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8章:和谈
    十二月的头一天,被围了三个月的大凌河城终于失守了,祖大寿退守锦州。消息传到京城,朝野一片震动,批评围剿山东的声音就出来了。不顾国家安危,边关紧急的情况下还要从边关抽调兵力,导致关宁前线兵力虚弱,以至于丢了大凌河。这种论调一时占了主流。
    按朱大典的指示中华日报报道了这此讨论,由于朱家是这个事件中利益相关的一方,为了保持形象,示之与公允。所以只是刊登各方面的相关文章,正反两面都刊登,自己一句话也不说。实际上报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只要这个事情争论下去,争论得越激烈,关心的人越多,对朱家就越有好处。
    关宁军的4000骑兵(包括孔有德的800人)都在山东全军覆没,这个事实是明摆在那里的,边关告急就是必然的结果。
    山东围歼他们也是理直气壮,公判大会和中华日报的宣传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事实真相,天下一片叫好之声。以至于后来祖宽被杀于京师,舆论一致认为该杀!
    这个情况对朝廷太不利了,必须设法平息,修复朝廷的形象。
    在这千头万绪的混乱之中,辽东巡抚邱禾嘉探听到祖大寿有投降后金的情节,上疏弹劾祖大寿,这又是一个波澜。
    ......
    祖大寿在大凌河坚持了三个多月后退守锦州,怎么又出来投降的事情?为此我们不得不说一说祖大寿抗击后金的一些情况。这次他的确有投降的情节,但不是真的投降,而是诈降。毛病还是有的,他事先没请示,事后没有上报,就是私自决定,偷偷的干了一把诈降。如果没人揭破,这事就过去了。
    祖大寿,辽宁宁远(兴城)人。天启二年(1622年),祖大寿任广宁巡抚王化贞部的中军游击。
    天启六年(1626年),无恶不作的死太监魏忠贤为了挤走孙承宗,调一个头号的大废物名字叫做“高第”的人顶替孙承宗的都师职务。高第对于后金的八旗兵怕的要死,他只想怎么保全自己的性命,无端的下令山海关以外的地方都不要了,立即撤兵到关内。于是关外的城池没有经过战斗全部被后金占领,这些城池有: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塔山、大小凌河。可是有一个例外,这就是宁远城(今兴城),时任道员的袁崇焕坚决不撤退,抗命率部守孤城。这个时候祖大寿、赵率教都是袁崇焕的得力部将。努尔哈赤率领六万鞑子骑兵,号称20万,以绝对优势进攻一座没有后援的孤城,城中守军只有一万人。袁崇焕率领明军,经过艰苦的鏖战居然守住了宁远城,打了个大胜仗,粉碎了后金的进攻。
    这一战,史称“宁远大捷”,是袁崇焕的成名之战,祖大寿用大炮打伤了努尔哈赤,导致不久后老努重伤不治身亡。所以这一战也是祖大寿的成名之战。
    皇太极继位后复攻锦州、宁远,又被明军打败。祖大寿此役立下战功,被袁崇焕提升为前锋总兵,驻防锦州。
    崇祯三年袁崇焕下狱问罪,祖大寿既寒心又愤怒,此后的祖大寿开始耍脾气了,谁也管不了他,但是他忍住满腔的怨愤还是守在锦州前线。
    崇祯四年(就是这一次),祖大寿奉命于大凌河筑城保卫锦州,趁城还没有修完,后金大军便将大凌河城包围,这一次是阿敏带的兵。明军几路救兵四次援救,都被后金军击败。祖大寿的多次突围也没有成功。大凌河城被围了三个月,城内的粮食吃完了就杀马吃,马吃没了,就杀人相食。在这种情况下,祖大寿向后金投降,并向阿敏建言:自己妻子儿女均在锦州城里,趁锦州不知自己已经投降,愿带一支兵马去锦州,在城里当内应,夺取锦州城。阿敏同意了,放祖大寿去锦州城,但没想到祖大寿一回锦州城就把投降之事忘了,立即组织防御,抗击后金军。
    这就是辽东巡抚邱禾嘉弹劾祖大寿的由来。
    历史上,到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皇太极再次将锦州团团包围,而且围困了整整一年,祖大寿粮绝援尽,城中杀人相食的惨状再度重演。前来支援的洪承畴兵败被俘,祖大寿终于降清,这一次是真投降了,他再也没有抵抗的力量了。
    后人为了纪念守卫边关的英雄们,在宁远中心的鼓楼上制作了袁督师和祖将军的塑像。督师慷慨陈词,祖将军低头沉思。
    历史上的祖大寿曾两次降清,第一次在大凌河城诈降后金,又在锦州城抗清达十年之久。历来史学家写史都有一种传统观念:“忠臣不事二主”,祖大寿则既事明朝又降于清朝,因此,他的一生充满了争议和传奇色彩。
    其实祖大寿的一生很像李陵!最终背旧主投降,却终生不为新主效力!
    后人有感于此,特做对联一副:
    一代名将,据关外,收关内,堪称往复有忠义;
    两朝贰臣,悖前主,负后主,真个里外不是人。
    ......
    面对这个局面怎么办?崇祯还得与他的爱卿们商量。首辅周延儒是躲不开的,他必须到场,东阁大学士温体仁也有些见识,算他一个,其他的就是吏部尚书闵洪学、兵部尚书熊明遇、户部尚书毕自严、刑部尚书胡应台、礼部尚书黄汝良。
    议题是关宁前线,但是大家都知道,还隐含着朱家的议题。
    后金攻陷了大凌河并没有撤兵,继续攻击锦州,守锦州的祖大寿一再求援。援兵从何而来呢?京营的兵是不能动的,那是国本,临近的几个省还有不少卫所军,但是大臣们都知道,与后金对阵这些兵去了只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耗费军粮、军饷,第二个就是炮灰,一击即溃。能打的军队倒是还有,宣大的边军能打,但是不敢动,即便后金不来宣大,蒙古人也会来。洪承畴的洪兵也不敢动,西北的乱民全靠他了。卢象升的天雄军刚吃了败仗回去,再说,此部已经打算调往西北了。总之,无兵可用!
    兵部尚书熊明遇试探着说道:“陛下,山东之事已经了结,可否用朱家之军,他们号称国防军,不就是为了边防吗?辽宁方面虽然没有进兵,但是也没有撤军。朱家这个态度还是可用的。”
    其实崇祯知道朱家军可用,但是他嫉恨朱大典,心中的气不平,不愿意提他们。
    吏部尚书闵洪学说道:“怕是不容易吧?征缴是结束了,能算是了结吗?”
    他心里说,朝廷出兵征缴,大败而回,什么也没说,接着就调朱家的兵,能行吗?调走了朱家的兵,你再出兵打山东怎么办?道理明摆着,你当朱大典缺心眼啊?
    闵洪学接着说:“据报,天津卫及周围地区已经被朱家的兵占领,那里的官员都被驱逐了,有的已经回到京城。臣以为此事应该与朱大典交涉,他们应该撤兵,恢复此地的官署。”
    崇祯吃惊道:“真的吗?竟有此事?”
    实际上天津已经占领了十几天,但是当地的官员们都被集中看押,直到朱万武到达后才处理释放,所以京城现在才知道。吏部接待了这些被驱逐的官员,是第一批知道这个消息的。
    礼部尚书黄汝良上前一步启奏道:“陛下,朱家办事孟浪,什么基本法、宪政、组建台湾军等等,是有些儿戏了。但是,纵观朱家这几年的所做之事,还算守规矩,没有大的逾越,对朝廷、对陛下,朱大典还是尊敬有加。他金华朱家也颇有建树,遵化助战、内地剿匪平定地方、在辽宁、台湾收复疆土也有些功劳。所以,微臣以为,莫不如与朱家面对面议一议,有什么话当面说岂不更好?”
    作为礼部尚书他很少参加平台奏对,即便来了也很少说话,但是今天他觉得不说不行了。既然朱家还认大明的皇帝,为什么一定要打呢?
    刑部尚书胡应台也出班奏道:“黄尚书之言臣复议。关宁铁骑是我大明的精锐,对上后金的骑兵也不落下风,可是在山东,祖宽的3000铁骑瞬间就全军覆没,可见朱家军之强悍。我西路、北路两路大军合计六万人,都不是朱家几千人的对手,双双败绩。
    另外,据说这两路军队进入山东时,朱大典都送去了军粮,一是他们知道朝廷的官军粮饷不足,二是朱大典警告不要扰民,并声言缺粮他可以供给。祖宽之所以全军覆没,就是因为他纵兵洗劫百姓,为朱大典所不容。
    且不论朱大典如何爱民,仅说他如此从容,稳操胜券,我官军那一路能与之一战?既然不能打,那就只有和议,金华朱家不是外敌,都是陛下的子民,坐下来议一议有何不可?如若和议不成,再打也不迟。”
    胡应台去了一趟德州,有些情况他是知道的,这个话说的也有些道理,众人频频点头。
    户部尚书毕自严说道:“臣复议。陛下,在官军向山东进发时,山东和台湾的秋赋正在陆续运往京城,并且一直没有中断,这些粮食、白银正是朝廷急需的。由此也可以看出金华朱家对朝廷的忠心,谈一谈应该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周延儒、温体仁两位大学士始终没有说话,都拿眼睛偷看皇帝的反应,崇祯皱着眉头,显然心里不痛快。
    他们两人对于朱家都是主战的,出兵不利也都有责任。平心而论,他们和朱大典绝对不是一路人,还是主战,但是明摆着打不过人家,还敢战吗?这次皇上没有追究他们的责任,是因为皇上也是主战的。不过如若再次主战,再次失败的话,罪责可就难逃了!所以主战的话不敢说,主和的话不想说,但是不说话怕是混不过去,真是万般的为难呀!
    怕什么来什么,就在这时崇祯的眼睛看过来,说道:“周爱卿有何见解?”
    周延儒迟迟疑疑的出班,他真的没有想好怎么说,皇帝问话还不能不说,太难了,周大学士也是巧言令色之人,还真的没这么为难过。
    “陛下,......这......”
    他拿眼睛看温体仁,意思是求援,温体仁低头看着地面装糊涂。
    崇祯看着不解,“嗯?怎么......”这一对君臣真是有得一拼。
    战,是绝对不敢说的。他一狠心,只能随声附和了。
    “微臣以为......哦......谈一谈也未尝不可。天津卫乃京师之门户,朱家必须退出去,他们退出天津卫就可以谈一谈。”
    也算是急中生智,拿出天津卫敲打一下朱大典也算出了一口恶气。设置一个谈判的条件,如果朱大典不应就不用谈了,至于关宁前线的危机,他连想都不想,后金打到京师又如何?最后不是还得退回去。
    兵部尚书熊明遇说话了:“此事拖延不得,锦州日日在战,危局随时会出现。如若朱大典说:朝廷若担保不出兵山东,我就退出天津卫。岂不陷入死结?依臣之见,只要能做到一起,这些都可以谈。不必先订立条件。”
    崇祯很无奈,周延儒的注意也不怎么样,于是他转向温体仁:“温爱卿有何见解?”
    温体仁本来是想混过去,这一点名就混不了了。于是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微臣同意周阁老之策,也只有如此方能看出金华朱家是否有诚意。未谈先胜,也显得皇家的威严。”
    他这是明确的说,要维护朝廷脸面。
    熊明遇感觉真如此办理,朝廷的姿态就太低了,小肚鸡肠,斤斤计较,哪有大明朝廷的气派?因此他还想说话,刚上前走一步,就被崇祯制止了。
    崇祯一摆手,说道:“今天就议到这里吧。周阁老就照你的意见拟旨,发给朱大典。另外内阁准备一个和议的文案,想的周到一点,都谈什么,有什么主张,拟好后交司礼监(就是皇帝的秘书处)。另外拟一个参与和谈的名单,一并呈上来。散了吧。”
    我们的万岁爷同志之所以坚持这个先决条件是为了脸面!他已经感觉到了,对上金华朱家,朝廷处于下风,不谈不行了,关宁危机无解,京城的危机就在眼前,他可是不能不把关宁前线当做一回事,丢了锦州,就剩下山海关一道关口了。因此要谈,也要脸面,谈判尚未进行,朝廷就先胜一局,是不是很有面子?
    ---第208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