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7章:又是一个千户官
    朱万化说:“廉翁(谭镒字廉直),此来确实要办几件事,但事情繁杂,一时无从说起,有几件物品还是先请您过目一下,如何?”
    谭镒一愣,心想要我看什么?嘴上却说:“请便。”
    朱万化示意下,朱长泰走出去招来等候在外面的跟随,抬进来几个大木箱,众多铁器制品陈列了满满一地,朱万化请谭镒一一观看。刀剪、锅盆、水壶等日用品,镰刀、柴刀、锄犁、铁锹、斧子、锯等工具,铁钉、螺丝钉、合页等工匠用品,总之都是铁制品。东西普通,但是无论原料还是做工都件件精良。
    朱万化说:“廉翁,这些都是我家作坊生产,都是民生必需之品。但是铁器属于官府专卖,我朱家不想违背朝廷的禁令,在南阳只能由官府的铺面出售才比较合适。廉翁如果有意,我朱家将供货给南阳府,其中获利甚大。大人意下如何?”
    谭镒手中摆弄着这些铁器,心里核算着,这么好的铁器只要价钱合适,当然很容易卖出去,价格也会高于寻常的铁器。他虽然不经商,这些常见的东西的价格还是大概知道的,府衙也确实有盐铁专卖的铺子,但是那里卖出的只是生铁料,并没有铁器制品。于是他问道:“不知价格如何?”
    “大人,这些铁器大多是熟铁(钢)打造,少部分是生铁。我们会按照原料价格加两成到五成加工费交给府衙,运费就免了。比如这把菜刀,重量五、六两,熟铁一斤价格三分银多一点。”
    这里要解释一下,后世一般钢铁价格一般是人民币1元多,好钢最贵不过1市斤1.5元,差的1市斤1元。古代钢铁是稀有贵重的商品,加上官府专卖,价格大约是熟铁一斤三分银,合人民币15元左右,生铁一斤值一分银,或者多一点,大约合人民币5到10元。
    重量的斤、两计量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俗话说‘半斤八两’就是完全相同的意思。这种计量单位为秦始皇的丞相李斯制定的,用了两千多年,直到1959年在大陆改为一市斤等于10两,这个仅限于大陆。所以‘十两’的一两是50克,‘十六两’的一两是31.25克。1959年以前的一两白银就是31.25克白银,并非50克白银。还有人错误的认为旧的一斤等于800克,这就大错特错了,一斤等于500克,2000年来虽然有微小波动,可是从来就没变过。
    以前一个常用的老成语“一退六二五”,现代的人已经不懂是什么意思了。实际上他就是有关十六两计算的珠算用口诀的第一句。是一两等于0.0625市斤的意思。这句成语的意思是推卸责任,也有干净利索的意思。
    朱万化说:“熟铁一斤按三分银算,五两熟铁价值一分银(0.94),我们定价为一分五厘银。市场零售价至少三分银,获利约五成。这个价钱说的是普通铁匠打的菜刀,我们的菜刀无论用料做工都是上上乘,就是卖一钱银子(等于十分银)也不为过。菜刀加工是比较简单的,大人您看这个水壶,除了把手、壶嘴,上下一体,没有一个接头(冲压产品)。不说原料,就看这个做工售价就不会低。我们只按熟铁料钱加五成加工费。”
    谭镒的眼睛都看直了,真是巧夺天工!这是怎么做出来的?“这个水壶是铁匠打制的?”
    “廉翁,它不是手工打制的。简单的说,一块熟铁板烧红了,放在上下对应的两个模具之间,加大力挤压,铁板就变形了。这个力量非常大,是很大的一个机器,用水力驱动的。这样反复多次,更换模具再挤压,最终就挤压成水壶这个形状了,安装壶嘴、把手,就是水壶了。”
    实际上收口部分是滚压成型的,朱万化为了简单叙述,没有提后面的工序。
    “真是闻所未闻。”谭镒只剩下吃惊的份了。
    “廉翁,您再看这种铁钉。这是各行各业离不开的东西,它的加工就比较复杂了,我们收四成加工费,每斤铁钉按四分二厘银给府衙,府衙出售时一斤铁钉可以卖到一钱银左右,利就超过了一倍。”
    朱万化所说的生铁、熟铁的价格,是官府卖出的价格,按生产成本算,原料至少要折一半的价,这就是朝廷专卖的结果。朱家是自己生产的钢铁,质量好,生产成本低。朱万化给的价格,实际上就是比照杭州市场上朱家商铺的价格略低而已,朱家已经是大赚了,只是谭镒不知道这些情况。虽然曙光牌的铁器已经大量流入内地,但南阳地处偏僻,这些商品还极少见到。
    谭镒看着这些钉子,做工特别精细,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有句老话叫做: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说的是工业化生产之前的事,铁匠手工打制的钉子,那是用边角余料,这些散碎的铁料没有别的用了,就打制一些钉子。工业化生产钉子所用的原料还真是好料。谭镒看着这些一模一样的钉子,原料绝对是好铁(低碳钢),形状完全相同,做工精细,什么铁匠能打制这种钉子(手工打制的钉子,是一颗一个样的,可以说没有两颗完全相同的钉子,且外观粗笨)?有了前面的经验,谭镒知道这绝不是铁匠打制的,他也不再问了。
    朱家给的的价格确实不高。谭镒心中疑惑:这等好事,岂不是往我手中送银子吗?盐铁专卖不假,可是卖农具、工具历来就没人追究,朱家这是什么意思?应该是有所求,才有所与。
    当然,谭镒也知道,实际上如果真的有人较真,卖菜刀真的就是违法,这就是大明朝的怪事。例如,晋商大量向口外(内蒙、外蒙地区)出售铁锅等日用铁器,就被不少大臣拿来说事,只是晋商势大,贿赂了不少官员,才没有被追究。事实上蒙古、后金也确实使用这些铁器打制兵器、箭簇。
    想到这里,谭镒哈哈一笑,转身回到座位上,说道:“世侄有什么要求尽管说吧,但凡老夫能办到的定然不会让你失望。”
    朱万化说道:“廉翁痛快,在下就直说了。这几年北方干旱,民情艰难,耕田地价猛跌。家父欲行善事救助灾民,改善民生,谋划拿出资金大量购买耕地,于是就选中了南阳这个地方。”(谭镒暗笑,乘灾荒之际大量购买土地,还用编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于是家父命我在西峡县建立了一个南阳农牧场,依此经营农桑,广种粮食,以求救济灾民。然北方多匪盗,粮食财物必然遭到山匪舔舐。为安全计,我朱家在农牧场欲组建一支护卫队,如遇战乱,我们的护卫队也可以听从府衙调遣,用来保境安民,保护地方。在下冒昧求大人给护卫队一个民团的名分,不知大人应允否?”
    谭镒心中诧异,开始思量。绕了一大圈,就这么点儿事儿吗?是不是太简单了,太容易了?办民团乡勇,固然要得到官府认可,否则就只是私蓄的家丁。这乱世之中办乡勇民团是有利于官府之事,似乎不必求我吧?
    再说办农牧场,救助灾民?朱家有那么高尚吗?还不是想乘天灾兼并土地?不过,这连年的大灾,收购大量的土地,风险极大,很可能颗粒无收,钱财白白抛到这里!这朱大典贪心不足,也有点儿缺少算计,他还要行贿买个民团的名义,是有什么野心,还是缺心眼?真是看不懂。
    谭镒问道:“还有别的事吗?”
    “还有,就是我朱家建成护卫队之后,大约就是年底吧,我们要剿灭周边的山贼土匪,此事还要南阳府允许。”
    这话又把谭镒说愣了,今天这是怎么了,都是这么奇奇怪怪的事情。剿匪是好事啊!怎么还要官府允许?细想下来也对,剿匪是要杀人的,人命关天,也确实需要官府点头。这朱家办事是滴水不漏啊!但是,剿匪谈何容易,朱家的护卫队有那个本事吗?且不管他了。
    谭镒痛快的说道:“这些事我都准了,你们的民团叫个什么名字?长官何人?”
    “回大人的话,我们拟定的名字叫做‘南阳护卫队’,可否?护卫队长官名叫魏四虎。”
    “就是你身后站的这位吗?”
    “廉翁,魏四虎没有来,这位名叫朱长泰,它是农牧场的总掌柜,今后官府有什么事,就找他办,我不能久留此地。”
    朱长泰忙上前见礼。
    谭镒说:“民团的名字好说,就依你叫南阳护卫队吧。任命魏四虎为护卫队千总,领西峡县佥事衔。今天就把印信、勘合都办了吧。”
    像是约好了的,跟朱万武的官衔一摸一样,也难怪,这是低得不能再低的官衔了,九品是最末等的品级,武官本就不值钱,九品的佥事还不如一个文职的吏员(吏员是不入品位的办公人员),千总仅仅是一个职务,并非官衔爵位,民团的千总就是管着一千个士兵的头的意思。
    朱万化说:“谢谢大人。府衙购入铁器还需要大人遣人随我们到西峡进货,因为我们现在人手不足,护卫队尚未建立,无法护送送货物到南阳府城,还请大人见谅。”
    谭镒哈哈一笑,说:“无妨,后面已经备下酒宴,我为世侄接风,请吧!”谭镒确实高兴,这是送上门的傻帽财神爷呀,今天发大发了!爽到家了!
    ......
    朱万化六月十八日离开南阳,二十日回到了西峡县。
    有了南阳护卫队的正式名号,魏四虎很高兴,忙打听九品武官的官服式样,找人制作,不管怎么说,这九品也是朝廷的命官啊!护卫队的组建也可以大张旗鼓的公开招兵、训练了。朱万化特别又叮嘱朱长泰、魏四虎二人,第一,水库、引水渠是最重要的工作,年前一定要完工。第二,剿匪的地域范围,不可超出南阳府的地界和西峡到达丹江口的沿途周边地区。超出这个范围,一定要事先禀报。
    安排好南阳的事情,朱万化于六月二十二日返程,七月初返回了曙光基地。路过九江时,购买了一处宅院,组建了一个中转联络处。
    ---第47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