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4章:背水一战
    以毛承祚的名义,上的辽宁建省的奏疏送到了京城,因为毛承祚是副总兵,属于军职,所以最早到了兵部尚书梁廷栋的手里。梁廷栋一看内容,不属于他管,就转到了首辅周延儒的手里。周延儒一看就知道,这事情与朱家有关,于是就把朱大典的另一份关于内务府在山东的产业(就是皇上的产业)纳税的奏章放到一块,交给崇祯御览。朱家的奏章谁都不敢碰,这都成了惯例了。崇祯看了也是头疼,于是就召周延儒、梁廷栋、吏部尚书王永光单独奏对。在崇祯的眼里,东江镇还是兵部的事情。
    对于官绅一体纳粮,在官绅阶层有阻力那是必然的。作为官绅阶层的最顶尖的代表,崇祯皇帝那里却是阻力最小,甚至是赞同的。他被钱粮困扰的走投无路,眼看着那些王爷、贵族、大地主都比他当皇帝的有钱,他心里能平衡?能不着急吗?他早就想收他们的税了,甚至想狠狠的刮他们。但是,他不敢,官绅基层是他做皇帝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他的位子也就坐不稳了。明朝的皇帝因为没有传国玉玺,心里没底,总是忐忑惶恐的,明朝的内阁大臣那么强势也可能与此有关。朱大典自己跳出来替他办这件事,他求之不得。在他看来朱大典就是为君分忧,可赞成的话他也不能说,这需要臣子说,他点头就可以了。
    朝堂上的大臣们,对官绅一体纳粮的政策阻力也是比较小的。因为,他们整天站在朝堂上,深知朝廷没钱的危害。只要稍有良知,也必然是赞同的。
    梁廷栋心中郁闷,心说建行省的事情与兵部何干?皇上召见又不敢不去,只能硬着头皮和周延儒来到平台,叩见崇祯。他们见到吏部尚书王永光已经先来了一步。
    崇祯四年三月初三,又是一次关于朱家的召对。
    崇祯也是先易后难,拿出要皇上纳税的奏疏,递给三人传看。说道:“三位爱卿看看,这个条陈可行吗?”
    梁廷栋看完就放心了,这事儿与我没关系,听着就行了。周延儒就不用看了,奏疏是经他手递上去的。听了皇帝这句话也彻底明白了,这个事,皇上明白的很,只是不好开口,要找个下台阶。做臣子的就要为皇上分忧。自己这个首辅赖不过去,于是只能说话了。
    做臣子的揣摩圣意那都是高手。皇帝的态度已经明明白白了。如果是不同意,那里还有议论的余地。敢收皇帝的税!一顶大不敬的帽子扣下来还有好?皇帝问:可行吗?那就是同意了,自己能装傻吗?
    于是他说:“启奏陛下,按说以陛下的九五之尊是不能纳税的,在山东的皇庄和内务府产业,那是给地方上的荣耀,给他们一个尽孝的机会。他们岂敢提收税之事。皇上做个表率,拿出几百两银子也无伤大雅。但是,有了皇上的示范,山东还有人敢不交税吗?朱大典这是拉大旗作虎皮,给自己壮门面那。须知山东还有两位王爷和一个桁圣公,他请皇上的尊位,是给这三位看的。国库空虚,朱大典能多收一点还不是交到国库里。以臣下之见这个奏疏就准了。”
    山东的皇庄有几千亩良田,按百分之二的土地税也就是二三百两银子。商铺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所以皇上一年下来拿这点钱是不多的。可是收来的税就是数百万两了,权衡下来谁重谁轻一目了然。
    旁边的王永光看着是个机会,赶紧插话道:“陛下,今日京城里出了一份‘中华日报’,臣买了一张,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说的是大明的官军保护了士绅,大明的官府维护了士绅,士绅则有供养官军、供养官府之则。因此,士绅需纳税、纳粮。以此之道,王爷、桁圣公自然要纳税纳粮了。臣以为此论得当。”
    崇祯皇帝点点头,说道:“好了,就照你的意见,内阁票拟吧。你们再看看这一份奏疏。”票拟就是批注意见,然后交给秉笔太监用印,就是圣旨了。
    说着,把那份辽宁建省的奏疏递过去。这份奏疏周、梁二人都看过了,但还是接过来又看了一遍,最后到了王永光的手里。
    这份奏疏有两点需要议论:一,是是否同意建省。二,是委派官员名单。
    毛承祚到东江镇之后打下了安东、新义州,朝廷是知道的,但是地盘还是太小了一点。皇上是个什么态度周延儒还没有揣摩透,因此就不想表态。他看着梁廷栋,意思是让他先说。梁廷栋办事莽撞,但是他还是知道,这个事不归他管。所以只是低着头,并不表态。这一下难办了,周延儒只能紧急的思索着如何能模棱两可的表态。
    崇祯等不及了,点了周延儒的名:“周爱卿有何见解?”
    周延儒还没有想周全,慌忙说道:“陛下,辽宁......这个......”
    他脑门有点要冒汗。
    崇祯很是不解,不由的看着他。
    人要是急了也能冒出急智来。他赶紧说:“辽宁建省地盘是小了一些,但是作为鼓励边军将士也无不可。可以以此要求毛承祚进兵攻击后金,若胜,扩大一些地盘疆界,作为一个行省也就勉强了,同时削弱了后金,一举两得。若败,则消减了朱家的军力,也未见得是坏事。”
    说完他眼睛紧紧的盯着崇祯,看有什么反应。梁廷栋到底欠火候,一提用兵的事,马上来了精神。他说:“陛下,宁锦边关来报,建奴近来在大凌河聚集了数万八旗兵,来者不善,大凌河求援。东江镇若能出兵袭扰辽东,可解大凌河之危。”
    历史上大凌河之战就是发生在五六月份。去年大败而回的后金依然还是不安分,东边的朝鲜,西边的大凌河都出现了用兵的迹象。
    一听到边关战事崇祯是满脸愁容,他愁的是钱粮。打仗实际上打的就是钱粮,没有钱粮兵都调不动。在这种压力之下,如果否决的辽宁建省的奏章,毛承祚还能出兵?东江镇的兵用不着调拨钱粮,一样能打,这样的兵现在不用更待何时?于是他说道:“建省就准了吧,开疆扩土也是本朝的功绩,敕毛承祚出兵袭扰辽东!兵部也帮辽宁做一些谋划,助他一些钱粮。你们议一议委派的官员吧?”
    但是崇祯心里也知道,钱粮的话说了也等于没说,因此他口气很轻,也没有命令的意思。
    任用官员就是吏部的责任了,所以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了王永光。王永光无奈只好先说了:“王元雅在遵化一战中与朱家交厚,他又了解辽东的局面。现在蓟辽有孙承宗在,调出王元雅误伤大局,以他任辽宁巡抚当是不二人选。”
    周延儒说:“陛下,从奏疏的意思看,他们想要朝廷任命一名巡抚一名布政使,按察使就不必委派了,因为他们设立了一个法院,已经任命了法官。指挥使也不需要委派,因为辽宁没有卫所(原有的卫所都打光了)。微臣以为不当,这几个官职都应该委派,同是大明的天下,哪能有不同的官制呢?”
    这回崇祯没有在等他们议论了,直接下了结论:“王元雅任辽宁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着吏部提一个名单交给内阁议一下。王巡抚到任后,提出府、县官员名单交吏部委任。”
    “遵旨!”几名大臣同声答道。
    崇祯又说道:“中华日报朕也看过了,你们回去也都看一看。山东粮食之乱已经显露苗头,朱大典的应对还算得当。京城、直隶、河南、安徽、江苏,这几个临近的行省都要有应对办法,勿使其蔓延。内阁议一下,上个条陈。朕累了,今天就散了吧!”
    ......
    三月十五日朱万化接到了两个报告,其一是负责监视李九成、李应元父子的特务班报告,李氏父子一个月来始终没有离开登州附近,隐居于福山县。时间已经超过给定的一个月的限期,于是乘夜间杀死二人,移尸郊外埋葬。因为这二人客居于此,当地人都不认识他们,所以后事很容易的就处理的干净利索。另外,缴获银两六百两。这父子二人一个月间竟然挥霍了四百两银子,真是不可药救。杀此二人总算是去了一块心病,但愿孔有德不要再走投降后金之路。
    另一份是驻在枣庄的部队报告,发现有镖局护着两辆运输银两的车,从江苏进入山东。这一情况立即引起朱万化的注意。
    山东的粮食销售了二十多天(主要在济南售出的),朱家售出的粮食应经达到十八万石。因为从朝鲜购入十五万石稻米应急,否则,朱家真的断粮了。眼见得奸商们已经银两用尽,销售势头明显减弱,朱万化已经准备压低粮价,收尾了。现在又出现了新情况,这乔家到底有多少钱?赌注多大?
    朱万化已经得到台湾的电报,南洋的第一批稻米预计三月二十五日,最多三月底可以到达台湾。数量大约是十五万石。朝鲜购入的十五万石都在威海,基本还没有动用。有了这些粮食朱万化已经心中有底了。
    接下来的两天,形式急转直下。枣庄来报称:山东南部数个县城,一天之内,所有粮店的粮食全部销售一空,其中也包括朱家的粮店。结果导致粮价大涨,已经超过了二两三钱一石。山东各地的小粮商都赶着马车赶往山东南部出售粮食牟利,这是因为官府命令他们有粮食必须出售,有粮食的粮店就不敢囤积,运到南部能卖出好价钱。临近的江苏也有粮食北上,进入山东,导致江苏粮价上涨。
    山东卫所设的卡子,只是限制粮食从山东运出去,对于省内的流动、外省流入的粮食并不限制。
    朱万化猜想,这是乔家动用了江南的银两来山东抢购粮食,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朱万化以每日一万石的速度,从龙口运粮入济南,又用二十辆马车组成车队,以每日1000石的速度向山东南部运粮。同时粮价提高到每石二两银。
    粮食之战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刻,乔家拿出来最后的家底,准备背水一战了。
    ---第154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