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亨安徽寿县人,元末时期曾担任扬州万户。后从太祖皇帝于濠州,担任其重骑兵长官。
随中山王徐达北伐时,曾以数千重骑兵战胜元军数万骑兵。之后随燕王出塞时,皆有战功,官拜北平都司指挥使(正二品)。洪武三十一年,陈亨擢升为北平行都司都督佥事(从一品)。
也就从那开始,陈亨并统领二十余卫所,其中兴州(陕西略阳)、营州(辽宁朝阳)皆为军中精锐,朵颜、泰宁、福余三卫等等骑兵与神箭手更是皆受其管辖。
张辅将陈都督这些事迹告知薛禄,薛禄讶然地道:“这陈都督不明显是大帅铁杆中的铁杆吗?怎么建文帝还如此重用陈都督”?
张辅淡然一笑,道:“第一那边没有能替换陈都督之人。你说朝廷中现在有谁能替换陈都督,而又能保证不出乱子?他们只能让陈都督先管着”。
薛禄想了想,道:“魏国公徐辉祖难道不行吗”?张辅哑然失笑地道:“别说现在的魏国公是否有其父中山王那样的军中威信?就凭世子他们骑着魏国公的宝马而回这点,建文帝也不敢启用魏国公”.
薛禄之前虽然从任行与胡闯那知道是世子他们实为盗马,但他不可能将此说破,从而去自讨没趣。
见到张辅有些神思不宁,而且薛禄还察觉到辅这些日子经常如此。薛禄并关心地问道:“大哥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张辅最近不安的原因,是由于接连发生的事情,已使张辅他认识到自己之前了解到的历史与现在所面对的有所差别。
本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张辅,已明白自己不可盲目地相信,自己那参差不齐的历史认知。但这种认知在另一个角度上,又无疑让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那种料事如神的穿越福利。在这种“得而复失”下,张辅这种心神不宁似乎也在情理当中。
听到薛禄如是问,才使张辅惊醒过来。看着薛禄关心的神情,张辅道:“听说建文帝那边已经在任命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我们即将要面对建文帝的三十万大军”。
薛禄好奇地道:“大帅不是说只有十三万吗”?张辅笑着说:“我说的这话你可别外传,不然我就是在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反面例子”。
看到薛禄一脸豁然后,又陷入担忧,张辅道:“大帅可是以八千骑兵对决十万大军,而且这三十万大军可有不少是屯田兵。说只有十三万可战之兵,我觉得大帅还有些高估”。
薛禄闻此,爽朗一笑后,神情才渐渐自如起来。
将薛禄这一切一目了然的张辅,现在彻底明白燕王为何要说耿炳文只有十三万军队了。有些时候还真不能说破什么,例如刚才自己说耿炳文有三十万大军,见薛禄变得有些担忧后,就得随之谎称建文大军中有为数不少的屯田兵。
其实张辅心知肚明,第一次调来的大军绝不会有什么屯田之兵。五军都督府肯定知道北平行都司的实力,调十三万可战之兵就等于是来送人头,张辅不认为五军都督府会如此白痴。但自己必须说谎话,不然军心不稳。
至于自己历史的认知与现实有些细节上的不合,张辅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一个作弊器嘛。再说了,大概进程能了然于心已经是超人一等。
自己还如此执念,既于事无补,又显得缺乏自信。
将此想明白后,张辅即带着薛禄走出营帐,跨上马再领着三千营的将官向城内的燕王府而行。
今天早上燕王要对北平的文武官员训话。虽然知道又是大帅一人的演讲,但燕王每次演讲张辅一直都是受益良多。所以张辅很乐意去受燕王任何形式的教导,大概是每次学到新东西都能让自己安心吧?
来到校场,张辅见到了昔日的弟兄赵彝。赵彝现在已是永平(现秦皇岛)卫指挥佥事,他昨天随着攻伐于他的右军都督佥事孟善,来到北平降了燕王。
张辅这帮弟兄之所以与赵彝生了嫌隙,在于赵彝的父亲与他们的父辈有了矛盾。上一代的恩怨影响下一代的交情,在这个时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好像是赵父与父亲他们在海外贸易这点上有了不同意见而撤资引起。具体如何张辅也没有去打听,所以张辅对赵彝现在为什么是以“降”回到北平,也就更没兴趣去花精力打听。
但张辅他们与赵彝相视一笑还是有的,只是他们也仅仅局限于这种场面上的交流。
这时燕王在校场上的点将台上发言了,他有些沉痛地道:“我父皇一统天下后,即让皇子坐镇边陲来安抚四方。诸位可知?我父皇当初生病,建文却不让我们这些儿子得知;我父皇宾天,更不让我们这些儿子去奔丧”。
燕王沉浸于悲痛之情地接着说:“试问诸公,平常百姓家的祖父不幸逝世,其继承家业的孙子有何权利让他在外的叔叔们不去给其祖父探病奔丧”?
看到部下群情愤慨,燕王哀伤地道:“我父皇驾崩到入殓不到三个时辰。而且直到入葬后的下一个月,建文才将父皇驾崩的事情,告诉我们这些太祖的儿子们”。
看到众人联想后,即一脸怒容,燕王又说了些建文对在太祖下葬后,建文对太祖与马皇后无礼之事。
张辅看到有人开始小声痛骂建文后,他心中猜到燕王将这些说出后,即也是在表明他与建文已是不共戴天?同时也是最后告诉部下他与建文已是你死我活的矛盾,没有任何调解的可能?若是再效忠建文,就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
燕王如此明确的站队信号,让那些认为燕王必胜的官员,顿时就破口大骂起建文帝本人来。随之每个人皆大骂建文后,燕王又说了些建文一些女色上的丑事。
张辅心中明白这并非是燕王八卦,让一个人形象全无再好的方法莫过于暴露其私生活。
张辅没有再认真听下去了。建文帝私下为人如何,张辅没有兴趣去了解,知道或者不知道这些对他而言改变不了什么。
同样之后写给建文,名为奏章实为檄文的文字,张辅也懒得去了解。不过他还是知道这奏章,应该是世子朱高炽的得意之作。
燕王也没有指望这檄文有多大作用,他将这檄文在王府正殿给诸将看了后,即道:“虽然奏章入情入理,但在那些将朱允炆推上帝位、无视于朱允熥合法继承人之人眼里只是一堆文字”。
随即,燕王看着朱高炽地道:“对此,咱们可以拭目以待”。
之前在观察张辅,在见到世子多少有些尴尬后,良久未露面的姚广孝认真地向燕王奏道:“对一意孤行的敌人自是没用,但却还是有可能打动之前不明真相的朋友。而此时我们多一个朋友,就意味着少了一个敌人”。
燕王深思了会,并微微颔首,在看到诸将对奏章其实兴趣寥寥后,燕王认真地说:“今日我等奉天靖难,非为富贵,实为在绝境中去求以生存”。
见诸将皆聚精会神地看向自己,燕王又道:“但天下为我父皇所有,天下百姓为我父皇的子民。现在权奸为祸天下。作为父皇的儿子,我今日起兵一为自保,二为拯救天下苍生”。
见燕王停顿,姚广孝认真地补充道:“现在奸臣们在朝堂所议的’井田制’,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要将百姓变成没有土地的奴隶”。
燕王点了点头,接着道:“尔等不可嗜杀,嗜杀有违天和;尔等不可贪财,贪财则失民心”。
张玉补充地道:“太祖就是因为得民心才有天下的,有了天下才可能有我今日的伯爵之尊”。
诸将会过意来,就连忙欣然应诺。
见此,燕王接着厉声地道:“还有农民在野耕田,商人在市贸易,尔等也不可去打扰。若有违反以上军令者,无论任何人皆立斩不饶”。
张辅见父亲与姚大师没有去响应,诸将也只是应诺,而燕王似乎有些不快后,他并上前回道:“殿下好生之德,毕将感动天地。有天助之,我等何愁不胜”?
听到这个,诸将可能都想到那天的奇异天象,随后皆表示:“大帅如天之德,我等又岂敢背德而自取罪”!
看到燕王这才满意地点头,张辅以为这会议即将结束之时,却看到一名锦衣卫百户来到大殿。
只见这位满头大汗锦衣卫先是跪倒在地,然后有些气喘吁吁地向燕王奏道:“启禀大帅,遵化指挥蒋玉来报,北平行都司都督佥事陈亨、刘真,大宁都司指挥使卜万引大宁军马出松亭关,驻营于沙河,即将来攻遵化“。
“遵化若破,北平就岌岌可危了”。意识到这点的诸将,皆将目光看向正在度步思考的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