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9章
    到临去时,李泰才知道原本李二陛下定给他的长史换了,换成了权万纪。这权万纪早年是当御史的,最会找茬,前几年奉命去当吴王李恪的长史,李恪出去骑个马、不小心践踏了庄稼,他也正儿八经地上报,弄得李恪什么都不敢干,还得井着他这位长史!
    当年权万纪当御史时战绩也很不错。
    比如有次有个叫李好德的人妖言惑众被大理寺拿下,大理寺丞张蕴古说这人脑子有点毛病,当时是发病了,不应该治罪。权万纪当场跳出来说,这张蕴古和李好德的哥哥李厚德是好朋友,张蕴古明显是在袒护李好德!
    李二陛下听了怒火中烧,当场叫人把张蕴古拉出去砍了。就是这一次,李二陛下砍完人后悔了,下令说以后除了十恶不赦之罪外,所有死罪都要经过三次回奏才能执行。
    至于权万纪,他是秉公喷人,并且喷得有理有据、尽职尽责,自然啥事没有。
    从这些事迹可以看出,权万纪并不是一个好相处的长史。
    李泰心里发苦,却不敢说什么。眼下李二陛下显然正在气头上,不想再看到他,他不想要这位权长史也没办法换一个。
    权万纪心情也不太好,他已经当过吴王长史了,再去当魏王长史就是原地踏步。而且李泰干的事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这位曾经最受宠的魏王殿下,现在可以说是遭李二陛下厌弃了!
    心情不好归心情不好,该干的事还是得干。权万纪已经决定好了,到了相州一定要打起精神盯紧李泰,绝不能让李泰行差踏错,更不能让李泰再存着与太子相争的心思。李二陛下已经起了那么一个头,难道他们这些当儿子的还要再学一遍?
    要是李泰当真做了不该做的事,他这个长史首先要被治罪!
    为了自己不被拖累,权万纪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放松警惕的。
    李承乾身为太子,嫡亲的弟弟要就藩他自然该出城相送。他们兄弟俩已经许久没有好好说过话,到了城外,李泰站在马车旁回身望向目送他上车的李承乾。李承乾静默片刻,开口说:“一路顺风。”
    李泰牵了牵嘴角,说道:“真羡慕你早出生一年。”
    早出生一年,做什么都名正言顺,不像他,费尽心机还是一场空。
    李承乾说:“我也羡慕你晚出生一年。”
    晚出生一年,可以随意哭、随意闹、随意撒娇,不管太上皇还是母后父皇,全都对他宠爱有加,父皇与李泰一天里头说的话,便能抵过父皇一个月对他说的话的总和。若是可以,他又何尝想当太子,他更愿意活成李元婴那样,想做什么便做什么,想要什么便要什么。不必背负过多的期望,日子肯定会过得轻松又肆意。
    李泰听了李承乾这话,没再开口,转身上了马车。
    离开长安的第一个夜晚,李泰在驿站的榻上做了个梦,梦见当初他们还小,住在弘义宫中。那天府中的气氛忽然紧绷起来,所有人的脸庞都蒙上一重紧张和肃穆。他们兄弟俩都嗅出不对,母后却安慰他们说没事,他们可以再睡一觉,睡醒了,就没事了。他们果真再睡了一觉,醒来后,一切果然都变了。
    平日里和他们玩得很好的堂兄弟全都消失了。
    他们是从说漏嘴的宫人嘴里知晓堂兄弟们消失的原因。
    堂兄弟们全都死了。
    他们耶耶当了太子。
    所以,当太子是要死人的。
    他与兄长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震惊和伤心。
    李泰猛地睁开眼。
    天边已泛起了鱼肚白。
    天亮了。
    也正是在这一天,李二陛下命人拟了一道诏令,追复息隐王为皇太子,追封海陵剌王元吉为巢王。
    作者有话要说:
    李二陛下:亡羊补牢!
    二更√
    今天更新了足足七千字!
    难道不值得浇灌营养液!(喂)
    注:追封的事,参考通鉴记载。
    109、第 109 章
    李元婴很快也得了外面的消息。得知李泰已经就藩, 李元婴安静地坐了好一会儿。
    他不知道自己插手这些事到底对不对, 但是看到了他就忍不住要说一说。想到还在宫中的柳宝林, 想到自己结交的朋友们,想到追随自己的戴亭等人, 李元婴叹了口气。他也是在赌, 在赌皇兄比起疼爱老四更在意江山社稷的稳固, 在赌皇兄对他这个弟弟同样有几分偏爱, 所幸, 他赌赢了。
    只是这事赢的人并不怎么值得高兴,整件事里就没一个高兴的人。不过不管怎么样, 老四已经就藩了, 接下来应当不会再有这样的风雨才是。
    李元婴心情转好,跟着小伙伴们一起等着看月考成绩。
    今年国子监考得不错,博士们对他们的学业也抓得更严, 怕来年考得不如今年好,堕了国子监的声名!
    丰泰楼如今可是拿国子监当招牌的,李元婴对国子监监生们的学业上心得很, 不仅积极监督他们好好休息好好锻炼, 还忽悠监生会领头组织起学习小组来, 每天除了上课和吃饭都拉了一堆人一起搞专题讨论。
    国子监里都是没到二十岁的年轻人,青春正茂的年纪,自然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还真别说,这两个月讨论下来,还真理出了不少推陈出新的观点与意见。
    李元婴最厉害的是哪边的学生他都认得, 学经义的、学字学的、写算学的、学律学的,他统统能拉到一块,一个棘手的难题集一众所长很快便能迎刃而解。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思维相互交融,为参与的每个人都碰撞出了全新的思考方式。
    魏姝几人每天也都参与李元婴这种讨论,不过发言的时间少,记录的时间多,分门别类地替李元婴把各种新想法记录下来。
    李元婴这群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圈子,这个圈子里有唐观这样的官员子弟,也有许多出身贫寒的寒门子弟,更包揽了国子监内仅有的四个女孩子,走到哪都非常显眼。
    这天月考成绩一公布,榜单前列几乎全被李元婴这伙人占了。主要是李二陛下喜欢的是上手就能用的实用型人才,但凡是只会死读书的,只会发表些老一套观点的,全部都得往后排,给有想法的人让路。而李元婴这群人恰好就像一泓活水,心思活泛得不得了!
    当然,也有掉队的,比如李元婴这回就掉到了后面,因为他的想法太离经叛道。他洋洋洒洒地写了一通,说什么男女都一样,建议女孩子也允许参加科举,尤其是已经读过书的世家女子,理应给她们一个机会表现表现,充分利用好世家大族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
    李元婴得了个末等还很不服气呢,跑去找马博士理论:“我这文章哪里不好了?像媚娘她们那么聪明的,难道不该给她们同等的机会?世上有多少男的能比她们书读得好、主意拿得准?”
    马博士和他分辨:“她们这样的终归是少数。”
    李元婴道:“我还觉得聪明的男孩子也是少数呢。一年出个一两个媚娘和姝妹妹这么聪明的,不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