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卷第十二 汉纪四(公元前199年一公元前188年,共12年)
    卷第十二 汉纪四
    (公元前199年一公元前188年,共12年)
    主要历史事件
    刘邦派假公主和亲匈奴 080
    令六国后裔、豪门名家迁居长安 081
    贯高谋反后,舍身救赵王 082
    韩信谋反被杀 086
    刘邦杀彭越,栾布冒死为其收尸 088
    赵佗接受南越王册封 089
    英布谋反被杀 092
    刘邦去世,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 099
    吕后毒死刘如意,将戚夫人做成人彘 102
    萧何去世 104
    冒顿写信羞辱吕后 106
    惠帝去世,吕后掌权 110
    主要学习点
    和亲之计,是开创性战略 081
    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 087
    凭着良知去做,不要趋利避害 089
    小人之心难测,因为他没逻辑 098
    有过错是正常的,但不要错上加错 108
    太祖高皇帝下
    高帝八年(壬寅,公元前199年)
    1 冬,刘邦击韩王信残部于东垣,经过柏人。赵国宰相贯高等派杀手埋伏在厕所夹壁中,准备行刺皇上。刘邦本来准备在柏人留宿,突然心生不安,问:“这个县叫什么名?”左右回答说:“柏人。”刘邦说:“柏人,柏人,就是迫人啊!”于是不在柏人住宿,马上离去。
    十二月,刘邦从东垣回到长安。
    2 春,三月,刘邦到洛阳。
    3 刘邦下令,商人不准穿锦绣衣裳,不许穿绸缎衣裳,不准穿纱布或细纱布衣裳,不准穿细麻布衣裳,不准穿毛料衣裳,不准携带兵器,不准坐车,不准骑马。
    4 秋,九月,刘邦从洛阳返回长安,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楚王刘交,都跟从随行。
    5 匈奴冒顿不断攻击北方边境,刘邦很苦恼,问刘敬意见。刘敬说:“天下初定,士卒疲惫,都不想打仗,所以不能以武力征服匈奴。冒顿杀父自立,把一群庶母都当成自己妻子,以暴力相威服,所以不能用仁义去说服他。暴力和仁义都用不上,只有一计,让他的子孙向我们臣服,只是怕陛下办不到。”
    刘邦问:“具体说,什么计策?”
    刘敬说:“陛下如果能以皇后所生的嫡长公主,嫁给冒顿做妻子,给予丰厚的嫁妆,冒顿一定爱慕,立为阏氏,生子,一定立为太子。陛下再以汉朝过剩而匈奴短缺的东西,经常派使节送去,馈赠问安,并且派辩士去教谕礼节。冒顿在,他是您的女婿;冒顿死,则是您的外孙为单于,哪有外孙敢兴兵攻打外公的呢?这样,就可以不战,而逐渐让匈奴臣服。不过,陛下一定要嫁皇后所生的长公主,不能令宗室或后宫女子诈称公主。如果被他发现有假,不以为贵,不肯接近,那没有什么好处。”
    刘邦说:“善!”于是想嫁长公主。吕后日夜哭泣,说:“我就一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刘邦也不忍心,只能作罢。
    高帝九年(癸卯,公元前198年)
    1 冬,刘邦物色了一位普通人家的女子,宣称她就是长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为妻,派刘敬前往匈奴缔结和亲盟约。
    【司马光曰】
    刘敬说冒顿是残暴之贼,不可以仁义相说,却要和他结为婚姻之好,为何前后如此矛盾!上世帝王抵御夷狄,服则怀之以德,叛则震之以威,没听说过跟他们结婚的!况且那冒顿,把自己的父亲都当禽兽一样射杀,他还管什么岳父!刘敬的计策,实在是太不严密,况且鲁元公主已经是赵王的王后,还能把她夺回来吗?
    【华杉讲透】
    先讲一个技术问题,鲁元公主已经嫁给赵王张敖,能不能再嫁给冒顿?对于刘邦来说,这不是问题,刘敬也知道不是问题。后世有案例,日本战国,丰臣秀吉为了让德川家康臣服,就把自己的妹妹旭姬嫁给他为妻。当时旭姬已经四十四岁,有过两次婚姻。秀吉逼她与恩爱多年的第二任丈夫副田吉成离婚,嫁给家康。给吉成的条件是增加五万石封地。吉成同意离婚,但拒绝了封地,隐居山林。
    刘敬的和亲之计,是开创性的战略。而且看一个问题,不是只看到眼前,而是看到子孙万代之利。和亲政策,稳定了西汉边境,带来了和平发展的环境。和亲政策,不仅是以婚姻换和平,而且是长远的文化渗透,同化战略,后世到了唐朝,更往后的清朝,将和亲政策发挥到极致,周边邻国,全是皇亲国戚。
    和亲政策,是皇上牺牲自己的女儿,为国家换来和平。所以刘敬说他有一计,“然恐陛下不能为”,可见刘邦君臣的沟通是光明磊落的。吕后哭泣不舍,但是她也没有恨刘敬出馊主意。换一个皇后,恐怕会说:打主意打到我女儿头上,先把他斩了!
    2 刘敬送了“长公主”去匈奴,回来说:“匈奴南部的白羊部落、楼烦部落,距离长安近的地方只有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就可以到达秦中。秦中刚刚经历战祸,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可以大量增加人口,充实土地。诸侯当初起事的时候,齐国的田氏,楚国的昭氏、屈氏、景氏,这些家族最有号召力,如果不是他们响应,就不能成功。陛下虽然建都关中,但实际上人口稀少,而东边六国都很强大,一旦有变,陛下不能高枕无忧啊!臣建议陛下将六国后裔,以及地方上的豪杰、名家迁居关中,无事时可以防备匈奴;如果诸侯有变,也可率领他们东伐,这是强本弱末之权术啊!”刘邦说:“善!”十一月,将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大家族及豪杰迁于关中,拨给他们良田美宅。这次一共移民十余万人。
    3 十二月,刘邦从长安到洛阳。
    4 贯高的仇家知道了他行刺皇上的密谋,向上告发,于是刘邦下令逮捕赵王及谋反者。赵午等十余人都争相要自刎,贯高发怒说:“谁让你们自杀?如今大王根本就不知道我们的密谋,也一起被逮捕。如果你们都死了,谁来还大王清白?”于是张敖和贯高等,都被用密不透风的囚车送到长安。贯高招供说:“是我和手下谋划的,赵王确实不知道。”官吏刑讯逼供,打了数千下,又用铁锥乱刺,全身没有一块地方是好的,再找不到地方下手,始终不发一言。吕后数次对刘邦说:“赵王因为公主的缘故,不至于做出这种事。”刘邦怒道:“如果张敖得了天下,还缺你的女儿吗?”不听吕后的求情。
    廷尉将贯高的口供呈上去。刘邦赞叹说:“真是壮士!谁和他关系好?以私人身份再问问他。”中大夫泄公说:“我和贯高是同乡,一向了解他,他就是那种典型的赵国义士,以义自立,不受侵辱,重于承诺的人。”刘邦派泄公拿着皇上符节,去见贯高。贯高被打得遍体鳞伤,靠在一个竹筐上。泄公在一旁和他唠家常,谈论家世和别后各自情况,慰问他的劳苦,然后问:“赵王到底参与没有?”贯高说:“人之常情,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呢?如今我将要被灭三族,难道我爱赵王,还胜过爱自己的亲人吗?赵王确实没有参与谋反,就是我们自己干的。”然后详细跟泄公讲了整个过程,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赵王确实不知云云。于是泄公回去,一一向皇上汇报。春,正月,皇上赦免赵王张敖,废为宣平侯,将代王如意迁为赵王。
    刘邦很欣赏贯高的为人,派泄公告诉他说:“赵王已经出狱,没事了。”贯高激动地问:“我家大王真的出来了?”泄公说:“真的出来了。”又说:“皇上敬重你的为人,所以也赦免你!”贯高说:“我全身都被打烂了,还不肯死,就是为了还赵王清白呀!如今赵王已经出来了,我的责任完成了,死而无憾!况且我身为人臣,有篡弑之名,哪还有面目去侍奉君上呢?就算皇上不杀我,我能无愧于心吗?”说罢,将头部猛烈后仰,折断颈动脉而死。
    【荀悦曰】
    贯高首为乱谋,杀主之贼,虽然能证明赵王的清白,但小忠不能抵消大逆,私德不能抵消公罪。春秋大义,以居正为大,贯高罪无可赦。
    【司马光曰】
    高祖骄以失臣,贯高狠以亡君。让贯高谋逆,是高祖之过;让张敖亡国,是贯高之罪。
    5 下诏说,十月二十七日之前犯罪,死刑以下的囚犯,全部赦免。
    6 二月,皇上从洛阳返回长安。
    7 当初,皇上下诏说:“赵国群臣宾客敢跟从张敖到长安的,全部灭族。”但是赵国郎中田叔、孟舒都自己剃光头发,脖子上挂着锁链,伪装成是张敖家奴以跟从。等到张敖免罪,皇上欣赏田叔、孟舒的贤德,召见他们,谈话之后,发现汉朝的廷臣也没有能比得上他们的。于是皇上再拜他们为郡守和诸侯国丞相。
    8 夏,六月三十日,日食。
    9 提升丞相萧何为相国。
    【胡三省曰】
    看来相国比丞相尊贵。
    高帝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
    1 夏,五月,太上皇崩于栎阳宫。秋,七月十四日,葬太上皇于万年。楚王刘交、梁王彭越,都来送葬。赦免栎阳囚犯。
    2 定陶戚夫人有宠于皇上,生赵王如意。刘邦认为太子仁弱,觉得如意更像自己,虽然将如意封为赵王,但人却留在长安。刘邦到关东,戚夫人经常跟从,日夜哭泣,要求立她的儿子做太子。吕后年长,经常留守在长安,和刘邦越来越疏远。刘邦想要废太子而立赵王如意,群臣都说不可,却不能说服刘邦。其中御史大夫周昌争辩最激烈,刘邦问他什么道理。周昌口吃,又盛怒,说:“我说不出来!但是我期期(口吃)知其不可!陛下要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刘邦欣然而笑。吕后侧耳在东厢房偷听,散会后,见到周昌,下跪拜谢说:“如果没有您,太子几乎就被废了。”
    当时赵王如意十岁,刘邦既不能立他为太子,就担心自己死后,戚夫人母子遭到吕后报复。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设置一位强势的丞相,以及吕后、太子、群臣平时都比较忌惮的人。刘邦问:“那谁可以呢?”赵尧说:“御史大夫周昌,就是这个合适的人!”刘邦于是以周昌为赵国丞相,而让赵尧替代周昌为御史大夫。
    3 当初,皇上任命阳夏侯陈豨为赵国相国,兼赵、代边防部队监军。陈豨出发前向淮阴侯韩信辞行。韩信拉着陈豨的手,屏退左右,拉着他在庭院中散步,仰天长叹,说:“我能不能和你说出心腹话?”陈豨说:“请将军吩咐。”韩信说:“你所待的地方,是天下精兵所在。而你,又是皇上的幸臣。别人说你要谋反,陛下一定不信;第二次有人说呢,皇上就起疑心了;再有第三次,皇上就怒而御驾亲征了。到时候,我配合你从中央政府发动,天下就可图了。”陈豨素来知道韩信的能耐,信服他,于是说:“我听您的!”
    陈豨经常仰慕战国四大君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那种养士的做派,等到他为相守边,也是大养宾客。有一次回家省亲,经过赵国,跟从的宾客车辆,就有千余乘之多,邯郸的政府招待所全部住满了。
    赵相周昌请求进京,求见皇上,详细汇报陈豨宾客之盛,又数年在外掌握兵权,恐怕有变。刘邦派人调查,发现陈豨的宾客在代地多有不法之事,而这些事大多和陈豨有牵连。陈豨被查,心中恐惧。韩王信乘机派王黄、曼丘臣等策反他。
    太上皇驾崩,刘邦派人召陈豨。陈豨称病不来。九月,与王黄等造反,自立为代王,劫掠赵国、代郡土地。刘邦亲率大军征伐,到了邯郸,高兴地说:“陈豨不先占领邯郸,却去据守漳水,我知道他的无能了!”
    周昌上奏说:“常山郡一共二十五座城,丢了二十座,请诛杀郡守、郡尉。”刘邦问:“郡守、郡尉也都反了?”周昌说:“那倒没有。”刘邦说:“那是力所不足,没有罪。”
    刘邦让周昌从赵国本地子弟中选拔出四个可以做将领的,刘邦亲自接见,谩骂说:“小子们有能耐当将领吗?”四个人惭愧害怕,趴在地上不敢吱声。刘邦当场将四个人都封为千户,让他们率领军队。左右进谏说:“我们从蜀国杀出来,取汉中,伐西楚,从来没有这么轻易封赏的,今天这四个人第一次面试,就都封了千户,他们有什么功劳啊?”刘邦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懂得的了。陈豨造反,赵、代土地都为陈豨所有。我征调天下封国军队,没有一个来的,如今只能依靠这邯郸的当地军队。我怎么会吝啬四千户人家,不用来激励赵国子弟呢?”群臣都说:“好的!”
    又听说陈豨的部下以前大多是商人。刘邦高兴地说:“我知道怎么对付他了。”于是用重金收买陈豨的部将,很多都投降了。
    高帝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
    1 冬,刘邦在邯郸。陈豨手下将领侯敞率领万余人沿着邯郸外围游击。王黄率领千余骑兵驻军曲逆。张春率领步兵万余人渡过黄河攻打聊城。汉将军郭蒙与齐国将领联合攻击,大破张春部队。太尉周勃经太原进入代地,抵达马邑,马邑顽抗,周勃攻破城池,残杀市民。赵利守东垣,刘邦攻陷东垣后,将其更名为真定。刘邦悬赏千金捉拿王黄、曼丘臣,结果二人都被他们的部下活捉来请赏。于是陈豨的军队就溃散了。
    淮阴侯韩信称病,不跟从刘邦去讨伐陈豨,秘密派人到陈豨处通谋。韩信与家臣密谋,准备夜里矫诏诈称赦免劳役犯和官府奴隶,然后率领他们袭击吕后、太子。部署已定,就等陈豨的消息。韩信有一个随从舍人得罪了韩信,被他关押起来,准备杀掉。春,正月,那舍人的弟弟上告,将韩信谋反之事告诉吕后。吕后想召见韩信,怕他不来,于是和萧何密谋,诈称有人从皇上那边来,说陈豨已被平定,人已经死了。列侯、群臣都来祝贺。萧何点醒韩信说:“你虽然在生病,但这么大的喜事,也应该去祝贺!”韩信入宫,吕后派武士绑了韩信,就在长乐宫钟室将其斩首。韩信临被斩前,说:“我后悔不用蒯彻之计,于是被小儿女子所诈,岂不是天意吗!”于是夷灭韩信三族。
    【司马光曰】
    世间有人认为韩信首建大策,与高祖起兵汉中,平定三秦,又分兵北进,消灭魏国,征服赵国,胁迫燕国,向东攻击齐国而成为齐王,然后向南灭楚于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大半是韩信的功劳。再看他拒绝蒯彻的游说,亲自到陈丘去迎接高祖,怎么能说他有反心呢?无非是被贬职之后,心中郁闷,于是陷于悖逆罢了。那卢绾不过是高祖的儿时故旧,尚且能被封为燕王,韩信却只能封侯,要按时入朝上班,这岂不是刘邦对不起韩信吗?
    我认为,高祖用诈谋在陈丘擒了韩信,说他有负于韩信是对的。但是,韩信也是咎由自取。当初,楚汉在荥阳对峙,韩信灭齐,不回师来向刘邦报告,自己就在齐国称王了。其后汉军追击楚军到固阳,约韩信来一起攻楚。韩信却不来。在那个时候,高祖恐怕就已经有把韩信拿下的心思了吧!只是他力所不能而已。等到天下已定,韩信还有什么要挟皇上的筹码呢?要挟以图利,那是市井之志;酬功而报德,那是君子之心。韩信以市井之志对待刘邦,却希望刘邦以君子之心对待他,这不是太难了吗?
    所以司马迁评论说:“假使韩信能了解君臣相处之道,虚怀谦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骄肆自己的才能,或许可以保全。以他对汉家的功勋,可以和周公、召公、姜太公相比,他的后代荣华不绝,永享子孙祭祀。他不追求这个,却在天下已经大定的时候,还想造反,以至于夷灭宗族,这不都是自找的吗?”
    【华杉讲透】
    司马光所论:“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出自《论语》。孔子问弟子们的志向,其中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伐,是矜夸;施,是夸大。我希望不要张扬我做了什么好事,也不要夸大我有多少功劳和辛苦。这是君臣相处,臣子应守之道。我将我的公司“华与华”的核心价值观定为九个字:“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也是受这思想的影响。
    2 将军柴武在参合将韩王信斩首。
    3 刘邦回到洛阳,听说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惜,问吕后:“他死前说了什么吗?”吕后说:“他说后悔没有用蒯彻之计。”刘邦说:“我知道这个人,齐国辩士蒯彻。”于是下诏逮捕蒯彻。蒯彻被带来,刘邦问:“是你叫韩信造反的吗?”蒯彻说:“是啊!我教他的。不过这小子不用我的计策,所以今天被夷灭三族。如果他听我的,陛下能夷灭他吗?”刘邦大怒:“把蒯彻给我烹了!”蒯彻说:“哎呀!我被烹真是冤枉啊!”刘邦说:“你教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彻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才高腿快的先得。盗跖的狗对着尧帝狂吠,不是尧帝不仁,是那狗只忠于他的主人。当时,臣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啊。况且天下锐精持锋的英雄豪杰,想做皇帝的多的是,只是力所不及而已,陛下能把他们都烹了吗?”
    刘邦说:“把他放了吧!”
    4 立子刘恒为代王,首府在晋阳。
    5 大赦天下。
    6 刘邦征讨陈豨的时候,向梁国征兵,梁王彭越称病不来,只派了一个将领带兵到邯郸。刘邦大怒,派人去质问他。彭越恐惧,想要亲自去向刘邦解释,他手下将领扈辄说:“大王您开始时不去,现在被责备又去,去就给擒了,不如干脆发兵反了!”彭越不听。
    正好梁国太仆有罪,逃亡到汉,告发彭越与扈辄谋反。于是刘邦派人去抓捕彭越,彭越没防备,被装进囚车送到洛阳。有司审讯结果,说:“反形已具,请依法判决。”刘邦赦免了彭越,只是将他废为庶人,流放到蜀郡青衣县。
    彭越被押解西行,走到郑县,正遇到吕后从长安来。彭越向吕后哭泣求情,说自己确实无罪,即便被废为庶人,也希望能允许他留在故乡昌邑居住生活,别去蜀郡。吕后许诺,带他一起又东行回来,到了洛阳,吕后对刘邦说:“彭越是壮士,您把他流放到蜀郡,这是给自己留祸患,不如干脆把他杀了。所以我为您把他带回来了。”于是吕后让她的随从告发彭越再次谋反,廷尉王恬奏请将彭越灭族,刘邦批准。三月,夷灭彭越三族,将彭越的头斩下,在洛阳悬挂示众,下诏说:“有敢来收敛彭越尸首的,即刻逮捕!”
    梁国大夫栾布之前出使齐国,回来后,就在彭越人头下向彭越汇报工作,恸哭祭祀。官吏将他逮捕,向上级报告。刘邦召见栾布,骂他,要把他烹了。正要揪着往锅里扔,栾布回头说:“希望说一句话再死!”刘邦说:“你有什么话?”栾布说:“当初陛下被困彭城,兵败荥阳、成皋之间,项王之所以不能乘胜西进,就是因为彭王在梁地,和汉联盟,共同打击西楚。在当时,彭王向着楚,汉就要破亡,向着汉,楚就要破亡,况且垓下之会,没有彭王参与,项王还亡不了。等到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他也想传给子孙万代。如今陛下以此向他征兵,因为他生病没有亲自来,就怀疑他谋反。谋反之事,并没有确凿证据,只以一些小事为罪名诛灭其三族。我恐怕陛下的功臣人人自危。如今彭王已死,臣已生不如死,把我烹了吧!”
    于是刘邦赦免了栾布的罪,拜为都尉。
    【华杉讲透】
    这又是博弈论所说的“囚徒的困境”,由于建立不起新的博弈机制,都防备着对方,想要“先下手为强”。正如栾布所说,彭越也想把梁国传给他的子孙,他怎么会造反呢?真正想造反的臣下是很少的,但是,要让君王相信你不会反却很难。刘邦已经明白彭越没有反心,但吕后一说,他还是担心他以后会反,就把他杀了。
    面对这种情况,为忠臣者有两种选择,一是功成身退,自剪羽翼,明明白白让君王看到自己没有造反的资源,比如张良,比如清朝的曾国藩。二是光明磊落,对君王绝不设防,比如唐朝的郭子仪,任何时候君王召见,马上就自己一个人去,手下提醒他防备,他说:我这人头本来就是皇上的,皇上要就拿去,我防备啥?
    最重要的原则:
    不要有利必趋,有害必避!
    人人都想趋利避害,但是,你越趋利,越得不到利;你越想避害,那祸事换一条道还冲你来,而且来得更狠。韩信、彭越,都是趋利避害之祸。人只须凭着自己的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因为,反正随便怎么做都有风险,那为什么不做自己呢?
    不要妄图避免所有的危机,不要一有危机就以为自己能把它解决,解决问题主要靠时间和天意,不靠你。要学会与风险和危机共存,不试图解决所有问题,带着问题前进。因为解决问题的举措,往往会制造出更大问题。
    7 丙午日,立皇子刘恢为梁王。三月十一日,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撤销东郡,划归梁国;撤销颍川郡,划归淮阳国。
    8 夏,四月,刘邦从洛阳回到长安。
    9 五月,下诏立秦朝时南海郡尉赵佗为南越王。派陆贾前往授予印信符节,与他剖符通使,让他团结南方百越民族,不要成为南国的边患。
    当初在秦二世的时候,南海郡尉任嚣重病将死,召来龙川县令赵佗对他说:“秦为无道,天下苦之,我听说陈胜等作乱,天下大结局怎么样,不得而知。南海偏僻遥远,我担心盗兵侵袭到这里,所以想兴兵封锁新道自备,以应诸侯之变,不巧赶上自己得了重病。况且番禺有大山之险,又有南海阻隔,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原人相辅佐,这也是一州之主的事业,可以立国。郡中其他官吏,都没法跟他们交流这些话,所以把你请来,托付给你!”于是给赵佗委托书,代理南海郡守职权。
    任嚣死。赵佗即刻传檄横浦、阳山、湟溪关,说:“盗兵将至,迅速封锁道路,聚兵自守!”于是逐渐利用法令诛杀秦国所任命的官员,换上他的亲信党羽。等到秦朝破灭,赵佗即刻出兵,攻打兼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陆贾抵达番禺。赵佗非常傲慢,头发束成一撮,竖在头上,叉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在那里,接见陆贾。陆贾说:“足下是中原人,亲戚、昆弟、祖先坟墓都在真定。如今足下反天性,弃冠带(胡三省注:背弃父母之国,不念祖坟、宗族,就是反天性;不戴帽子,头发束成一撮,从蛮夷风俗,就是弃冠带),想以区区南越与天子抗衡,你马上就要大祸临头了!况且秦国失去政权,诸侯、豪杰并起,唯有汉王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都归属于他之下,他可以称得上强大了。但是,汉王起兵于巴、蜀,鞭笞天下,于是诛灭项羽。五年之间,海内平定。这不是人力可以做到的,实乃上天的安排。天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派兵协助天下正义之师诛灭暴逆,朝中将相,都要移师来灭你!只是天子怜悯百姓劳苦,让大家休养生息,这才作罢,于是派我来,授予你君王之印,剖符通使。我来,你应该到郊外迎接,北面称臣。没想到你竟然想以刚刚立国,还没有什么凝聚力的越国来拒绝向汉朝臣服,如此强横不屈!汉政府如果得到报告,恐怕会掘了你的祖坟,夷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偏将,带十万军队来征讨,那时候,你的手下,杀了你降汉,也是反掌之间的事吧!”
    赵佗听得霍然而起,规规矩矩坐好,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之中时间久了,丢失了中原礼仪!”于是又问陆贾,“我与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贤能呢?”陆贾说:“您似乎比他们更贤能。”赵佗又问:“那我与皇帝谁更有贤德呢?”陆贾说:“皇帝继承五帝、三皇的事业,统理中原,中原的人口以亿计,地方万里,万物殷富,政治由一家统一,这是开天辟地以来,从来没有过的事。如今大王您不过统治了几十万人,还大都是蛮夷,在崎岖山海之间,和汉的一个郡相当而已,您怎么敢和汉相比!”赵佗大笑说:“那是我没在中原,所以才在此称王。如果我在中原,你怎么知道我不如他!”于是留陆贾饮宴,挽留数月,说:“越国没有能与我说得上话的人,先生来,让我每天都听到新东西!”于是赐给陆贾价值千金的珠宝,仔细地包裹装入行囊,其他散装的礼物,也价值千金。陆贾于是拜赵佗为南越王,令他向汉称臣,接受汉的法律约束。陆贾回来汇报,皇帝大悦,拜陆贾为太中大夫。
    陆贾之前经常跟刘邦谈论《诗经》《尚书》,刘邦骂他说:“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你大爷我在马上得天下,看什么诗、书!)陆贾说:“马上得天下,能在马上治天下吗?况且商汤、周武王,都是逆取而顺守,文武并用,才是长久之术。之前吴王夫差、晋国的智伯,还有秦始皇,都是极武而亡。假使秦国在统一天下之后,能施行仁义,取法先圣,陛下还能有机会吗?”刘邦面有惭愧之色,说:“请您将秦之所以失去天下,我之所以得到天下,以及古今成败的经验教训,写下来给我看!”陆贾于是概略地叙述存亡的征兆,写了十二篇。每上奏一篇,刘邦没有不称善的,左右则高呼万岁,称陆贾的书为《新语》。
    10 刘邦生病,不愿意见人,在寝宫里躺着,命令宫门守卫,不许放群臣进来。连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都不敢进去,过了十几天,舞阳侯樊哙撞开守卫,直接闯进去(他上一次撞开守卫闯入,是在鸿门宴上),群臣跟着一拥而入,看见皇上枕着一个宦官在那儿躺着。樊哙等见到皇上,流泪说:“当初,陛下和我们起于丰、沛之间,平定天下,何其壮也!如今天下已定,又何其疲惫!况且陛下病重,大臣震恐。陛下不跟大臣们计议大事,难道就跟一个宦官诀别,留下遗言给他?况且陛下难道不记得赵高的教训了吗?”
    刘邦听了樊哙的话,笑了笑,坐起身来。
    【胡三省曰】
    樊哙所指赵高,是赵高杀扶苏而立胡亥之事。
    11 秋,七月,淮南王英布反。
    当初,淮阴侯韩信被处死,英布已经觉得恐惧,等到彭越被诛杀,刘邦下令把彭越的尸体剁成肉酱,分别赐给各地诸侯。使者到了淮南,英布正在狩猎,见到彭越的肉酱,大为恐惧,秘密派人部署军队,加强战备,防止临近的郡县有异动。
    英布有一个宠幸的姬妾生病,到医生家看病,正好医生家和中大夫贲赫住对门,贲赫送给英布的宠姬很厚重的礼物,又在医生家和她一起饮宴。英布怀疑他二人有奸情,想要逮捕贲赫。贲赫于是乘坐政府的驿车,到长安举报英布,说:“英布反形已露,建议乘他还没有发动,先下手诛杀他。”
    刘邦接到举报信,问萧何。萧何说:“英布不至于此,恐怕是仇家诬告。先把贲赫控制起来,再派人去调查。”
    英布见贲赫因得罪自己而逃亡到中央,报告淮南国内的情况,本就怀疑他告发自己的秘密举措,紧接着中央政府的使臣又来,也验证了一些事情。于是杀光贲赫全家,举兵造反。刘邦接到报告,立即赦免贲赫,任命贲赫为将军。
    刘邦召集诸将问计,都说:“发兵攻击,坑杀那小子,他能成什么事!”汝阴侯夏侯婴,找来前任楚国令尹薛公,向他请教。薛公说:“英布当然要反!”夏侯婴问:“皇上对他裂土封王,他为什么要造反呢?”薛公说:“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这三人,是同功一体之人,英布怀疑下一个就轮到自己,当然要反了。”夏侯婴把薛公的话向刘邦汇报。刘邦于是召见薛公问计。薛公说:“英布之反,不足为怪。如果英布出上计,崤山以东的土地,就不再属于汉所有了;如果英布出中计,胜败之数,还不确定;如果英布出下计,陛下可以高枕无忧。”
    刘邦问:“上计是啥?”
    薛公说:“向东攻取吴,向西攻取楚,兼并齐,攻取鲁,接着传檄燕、赵,使其臣服,然后固守,那崤山以东,就会完全脱离中央政府。”
    “那中计呢?”
    “向东攻取吴,向西攻取楚,兼并韩,攻取魏,占领敖仓粮库,封锁成皋咽喉道路,那胜败之数,还未可知。”
    “那下计呢?”
    “向东攻取吴,向西攻取下蔡,把战略物资运到越这一大后方,自己跑到长沙,这样陛下可以安枕而卧了,因为他对汉构不成威胁。”
    刘邦问:“那你认为英布会出什么计呢?”
    薛公说:“出下计。”
    “为什么?”
    “英布,原来不过是一个骊山的劳役犯,爬到封王的高位,只知道顾自己,顾自己还顾前不顾后,更谈不上让天下百姓万世太平的思想,他的格局,只能出下计。”
    刘邦说:“很好!”封薛公千户。于是立皇子刘恢为淮南王。
    【华杉讲透】
    薛公所论上、中、下三计,都是下计。造反本身已经是下下计,没有什么上计了。在天下已定之后,没有任何人想再打仗了,也没有人内心里服英布,这时候假若英布使出薛公所论之上计,想以武力胁迫,实现割据,将吴、楚、齐、鲁、燕、赵凝聚成一个新国家来“固守”,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其他中计、下计就更不用说了。
    造反这件事,本身是置之死地而后生,速战则生,拖延则死,原则只有三条:一是“大胆!大胆!再大胆!”这话是法国大革命时丹东说的。二是“进攻!进攻!再进攻!”三是“快!快!快!”造反是和时间赛跑,因为时间对中央政府有利,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说:“时间对大国有利,所以小国只能进攻。”
    所以没有什么上计、中计、下计,只有一计,就是拼死一搏,直取首都。如果能拿下,就赌赢了。一旦时间拖延,跟你的人就会杀你的头取富贵,根本不用皇上动手。
    唐朝徐敬业反武则天,他不取首都,而想先在中原南部实现割据,他就败了;明朝朱棣反建文帝,直取南京,他就赢了。后世类似案例很多。
    这时候,刘邦生病,想让太子作统帅去征讨英布。太子宾客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角里先生一起去找建成侯吕释之,说:“太子带兵,功劳再大,地位也不能再提高;但是,如果没有功劳,那就反而会受损遭祸。您为什么不赶紧跟吕后说说,让她去向皇上哭求,就说:‘英布是天下猛将,善于用兵。而朝中诸将,起事建国以前,都是和皇上平起平坐的人,如今让太子去领导这帮老油条,无异于让羊去领导狼,指挥不动。况且英布要是知道是太子为帅,他恐怕就击鼓西进了。皇上您虽然生病,还是勉强躺车里走一趟吧!您就是躺着,也能把英布擒了,只要您在,诸将不敢不尽力。这样虽然苦了皇上您,但是为了妻子儿女,只能强打精神!’”
    于是吕释之当天晚上就去见吕后,如此这般跟吕后一说。吕后又找到机会跟刘邦把那四个人教的话学了一遍。刘邦说:“我就知道那小子不成器,派他没用!老子自己走一趟吧!”
    于是刘邦御驾亲征,群臣留守。群臣都送军到霸上。留侯张良正生病,强打精神起来,送到曲邮,觐见皇上,说:“我应该跟着去的,但实在是病重。楚人剽悍善战,陛下尽量避免和他们对决争锋!”于是请皇上令太子为将军,统御留在关中的所有武装部队。刘邦说:“子房虽然生病,也请勉强躺着辅佐太子!”当时,叔孙通为太子太傅,张良行少傅事,征发上郡、北地、陇西的地方民兵,巴、蜀正规军和长安卫戍部队三万人,为太子禁卫军,驻军霸上。
    英布当初造反,对左右说:“皇上老了,厌倦打仗,肯定不能亲自来。手下的将领呢,除了韩信、彭越,其他的都不是我的对手。”于是举兵造反。他的策略,正和薛公的预计一样,向东攻击荆国,荆王刘贾逃跑,死在富陵。英布兼并了荆国军队,渡过淮河,再攻击楚。楚国发兵和他战于徐县和僮县之间,楚军分兵为三支,准备互为奇正,相互救援。有人对楚将说:“这样不行!英布善战,我们的兵都畏惧他。况且兵法云,‘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如今我们分兵为三,他只消打败我们其中一支,另外两支就散了,哪里还能来救援!”楚将不听。果然英布击破其中一支军队后,另外两支自己就一哄而散了。英布于是挥师西进。
    高帝十二年(丙午,公元前195年)
    1 冬,十月,刘邦与英布两军在蕲西相遇,英布的兵马,全是精锐。刘邦在雍城坚壁扎营,看见英布阵地,跟项羽当初一模一样,心里非常厌恶。刘邦和英布可以遥遥相望,刘邦远远地问英布:“你何苦造反?”英布说:“想当皇帝呗!”刘邦大怒,痛骂他,于是大战。英布败走,渡过淮河,数次停下来再战,都不利。于是英布只带了一百多骑兵逃往江南。刘邦派别将追击。
    2 刘邦回师,经过老家沛县,留下来,在沛宫摆上酒宴,将以前的故人、父老、父母辈以及年轻子弟,都召来同饮,一起说说过去的趣事,以为笑乐。酒酣,刘邦自己唱歌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对沛县父兄说:“游子悲故乡!朕当初以沛公的身份起事,以诛杀暴逆,于是得天下。现在我要把沛县作为我的汤沐邑,私人领地,赋税不归政府,归我个人。但是,我也不要你们缴纳,让全县人民世世代代不必服劳役,缴赋税。”高兴地饮宴了十几天才离去。
    3 汉别将击英布军于洮水南、北,两战皆大破之。英布之前跟番君吴芮结有婚姻之好,是吴芮的女婿。所以吴芮的儿子,现在的长沙王吴臣派人引诱英布,假装要和他一起逃亡越国。英布信以为真,跟着吴臣的使者去长沙,到了番阳。番阳人在乡民的田舍中杀死了英布。
    4 周勃将代郡、雁门、云中等地全部平定,斩陈豨于当城。
    5 因为荆王刘贾没有子嗣,所以皇上将荆国改为吴国,十月九日,封皇兄刘仲的儿子刘濞为吴王,王三个郡,五十三座城。
    【胡三省曰】
    为以后刘濞以吴国造反埋下伏笔。
    6 皇上经过鲁,以牛、猪、羊各一的太牢标准祭祀孔子。
    7 皇上击破英布回来,病得更重了,更加急于改立太子。张良进谏,皇上不听,于是张良称病,不愿再管事。
    叔孙通进谏说:“以前晋献公因为宠爱骊姬,废太子,立奚齐,结果晋国因此乱了几十年,为天下笑。秦国因为不早立扶苏,让赵高得以诈立胡亥,结果让自己国破家亡,这是陛下您亲眼所见。如今太子仁孝,天下人都知道他的美名。况且吕后和陛下是患难夫妻,怎么能背弃她呢?陛下如果一定要废长立少,臣愿意先行伏诛,把我脖子上的血,洒在您的面前!”刘邦说:“算了算了,我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根本,本一摇,天下震动,陛下怎么能拿天下来开玩笑!”当时群臣固执地为太子争辩的人很多,刘邦知道群臣心里都不归附赵王,于是打消了废立的念头。
    8 相国萧何因为长安地方狭小,而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弃地,所以他希望能让百姓进入上林苑耕种,收获之后,不用再收秸秆,就留给禽兽吃。刘邦大怒,说:“相国自己经常收受商人财物,他倒来打我猎苑的主意!”于是逮捕相国,将之戴上枷锁关起来,交给廷尉治罪。过了几天,王卫尉侍奉皇上,上前问道:“相国有多大罪啊,陛下这么粗暴地给他上枷锁?”刘邦说:“我听说李斯给秦始皇做丞相时,有对老百姓的善政,就归功于皇帝;有伤害百姓的事呢,就说是自己的主意。如今相国自己收受商人贿赂,反倒请求开放我的猎苑给百姓耕种,收揽民心,所以把他抓起来治罪。”
    王卫尉说:“有利于民的事,就请求去做,这本来就是宰相的职责。陛下怎么会怀疑萧何受贿呢?况且陛下当初和项羽相持数年,之后陈豨、英布造反,陛下御驾亲征,在那些时候,相国镇守关中,只要他在关中一只脚稍微摇动,关西土地就非陛下所有了。相国不以此为利益,倒把商人送的那点小钱当利益吗?况且秦二世就是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失去了天下,李斯为皇上分过,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您怀疑相国,未免把相国看得太肤浅了吧!”
    刘邦听了,心中有愧,但余恨未消,不过,仍在当天就派使者拿着符节将相国放出来。
    萧何年老,对人一向恭谨,徒跣(光着脚)进来谢罪。刘邦说:“相国免礼!相国为民请苑,我不许。我不过是桀纣之君,而相国为贤相。我故意囚禁相国,就是要让人民知道我的过失。”
    【华杉讲透】
    都是之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惹的祸,萧何获得了上殿不用脱鞋,穿着鞋子就进殿,还不用快步小跑,踱着方步慢吞吞去见皇上的特殊礼遇,那时候祸根就埋下了。到了现在,不仅脱鞋,袜子也脱下来,罪人待遇——徒跣——光着脚丫子去谢罪,君臣的位置重新调整归位了。
    萧何功劳太大,人太好,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刘邦就不高兴了,生疑心了,要防备了。百姓都说相国好,皇上坐的是相国的江山吗?《史记》上记载得更详细,刘邦征讨陈豨、英布时,经常问左右:“相国在干啥?”回答都说在安抚勉励百姓,全力以赴供应军需。消息传来,萧何左右近臣就警告他:“您离灭族不远了!您做了十几年相国,关中百姓都爱戴您,皇上能安心吗?您赶紧干点坏事!”于是萧何听了这“君子自污”之计,不能做圣人,要做皇上的好人、百姓的烂人,赶紧给自己身上泼点脏水!于是派人巧取豪夺,低价抢夺民田民宅,一时民怨沸腾。等刘邦打仗回来,被萧何家族侵夺的老百姓拦路上书,举报相国不法之事。刘邦这才开心了,对萧何说:“你自己找老百姓谢罪哈!”
    这危机本来已经度过去了,但萧何仁厚本性难移,又为百姓利益,打起皇家猎苑的主意,刘邦就爆发了。
    9 当初,陈豨造反,燕王卢绾发兵攻击他的东北部,陈豨派王黄到匈奴那儿求援。燕王卢绾也派张胜为使臣,去跟匈奴说:陈豨已经兵败,你们别参与了。张胜到了匈奴处,前任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正在匈奴流亡,他对张胜说:“您之所以在燕国被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而燕国之所以还能存在,是因为诸侯接连造反,战事不绝。如今您为了燕国,急于消灭陈豨等人。陈豨等都灭了,下一个就到燕国了,你们也要成为俘虏。您何不让燕国暂缓攻打陈豨,而与匈奴配合?天下无事,可以常保燕国王座。如果汉要对燕国下手,也好有个外援。”张胜觉得有道理,于是自作主张,让匈奴协助陈豨攻打燕国。燕王卢绾发现形势不对,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上书请将张胜灭族。等到张胜回来,详细跟卢绾汇报了他的打算,卢绾认为有理,但是已经向中央政府汇报了要族灭张胜,于是找了一个替死鬼,将他灭族,却把张胜和他的家族,秘密送到匈奴,充当使节。又秘密派范齐去勾结陈豨,让他长期抵抗,不要急于在战场上决胜负。
    【华杉讲透】
    臧衍游说张胜,又献给卢绾的这一计,叫“养寇自重”。但是卢绾没搞清楚,要使这一计,得有个前提,就是离了我不行,皇上就算心知肚明,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属于欺骗皇上,双方都不说穿而已。卢绾哪有这个分量呢?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手里有几张牌。
    卢绾能封王,既不是本事,也不是功劳,而是他跟刘邦是同年同月同日还在同一条巷子出生的发小,又是同学。他跟刘邦的关系,谁也比不了,所以刘邦封他为燕王。
    但是他却跟刘邦耍心眼儿。
    要指挥千军万马在前线打假仗,还不是一次,要长年累月,一个假仗接一个假仗地打,还不是两方的假仗,是卢绾、陈豨、匈奴三方配合打假仗,这是根本没法保密的事儿,很快就会败露,一旦败露,卢绾就收不了场。这么简单明白的道理,卢绾却看不清,还把这当立国的战略,准备传给子孙后代。
    所以为什么小人之心难测,因为他没逻辑,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也就没法知道他在想啥了。
    汉军攻打英布,陈豨经常将兵在代郡。等到汉军击杀陈豨,陈豨的副将投降,交代了燕王卢绾派范齐和陈豨勾结的情形。刘邦派人找卢绾来对质。卢绾称病不敢去。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去接他来,并向卢绾的左右调查真相。卢绾更加恐惧,躲避起来不见面,对他的幸臣说:“如今不姓刘还当王的,就我和长沙王吴臣了。去年春天,诛杀韩信,夏天,又杀彭越,都是吕后的主意。如今皇上生病,都是吕后掌权,吕后妇人之心,专门找借口要诛杀异姓王和有功的大臣。”于是称病坚决不肯进京。他的左右,看见势头不对,纷纷逃亡。卢绾说的话,逐渐泄露,审食其听说了,回京向刘邦汇报。刘邦更加愤怒。这时,又得到匈奴投降过来的人报告,说张胜在匈奴,为燕国使节。于是刘邦说:“卢绾果然反了!”春,二月,派樊哙率兵攻打卢绾,立皇子刘建为燕王。
    10 刘邦下诏:“南武侯织,也是南越世家,立为南海王。”
    【胡三省曰】
    高祖五年,以象郡、桂林、南海、长沙立吴芮为长沙王,但象郡、桂林、南海都是赵佗的地盘。那时候赵佗还没有投降,吴芮实际统治的地盘只有长沙。后来赵佗降汉,立为南越王,国土包括象郡、桂林、南海,如今又封一个南海王,恐怕也是虚名,南海还是赵佗的地盘。
    11 刘邦攻打英布的时候,被流矢射中,回长安途中,病情恶化。吕后请来良医。医生诊断之后,说:“能治好。”刘邦谩骂说:“我从一介布衣平民,提三尺剑以取天下,这不是天命吗?我命在天,就算是扁鹊来,又有什么用!”拒绝医治,赏给医生黄金五十斤,让他回去。
    吕后问:“陛下百岁之后,如果萧相国死了,谁能接任?”刘邦说:“曹参。”吕后再问曹参之后,刘邦说:“王陵可以,但是王陵有点憨,让陈平协助他。陈平智慧有余,但是不能独当大任。周勃为人厚重,不善言辞,但是将来保护刘氏平安的,一定是周勃,可以让他做太尉,掌军事。”吕后再问后继人选,刘邦说:“再往后,也不是你的事了。”
    夏,四月二十五日,刘邦在长乐宫驾崩(享年六十二岁)。
    四月二十八日,发丧,大赦天下。
    12 卢绾带着数千人驻屯在边境,守候消息,希望等刘邦病愈之后,进京谢罪解释,听说皇上驾崩,于是逃亡投降匈奴。
    【华杉讲透】
    卢绾闯了那么大祸,还敢等着要亲自向高祖解释,可见他和刘邦的关系,确实非同一般。他的罪,也确实还不算造反。卢绾一年后在匈奴去世,他的妻子儿女子孙,后来回归汉朝,也得到善待。吕后和刘家还是念他们的旧情。
    13 五月十七日,葬高帝于长陵。
    当初,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情明达,好谋略,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从看门的守卫,到最基层的士兵,一见面就跟老朋友一样。刚开始进入关中,能顺应民心,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天下既定之后,命萧何制定法律、政令,韩信制定军法,张昌制定历法、节气、度量衡标准等,叔孙通制定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券,妥善地保藏在宗庙的石屋金柜之中。高祖虽然每天忙碌,片刻不得休息,但所创立的制度,规模宏远。
    【柏杨曰】
    剖符,用金、玉、铜、竹、木之类做成,上刻文字,然后当中劈开,君王自留一半,一半交给当事人。丹书铁券,把字铸在铁券上,用朱砂涂在字上,表示永远有效,颁发给功臣,世世代代保存,关键时候可以免除很多重罪,包括死刑。
    14 五月二十日,皇太子刘盈继位(汉朝第二任皇帝汉惠帝,本年十六岁)。尊吕后为皇太后。
    15 当初,高帝病重,有人诬陷樊哙说:“樊哙与吕后一党,一旦皇上晏驾,就要起兵诛杀赵王如意和他的随从。”刘邦大怒,用陈平的计谋,召绛侯周勃到病床边下诏说:“陈平即刻乘坐驿车,带着周勃,到前线军中,斩下樊哙头颅,用周勃代替樊哙为将。”二人受诏,上了驿车,走到中途,商量说:“樊哙是皇上老友,功劳又多,还是吕后妹妹吕媭的丈夫,又亲又贵,皇上震怒,要斩他,之后恐怕要后悔。还不如把他抓捕起来,用囚车押送到皇上那里,让他自己处理。”在军营不远处,修筑高台,用符节召樊哙前来。樊哙受诏而来,即刻将之反绑,装上囚车送往长安,而令绛侯周勃代樊哙为将,统率军队平定燕国还在造反的郡县。
    陈平走到半路,听到皇上驾崩的消息,害怕吕媭向太后进谗言,于是火速先行。半路遇到使者,下诏让陈平与灌婴镇守荥阳。陈平受诏,但并不去荥阳,飞车急行到未央宫,悲恸大哭,固执地请求能留在宫中守卫灵柩。太后于是任命他为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并担任汉惠帝的师父。于是吕媭向吕后进的陈平的谗言,没有发挥作用。
    樊哙被押送到长安,即刻赦免,爵位采邑如故。
    16 太后下令将戚夫人逮捕,关押在宫中的女监永巷,剃光头发,穿上囚服,戴上刑具,负责舂米。然后,派使者召赵王如意。使者去了三次,赵国丞相周昌不放行,说:“高帝将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少。我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要把赵王召去,一起诛杀,我不敢让赵王去。更何况赵王正在生病,不能远行。”太后怒,先派人召周昌,周昌只得自己到长安。吕后再派人召赵王。赵王来,还没到长安,汉惠帝刘盈知道太后之怒,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接到自己宫中保护起来,吃饭睡觉都在一起。太后想杀赵王,却找不到机会。
    孝惠皇帝
    惠帝元年(丁未,公元前194年)
    1 冬,十二月,皇帝刘盈早晨出去打猎。赵王年少(只有十三岁),不能早起,太后得到机会,派人给赵王灌下毒酒。等到刘盈回来,赵王已死。
    太后又将戚夫人砍去手足,挖掉双眼,用火熏聋耳朵,灌下破坏声带的哑药,然后把她扔到厕所,命名为“人彘”(彘,就是猪)。
    几天之后,吕后请刘盈去看“人彘”,刘盈见了,问这是什么东西,回答说是戚夫人。刘盈大哭,精神受到很大刺激,病倒在床上一年多都不能起身,派人给太后传话说:“这不是人干的事!我作为您的儿子,终究不能治天下。”
    从此汉惠帝每日饮宴淫乐,不再听取政事。
    【司马光曰】
    为人子者,父母有过则进谏,谏而不听,则号泣以随之。怎么能守着高祖留下的基业,为天下之主,只因不忍母亲之残酷,就弃国家而不顾,纵酒色以伤身?像汉惠帝这样,真是有小仁而不知大义了。
    【胡三省曰】
    汉惠帝的意思,是让吕后治天下,自己还跟做太子时一样。或者说,自己身为皇帝,连父亲的宠姬和自己弟弟的性命都不能保护,也不配治理天下了。
    【华杉讲透】
    司马光的评论太冷漠了。正如刘盈所说,吕后干的,已经不是人干的事了,怎么“号泣以随之”?刘盈如果要执政,就要和吕后争权,要和吕后争权,他的生命也会受到母亲的威胁,因为这个母亲不是人。天子家中无亲情,母亲为了权力甚至都会忍心杀死亲生儿女,后世武则天就干过。但武则天也仅止于杀人而已,达到政治目的就行,也不会干出人彘这样的事。吕后特意叫刘盈去参观人彘,是炫耀,也是恐吓。刘盈只是一个心地善良而软弱的十六岁少年,刘邦一直认为他“仁弱”,想换掉他,不是没有道理。刘盈遭遇这样大的刺激,没有精神失常,已经是幸运了。以酒色自戕,不问政事,是自暴自弃,也是保护自己。
    好人不知道坏人有多坏,坏人不知道好人有多好。刘盈说吕后干的事“此非人所为”。吕后恐怕也觉得刘盈居然要保护差点夺了他皇位的弟弟,也不是正常人。
    2 将淮阳王刘友改封为赵王。
    3 春,正月,开始修筑长安城西北方。
    【胡三省曰】
    汉定都长安,萧何修建了宫殿,但还没有修筑城墙。到汉惠帝时才开始筑城,到汉惠帝五年完成。
    惠帝二年(戊申,公元前193年)
    1 冬,十月,刘邦的庶长子、齐悼惠王刘肥来朝,在太后跟前饮酒。惠帝认为齐王是兄长,请他上坐。太后大怒,暗暗叫人拿来毒酒,放在刘肥面前,向他敬酒。齐王起身致谢,惠帝也起身,拿起毒酒来,太后害怕,自己起身把汉惠帝的酒杯打翻了。齐王觉得奇怪,也不敢再喝,假装喝醉告辞了。后来一问,知道是毒酒,大为恐惧。齐国一个名叫士的内史向齐王献计,让他把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做汤沐邑。太后高兴了,这才放齐王回国。
    2 春,正月,兰陵一户平民家水井中,出现两条龙。
    3 陇西地震。
    4 夏,旱灾。
    5 郃阳侯刘喜逝世。
    6 酂侯萧何病重,惠帝亲自去探视他,问:“君百岁之后,谁可以替代您为相?”萧何说:“知臣莫如主。”惠帝问:“曹参如何?”萧何说:“帝得之矣!臣虽死不恨。”
    秋,七月五日,萧何去世。萧何买田置宅,一定选穷乡僻壤,而且从不修围墙,说:“子孙如果有本事,那就要学会我的简朴;如果没本事呢,这些贫田陋屋也没人看得上,不会被权势人家夺走。”
    七月二十七日,任命曹参为相国。
    曹参听说萧何死了,就通知随从们说:“赶快准备行装,我要去做相国了。”过了没多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曹参微贱时,和萧何关系很好,等到各自做了将相,相互有了一些矛盾。但是到了萧何将死的时候,他推荐的人只有曹参。曹参代替萧何为相,所有政事都不做变更,一切按萧何之前的办。在各郡和各封国官吏中,选拔那木讷而不善言辞的厚重长者,做丞相府的官员;而对那些言语锋利、文辞深刻、务求声名的,则予以辞退。曹参自己呢,每天只是喝着美酒,啥也不干。卿大夫以下官吏和宾客,见曹参不理政事,都来求见说事,曹参就劝酒,喝酒中间想插空说两句,曹参又劝酒把他堵回去,喝到最后都喝醉了,也没说一句正事,这样成了常态。他发现谁有什么小过错,也不追究,反而帮忙遮掩过去,所以丞相府中,清闲无事。
    曹参的儿子曹窋,在朝廷做中大夫。惠帝对曹参不理政事很奇怪,心想:莫非是欺负我年轻,不懂政治?派曹窋回去,以私人身份问曹参怎么回事。曹参怒,把曹窋鞭笞二百下,说:“赶紧回去侍奉皇上!天下事不是你该问的!”到了上朝的时候,惠帝责备曹参说:“曹窋的话,是我让他去劝谏你的。”曹参脱帽谢罪说:“陛下觉得您的英明神武,比高帝如何?”惠帝说:“我怎敢与先帝相比!”又问:“那陛下觉得我比萧何如何?”惠帝说:“好像也赶不上。”曹参说:“陛下所言极是!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明确。如今陛下垂拱而治,曹参等固守职责,遵从先帝和萧何定下的章程,不就行了吗?”惠帝说:“好!”
    曹参为相国,出入三年,百姓歌颂他说:“萧何立法,清楚整齐,曹参接任,守成不失,清静无事,百姓安宁。”
    【张居正曰】
    高帝、萧何开国之初,纪纲法度,事事齐整。为曹参者,只宜安静守法,与民休息,这是审时度势,不得不然也。若承平日久,人心怠玩,法度废弛,则又当修举振作一番,乃为长治久安之道。若不审于时势之宜,因循偷情,旷日废职,而借口于曹参之安静,则将至于颓靡废坠而不可救矣。此又为君为臣者之所当知。
    【钱穆曰】
    秦灭六国,二世而亡,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的逐步崩溃,而秦亡为其最后一幕。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汉初政府纯粹代表一种农民素朴的精神,无为主义即为农民社会政治思想之反应。因此恭俭无为,与民休息,遂为汉初政府之两大信念。因乱后社会经济破产,人心厌乱,战国晚年黄老一派的消极思想,遂先在农民政府中得势。“无为”之实,则为“因循”。这种趋势,在文景时期逐渐开展,到汉武帝时才孕育出新一朝之变法。
    【华杉讲透】
    这就是“萧规曹随”的成语典故。作为新一任领导,不改前任的章程,这不仅是无为,也是一种无我的精神。
    惠帝三年(己酉,公元前192年)
    1 春,发动长安方圆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六千人修筑长安城,大干了三十天。
    2 以宗室女子为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单于。
    当时,冒顿正是强盛时期,派使者送书信给吕后,言辞傲慢,甚至污秽。吕后大怒,召将相大臣,商议斩其使者,发兵攻击。樊哙说:“臣愿率精兵十万,横行匈奴!”中郎将季布说:“樊哙可斩也!当初匈奴在平城包围高帝,汉军三十二万,而樊哙为上将军,不能解围。如今呻吟之声未绝,伤者还未痊愈起身,樊哙却想动摇天下,妄称能率十万精兵横行匈奴,这是当面欺君!况且夷狄之人,譬如禽兽,他说一句好话没什么可高兴的,口出恶言也不值得生气。”吕后说:“好!”于是放低自己的身段,主动示弱,写了一封非常谦卑的回信给冒顿,婉拒他的骚扰,并赠送冒顿两辆车、八匹马。冒顿又派使臣来道谢,说:“我不懂得中原礼仪,冒犯之处,请陛下原谅!”于是也献上马匹,与中原和亲。
    3 夏,五月,立闽越君摇为东海王。摇与无诸,都是越王勾践之后,跟从诸侯,参与了灭秦战争,功劳多,当地百姓也依附他,所以立他为王,首府在东瓯,所以俗称东瓯王。
    4 六月,征发各封国囚犯和奴隶两万人,继续修筑长安城。
    【胡三省曰】
    汉惠帝元年开始修筑长安城西北方,本年春天已经征发长安周围方圆六百里的百姓继续修筑,所以现在轮换,征调各王国和侯国的人。
    5 秋,七月,皇家马厩失火。
    6 本年,蜀郡湔氏部落造反,派兵平定之。
    惠帝四年(庚戌,公元前191年)
    1 冬,十月,立皇后张氏。张氏是皇帝的姐姐鲁元公主之女,太后希望亲上加亲,所以把她许配给皇帝。
    【胡三省曰】
    这是人伦之变(刘盈娶了自己亲姐姐的女儿,说是亲上加亲,实际成了乱伦),也是外戚固宠之计。
    2 春,正月,下令各地推举百姓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勤力农事的模范代表,免除他们的赋税和徭役。
    3 三月七日,皇帝加冠,举行成年礼,大赦天下。
    4 撤销若干扰民的法令,废除“挟书律”。
    【柏杨曰】
    秦政府时代颁布的挟书律——携带、收藏书籍的,灭族。
    5 皇帝除了正式到长乐宫朝见太后,平时也经常过去逛逛,每次出行,都要戒严,皇帝觉得太扰民,于是在武库之南修建上下两层的复道。负责祭祀的奉常叔孙通进谏说:“这是高帝每月衣冠出游之道,子孙怎么能在这宗庙之道上行走呢?”皇帝慌忙说:“赶紧把复道拆毁!”叔孙通说:“天子永远没有过失,如今这复道已经修了,老百姓都看见了、知道了,再拆掉,岂不是自己承认错误?我建议陛下在渭水北岸给高帝再盖一座宗庙,每月让高帝衣冠出游一次。多盖宗庙,本身也是大孝之本啊。”皇帝于是下诏有司再盖一座宗庙。
    【司马光曰】
    过错,是人所不能免的,但唯有圣贤能知错、改错。古代圣王,担心自己有过错却不自知,所以设立一根诽谤之木,设置敢谏之鼓。(诽谤之木是一块木牌,人民有意见可以写在上面;敢谏之鼓是一面大鼓,人民有意见,就来擂鼓,进见陈述。)所以商朝宰相仲虺赞美商汤说:“改过不吝。”傅说警诫高宗武丁说:“不要因为耻于承认错误,反而错上加错。”由此观之,则为人君者,不应该以没有过错为贤德,而应该以能改正错误为美德。如今叔孙通向汉惠帝进谏,说:“人主无过举。”这是教人君文过饰非,岂不是大谬吗!
    【柏杨曰】
    皇家礼仪规定,每月一次将刘邦生前穿的衣服和戴的帽子,从墓园捧出来,捧到刘邦的祭庙,称为“游衣冠”。刘盈的双层大道,刚好就建在游衣冠的那条路上。
    【华杉讲透】
    《论语》中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月食一样: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
    有过错,无损于你的“形象”,不过是证明你也是个正常人,不是妖怪。如果文过饰非,错上加错,别人看你,“如见肺肝然”,清楚得很。
    6 长乐宫鸿台发生火灾。
    7 秋,七月二十日,未央宫藏冰的房间发生火灾,二十一日,织机房又发生火灾。
    惠帝五年(辛亥,公元前190年)
    1 冬天打雷,桃李开会,枣树结果。
    2 春,正月,又征发长安方圆六百里内男女十四万五千人修筑长安城,为期三十天。
    3 夏,大旱,江河水量减少,溪谷干涸。
    4 秋,八月,阳懿侯曹参薨。
    惠帝六年(壬子,公元前189年)
    1 冬,十月,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2 齐悼惠王刘肥薨。
    3 夏,留文成侯张良薨。
    4 以周勃为太尉。
    惠帝七年(癸丑,公元前188年)
    1 太尉灌婴为将,率领骑兵及预备役部队进驻荥阳。
    2 春,正月初一,日食。
    3 夏,五月二十九日,日全食。
    4 秋,八月十二日,皇帝在未央宫崩逝(得年二十四岁),大赦天下。九月五日,葬于安陵。
    当初,吕太后命张皇后收养别人的孩子,并杀掉那孩子的母亲,把这孩子立为太子。皇帝下葬之后,太子即皇帝位,年幼,太后临朝称制。
    【胡三省曰】
    天子之言,一个叫诏书,一个叫制书。制书,就是制度之命的意思,不是皇后能称的。如今太后临朝,行天子事,所以称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