象中更加果断和坚决。
    宁芳委婉提了提,她就明白了。不仅明白了,还敢于行动。
    “别说这样生意,有些招忌讳。那些能赚钱的买卖,有几个不冒风险?连宫里还开着教司坊,做皮肉生意呢,就别怪旁人了!只是你娘给我出了这么好的主意,一定要分她一半才行。”
    宁芳却笑,“这事你不说,我娘也想掺合进来的。这羊毛收上来,羊毛羊绒的分拣要人,纺线编织也要人。只边关编织染色技艺都不大好,所以我娘的意思,是你若打头做起这生意了,索性就把分线纺线的活包给她吧。待收拾清爽了,再给你运到京城来。至于后面怎么织怎么染,就是你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