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道教将这一天作为中元地官的生日,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依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
英烈祠就在这一天举行追悼,悼念典韦。忠烈祠占地五百亩,共分为英烈堂、英烈记和英烈谱三部分。英烈堂占地百亩,通道两旁种有苍松翠柏以及石人、石马,中正为大殿,大殿中央石碑刻有英烈二字,石碑左手为典韦石像,右手为华雄,不知以后还会有谁的石像会立起。
穿过英烈堂,一条石板路将英烈记和英烈谱两个展厅分为左右。英烈记专门记录徐州发生的各种战役,既有壁画也有碑文。英烈谱则是记录英烈个人的生平事迹,以及生前的用具、兵刃,现在供奉的是典韦的铁戟和华雄的砍山刀,还有两人的金质勋章。
周仓率领徐州文武齐聚忠烈祠,甘小妹与典满披麻戴孝,哭如泪人。周仓送上挽联:生为人杰,死为鬼雄。
周仓叙述着与两人的相识,两人立下的赫赫战功。“只因为在人群中相互多看了一眼,典韦与华雄在西凉不打不相识,从此开始并肩戎马。现在两位将军可以长相伴,一起看我徐州男儿杀敌。”
周仓之后,赵昱与徐晃两人分别带文武为典韦与华雄上香。武将们对建英烈祠举双手赞成,而赵昱则觉得有点小题大做,武将就该马革裹尸,就算两人有突破乌巢的大功,也不至于建英烈祠,既然已经建了就不好说什么,以后再有这种情况要好好劝诫一下周仓。
三十名退伍老卒引领众人参观英烈记和英烈谱,一路讲解,众人不断感叹徐州有今日之成就实属不易。不能只有老卒而没有管理人员,周仓下令陶氏兄弟分别任英烈祠主事与从事,待遇与各司相同,两人终于有了比较像样的营生。
忙完英烈祠的祭奠,马上就要筹备第二次大考。孙乾统计的参考人数达到一千三百多人,较去年增加近一倍。初次大考,来自外州的韩悦崭露头角,吸引了更多的外人来徐州,来多少人周仓不在意,他只在意会有多少人留在徐州。
将大考的事交给赵昱、刘政、孙乾等人,周仓招来周文,开始研究下一步的部署,没有政事的羁绊,周文可以把心思都用在战略上。
“主公,事情有点不对劲啊。袁绍为何突然将袁谭调往黎阳,这其中的深意耐人寻味。”
周仓掐掐日子,霍得睁大眼睛。“袁绍命不久矣。”
“啊?主公如何知晓?”
呃,这可不是自己算出来了,而是历史书上写的:建安七年七月袁绍病故,九月曹操渡黄河进攻黎阳。
“此必定是袁绍自知不久人事,才将袁谭调往黎阳,既可防备曹操,又可准备传位给袁谭。他是在准备后事!”
周文半信半疑,周仓凭这个就断定袁绍活不长了?不过好像除了这个原因,实在难以解释袁谭为何会驻守黎阳。
“主公是觉得袁绍会传位给袁谭而不是袁尚?”周文自言自语道。“确有这个可能。但万一传给袁尚,那冀州乱矣。”
袁绍啊袁绍,你就不能多活两年吗?说这些没有用,赶紧想办法破局吧。“元芳有何妙策?”
“难啊。袁绍一死,曹操独大已成定局,短则三年长则五年就可平定四州。”周文的意思很明确,袁绍死了就不能指望袁氏兄弟能做出什么事。“好在三年时间足够我们在锦州建城,有三城共卫辽东,辽东不足虑,问题就出在徐州。”
“我有三策供主公斟酌:其一,连接孙权与刘表,在曹操北伐之日主动出击突袭许都,刘表虽不足信,但孙权那里可以一试,若有孙权相助,此计可成,纵使夺不下许都,也可令中原大乱,混乱之中就会机会。其二,静观态势,以不变应万变,曹操若是信得过主公,那主公稳坐徐州,若是信不过则退出徐州北上辽东,专心经营辽东。其三,与曹操修好,全力助曹统一天下,主公仍为其臂膀。”
周文最倾向于参与曹操与袁氏的大战,混水摸鱼。退而求其次就是退出中原,在辽东称王。最坏的打算是投靠曹操。
周仓的选择又一次回到*,但这时已不是二十年前的周仓,那时候没有地盘、缺兵少将,只能傍一棵大树,现在周仓完全具备争雄的底气。
只是时间上差那么一点点,要是袁绍再多活两年,冀州的底子再厚实一点,袁谭能够顺利接位,从而能与曹操博弈一番;锦州城池建好,辽东防卫牢固,能够将辽东的兵马撤回来两三万人,那局面对周仓最为有利。
“请华佗先生去给袁绍探病吧,希望还来得及。”周仓轻轻叹道。“令周冲停下其他事务,撒出人手全力打探冀州、许都和江东情报。”
周文看着周仓,这些举动远远不够应对现在的局面,难道周仓还想再等等?若华佗真的能起死回生,让袁绍渡过此劫难,那是最好不过。
“再令,大考结束后,赵昱出使许都,一是向朝廷禀报本次大考情况,二是向朝廷进言,自黄巾董卓为乱,学校多废,后生不见仁义礼让之风,请朝廷在郡国各修方学,县满五百户,即置校官,选乡中俊才教学。另官吏及将校子弟有才学者,皆可诣博士受业。”
周文竖起拇指,高!周仓将治学作为与曹操缓和矛盾并向曹操示好的突破口十分高明。治学、办学,谁能说不对?至于两家之后的关系,那就要走着瞧。
“这几件事你立即去办,华佗先生那里我亲自去说。”
周仓与孙达两人立即前往学院去请华佗,不料扑了个空,学生说陈登病情发作,华佗已去陈登府上,周仓心中一惊,隐约有一些不好的预感,又赶忙去探望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