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元年(664年),三月初三,上巳。
帝后相聚于芙蓉园,宫娥采女如彩蝶般穿梭不休,微风撩动帷幕,鼓乐遥遥传来,群臣齐聚紫云楼,登高望远,赏景观湖,诗文雅乐,不亦乐乎。
武后临朝数年,已然树立起足够的威严与尊贵,端坐在皇帝身旁,自有一派女主人的风范。少了珠帘幔帐,群臣愈发觉得天威难测,只瞧她凤目扫来,就觉得心底一颤,不由得低下头去,假装沉浸于美景醇酒之中,难以自拔。
“当此良辰美景,君臣相聚之时,怎不见太常卿上前敬贺?”
武后高高在上,淡淡开口,声音虽弱,却压过丝竹鼓乐,压过群臣欢谈,压过春风细浪,压过燕语莺声,传至每一个人心底,叫众人齐齐一颤。才见年轻的右相缓缓起身,拱手道:“启禀皇后,赵翔已有三日不曾出府,告了假,说是窥见天机,需要闭关数日推演。”
“什么天机,分明是假意推脱!太常卿执掌礼乐,在其位,谋其事,上巳佳节,普天同庆,他也能不来么?天意鬼神,祸国之说!来人,去诏他来。”
皇帝冷哼一声,这就叫群臣无言,才听武后道:“陛下,太常卿本意为国操劳,便随他去罢。”
话音未落,就听得阁楼下传来一阵怒喝惊呼,噔噔噔就将一人步履蹒跚,登上楼来,正是太常卿赵翔。才瞧他衣冠整齐,一丝不苟,脸上却净是仓皇模样,似乎瞧见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东西,双眼发肿,嘴角微颤,浑不顾身旁宦官劝阻,几步就抢进皇帝面前,疾呼道:“陛下!塌天大祸!”
当此佳节吉日,身为太常卿擅闯宴席,口出妄语,本就是弥天大罪。皇帝又不信鬼神之说,最恨听什么天意,闻言便怒目圆瞪,正欲开口训斥,却觉得手中一紧,已然被武后抓住,才听她道:“带他下去,灌安神汤。”
先前他闯入酒宴,宦官们不敢阻拦;眼下得武后开口,当即有几名膀大腰圆的宦官冲上前来,连拉带扯,将赵翔拖了下去。却听他口中疾呼不止,大喊着国运气数之类,状若癫狂,气得皇帝几番欲要训斥,全靠着武后怀柔,才勉强压住了火气。
遭他这么一闹,酒宴便失了气氛,虽又有几名文官又上前作诗恭贺,却再难讨得皇帝欢心。不多时,皇帝一手扶额,斜靠在龙榻之上,看似疲倦,又似不耐。武后服侍他多年,晓得他痼疾复发,这便招来人服侍,搀着皇帝退席。
不管阁中群臣如何,武后只服侍着皇帝进了汤药,才听他道:“带赵翔来。”
武后心中一颤,就不知赵翔会说出些什么。虽然皇帝不信天命气数,可她却深切晓得,赵氏一族自太宗朝便稳坐太常卿之位,甚至压过出身大衍宗的太常少卿一头,的确有些本事,着实不可小觑。
武后不怕他算得不准,妖言惑上,就怕他算得太准,戳破了某些机缘。袁天罡的预言,藏在她心里四十年之久,成就天下之主的梦想,才是支撑她服侍两朝君王的动力。
绝不能叫赵翔胡言乱语,搅乱陛下的心神!
一念至此,武后便转头转头瞧向宦官,便见他低眉顺眼,低声回道:“启禀陛下,太常卿刚用了安神汤,眼下神思迷糊,怕不宜面君,只怕冲撞了。”
“带他来!朕,才是天子!”皇帝怒喝一声,愈发觉得晕眩,武后见状,心中稍稍安定,才道:“没听见陛下口谕么?宣太常卿赵翔觐见!”
不多时,就有宦官拖着宛若一滩烂泥的赵翔来到帝后面前。武后一看他两眼迷离,口涎横流,满身污秽,肚子撑得滚圆,便知道宦官怀恨在心,矫诏而行,不晓得给他灌了多少安神药进去,已然摧毁了他的神志,就不怕他说得出什么。
皇帝患风眩多年,发病时几乎两眼不能视物,只听武后说赵翔带到,便冷声道:“你……有何话说?”
听到皇帝的声音,赵翔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清明,只觉得有天大的要事要禀报陛下,又不知该如何组织这千言万语,只含糊道:“启奏……天命……龙气……”
他话语含糊,皇帝倒也听清,这就冷哼一声,斥道:“什么天命,什么龙气!胡言乱语!朕念你素日忠厚,暂免你犯上之罪。回去闭门思过罢。你要闭关,便闭关去。”
皇帝说到闭关,赵翔便浑身一震,终于想起来那件要事,这才用尽全身的力气,厉声吼道:“陛下!黔州将有贤人出!主天地改易!江山流转!臣耗费三日三夜,算得那贤人生辰,乃是甲子、丁卯、辛亥——”
一语未尽,赵翔便觉得天旋地转,肠胃中安神汤翻滚不休,似乎有某种渺不可知的力量阻止他泄露天机,这就热血和着药汤吐了一地,身子一软,扑倒在秽物之中。
他本已五十余岁,比不得年轻少壮,苦熬三天三夜,推演浩大天机,已然熬干了心血,早就油尽灯枯,全靠着一股血勇,才冲到紫云楼中,只为将天机禀报陛下知晓。
有没有那几碗安神汤,原本无足轻重,泄露天机的赵翔,注定不能活着走出紫云楼去。
皇帝痼疾复发,太医令就在一旁服侍,见状便慌忙抢步上前,扶起顶头上司,伸手探他脉搏。手还没碰到脖颈,他心中便是一惊,才感到赵翔的身体烫如烈火一般,仿佛由内而外在燃烧,几乎不可触碰,便是心火外焚,已然见了死相。
手腕突然一紧,太医令骇然瞧着赵翔猛然睁开双眼,嘴唇翕动,微不可闻道:“辛卯。”
说完八字的最后一部分,赵翔也吐尽了胸中最后一口活气,这便暴毙当场,至死不肯瞑目,直叫太医令浑身发抖,喉舌发紧,说不出一句话来,听武后叹道:“抬下去罢。厚葬。”
宦官带走了死去的太常卿和茫然无措的太医令,帝后转入内阁中相顾无言,好半天才听武后低声开口,道:“陛下,此事……”
“成全他!他要做忠臣,便成全他尽忠!宣陈炳同来,算算那‘贤人’生在何处,斩草除根便是!”
三月初三,上巳佳节,当朝太常卿暴毙紫云楼中,皇帝怜他忠厚,赐下天恩,准以国公之礼厚葬,并让庸怠无能的太医令陪葬。三日后,太常少卿陈炳同突发急病,再两日不治身亡。
赵翔之子赵苍崖继任太常卿之位,陈炳同之子陈远道担任少卿之职,朝中风平浪静,不起一丝波澜。
三月十五,黔州洪杜县治下,黄罗镇葛大户家惨遭山贼洗劫,一门上下二十七口,连带奴仆牲畜一个不留,惨遭灭口。三个月后,黄罗镇爆发瘟疫,来势汹汹,年仅十三岁的崔华霍安葬家人之后,动身北上,投奔远在长安的姑妈。
几乎没有人留意到,葛大户家遭劫前两天,一名道人只身来到黄罗镇,借宿在豆腐坊老吴头家。次日清晨,老吴头还没满月的幼子夭折,震天的哭喊中,不见那道人身影。
命运的轨迹再度交汇,一辆马车载着三人踏上回乡之路。车马摇晃中,吴景辰不知何时睡去,恍惚里梦见许多并未经历,却宛若亲见的故事,出了一身透汗。
“少卿,少卿!快醒醒!”
吴景辰缓缓睁开眼睛,就见高尝修满脸急切地呼喊着自己,但觉得周遭晦暗不明,似是天色已晚,便道:“怎么了?”
高尝修见他转醒,心中安定,才道:“少卿连日疲惫,先前小憩了片刻。我方才听少卿痛苦呻吟,似是陷入梦魇,才斗胆将少卿唤醒。”
梦魇么?吴景辰仰起脸来,回忆方才的梦境,却觉得记忆瓦解冰消,正迅速从脑海中散去,再不能够记起。摇摇头,他才道:“我没事。到哪了?”
就听崔华霍略带尴尬的声音传来,道:“先前有段路被山洪冲毁,不得以绕了远路。小路难走,只怕入夜前赶不到下一个村落,咱今晚只得露宿一宿。”
话音未落,就听菖蒲咯咯笑道:“崔郎君不是老马识途,驾轻就熟么?怎也有失算的时候哩!妾身之前可就说过,林子钻不得,险路走不得,郎君就是不信,还要笑我胆小!这下可好了,荒山野岭的,郎君要受罪呢!”
这几日相处下来,菖蒲与几人熟稔了很多,也不再那么拘谨,显露出泼辣性格来。吴景辰还好,一向是平静冷淡模样,与她说不上几句话,她也不多搅扰;崔华霍就倒了大霉,时常被她调戏,有时避无可避,不得不承受她刻薄言语。
不过说笑归说笑,菖蒲还是很有分寸,崔华霍也就不恼,只得无奈道:“这一路来,也不是日日都有落脚处,出门在外,难免有些不方便。谁承想山洪断道,石城县也不疏浚修缮,往来不便,岂不是耽搁百姓生计?”
吴景辰闻言冷笑,道:“这是老天帮忙,石城县高兴还来不及。你我轻车小马,自能绕道而行,粮商一个马队,如何绕得过去?春夏之交,江水泛滥,水路原不太平;再堵了陆路,便是最好不过。”
众人听他说得冷彻,心中不免有些不适之感,虽知他这么说必有道理,也不免觉得心寒,才听崔华霍道:“少卿此言,未免偏颇。况且粮道被堵,吃亏的还是百姓。”
吴景辰摇摇头,叹口气,道:“都说天灾人祸,我等能救人祸,却救不得天灾。”
众人无言,只得暗暗叹气,这就沉寂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