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166看病的九龙村小伙
    不过说起来倒也奇怪,王家那下人说把三槐堂卖给沈忘心,新的地契都已经到沈忘心手里了,他们居然还不来管自己要银子。
    他们就真的那么信任自己,不怕万一自己翻脸不认人,就白赔了一栋宅子?
    但这不是目前最要紧的事情,因此,沈忘心也只把想法按了下去,转到张家老两口卖田的事情上。
    “三爷爷,既是要卖田,可有别的人家想买?”沈忘心问道,“都出几两银子?”
    里正点点头:“这年头但凡家里有几个男丁的,哪有人不想多买几亩地?再加上那八亩田都在溪边,用水也方便。消息一放出来,就有好几户人家上门去说了,却仗着老两口家里没人,便拼了命往下压价。要三两银子的那还算宽厚的,有的甚至一亩地要一两银子,也不想想能卖给他们吗?”
    沈忘心没有立刻表态,而是站起身来,捶了捶自己发酸的腰部,问道:“三爷爷,那几亩田在哪里?您指给我瞧瞧。”
    里正闻言站在田埂上朝武步溪下游望去,然后指了指不远处的一连片水田,说道:“就是那边的那一片,离你这两亩地也不远。要我说若是真买了,打理起来也是方便的。”
    沈忘心顺着里正指的方向一看,果然看见一连片未插秧的水田在不远处。由于站得远,阳光照在田里蓄的水上,整片水田就像田字格的玻璃窗,看上去还有些刺眼。
    而且,这两处地方确实离得不远,中间连着一条她以前从没发现的羊肠小道,道上没什么杂草,看样子经常有人走动。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三爷爷,张家老两口人品如何?”
    里正不知她要做什么,但还是如实回答:“张家一家都是勤奋踏实的人,人品上没什么问题。心丫头,你问这个做什么?”
    沈忘心放下心来,说道:“若只有两亩药田,我一个人打理得不那么精细,还勉强照应得过来。若是再加十亩,我怕累死也伺候不了这么多地。三爷爷,您去问问张家老两口,我想把他们手里的十亩地买全了,他们二老平时的吃喝包我身上。至于哪天病了,医堂里也可以免费替他们看,只需要他们帮我伺候好这药田便是。”
    其实两个老人能干得了什么话?沈忘心这么做,无非是想尽自己的力,给两人一个念想罢了。
    里正当然明白沈忘心的意思,也并没有多说什么,问道:“心丫头,那你打算出多少银子?”
    老实说,沈忘心对田地的价钱,并不是太懂。
    只好道:“三爷爷您按行情看着办便是,要是他们愿意卖,我便让阿先在医堂账上划出银子,也好早点把种子播下去。”
    “好,那我就这么同他们说了!想必他们该是答应的,手头能有活干,也不至于太过寂寞,到头来伤了身子。”里正年纪大了,对生死之事比沈忘心敏感得多,见到沈忘心能有所担当,不由欣慰地看了她一眼,“心丫头长大了啊。”
    里正和沈大娘的想法不一样,沈大娘只希望沈忘心开开心心便好。但里正更清楚沈忘心是个有能耐的,以后必定成大器!可越是有能力的人,便越要有胸怀,若是心胸狭隘,只看中眼前的蝇头小利。那么,眼界注定会限制她以后的道路。
    可现在,他越来越觉得,沈忘心和他的预期越来越贴近,以后未必不能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沈忘心哪里猜得到里正的想法?
    她见里正笑得欣慰,也就跟着他甜甜一笑,道:“那就麻烦三爷爷了。”
    其实她没那么多的雄心壮志,只想着过好眼前的生活就够了。不过一切都凑了巧,若不是因为十亩水田,她也不可能白当什么大善人,把自己的医堂当作善堂来使。
    里正得了她的话,没有多作停留急匆匆地就走了。
    沈忘心这才发现干活不能停下来休息,因为一旦停下来休息,身体便叫嚣着自己已经很累了,不让她继续劳作。无奈,沈忘心只好收了农具,把院子的大门锁上,一边欣赏着乡下的春色,一边慢悠悠地走回三槐堂。
    因为想出了瘟疫的方子,沈忘心在村里的名声一时极盛,一路走过去都有人向她打招呼。她一一笑着回了,认识的问问他们家里病人的情况,不大熟的便微微点头。
    沈忘心回到三槐堂午饭正好熟了,桌上她把事情同众人分享了,还告知陈先如果里正或沈宣来他这支银子,直接给他们便是。
    吃完午饭之后,沉香迫不及待地拉着沈忘心到大堂里,请她看一个病例。这件事情马大夫也知道,便把自己的记录病例的本子给沈忘心看了。
    原来,是九龙村一个要娶媳妇的男子。前年两家人就各自递了庚帖,本来决定今年开春就把人家姑娘给娶回来,没想到临到婚礼前几天,这男子却临阵退缩,只说自己身体无有恙。家人问是怎么回事,死活也不肯说,指明了要到溪头村的五味药斋来。
    家人拗不过他,只好让他爹陪着,一起到了五味药斋。
    恰好沈忘心不在,父子二人便到村里亲戚那边去吃午饭,约好了等下午再来看病。
    沈忘心从马大夫手里接过本子,沙沙地翻着纸页,还没翻到最新的那页,便见马大夫欲言又止地盯着她看:“马大夫,你这是怎么了?难不成,这病人的病竟有什么难处?”
    马大夫支支吾吾,又顾忌沉香在面前,说道:“东家,要不这病你让他们到县里荣春堂去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