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狭窄,过一辆马车已是艰难,眼见对面来人,崔华霍便忙着将马车赶到宽阔处靠边,打算让对方先过。只待对方走近,他便咦了一声,天高地阔,竟在这里遇见了熟人,才听领头那人喊道:“崔寺丞,你怎来了这里?”
见对方认出自己,崔华霍只得上前。来人原是几名押解囚犯的官差,拉扯着四五个带枷砸铐的犯人,领头差役乃是石城县县衙捕头,姓魏,月初曾赴京接受刑部大考,曾与一众同僚在大理寺中相聚。那日狂徒在大理寺外行刺,这位魏捕头也曾出手对付。
大理寺执掌刑狱审议,理论上也是天下捕快的上司,那日崔华霍大显威风,在场捕头们对他多有印像,见他在此,自然上前参拜,才听他道:“魏头辛苦。我奉天后之命,与太常少卿通往黔州祭天,几位公务在身,倒不好耽搁……咦?那些流徒憔悴得紧!”
魏捕头闻言大骇,连忙解释,道:“寺丞少待,容下官禀明。这些囚犯并非身受流刑,原是本地徒役之辈,只因石城县米粮吃紧,这才将他们押往施州地界。原非属下等私刑折磨!”
听这话,崔华霍便也恍然。李唐以仁德治天下,凡罪犯者皆受笞、杖、徒、流、死五刑,其中徒刑不过苦役,流刑则要背井离乡,这些囚徒罪不致流放,却也受刑已久,形容憔悴,原不稀奇。
只是如此一来,他又有不解之处,问道:“沿途曾闻得黔商大义,买米赈济父老乡亲,怎地县衙中反倒米粮吃紧,连几个囚徒都养不活了?”
魏捕头闻言一怔,挥手屏退差役及囚徒,瞧了马车一眼,这才小声道:“寺丞有所不知,商贾虽广开粥场,却不救官宦人家,皆因大老爷百般阻挠,不教他们周济百姓的缘故。石城县毗邻施州,多少还有些存粮,甚少有人为一石米入伍戍边,大老爷征不够数,心急如焚,恨这些囚徒白吃,才寻借口将其送走。”
“西北边境初定,哪里还要这许多兵丁?谁给石城县令定了规矩,让他照数征丁?”
就见吴景辰从缓步下车,走朝前来,冷声发问。那捕头早知道他在,不敢惊扰,这才连忙近前拜见,回禀道:“下官拜见少卿!下官失言,望请少卿恕罪!”
吴景辰瞧他一眼,暗想这人圆滑小心,明知自己在此,还故意说起县衙中事,显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本就是为了叫自己晓得。如此,他便点头,道:“无妨,你说来就是!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是,少卿容秉。半月前,黔州刺史递来公文,着各县于五月之前,征丁千人。石城县因受灾较浅,加之数月前已征走几千壮丁,现如今只得百余人。少卿恕罪,下官直言,朝廷要不要兵,下官不知,但大老爷要赚五吊铜子,却是定数。”
吴景辰闻言无奈,直道:“黔州治下有彭水、彭水、洪杜、盈川、信宁、都濡六县,每县征一千人,也不过六千壮丁,纵得三万贯钱,哪比得上修养十年的税赋?”
魏捕头为人也算正直,只不过多世故些,眼瞧着县府大老爷借灾敛财,心中也颇有不忿,只恨不能像吴景辰这样为民请命,却也有心帮一帮家乡父老,这才冒险来说破此事,便道:“三万贯对少卿是小钱,对大老爷却是天大的富贵。黔州产盐,盐税不菲,可那是朝廷的钱,旁人哪敢妄动?更何况十年修养,大老爷早不知高升何处,父老死活,原本与他无关。”
这又是为官的另一种路子,外官与京官很有些不同。对朝中的一众官员来说,在其位而谋其事,食皇粮而报皇恩,每年领受俸禄,加上地方孝敬,本已足够,也算是朱门大户,有里有面;地方官就跟窘迫些,若真清似水、明如镜,便连着口袋也清白,虽饿不死,却难富贵。
在京城,即便是大衍府那等清明如水的所在,历任少卿也不用敛财,也不必结党,领着四品俸禄,又有帝后赏赐,既不用行贿巴结,也不肯受贿办事,每年供养大衍宗几百石米粮,还能养活一府上下几十口弟子。若是放在地方,情况就大不一样。
地方官受吏部考课,升迁调动都需要花钱运作,饶是吏部天官清明正直,该有的孝敬也是一笔开支。地方俸禄本就比京官要低一等,少进多出难免有捉襟见肘的时候;安分守己的日子还算好过,四下交友饮宴也要花钱,长此以往,若不从别处抠出些铜子来,单靠那点奉米还真不够看。
再者地方上四年一考,职位调动,十年时间的确足够黔州大小官员禄位高升,有本事的再进一步,没本事的就成庶人。若遇上家中大丧,还难免守制三年,三年后入朝为官,自不在原本位置。总而言之,一任地方官根本等不得十年修养,倒不如趁着天灾大赚一笔,攒下些私财积蓄。
想通此节,吴景辰便瞧那捕头一眼,轻声道:“但不知这几个月,有没有可疑之人出入县衙?又或者县衙之中,可有大宗银钱送出?”
他这话问得蹊跷,魏捕头听得分明。那日大理寺前,一众刺客围攻吴景辰的场景他历历在目,便知道右相与吴景辰有些关系;时隔半个月他就赶来黔州,所为何事简直不言而喻。虽然魏捕头不知道其中的关窍,但他身为捕头的直觉着实厉害。
他这么问,几乎就是直说怀疑地方官买凶,魏捕头不动声色,只道:“大老爷精打细算,少见生人,少动银钱,与上司也少有往来……不过年初时几位老爷凑过一箱金子,说是送给右相了。”
一两黄金折十六吊铜子,也就是一万六千钱,虽不知那箱子是大是小,一箱黄金也绝不是小数目。黔州官员的确是在右相这儿吃了大亏,这才着急捞钱回本,而这钱也着实送入了右相府中,自有那一叠书信为证。
吴景辰摇了摇头,也知道从魏捕头口中问不出什么,正要打发他走,就见同行的一位差役大步上前,怒道:“魏磊!大老爷待你不薄,你为何肆意诬陷?太常少卿明鉴,此人心如蛇蝎,不足为信!”
说着话,那差役便抽刀兜头砍来,一柄钢刀直如闪电般,看似砍向魏捕头,实则劈朝吴景辰。顷刻间,就见红光一闪,吴景辰抽得朱砂剑在手,第一下格开当头一刀,第二下正中差役脖颈,这一下就叫他白眼一翻,仰面朝天躺倒。
崔华霍收刀回鞘,菖蒲藏好袖中的蛊毒,高尝修将钢针掖回腰间,三人这才快步上前,连声道:“少卿,你没事吧?”
吴景辰面无表情,推开吓愣的魏捕头,迈步蹲身,在那差役脸上揉捏片刻,这就提着一张人皮面具起来,叹道:“魏头,你看走眼了!此人乃是刺客!”
魏捕头一眼瞧去,就见地上躺着个满面烧伤,眉眼模糊的中年人,绝不是自己手下的差役,这才倒吸一口冷气,急切道:“这……少卿明鉴!我不知他遭人顶替!下官绝无戕害少卿之意!”
“无妨,此任刺客首领乃是千面娘子,所谓千面,便是易容之术了得。这人自毁容貌,乃是刺客中的棋子,真正高明的刺客,当如沧海一粟,渺不可觉才是。”
高尝修和菖蒲悚然一惊,暗暗对视一眼,心道吴景辰乃是正道中人,抛开他太常少卿的朝廷身份不算,也是大衍宗嫡传出身,竟对刺客这般了解,就叫他俩心里有些发虚。
而且,他俩就在吴景辰身边,却不曾接到刺杀他的任务,就不知这人是从何冒出,又为何要舍身行刺。须知蝼蚁尚且偷生,刺客可以不惜命,但不该白白送命。
“这人假扮做苏威,那苏威是……”
“脸皮都被剥走,他自然是死了。只不知这刺客假扮差人,意欲何为?你我原是偶遇,他不是为我而来。”吴景辰仔细打量着手中的人皮,神情之冷漠就叫崔华霍想起那日验尸的场景,顿觉恶心,连忙别过头去,道:“刺客混入公门之中,只怕别有所图,石城县那边……”
囚犯和差役都吓傻在一旁,只有魏捕头还能勉强保持镇定,颤声道:“难道刺客要谋害大老爷?”
吴景辰将人皮丢在刺客身上,冷笑道:“这刺客值一两黄金,谁能舍得花这笔钱?我瞧这人倒像是县令自己找来的,沿途监视,免得手下胡说。”
众人悚然一惊,差役们更是扭头看向同僚,生怕身边还有刺客潜伏。一时间人心惶惶,才听崔华霍道:“诸位无需惊慌,刺客当仅此一人。他既已暴露身份,也被少卿治服,便也无碍。魏头,你将他捆住,记得用牛筋索,押至清江县地界,再行拷问。对了,小心别叫他中毒。”
他最后这句说得莫名其妙,吴景辰倒是赞他吃一堑长一智,就不知有本事悄无声息在牢中下毒的,正是身边楚楚可怜,吓得花容失色的菖蒲。
魏捕头闻言恍然,连忙掏牛筋将那人五花大绑,生怕他还有别的手段,只将那牛筋勒得入肉三分,再泼上凉水,直将那刺客勒得喘不上气,看样子只怕押不到**县,就要血脉崩裂而死。
菖蒲动了动手指,却被高尝修一把按住,才听他说:“少卿,菖蒲姑娘家的,见不得这些……”
吴景辰回头一看,果见她面如白纸,便道:“此事已了,我们尽快上路。魏头,你沿途小心,到清江县后,不必急着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