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青州黄巾军攻入兖州,斩兖州刺史刘岱,兖州震动。
这时东郡太守曹操的部下陈宫劝说兖州治中、别驾等迎曹操入主兖州,与曹操素相友善的济北相鲍信也极力推荐曹操。
于是兖治中万潜与鲍信亲至东郡迎接曹操出任兖州牧。曹操进入兖州后,立即与鲍信联军堵击青州黄巾于寿张东郊,两军展开激战,黄巾军久经战阵,兵皆精悍,阵斩鲍信。
曹操身先士率,激励将士,经过昼夜激战,终于将青州黄巾赶出奉张。俘获降卒三十余万,男女口百余万,随即挑选青州黄巾之精锐者,组成一支军队,号青州兵,从此,曹操实力大为增强。
闻知刘岱战死,曹操欲顶替刘岱为衮州牧,董卓大为不爽,立即上奏献帝,以京兆尹金尚为兖州刺史。
曹操得到消息,在途中伏击金尚,金尚逃奔袁术。曹操虽然没有朝廷正式的封印,但是至此成为真正的衮州牧。
而董卓在长安,威福更盛,盗用天子车服,并命尚书以下众官有子皆至其相府禀报。又以其弟董文为左将军,从子董璜为侍中、中军校尉,皆典兵事。大封其宗族,董氏襁褓中婴儿皆得封,男皆封侯,女为邑君。于长安筑郿坞,高、厚各七丈,其中积谷可用三十年。
董卓又残暴好杀,诸将稍有言语差失,立即处死,又以叛逆之名,大杀关中旧族。其倒行逆施引起朝臣强烈不满。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碗、尚书杨瓒等密谋杀掉董卓,董卓自知为人所怨,出入常以骁勇过人的中郎将吕布作护卫。让众人无法下手。
这一日,刘稚正在府中与甄姜甄脱闲聊,二女一边将财物之事交与男人听,这时,董卓进来汇报:“主公,外面来人,自称是司徒派来的信使,求见主公。”
王允的信使?
刘稚想了一下,就明白王允何意。
“叫他进来。”
“诺。”
不多时,典韦带进来一名壮硕青年,来到刘稚近前行大礼:“小人王安,拜见使君大人。”
刘稚道:“王司徒遣你来何事?”
王安道:“司徒大人命小人带来书信一封,请使君大人过目。”
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双手呈上,典韦上前接过递与刘稚。
刘稚取出书信仔细观瞧,与自己想的一般无二,王允邀请自己联手诛杀董卓。
诛杀董卓之事,刘稚很希望做,但是,却不愿意跟王允联手。
历史上作为诛杀董卓的首要功臣,王允自然少不了朝廷的嘉赏和广大人民的称赞。王允有些飘飘然起来,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所谓,毫不在乎,甚至居功自傲。
每当群臣集会,王允很少像以前那样和大家推心置腹,共同商讨权宜之计,而是正襟危坐,面无和悦之色。慢慢地,群臣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推崇和拥护他了。
王允在如何安排和处理他的旧部时,反复无常,态度极不慎重,而这正是王允最后走向灭亡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这样一个人,刘稚不想和他联手,只怕联手诛杀董卓之后,对手就变成王允。
最主要的:刘稚不想居于庙堂,至少这个时候不想,刘稚比不得曹操和袁绍,门生故吏一大堆,自己充其量认识一个伏安,加上一个蔡邕。
只凭这两人能让自己在庙堂之上立足?诛杀董卓之后,王允会把持朝纲,自己要么做顺臣,要么再跟王允斗一场,就不如现在坐山观虎斗。
就算要对董卓动手,也要有献帝的诏书,否则就成了给他人做嫁衣裳,不要以为庙堂之争很简单,输的人会连家中三尺童子都搭上性命,庙堂之战,一点不比战场厮杀简单。
刘稚看罢书信,随手放在桌案上,“兹事重大,非一封书信可以说明,你回去禀告司徒大人:刘稚空有锄奸之志,奈何时机不至。”
王安道:“诺,小人一定把使君之眼原封不动的告知司徒大人。”
王允得到回禀,不禁手缕胡须沉吟不语,良久叹道:“锄奸还得依靠自己啊。”
门一响,一个少女托着一个盘子进来,只见她乌云巧挽,娥眉细长,一点朱唇,两行碎玉,面如梨花,止步轻盈,柳腰花体,秋波送情,衣飞彩凤,环佩玲珑。
少女托着盘子来到王允近前,朱唇轻起:“老爷,请用茶。”
王允微微点头,“貂蝉,你且坐下,老夫有事要与你讲。”
“诺。”
王允挥手名其他人退下,紧闭房门,貂蝉就有些怀疑。
待貂蝉坐下,王允叩头便拜。貂蝉惊伏于地:“大人何故如此?”
王允道:“你可怜汉天下生灵!”言罢,泪如泉涌。
貂蝉道:“大人,貂蝉自幼蒙您大恩,方有今日,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王允:“百姓有倒悬之危,君臣有累卵之急,非汝不能救也。贼臣董卓,将欲篡位;外地诸侯火势力有不逮,火势鞭长莫及,朝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义儿,姓吕,名布,骁勇异常。我观二人皆贪色之徒,今欲用连环计,先将汝许嫁吕布,后献与董卓;汝于中取便,谍间他父子反颜,令布杀卓,以绝大恶。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皆汝之力也。不知汝意若何?”
貂蝉道:“为国除奸,小女子万死不辞。”
王允道:“事若泄漏,我灭门矣。”
貂蝉道:“大人勿忧。妾若不报大义,死于万刃之下!”
王允拜谢。
且不说王允这里要用连环计谋划董卓与吕布,再说刘稚,眼见并州日趋安静,刘稚就感觉该是迎娶伏寿之时。
正式迎娶伏寿,等于将自己的手伸进庙堂之上,自己现在驻军并州,董卓也会顾虑一二。
想罢,刘稚将郭嘉、徐庶二人喊来商议对策。
“王司徒与联手于我对付董卓,然我身在庙堂之外,空有力而用不上,今番,我打算正式迎娶伏寿,尔等有何看法?”
郭嘉道:“主公万金之体,前往长安只怕不妥,臣以为,迎娶伏小姐可以,但是,主公万不可前往长安。”
徐庶道:“奉孝之言甚是,请主公千万不可冒险。”
刘稚笑道:“尔等先不要急着下定论,先听我慢慢讲来。陛下先封我为并州牧,又封我为卫将军,于情于理,我都该进京面圣,我打算现上奏表,若是得到回信,我在进京,当然不会单枪匹马,而是由天子旨意率军进京面圣,一来面圣,二来迎娶伏寿,三来震慑一下董卓,尔等意下如何?”
二人道:“若是率大军进京,确实可行,只是,董卓会同意吗?”
“董卓若不同意,岂不是等于怕了我刘稚?”
三人不禁大笑。
正在此时,典韦来报:“主公,外面来了三人,自称是来投奔主公,请主公示下。”
刘稚不禁一喜:终于有人主动来投吗?
“好,待某亲自出迎。”
这叫礼贤下士。
刘稚在几人的陪同下来到州牧府外,一抬头,刘稚就是一楞,当前一人面如重枣,黑眉长髯。冷眼这么一看,跟关羽关云长长得差不多。就是眼睛大点儿,不是凤目。
别人不识此人,刘稚可是太知道他——魏延为文长。
魏延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空有一身好武艺,一生颠沛游离,保了三个主人,没有一个信任他。刘备对魏延稍好些,又碰上个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的诸葛亮,压制了他一辈子,有功不奖,出好主意也决不采纳,死后还不忘把他置于死地,真是十足的悲剧人物,要说魏延品性怎么也好过三姓家奴的吕布,而吕布再不济也还霸占一方,最后轰轰烈烈地战死,强过窝囊一生的倒霉蛋魏延。
在魏延左边,是一个三旬左右的大汉,一脸的精悍之色,刘稚却想不起他是谁,在魏延的右边是一个面色发黄的少年,一双眼睛极为有神,他又是谁?
刘稚上前一步,向魏延道:“今日喜鹊枝头闹,某一直在思考有何喜事,原来是文长到来,可喜可贺。”
魏延眼珠子一下子就瞪起来,不相信的看着刘稚:“使君认得某魏延?”
刘稚笑道:“想当日某下荆州,先访奉孝、士元,欲再访文长,可惜天下诸侯伐董卓,打乱某得计划,正思索再下荆州访文长,没想到文长主动来寻,刘稚之幸也。”
魏延急忙道:“小人来的匆忙,请使君莫怪。”
刘稚道:“怪是要怪的,只怪文长来的太晚。必须罚酒三坛。来来来!快与某进府。”
上前一步抓住魏延手腕就走。
魏延惊喜至极,来投刘稚本就是抱了一线希望,只是自己默默无闻,魏延一路上很是忐忑,没想到刘稚给他一个大惊喜。
魏延急忙纳头就拜:“主公在上,魏延拜见主公。”
“好好好!某这里就是缺乏文长这样智勇双全的猛将,文长暂为将军,待有了军功,可为郡守。”
魏延高兴地差点蹦起来,再次拜谢,然后想刘稚道:“主公,这两位兄弟随臣一通来投主公。”
刘稚点头:“文长的兄弟,就是某得兄弟。”
魏延感激的要趴下了。
指着大汉道:“主公,此人名叫刘辟,一时糊涂走了斜道,现在改邪归正,随臣来投主公,请主公不计前嫌。”
“刘辟?黄巾渠帅刘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