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六年十月十一日,弥勒教徒乘工程款之事在南京作乱,并接应许都的乱民军进城,造成南京城内大乱。
南京的官军开始集合起来,在南京城内与乱民及弥勒教徒交战,力图维护城内的秩序。
国防军的一师一团正在迅速赶来,国防军长江舰队陆战团的一营二连已经从城外向聚宝门靠近。
这种形势下预计南京的混乱很快就会平息下去。
居于聚宝门外还有一股势力也开始活动了,这就是李岩带来的300人的精干队伍。他们的武器大多是长矛,有少量的弓箭。原因就是长矛的枪头小,容易隐藏携带,到了南京,装上枪杆就是长矛。
李岩在这里已经住了三四天,因为军火工厂就在聚宝门外,所以工厂中的雇员就会有很多人居住在这一地区。经过活动收买,他已经控制了军火工厂里的两个人,一个是普通的搬运工,一个居然是有点文墨的技术人员。通过这两个人他也就更详细的了解了军火工厂的情况。
情况还是很严峻的,军火工厂的护卫不多,还不到五十人,但是工厂的一侧就是一个军营,军营里驻扎着一个千人队,属于营兵性质,那五十人的护卫,就是由这个千人队轮流委派过来的。
营兵就是雇佣军,其战斗力一般强于卫所军,在南京就是官府手中最强的军队了。李岩手中的300名兵丁属于精挑细选的骨干精英,在突然袭击的情况下,有胜算的可能,仅仅可能而已,并没有必胜的把握。
为了运输抢夺到手的武器物资,他雇佣了一批马车、驮马、挑夫,总之能雇到什么算什么,除此之外他还差人在溧水河上雇佣了三十多艘船只,等待在哪里,一旦得手,使用这些运输力量就可以运走大量的物资。
从聚宝门上的战斗一开打,李岩就站在房顶上观战,他的队伍已经集合好了,一切安排就绪,就等待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了。
聚宝门上的战斗无论谁胜谁败,机会都是有的,他唯一需要的就是这一地区的混乱,混乱,对于李岩就是机会。
当李岩看到许都的部队进了聚宝门的时候,他觉得机会到了,于是他就带上他的300人和被他收买的工厂雇员出发了,直奔军火工厂。他的住处距离军火工厂只有七里多,一两刻钟的时间就到达了。这场战斗的关键就是那一个千人队的兵营,如果进攻兵营失败,整个计划就落空了,剩下的就是如何逃脱了。
按照事先的了解,这个兵营有两个门,一个是对外的大门,另一个是开在工厂院墙上的门,就是说工厂和兵营内部是连通的。李岩的人数少,要追求进攻的突然性,使敌方粹不及防,他才有胜算。所以就只能攻击正门了。
也算是李岩的运气极好,正当他们刚刚到达,隐蔽观察,准备进攻的时候。兵营门大开,一队士兵跑着步从兵营里出来了。对于这种情况,李岩事先也是有所预料,那就是城里来了调兵的命令,调集这里的士兵支援城内的战斗。这对于李岩太有利了,兵工厂空虚了!
李岩赶紧命令自己的兵丁隐藏,不准暴漏,让官军过去。看着过去的官军队伍,李岩倒吸了一口凉气。原因是军火工厂的护卫们近水楼台先得月,他们装备了新式火铳和手榴弹。李岩事先倒是想到了这一点,但是没有料到他们装备的如此整齐:人手一只新式火铳,腰间还挂着手榴弹。可以想象得到,如果李岩贸然进攻,他这300人就交代在这里了,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真是老天爷保佑啊!
部队的调动的确是城中的调令,因为在南京城的南部只有这里的一个千人队是可用的精兵,调动他们攻击聚宝门就断了乱民军的退路,就造成了全歼的态势,当然先决条件是这个千人队能够堵住聚宝门。为此,官方还调动了其他的部队,甚至远在溧水、当涂的部队也派出快马去联络和调动。调动军火工厂部队的传令兵先李岩一步到达,这就是李岩看到的情况,如果李岩晚来一步,他们就可能在路上遭遇。所以说李岩的运气太好了,时间不早不晚。
又等了两刻钟(半小时),等到官军走远了,已经听不到这里的声音了,李岩才开始动作。他进攻的依然是已经空了的兵营,因为他不知道里面还留下多少人。
时间到了巳初(上午9点),李岩一挥手,一队二十多人的乱民兵丁就冲向兵营大门,另一队二十多人冲向了工厂大门。大队的兵丁也从隐蔽处出来向兵营门前集结。
进攻大门的兵丁采用爬墙、爬过大门的方式强行进入,战斗是小规模的,但是也很惨烈。
由于部队的出动,留下来的士兵也警觉起来,已经是戒备的状态了。大门岗哨两人,又有闻讯赶来支援的三人,五个人,带四支火铳,每人两枚手榴弹,这个武装程度也是不容易对付的。新式火铳的缺点就是装弹慢,不利于激烈的近战,但是手榴弹却是近战的利器。
二十多人攻击大门的小队,用几乎伤亡殆尽的代价打开了大门,这些进攻的乱民兵丁绝大部分死于手榴弹的攻击。但是十枚手榴弹打完了,防卫的力量就弱多了,在其他援军到来之前,大队的乱民军就冲入了兵营。
兵营已经空了,剩下的守卫总人数不超过30人,还有一部分在工厂区。乱民的队伍伤亡很大,下手也狠,不论是否投降,留守的官军全部杀光。就这样乱民的三百人的部队就剩下了两百多人,他们从工厂正门,和兵营中的侧门进入了工厂。又伤亡三十多人之后,李岩全面控制了工厂区,工人、雇员被也屠杀了一部分,其余的集中于一块空地上,乱民杀人还不至于屠杀殆尽。
剩下的就是抢夺物资了。李岩手里有现成的向导,并且事先也有计划,知道要抢什么东西。成品火铳、子弹、手榴弹是必须抢光的。第二类就是可以生产弹药、手榴弹的简单装备。复杂的,重量大的装备就只能放弃了。
这个工厂的制造水平是:只要不是过于复杂,不牵涉到冶金、轧钢、过于复杂的机加工,一般的装备它都有。比如子弹的生产:工厂里有冲床和磨球机,从曙光基地购入钢条就可以生产出两种规格的钢珠。黑火药是工厂自己生产的,曙光基地提供火药添加剂用以增强爆炸力。击发的燧石是用粉末状态的金属、发火燧石和树胶制造的,因此,只要从曙光基地购入原料也可以生产。子弹纸壳的纸张、引火药捻的纸张是曙光基地提供的,包装子弹是简单的设备辅助人力手工操作。
所以这些设备对于李岩就用途不大了,因为他没有原料来源。但是手榴弹的设备他是需要的,手榴弹的头部是铸造的,铸件只需要简单的人工修整,有几件木工机械生产木柄。手榴弹中关键的拉火装置,是关键技术由曙光供货。但是李岩可以改造为火绳点火的方式。所以木工机械的主要部分他要运走,铸造手榴弹头部的铸模他要带走。
还有一样设备他也是需要的,就是火铳枪膛的拉刀。只要有拉刀,能买来朱家的钢管,就是用牛马拉,也能生产枪管。拉刀可以手工维修,直到寿命用尽,是可以使用很长时间的。所以工厂里现有的钢管等原料他也要尽量多的带走。
占领工厂之后,他就立即派人带来他雇用的运输队。这支运输队也是提前到达一个指定的位置,但是远离工厂的地方,一旦夺取军火的行动失败,则可以迅速解散,以便掩盖自己的动机,李岩做事还是很谨慎的。
溧水的上游距离这里不远,江南是水网地区,河道四通八达,李岩准备的船队在距离工厂只有三里远的一个小码头的位置,目前雇佣的船只是三十四条,内河船都不是很大,但是每条船装一万多斤货物还是没有问题的。
本来工厂里边就有码头,工厂为了运输货物,这也是必备的设备。但是李岩不使用它,原因是:第一为了保密,工厂的人只是知道用车、马拉走了,并不知道使用了船只。而运输队的人员,李岩是准备带走的,即便不杀他们,起码短时间内他们回不来。
这个运输队有十辆马车,十几匹驮马,二十几个挑夫,总之杂七杂八的凡是能抓到的运输力量都用上了。他必须要用最快的速度抢运。
他抢到手的东西真不少,成品新式火铳有两千四百多支,子弹三万多发,手榴弹850箱。这是由于成品枪支弹药,每达到一定的数量就要转运到北京兵部,所以数量还不算太大。半成品还有一些,也全部带走了。
此外就是制造手榴弹、子弹的一些设备的关键部件,还有制造枪管的拉刀。最后就是有用的原材料,像无缝钢管,子弹壳专用纸张等,关键材料:击发燧石成品、手榴弹拉火、火药添加剂,这些东西重量小,能找到的全部带走了。
有的东西他只是带了一点样品,例如铸造手榴弹的铁锭,重量太大了,他带不走。
之后还有一项重要的,就是被他俘虏的工人和技术人员。由于他有内部人,所以可以选择出那些是有用的人,这些专业的技术人员他选出了三十多人。其余的俘虏他会释放掉,带走累赘,李岩还没有无端杀人那么坏,这些人也走漏不了什么风声,因为他们知道的太少。
李岩差不多用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直到过了中午他才撤离。这期间即便有人能够逃出去,向官府报案,他也进不了南京城。最近的聚宝门正在战斗,其他城门肯定也会关闭了。等到官府得到消息恐怕就要明天了,李岩一伙早就逃得不知去向了。
他的队伍分两路行进,船队当然是一路,沿着溧水河一路向南,目标就是石臼湖,每一条船上当然都要有武装押运。余下的人员包括从工厂带来的俘虏和运输队的人员,也全部被武装押送从陆路向东行进。向东走的目的就是迷惑运输队的人,这些人还是要释放的。所以沿途选择合适的地点,这些运输车辆和人员也就陆续释放了,并且警告他们回家躲起来,不要胡说。轻装之后的部队,转道向南,奔石臼湖而去。
石臼湖有通向长江的航道,他们打算在那里,择一处荒岛,暂时隐蔽,直到风浪过去了,他们再设法雇佣商船,分批运到江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李岩利用许都的乱民和弥勒教闹事的机会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军火。
---第30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