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零三章 子文论商(下)
    历代皇帝都讨厌商人,主要的原因就是不能控制,于是他们想了一个办法——降低商人的地位。
    商人出门在外是不能穿丝绸的,只能在家偷偷穿,同样的,商人的儿子也是不能做官的,就连官宦人家都不愿意娶商人的女儿做妻子。
    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商人的力量让统治者担心。
    每一个政权的兴起都是依靠大家族的支持,而所谓的支持无非就是钱粮,有了钱粮就能拉起人马造反!
    可以这样说,有了钱粮做后盾进行造反,不一定会成功,但是没有钱粮做后盾造反,一定不会成功!
    由此可见钱粮多有用了!
    而什么人可以轻松的把钱粮握在手里?
    答案就是商人!
    对于统治者来说,造反没成功之前,能帮助自己的商人都是好人,但等他们造反成功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万一这些商人帮别人造反呢?反正他们为了钱什么都愿意干的!”
    这就是当权者心底对商人的看法。
    而这个时代的商人也多是为世家大族服务,很多时候也会损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大唐初期,小农经济还是目前最主要的百姓生活现状,百姓自己种出来的粮食都是自给自足,而不是用来作为商品交换。
    现在郑子文告诉李世民,他圈地之后,百姓可以依靠种他的地获得钱财,然后土地所出产的粮食则卖给李世民,百姓则需要向李世民购买粮食。
    同样的粮食在三方手里转了一圈,中间多了什么?
    答案是钱!
    粮食还是那些粮食,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百姓,国家手里都有钱了,不但如此,就连粮价这个重中之重也被李世民掌握在了手里。
    作为一个聪明的统治者,李世民立刻就发现了里面的好处。
    “子文,是朕小看你了。”
    郑子文顿时微微一笑。
    “微臣只是一条不小心跃出命运长河的一条小鱼,只是比一般人看得更远一些罢了,没什么了不起的。”
    说到这里,郑子文再次向李世民行了一礼。
    “陛下,为了防止日后土地都落在富商等人的手里,致使百姓无地可种,微臣有一计!”
    李世民这次态度好多了,他笑着点了点头。
    “爱卿尽管说来。”
    连“爱卿”都出来了,看来老李心情不错,郑子文顿时笑着点了点头。
    “陛下,我这个计划叫做土地年限制度,首先陛下得取消永业田,无论是陛下赏赐的土地,还是分给农民的土地,全都可以用来买卖,但这些土地都有土地年限!”
    李世民顿时皱了皱眉。
    “何为土地年限?”
    郑子文顿时一拍巴掌。
    “陛下这个问题问得好,所谓的土地年限就是这块土地所能使用的时间,假设我们每一块交易的土地年限定位六十年,这块土地从购买者到官府登记地契的时间来算,六十年之后,朝廷就有权力无偿收回这块土地。”
    看着李世民瞪大的眼睛,郑子文顿时咧开嘴笑了,露出两排白花花的牙齿。
    “也就是说,土地还是您的,我们买卖的只是这几十年的使用权利,过了这段时间,它又变成您的了,您可以把他给您的儿子,孙子,或着赏赐给有功之臣。”
    李世民的嘴已经张大了。
    “都是我的?”
    “对,都是你的?”
    “没错,都是我的!”
    李世民的眼睛顿时红了,他站起身来,用力的把手拍在书桌上。
    “我的……我的……全部都是我的!”
    看着他激动的样子,郑子文觉得有必要给他泼一瓢冷水,好让他冷静一点。
    “不过陛下,这事恐怕不容易……”
    李世民的动作顿时一滞,然后僵硬的转过头狠狠的瞪了郑子文一眼。
    “不用你多说,朕自有分寸,退下吧!”
    “是!”
    郑子文慢悠悠的走出了御书房,然后顺手关上门,咧开嘴笑了。
    他是高兴了,不过李世民却愁坏了。
    作为大唐的霸道总裁,老李对刚才郑子文提出的土地年限制度很心动。
    心动得都快心痛了!
    但他也知道,要让那些世家大族心甘情愿的把手里的私有土地交出来,恐怕需要他付出很大的代价。
    该怎么办呢?
    李世民的眉头都快皱成一条瀑布了,却依然没有想出办法,他顿时忍不住叹了口气。
    “唉,要是这些家伙能向郑子文一样就好了。”
    话刚出口,李世民顿时一愣。
    “不对啊,郑子文这小子向来都是不吃亏的主,为什么他心甘情愿把土地交出来呢?对了……以他的本事的确不需要土地也能活得快活……咦?”
    李世民似乎抓住了什么,他的眼睛有些发直,过了半晌他顿时猛的一拍桌子。
    “对了!是商人!”
    他忽然想到了郑子文以商人的手段让自己过的滋润,同时也让他取消农民的赋税,转而收取商人的交易税。
    如今的大唐还有百分之七十八的土地是国有的,实际上也就是属于他的。
    他可以学之前郑子文说的那样,花钱让百姓帮他种地,然后把粮食卖给百姓,这样他也没有任何损失。
    那么损失的是谁?自然是那些圈占了土地的富商和士族。
    他们若是给的钱少,百姓自然不会帮他们干,如果他们给的多,李世民也没损失。
    等他们把粮食拿出来卖了,还能收他们交易税。
    一举三得!
    这些想法似乎相当不错,但真正需要实施却相当的麻烦,李世民顿时烦躁的在御书房里走来走去,但依然没有想到办法,于是他“砰”的一声推开了门,朝着门口的刘炳就喊了起来。
    “传房玄龄、杜如晦觐见!”
    “是!”
    房玄龄和杜如晦很快就进了皇宫,御书房的灯一整夜都没有熄灭。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当房杜二人提出任用任用商人做官的意见时,整个朝堂顿时哗然。
    百分之八十的官员都在强调“商人重利”,而言官也高呼着“与民争利,奸臣误国”,整个朝堂顿时乱哄哄的,老李的脸都被气黑了。
    就在这时,朝堂里响起了一个洪亮的声音。
    “皇商一事,老臣以为不能以‘与民争利’一言概之,若是能够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则百姓幸甚,则大唐幸甚,臣,崔贵,有本上奏!”
    这是及时雨啊,李世民眼睛顿时亮了,于是他大手一挥。
    “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