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0章
    小王爷:不吹了不吹了,累人!
    长孙无忌:没眼看!
    更新!
    勤快!
    全勤活了十九天了!!!接下来只要写区区八万字!!就能拿到六千档全勤!难道不值得浇灌营养液吗!(喂)
    134、第 134 章
    李元婴听武媚这么一说, 心里忍不住犯嘀咕:不是才回了信吗?怎么又来信了?他现在忙着呢!他管一个县都觉得事情多, 怎么他皇兄管这么大的天下还这么闲呢?
    想是这样想, 李元婴也没怠慢,很快叫人去把传旨内侍请了过来。他把李二陛下写来的信看完, 乐了, 叫魏姝她们过来一起看。
    守在一旁的传旨内侍觉得李元婴可真够放纵肆意, 当着他这个传信人的面就招呼别人看李二陛下的信, 也不怕他回去告诉李二陛下!当然, 这对皇家兄弟间的事他们无从置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最聪明的选择。
    李二陛下这封信是把世家之间的传言给李元婴说了说, 让他以后做事注意一下影响, 有问题就上报让人去查,不要自己去套证据。现在大伙都说他们兄弟俩合伙坑人,李二陛下话里话外的意思是, 你不要脸,我还不要脸吗?
    李元婴把信给武媚她们轮着看,自己则去给李二陛下写回信。早前他已经把想夸的话夸遍了, 现在想不出什么词好夸, 只能就着世家间的传言回了几句, 说他们爱猜就由着他们猜去,他们爱避就由着他们避去,谁稀罕和他们好。回完了,李元婴又在末尾问李二陛下,大意是, 我管着这一县之地都觉得事多,你咋这么闲?是不是处理政务久了可以熟能生巧?
    李元婴洋洋洒洒地写完回信,叫传旨内侍带回去给李二陛下。
    传旨内侍一口应下,赶着回长安去了。
    其他人已经把李二陛下的来信看完,拉着李元婴关起门开小会。会议内容自然是李二陛下那封信,他们虽然只是为了吴志远一案才往上递证据,但确实一下子影响到二十四功臣家,还把一个县的主事官员一撸到底。要知道县令这职位算是当地父母官,一般要选用有经验的,而且得五品以上的官员举荐才能当。
    若是举荐的县令出了问题,举荐人也会有不小的麻烦!再加上朝臣之中本就有盘根错节的关系,打了一个得罪一串,这事看似痛痛快快地收尾了,实际上可能给李元婴带来无穷后患。
    李元婴道:“我不怕。”他一脸笃定,“只要我不想造反,谁能拿我怎么样啊?难不成他们还能把龙袍塞我床底下,兵器塞我库房里,诬陷我说我要造反?就算他们这么干了,皇兄也不会信他们的,他们只会白费功夫!”
    武媚与狄仁杰对视一眼,觉得李元婴对李二陛下还是过于信任了。只是李二陛下这番举动他们也想不明白有何深意,难不成真的只是为了和李元婴闲话家常?
    李元婴倒是大胆猜测起来:“你们说皇兄会不会将计就计,真把我到处塞?皇兄要是愿意这么干的话就太好了,我可以多跑几个地方,把大唐的山山水水都走个遍!”
    魏姝道:“就算圣人想这么做,也得你在这边做出点成绩来才有由头。”
    李元婴听魏姝这么说觉得很有道理,高兴地说:“那我们今晚不睡那么早,一起琢磨鄠县这边有什么需要改的地方,明天把县衙班子拉起来之后就可以给他们分活儿了。”
    李元婴这么说了,其他人自是各自回去准备好会议材料,准备晚上凑一起开个研讨会,讨论鄠县接下来的发展方略。
    李元婴这边干劲十足,李二陛下那边也很快收到李元婴的回信。一天之内两次信件来回,搁谁身上都有些频繁了,不过李二陛下不觉得频繁。他刚用过晚饭,听人说李元婴的回信到了,便叫人呈上来给他看。
    李元婴前头的言论还挺符合李二陛下的预期,这就对了,他这个弟弟什么时候怕过别人?小时候他就是个混世小魔王,长着长着说不准就只去掉个“小”字,长成个混世魔王!等李二陛下身心愉悦地看到后半段,脸顿时黑了。
    这小子居然嫌他烦,说他怎么这么闲!
    他堂堂一国之君,能闲吗?不过是鄠县那边经了那么一场乱,他才叫人传信过去做些安排而已,怎么就成“这么闲”了?李二陛下黑着脸把信搁一边,叫人拿去收起来,别碍着他的眼。
    既然心情不佳,李二陛下也不去后宫了,叫人去把当值的大臣叫过来。他要和大臣们秉烛夜谈,不聊到夜深算他输!
    于是兄弟俩都在和人连夜商谈政务,只是一个管的是整个天下,一个管的只是小小的一个县。
    第二天一早,李元婴昨天和魏姝他们商量出来的计划猝不及防地被打乱:戴亭回来了。
    戴亭这次去吐蕃,没跟着皇家使团走,而是带着一批人开辟新商路,走着走着还绕偏了,去了不少吐蕃部族做客。
    这次归来,戴亭收获也不少,至少带回的畜力可以供整个鄠县告诉运转了!他还带回一批育马能手,据说他们部族被禄东赞打压得活不下去了,愿意跟戴亭回来帮大唐养马,只求大唐将来能帮他们夺回家园!
    李元婴把县衙的事务交给武媚忙活,自己津津有味地听戴亭讲途中的各种奇闻异事。他对许多机遇有着天生的灵敏嗅觉,听说一些部族的不幸遭遇之后很是同情,提出要去见见这些可怜人。
    到了安置吐蕃部族诸人的地方,李元婴一点架子都没摆,还免了他们笨拙的礼仪。他边说边叫戴亭帮忙翻译,神情恳切地拉着其中一位老者的手说了许多话,首先是痛惜他们的境遇,怜悯他们这么大的年纪还要离乡背井;接着是感叹世界的残酷,只有强大起来才能不被欺辱;最后,他让养马人安心留在大唐,草场丢了不要紧,他们每为大唐培育出十匹良马,大唐就送他们一匹,将来他们族中勇士可以人手一匹马、雄赳赳气昂昂地去夺回自己的家园!
    李元婴说得情真意切,表情动作都十分到位,虽然戴亭翻译时的声音仍是没什么波动,一干老少却还是听得涕泪纵横,激动地对大唐和李元婴的慷慨表示感激。
    李元婴与他们说完话、许完诺,又和戴亭回去接着聊其他收获。戴亭这次往北走时听人说起一种瓜,又大又圆,只是每次到那边都没赶上瓜熟时节,所以他讨了批种子回来,还移栽了几株带土的一路运回大唐,现在瞧着好像还能活。
    李元婴听戴亭的形容,觉得是自己没吃过的,立刻问:“好吃吗?甜不甜?”
    戴亭道:“听人说瓢是红的,鲜甜多汁,劈开之后里面全能吃,据说比甜瓜好。”
    李元婴上回在吴家村尝了这边种的甜瓜,觉得不错。他说道:“葵园那边现在已经种了红景天之类的药材,这瓜就在鄠县这边找个地方种好了。”
    戴亭点头。
    李元婴又去寻魏姝她们,带她们一起去看大圆瓜秧苗。魏姝几人也没见过这样的瓜,听李元婴一说也来了兴趣,纷纷跟着去一探究竟。那秧苗跟着商队走了一路,看着蔫蔫的,没点精神,不过经董小乙拯救了小半天,其中几株已经精神奕奕地立起来了,藤儿积极地到处攀爬。
    李元婴仔细找了半天,发现了好几个鼓鼓囊囊的花苞!这瓜的生命力可真顽强,一路舟车劳顿都挡不住它开花结果。
    李元婴拉着小伙伴们对着黄黄的圆瓜花和下面隐隐有长大趋势的小圆瓜围观了半天,觉得世界之大,什么都有!他给魏姝她们比了个圈,说道:“戴亭说,这瓜能长这么大!”
    魏姝她们不是很信,毕竟眼前的小圆瓜最大的也才一个拇指大小,瞧着还圆溜溜的,怎么可能变那么大!
    李元婴道:“等它们长大就晓得了!”他吩咐董小乙寻个庄子把大圆瓜秧苗挪去种,顺便把剩下的西瓜种子和其他植物种子都拿去种一种,若是能种活,味道又不差,到时一定有大用处。庄子也挑别的地方,就挑吴家村和太和宫之间的地方,钱不是问题,只管和人买过来就是。既然那边种的甜瓜好吃,种这种大圆瓜应该也好吃!
    至于养马,他写封信和他皇兄把太和宫荒弃的草场借来用用就好,他白给县衙和朝廷送马,难道他皇兄还不要吗?
    李元婴拿好了主意,便把活摊派下去让别人忙活去,自己回去给李二陛下写了封请示信,大意是想借太和宫草场用用行不行?等养出好马可以全献给朝廷!要是你想过来打猎,我再帮您翻修一下这个破宫殿。接下来李元婴又用好几百字描述这太和宫到底有多破,由于这么多年没人过来检修,瓦片都被人偷拆了不少,看着太惨了!
    这信一送到李二陛下面前,李二陛下又是一番吹胡子瞪眼。最近魏征老逮着他骂,连他修个阁子都得劝谏一通,他哪来的钱去翻修太和宫?李二陛下回信骂了李元婴一顿,末了才说你要有钱只管自己修!
    李元婴收到回信,琢磨了半天,看明白了,他皇兄同意了!想想他皇兄每年转悠来转悠去都是那几个行宫,好不容易修个襄城宫还是个毒蛇窝,李元婴觉得有必要给他皇兄准备一个空气清新、风景宜人的避暑佳地。
    李元婴当即又写了封信去和李二陛下讨人,让阎立德过来帮他搞搞设计,看看怎么翻修才带劲。
    李二陛下也很干脆,什么都没给,让阎立德自个儿过去和李元婴商量,反正要钱没有,要人也没有,你能搞就搞,别被人弹劾你劳民伤财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