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16章
    不过对于李明楼来说,不管是连小君去做生意,还是通过韩旭要来剑南道的钱,都是需要时间,解的是以后的危急。
    眼下光州府的危机还在继续。
    田家廖家在光州府世代族人众多,再加上奴仆,到最后还有奴仆的家人,硬是把搬家搬出了迁城池的气势。
    日日不停,日日重复着不明说的理由,日日被民众们围观,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动作,他们安静沉默又克制守礼,没有人能挑出他们的错。
    官府也没有其他的动作,当民众们询问这些人为什么离开,官府也只说民众们有来去的自由,他们已经问过,得到的回答跟民众们一样,既然是自己的意愿,官府不会阻止,只是增加了巡逻的兵马,还举办了一次军营大比武,兵将们展示的技艺引来民众们一阵阵欢呼。
    有这样雄兵勇将日子无忧,不少民众们的惶惶暂缓。
    但隔天便有更多的惶惶生出。
    “光州府这么强兵,他们还是要离开?你们说这是为什么?”
    “最近州府里巡逻的兵马也多了!这是为什么?”
    这样的询问这样的议论风一样席卷光州府,光州府衙顿时被民众们围堵,这次不再问世家大族为什么搬走,而是询问到底出了什么事情加强了兵马。
    光州府衙无法回答,不能收回增加的兵马,也不好再增加兵马,一时间有些狼狈。
    笑声从夜色笼罩的深宅大院里传出来。
    家里的人走了几天了,但花厅里还是坐满了人,两边有年轻的侍女,厅内精致的桌椅,昏暗的灯火也不能掩盖富丽。
    在座的男人们年纪不等,一边喝茶一边说话,或者稳重或者嬉笑或冷嘲。
    “这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看他们这次还怎么说。”
    “姓宋的才不敢说是官府把我们逼走的。”
    “他其实要是敢说,这事倒也简单。”
    “是啊,他要是把给我们要钱要粮要地以法以律以朝廷之命公告,我们也就给了,我们是天子之民,朝廷的命令我们当然听从了,谁让他不敢呢?”
    “现在也是,光州府如果不想我们走,就下令啊,他们还是不敢,所以这可不怪我们。”
    “这光州府好处占了,面子也要占,真是想的美!”
    “说我们好日子过久了,分明就是官府好日子过久了,忘了自己的本分。”
    又有几人走进来打断了屋子里的说笑议论,大家起身施礼喊田七爷,又乱纷纷的询问:“我们接下来怎么做?”“黄老太爷怎么说?”
    田七爷没有回答他们的话,而是转身介绍身边的人:“这位是黄老太爷的外孙女婿陶然。”
    此人年纪四十多岁,穿着打扮普通,长眉细眼精明。
    黄氏在光州府家大业大,黄老太爷妻妾成群子孙成林,子女们又结下无数姻亲,大家并不都认得谁是谁,但看在黄老太爷的面子当然忙施礼称久仰。
    田七爷也跟着施礼,口中接着道:“此外陶大人是从麟州来的天子传令官。”
    朝廷,天子,近臣。
    在场拱手施礼的诸人陡然挺直了身子。
    第一百五十三章 闻所未闻之事
    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并不仅仅有钱财田地,还有广阔的人脉。
    族中子弟经商读书治家各有所长,再通过姻亲与更多的世家大族权贵结交,关系如同蜘蛛网一般遍布。
    只不过现在乱世当官也没有先前那么厉害,毕竟很多事都是靠着刀枪拳头。
    但在天子身边的官员还是不一样。
    陶然温文尔雅对诸人还礼:“本官此次是传达陛下登基的令官,不过不是对淮南道,分派的任务完成后,牵挂老太爷,顺路过来看看,此时是私事,我们不论官身,请大家随意。”
    他可以随意,诸人当然不会真的随意,纷纷请他上座,陶然最终以晚辈的姿态坐在了客座首位。
    他的地位并不是以座位论的,坐在哪里都一样。
    “陶大人代天子传令以及视察。”田七爷道,“听闻我们在此聚会,便正好过来听听世情。”
    陶然含笑道:“这只是我私人所愿,光州府的事由州府和负责这里的令官上报,大家千万不要拘谨,请随意随意。”
    既然随意厅内的谈话更加热闹,大家询问麟州和皇帝的事,陶然也很乐意讲给大家听,麟州围城的凶险惨烈,鲁王杀敌的威猛,登基大典的庄重,麟州民众生活的安稳等等,他作为令官的任务就是这个。
    厅内诸人听的紧张悲愤又激动,最后高呼万岁:“有陛下在,大夏无忧。”
    “大夏还是要靠诸位。”陶然道,满是感叹和赞许,“我一路过来见到了很多惨状,没想到光州府能做的如此好,可以说是安乐之乡,诸公当以为荣。”
    在座的人神情复杂,话题终于顺利转到这里了。
    “我们不敢以为荣,这都是武少夫人和知府的荣光。”一个男人哼了声,“我们只求能活命就足矣。”
    陶然微笑道:“一地安稳怎能少了乡里诸公,我一路已经看到乡民安居乐业,谦恭礼让。”
    “陶大人。”田七爷道,“不是我等自谦,要说出力我们的确没有少出力,光我田家就先后出银万数粮千斤,在座的诸人,数目多的与我相似,少的也足矣养活一庄人口。”
    他开口其他人也不再自谦,争先恐后报出自己的数目。
    “果然啊果然。”陶然起身对大家施礼,“是诸公活了这光州府,活了半个淮南道啊。”
    被称赞的诸人没有欢喜,一个个面色悲戚。
    “此时国难人人当竭尽全力,我们出钱出粮并不是为了得到赞誉。”田七爷道,“但是,人心换人心,陶大人一路走来可曾听到民众提及我等半点?”
    陶然有些迟疑:“我行程匆匆,只听到大家称赞武少夫人,还未细听诸公事迹。”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