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天的征战总算结束。段煨有点恼火,要不是有贾诩在,他早就忍不住出兵。贾诩给他的只有一句话:“听陛下的,除了皇帝不听,也不要信别人。”
所以段煨一直忍着,等着刘协说话,他把贾诩圈在自己的营中作为救命稻草。段煨与贾诩都是武威人,对贾诩异常了解,两人还有一点点渊源:贾诩曾与人一起返乡,途中遇到豪强,随行之人全部被害,贾诩宣称自己是段颎的外甥幸免遇难。段家人知道此事之后没有追究,认为贾诩有急智。
接到李傕的传信,段煨嗤之以鼻:李傕、郭汜什么品性,我还不清楚?董承、杨定也不是好东西,他打定主意不趟这趟浑水,下令严守军营,不得出战。
张济在后军得到探马报告,李傕郭汜再次领兵前来,赶忙派人给董承、段煨去报信,请他们共同出兵作为两翼,三路齐攻,可大破李傕。
张济与张绣排好阵势,只等两翼齐出,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张济心灰意冷:董承为消耗张济,不肯出兵。段煨保持中立,只接天子诏。
李傕、郭汜各带三千铁骑冲阵,张济的阵势本就是草台子,对付骑兵的壕沟、拒马一概全无,长枪兵根本就挡不住。
张济长叹一声,弘农是回不去了,关中也去不成,即便是我们去雒阳也是沦为笑柄。“绣儿,咱们退军吧。”
“叔父,我们往哪里去?”
“荆州。我们南下荆州吧。”关中、关东无法立足,蜀中路不通,又不能去塞北吃沙,只剩下荆州。
张绣玩命的护着张济和邹氏退走,张济手下两万人只剩下一万五千。李傕与郭汜也不追赶,继续朝中军冲去。张绣逃出后,才发现蔡琰不见,心中恼会痛恨不已。
董承只得保护刘协继续东逃,死亡的百官、士卒不可胜数,女眷辎重,皇室的各种器物典籍、仪仗全部被丢弃。肉盾与钱财暂时阻挡西凉骑兵的脚步。
周仓此时还在等得焦急,算算日子天子早就该离开弘农,怎么过了半个月还没有动静。派回的探马回来报告,杨定在华阴与段煨交锋,周仓、陈到、徐晃都惊呆了,董承、杨定你们咋都不上天呢,这都是什么时候了还在整这些。徐晃还有几分的庆幸,幸亏脱离杨奉,否则自己也成了猪。
“不能再等了,返回吧。咱们独自回去毫无益处。”周仓说道。
“我都觉得没脸回去见大家伙。”陈到有点羞涩。
“听将军号令!”徐晃很欣慰,很不舍气。
“周福想必已经快到黄河边接应,周贵、周冲你们带人先走与周福会合,我们在黄河再会。”
周贵、周冲知道自己的责任很大,立即领令出发。
周仓将兵马分为三路,与陈到、徐晃各领五百步兵和一百骑兵原路隐秘潜回。周仓原本是要发动夜袭,然而事实让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许多士兵在晚上根本就看不清,这在后世称之为夜盲症,主要由于营养不良造成,除非点亮火把来个灯火通明。周仓不敢冒险,他把进攻的时间定在黎明时分。
李傕等人取得大胜还沉浸在欢乐中:张济远遁,董承、杨奉逃跑,段煨关门自保,已经没有顾虑,手下的士兵征战辛苦,需要犒劳一下,否则不喂饱了哪个还肯厮杀?后面还有两万大军,等大军赶到就可以继续追击。
于是士卒们一个个喝的走路打晃,还剩下一些比较清醒的忙着在那里分赃,争抢缴获的物资,有的则是抓着女眷寻欢作乐去了。整个大营都是喝酒的吵闹声,分赃不均的争抢声,士兵赌博的吆喝声。
周仓让眼睛好的士卒牵引着看不清的,趁着夜色潜伏在李傕大营的外围,一直等到半夜李傕大营的吵闹声逐渐消失,周仓下令骑兵在前,多带火把,准备冲营。
待到快要黎明时分,周仓下令敲锣为号,三路兵马一起冲向李傕大营,冲在前面的三百骑兵在营外点起火把向内投掷,为步兵指明方向,很快李傕大营火光冲天。
此时营中兵卒还在熟睡,丝毫没有防备,这也怪李傕以为获得大胜,在营外的沟堑、鹿角都十分简易,根本经不住周仓、陈到、徐晃三路军马的冲击,尤其是徐晃手持大斧长驱直入,如入无人之境。惊醒的士卒,朦胧中见到营中四处着火,喊杀和锣声震天,不知道来了多少人马,匆忙中顾不得披挂,只顾得逃跑,毫无迎战之心。
李傕、郭汜在睡梦中被心腹叫起,见大营已乱,无法再纠集队伍,慌忙骑上战马狼狈逃离。周仓等人斩首千余,抢回物资无数,马匹数百。看天渐渐亮了,周仓兵少不敢继续追赶,下令收兵。
“公明,你将缴获的物资分出一部分,带五百骑兵先走。”到手的东西哪能轻易让给别人,更何况是白眼狼。
徐晃受伤的心灵总算得到一点安慰,带领手下收拾东西自顾走了。
“陈到,这些被俘的仆从、女眷,叫他们愿意各自散去吧。”
周仓与蔡琰阴差阳错各奔东西,蔡琰流离之间被匈奴人掠走,一去便是十八年。
周仓见不到张济叔侄,偷偷向救回的官员打听,才知道张济远走他乡,周仓还以为蔡琰被张绣带走,心里默默的祝福他俩。段煨严守大营禁止出入,始终不再露面,周仓远远观望段煨大营,叹息不已:这一次又与贾诩失之交臂。
周仓收兵回来见天子刘协,同时上交抢回的财物、器具、典籍和官员等。
听说击败李傕,刘协总算有了点安全感,但是董承和杨奉却对周仓有所不满,认为周仓未经调遣私自回军,令周仓交出缴回的物资,美其名曰孝敬天子,然后又被派往前部。
总结这次失利的原因,是因为张济临战脱逃,再次验证董承对张济的怀疑。反败为胜的原因,是因为董承调度有方,调动周仓突袭取得奇效。
刘协对董承大加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