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下何人?”
鲁肃穿着一身淡黄色的员外服,他身材高大魁梧,看上去就如同一个武夫一般,但实际上,他不但能武,而且文化水平更高,论谋略,也堪称是当世一流。
当刘备的势力在寿春扎下了根,并且开始在南阳,汝南三地发展壮大之时,那赵云却是猛然间发现,整个刘备阵营之中,竟然没有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谋士。
恰逢有人来报说一路五百人的人马队伍正从徐州方向南下,为首之人长得身形魁梧,却又一副员外打扮,乐善好施,阔气得很。
赵云一听人形容,脑海之中便不由得浮现出了一见的心思。
要知道,现如今的刘备不但是缺人才,而且还缺财主。
虽然糜竺富可敌国,但就算是富可敌国,也难以以一己之力养起整个桃园会,若是能再为刘备拉来一位财主入伙,那也是极好的。
见到鲁肃在被白马义从包围之后也依旧是不慌不忙,一副镇定自若的模样。赵云的心底暗自点头,这样的人物,一看便不是凡人。
赵云当即翻身下马,向着那身在马背之上的鲁肃一拱手,然后便出声道:“在下赵云赵子龙,乃是桃园会刘皇叔麾下,因为听说先生途经寿春,故而前来接待,唐突之处,还请勿怪。”
那鲁肃先是一愣,然后却是有些诧异的看着赵云,方才开口道:“鲁肃不过是一个足不出户的愚夫,又如何能够得赵英雄这般人物的大礼!”
他虽然身在徐州,却也因为是富贵人家,且又极为关心天下局势,对于赵云赵子龙之名,鲁肃也是略有耳闻。
他也曾想过投奔刘备,但刘备如今的地位却是十分的尴尬。一来是他的好朋友幽州刺史公孙瓒败给了袁绍,他也就没有办法与袁绍联盟,否则的话,他恐怕将要受到天下武林人士的唾弃。
二来是他与长沙的孙坚早有盟约,但是孙坚雄踞江东,有天险强兵,而刘备呢?虽然手底下也堪称是兵精粮足,将强马壮,却依旧没有办法与他的邻居们媲美。
北方的曹操刚刚与袁绍签订了五年的和平条约,他的目标在鲁肃的推测中下一个肯定是徐州,但是徐州之后呢?恐怕与他接壤的刘备,便会首当其冲的与曹操交手。
而他的西南方却是刘表,此人乃是刘备的同宗兄弟,别说是刘表此人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会出荆州来挑起与刘备的矛盾,就算是他跳起来了与刘备之间的矛盾,恐怕那刘备的势力也比不上兵精粮广的荆州。
刘备的地理环境就如同刚刚起步之时曹操一般尴尬,而且他与曹操之前在洛阳还有过一战,可谓是有着前仇旧恨,二人之间的一战,在所难免。
危险之主,诚为明智之士所不取。所以鲁肃虽然惊奇于赵云竟然知道他的名字,但是对于赵云代表刘备的招揽,却是发自内心的拒绝的。
但赵云却并没有打算就这么放弃。他虽然未曾在刘备的帐下获得什么实质性的官职,但是他对于刘备还是十分的看好的。况且,作为一个穿越者,招募三国历史人才,也算得上是一种别样的兴趣爱好了。
若是鲁肃未曾在赵云面前表露他的真实姓名,可能赵云在邀请了一两次之后,便也就放弃了。
但是鲁肃这个人,在赵云的眼底却是一个实实在在有大本事的人,他能够赶在鲁肃投奔江东之前截胡鲁肃,那么这一切也就是缘分。
冥冥之中,上天似乎也因为赵云的出现而改变了心意。
赵云死缠烂打的苦苦相劝,那鲁肃虽然心底唏嘘不已,但却也被赵云的执着所打动,最终只好答应了赵云前往寿春会晤刘备。
赵云当即大喜,当即便命人去寿春城中为鲁肃准备落脚的住处,然后便又亲自为鲁肃领路向着寿春而去。
赵云的这一番做派却是让老实人鲁肃颇为惭愧,想他鲁肃也不过是在乡里之间有些名声而已,在威震天下的赵云面前,确实是有些不够看的。
却不想之前他也只能用敬佩来形容的人,竟然对他这个还未出仕的拙夫如此礼遇。
若非是赵云也只是刘备麾下的一员将领的话,说不定就冲着赵云的这一份礼遇,那鲁肃也愿意冒险,陪着赵云去开创一番事业。
就在赵云领着鲁肃在驿站之中安顿下了之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去寻到了正在乡间与老农闲聊的刘备。
“主公缘何在此?”
见到刘备光着膀子与农夫一起劳作,那赵云的眉头却是一皱,对刘备产生了些许的不满之色。
要知道,现如今他的身上可是担负着三郡之地的近百万子民,可是他却还如同一城之首一般,去做一些与乡间老农亲近的事情。
虽然这样子可以笼络人心,提升他在民间的威望。但是那些真正的大才,却会觉得刘备这是虚伪与做作,从而疏远于他。
像是郭嘉,曹操若是带他去烟花之地,郭嘉自然是欣然从之,就算是克己守正的荀彧,恐怕也只会以为这是风流而不会多加以斥责。
而若是曹操带着郭嘉去下田种地,体会民生疾苦,恐怕那郭嘉当场便要面色发白,而荀彧直流,恐怕会直接斥责曹操,言他不务正业了吧?
一代明君,既要能文治武功,也要能够下体民生疾苦。
但体会民生疾苦,却不代表着要亲力亲为的去做。这并非是傲娇与自满,而是作为一个上位者,应有的矜持。
刘备虽然有些不解赵云为何会与他发火,但他其实还是很信任赵云的,他并没有正面回答赵云的问题,而是递给了他一个歉意的眼神,然后便翻过了这一篇,然后问道:“子龙何事如此匆忙?”
见到刘备并不想与他在这一方面有过多的争执,那赵云也没有再多说话,而是径直出声道:“今日我在寿春外遇到了一大才,名为鲁肃,字子敬,主公若得之,不下于高祖之得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