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步兵战场完全生存法则
    看过了很多军事作品很多都太yy,很多战场描写完全失真。下面还是自己写写,希望大家支持。首先是,像吴宇森电影那样开枪现实肯定死翘翘,最基本的射击和避弹概念:
    【流弹】就是脱靶射偏后,仍继续飞了较长距离,基本上超出有效射程的弹头。
    【跳弹】就是以300米/秒以上速度和30度以下入射角打在坚硬物体上或以400米/秒以上速度和15度以下的入射角射到水面时,被反弹改变飞行方向的弹头。
    【穿射弹】就是打穿各种掩蔽物和隐蔽物之后,仍有足够杀伤力的弹头。
    【掩蔽】既能保护自己不被发现,又能使子弹、弹片不能击中或杀伤力降低,起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就是掩蔽物。
    【隐蔽】只能保护自己不被发现,但不能防弹,起到这种作用的物体就是隐蔽物。
    【连射】就是把快慢机扳到连射位置,勾住扳机不放直到打完**、弹鼓或机枪弹带中所有的子弹。
    【点射】就是把快慢机扳到点射位置,勾一下板机只能打2发或3发。或把快慢机扳到连射位置,勾一下扳机就松开,再勾一下就松开,即无节奏或有节奏地勾扳机,这样射出的子弹有多有少,多了就是长点射,少了就是短点射。
    【扫射】就是以连射和长点射状态下,向前方扇区转变枪口方向进行射击。
    【单发】就是把快慢机扳到单发位置,此时手中的枪只能半自动射击,即勾一次扳机只能打一发子弹。
    命中:现实子弹的击毙率是令人寒心的。具不完全的统计,二战欧陆战场中平均每4.6万发子弹才能击毙一名敌人(非狙击一般为两军对射),战场中造成最多的死亡也不是来源于枪,而是来源于炮击。所以在现在战争中除空军外,炮才是陆战之神。至于装甲兵那也不过是个带装甲具有高机动性的‘炮兵’罢了。
    所以现实的战场中两军对垒,当步兵与步兵相遇时,不论地形或天气条件的限制,面对面要解决战斗是一种最痛苦同时也是最危险的战斗。不论军事素养的高低,当敌我双方发生举枪对射时,存亡并不是取决于枪法而是取决于身法和心理素质。真正的战场当两军短兵相接,你一般枪的有效射程是400米,而实际的有效能达到的准确射程仅仅只有200米,这还是具有过硬军事素质和心理素质有战斗经验的优秀老兵才能达到的素质。而普通经过过硬军事训练的人只能达到100多米甚至是更短。一般情况下只有达到敌我距离50米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枪枪命中的概率。而这显然也不可能。打仗不是打靶,打靶不论是固定靶还是移动靶,还是猎物都是死靶,难度设置再高东西也是死的。但打仗不一样,你要面对的是同样有智慧有反击能力能带给你死亡的敌人。那才是真正的活物。他会凭借一切手段躲避你的子弹同时还会想尽一切手段要把你带入死亡。面对这样的射击你难道没有心理压力?难道没有躲避?没有迟疑吗?而且你要面对的也不是个抵个的敌人而是一群,战场之中到处都是危险你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心规避着来自敌我双方的威胁才能活命。所以便是靶场上你的枪法再好,那也不过是个保障,战场之上冒着敌人的火力自己人的误伤,打死一个人绝不像靶场上打几个10环轻松。所以便是枪法再神的人没经历过和敌人对射的经历他也不过是战场上的菜鸟一只。在面对面和敌人的对抗中不会有任何绝对的优势。至于狙击手,后面再说……
    狙击手:现实的狙击手根本就不像小说、电影中那样nb。狙击手只适用于低对抗强度的战斗,一但战斗激烈程度升级,狙击手根本就是过街的耗子。纵然伪装程度再高,打疯了的敌人是不会在乎那所谓的‘威胁’的,面对不要命冲过来的敌人单个狙击手根本就没活命的机会,因为你的火力实在太单薄了。小组出击其实很重要,但如果没有布设足够的警戒机关、**或陷阱,一切也是白搭。而布设了,又会大大限制和阻碍狙击手的机动灵活。遇上一群大炮主义的对手,死得只回更惨。至于狙对狙只不过是落后的战术思想。有实力,有武备的人根本就不削与狙击手对决。知道什么是‘大炮主义’?什么是纵火弹?什么是空气冲击波***吗?只要狙击手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装配齐全的战斗小组那么在你一枪命中目标时,你的半只脚已经踏进棺材里了。另半只你应该祈求你的敌人都是战场菜鸟,无法判断射击的角度和你藏身的大概位置;否则……你只要祈祷你的脚能足够快过飞过来的炮弹、纵火弹、或空气冲击波弹,或者你有足够坚实的封闭掩体和氧气瓶。但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战场之上敌人一旦掌握有重火力(包括适用的***在内),狙击手基本没活路了。当然我这是指野战的情况。城市巷战另当别论。
    综上,现在的战争狙击手适合高强度对抗战场的环境不包括野外;因为在地势开阔的地方要面对是武装到牙齿的装甲部队那样无异于找死。
    在地势不开阔的山区密林狙击手的视野和射程也基本和普通步兵没有多大差距;有经验的老兵会尽力选择植被茂密出前进,被植被掩护着视野受阻的狙击手自然命中也不高。要狙击敌人只有把敌人放进了打,但狙击手淡薄的火力又决定了在放近了的情况下火力上占不了优势,一但发现,敌人只要判断出了狙击手藏身的大概位置,纵火弹打了过去会死得更惨。此时狙击手只能依靠战友和自身的伪装生存,但如果面对如老美一样‘蛮横’的敌人,天上有武直巡游,地面有炮火开路,也是难逃一死。
    谈了这么多狙击手的问题主要是看不惯现在的人都把狙击手给神化了。再谈谈狙击手要注意的吧:
    1.在有强力兵种的掩护下,狙击手几乎就是无敌的存在。狙击手是战斗小组的眼睛与长矛而不是独行侠或少数派。
    2.适合狙击手的战斗环境是低对抗强度并有良好视野射界与伪装的复杂地形条件。譬如说城市。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自以为是在没有强力兵种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占据制高点狙击。因为那看似聪明的主意绝对会让你身处的地方变成‘火炬’。
    3.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要以为你的‘猎物’是蠢猪,如果那样一次是你得逞;二次是你幸运;三次只能说你能中六合彩了。
    4.狙击手的优势是视野、射界、机动灵活;不要以为自己是‘兰博’背着大串弹链和武备上战场。火力不够有战友,你的任务是:发现,‘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5.伪装是你唯一的生存凭籍。但在做好伪装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掩体,并要在进入伏击地域时规划好自己的撤退、转场路线。好的撤退路线和适合的掩体与伪装同样重要。
    6.伏击区周围要设置好警戒装置或**。
    7.你不是唯一,你的后背要交给战友,你前方的400米外非紧急战况也要有战友。
    8.警戒设置和**很重要,在没有战友或警戒性防御设置的情况下,再优秀的狙击手也不过是案板上的肉。小说或电影里那种孤身一人潜伏过去,狙击敌人的狙击手根本不存在,如果有那也是杀手和暗杀,而不是战士和战争。
    9.警戒设置和**设置不宜过密,要给自己留有不下一条撤退或转场的线路。不然那就是给自己上绞索。
    10.比枪法和视野更重要的伪装和潜伏。否则再好的狙击手也不过是一颗子弹。
    所以在现在真正的战场中,狙击手的作用和步兵的作用都是很有限的。所有的步兵包括狙击手、特种兵在内都不过是钉子,而决定战场战术胜利的锤子是重武器和技术兵种。在没有空军参与的情况下是炮兵;在有空军参与的情况下是雷达、**,电子战部队。
    普通步兵:真实的战场,敌人的狙击手对你的威胁绝对没有炮弹与机枪对你的威胁大。除了后面专门提及的炮击与防空,敌人步兵对你最大的威胁来自于机枪。而你对敌人的最大威胁也来自于自己的机枪。一般战场上,步兵通常遭遇的机枪分为3种,根据这三种的不同,必需选择相应避弹措施相应对。
    1.班用机枪。看似杀伤力并不惊人的武器其实是战场之上步兵对步兵最大威胁。因为它的轻便灵活与火力成反比,所以不论是攻击还是防御步兵都会不可避免的遭遇到它。对于它就像对于敌人手里通用的***一样普及,基本没得什么好的办法。所以此时,在与敌人对战的时候早一步发现,早一步消灭才是王道。但如果放进自己200米范围之内太多,你只有期待自己的狙击手是像瓦西里或西蒙海耶一般似的牛人,否则只有期待自己的重装部队或空中支援及时赶到。当然,前提条件还是你必须有个足够厚实的掩体。
    2.重机枪。绝对火力的压制者,杀伤力中等,但如果你的掩体不够厚实或持续遭到敌人重机枪多重火力射击,还是逃不了变成马蜂窝的命运。应对重机枪的射击首先你要确定的是与敌人重机枪的距离,远了不行,近了也不行。一般保持在300到500米范围之内足够厚实的掩体里,才勉强算能有捡回条命的机会。当然你要时刻牢记的是,战场之上只有你对阵的敌人死了才算得上稍微安全,所以有了相对安全的掩体后还得迅速消灭掉敌人的重机枪才行。这时候你要期待的是有一个神炮手,而不是狙击手能救你的命。如果你是火箭筒手,那么恭喜你,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300到500米争是火箭筒对敌打击的最佳射程,这也就是我要你同敌人重机枪保持这种距离的根本原因。如果不是,那么还是只有期待装甲部队、炮兵或空中支援了。如果这些都没有,你能做的只有祈祷……
    3.高射机枪或平射高射炮。恭喜你,重大奖了!一旦发现,没有什么掩体能保障你一时的安全;除非你正伴随着己方坦克行进,或和有个多功能步兵战车能先发制人,否则很难活下去的。而一但中弹,除非命中四肢,否则基本没有活口;而且死相之惨烈仅次于最常碰到的炮击。没得什么好建议,如果有只有期待自己早发现,早打击。否则敌人的家伙一露面发起攻击,基本步兵就死翘翘了。根本就来不及其他人支援。除了祈祷,或猛然爆发出了舍身忘死的精神冲上去拼命炸了它,基本没有什么好的选择。(未完,待续。)
    防炮:对于炮击的防御其实步兵生存的关键。在最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我伤亡率81%来自于炮击,而越军来自于炮兵的伤亡率更高达91%。所以拿破仑说,炮兵是陆战之神。这一点也没错。有了绝对的防护,有了足量的炮弹和精确的炮击参数,炮是所有陆战单元的噩梦。而在所有陆战单元里步兵的防护能力却又是最低的,所以作为一名想活命的步兵,对炮的了解防护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科目。而在这里你更要像了解你自己手里的枪一般了解战场之上你要面对的炮弹。这样才能在战场之上多争取到哪怕1%的生存几率。
    首先是炮弹的构造,因为战场之上没爆炸的臭弹比爆炸了的更恐怖。
    一般炮弹由弹丸和发射装药两部分组成
    结构弹丸是炮弹的战斗部,通常由引信、弹体及装填物构成。线膛炮炮弹的弹体上压有弹带,发射时弹带嵌入膛线,使弹丸高速旋转,保证弹丸飞行稳定;滑膛炮炮弹通过尾翼装置实现飞行稳定。引信是使弹丸适时起爆以充分发挥其战斗作用的控制装置。弹丸装填物常为**、烟**或其他物质,用以毁伤目标或达到其他战术目的。
    发射装药由***、药筒、底火及其他辅助元件组成。***是发射弹丸的能源,制成片状、带状、圆环状、管状或粒状。药筒用来****,盛装***和其他辅助元件,平时保护***不受潮湿和损坏,发射时密闭**燃气。在某些无坐力炮弹的药筒上开有许多排气孔,以便发射时泄出一部分**燃气从炮尾向后喷出,实现火炮无后坐。底火用来点燃***。****的底火和基本装药,装在纸筒制成的基本药管内,以保证附加药包中的***均匀一致地点火。辅助元件包括密封盖、紧塞盖、除铜剂、消焰剂、护膛剂和点**等。
    分类炮弹按用途可分为主用弹、特种弹和辅助弹。主用弹是直接毁伤目标的炮弹,如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破甲弹、碎甲弹、***、化学弹、榴霰弹、群子弹等。特种弹是利用特殊效应达到特定战术目的的炮弹,如发烟弹、照明弹、宣传弹、曳光弹、干扰弹、电视侦察弹等。辅助弹是部队训练和靶场试验等非战斗使用的炮弹,如演习弹、教练弹、空包弹以及各种试验弹等。
    炮弹按配用炮种又可分为加农炮弹、**炮弹、坦克炮弹、航空炮弹、高射炮弹、海岸炮弹、舰炮炮弹、****和无坐力炮弹等。
    炮弹按装填方式可分为定装式和分装式。定装式炮弹的弹丸和药筒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量固定不变,发射时一次装入炮膛。也有可改变***量一次装填的半定装式炮弹。分装式炮弹根据有无药筒又可分为药筒分装式和药包分装式。药筒分装式炮弹,发射时先装弹丸再装发射装药,其发射速度较慢,但能改变***量以获得不同的初速和射程。药包分装式炮弹没有药筒,发射时将弹丸、药包装药和点火具分三次装填,依靠炮闩来密闭**燃气。这类炮弹通常口径较大,但射速更慢。
    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依靠碰击目标瞬间的动能和**爆炸后产生的破片、冲击波来毁伤目标的弹种。过去统称为“**”。这是对步兵战场生存面对的最主要敌人。从15世纪滑膛炮使用的球形弹,发展到19世纪线膛炮使用的卵形弹,进而演变为现代的远射型弹,其毁伤效果、射程、精度都得到了很大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毁伤效果,可选用威力大的**和其他爆炸装填物,改进装药结构和弹体材料,采用高瞬度触发引信和近炸引信,使用各种预制破片、钢珠、小钢箭等,还有的采用子母弹等结构。提高射程可采用提高初速、改进弹形、旋转脱壳技术、火箭增程技术和“底部排气”技术等。
    ***,也很恐怖。在机械化行进中一但遭遇只有死翘翘。还是给感兴趣的朋友提提。它是依靠弹丸的动能来击穿装甲的弹种。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来对付舰艇装甲。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现坦克以后,***在与坦克不断的斗争中得到了迅速发展。最初是普通***,弹体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只装少量**,甚至不装**。半***或穿甲爆破弹装的**较多。钝头***和被帽***可减少跳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重型坦克,装甲厚度达200毫米以上。为了对付这类厚装甲目标,研制了一种带碳化钨弹芯的次口径超速***。由于弹丸重量轻、初速高、碳化钨弹芯密度(14~15克/厘米)大、直径小、硬度高,因而着靶比动能(弹体着靶动能与横截面面积之比)有了提高,能获得较大的垂直穿甲深度。为了减少弹道速度降,提高穿甲有效射程,又出现了旋转稳定式超速脱壳***,出炮口后弹托自动飞离,带弹芯的飞行弹体靠陀螺稳定飞向目标。为了能对付大倾角钢甲和现代复合装甲,20世纪60年代以后,着重研制了尾翼式超速脱壳***,初速可达1300~1800米/秒,用合金钢或高密度(~18克/厘米)的钨合金材料制成直径为1/2.5~1/4倍口径的杆状弹体
    由于采用了尾翼稳定技术,长径比可达12~20,因而能获得很高的着靶比动能,穿甲威力得到大幅度提高。70年代采用了高强度、高韧性、高密度贫铀合金制成的***,具有更大的穿透能力和后效燃烧作用。
    破甲弹20世纪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首先使用破甲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破甲弹得到广泛使用,后来逐渐成为反坦克作战的主要弹种)。它利用**爆炸的能量,使药型罩(如紫铜罩)闭合转化为高速的金属射流(见终点弹道学)作用于目标,由于能量高度集中,因而侵彻力大。早期线膛炮用的破甲弹,因受弹丸高速旋转的影响,破甲能力较低。因而普遍研制了尾翼稳定式微旋破甲弹,改进了装药结构,采用了旋压双锥罩和高能**等。其静破甲深约为药型罩直径的6~8倍。为了提高破甲弹的射程和精度,采用了末段制导技术,很快出现了打击远距离坦克群的子母破甲弹和末端敏感反坦克炮弹。
    碎甲弹这种弹在薄壁软钢弹体内装有高猛度的塑性**,在碰击目标时弹体变形后破裂,**产生塑性变形,并紧贴在钢甲或混凝土表面爆炸,**的能量直接以强冲击波的形式作用于目标,使目标内部形成强应力波,并使其背面飞出若干大小不等的“崩落”碎片,毁伤靶后(坦克车体内)人员或器材设备。碎甲弹虽不能使间隔装甲或复合装甲产生靶背“崩落”破坏,但还可起爆破弹的破坏作用。
    ***亦称纵火弹。这是步兵会遭遇到的最恐怖炮弹。弹内装燃烧剂,用于引燃或烧毁目标;并对人、畜有杀伤作用。燃烧剂有集中性的和分散性的两种,前者如镁和铝热剂,可用来对付难燃目标;后者如黄磷,可用来对付易燃的大面积目标。黄磷的燃烧温度较低,只能引燃油料、干草等易燃物。这种弹主要作发烟弹使用,只有在特定场合(如丛林地带)才利用其燃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着重研究自然燃烧剂,如利用锆块和猛**的混合装药,在爆炸后抛射出高温燃烧的锆碎片,同时具有燃烧和杀伤作用;又如用三乙基铝自燃燃烧剂装填大口径炮弹,可代替*****和火焰燃烧**。
    照明弹内装照明炬和吊伞系统的弹种。火炮发射后,时间引信在预定的位置引燃抛射药,将被点燃的照明炬连同吊伞系统从弹底抛出,缓慢下降,照明剂发出强光,照亮目标区,以利于夜间观察和战斗。随弹丸口径和结构不同,其发光强度从40万~200万坎德拉,发光时间30~140秒。照明炬和吊伞系统的下降速度4~10米/秒。照明剂普遍采用镁粉-硝酸钠-合成树脂系统。为了降低开伞失效率和吊伞的下降速度,可采用二次开伞或二次抛射结构。在旋转稳定照明弹的照明炬上增加阻旋装置,可降低照明炬的转速,使硝酸钠照明剂在燃烧时不掉熔渣。
    发烟弹亦称烟幕弹。内装发烟剂,爆炸后形成浓密的烟云,可用作遮蔽烟幕或信号烟幕。发烟弹按其结构可分为:1爆炸式。通常弹内装黄磷,有一个中心爆炸管,爆炸后,黄磷被分散自燃,迅速发烟。
    2尾抛式。弹内装几个发烟罐(内装含六氯乙烷的发烟剂)。在目标区近地空爆后,从弹尾抛出点燃的发烟罐,生成烟幕。有色烟幕信号弹内装红、绿、黄、紫等颜色的有色发烟剂,分辨距离可达3000米。还有一种爆炸式结构的有色烟幕目标指示弹,内装有机染料和猛**的混合物,爆炸后能显示弹着点。
    关于炮弹就介绍到这里。还是那句话,作为一名步兵你可以不了解你对手手持的枪,但你必须了解对手打来的炮弹和自己炮兵兄弟打来的炮弹。这样你才能在战场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活着回去。
    下面谈谈炮击,大多数人以为炮弹的杀伤力主要来自于金属流其实这基本是片面的。首先分开专门用于人员杀伤的空爆弹来谈,一般战场上遇见的大多是着弹。而炮击生亡的人中有至少2/3是死于剧烈的冲击波而非弹片。很不幸如果步兵遭遇炮击,现在一般情况下并非单门而是多门或一次火力急射;所以你炮弹在单单在你的前方或一侧的方向爆炸这样的可能是不存在的。所以炮弹的杀伤死角问题也是片面的。
    炮弹杀伤的死角相信有些军事常识的朋友都明白:就是弹坑深度与形成冲击波、金属射流的与地平面的夹角,这个夹角范围即是死角。在这样的死角里有很大存活几率也是片面错误的。当然如果你是遭遇的一门炮或一个方向炮弹爆炸的话除外,但现实的战场这样的理想情况根本就不存在。即使炮弹在你一个方向爆炸,根据天气、湿度、地形环境限制,每一枚炮弹着弹爆炸形成的死角会不一致,那么形成的死角也会不一致,如果叠加在一起,根本就不会存在任何理论上的死角,除非你是置身火炮覆盖范围的边缘差不多,但如果这样很幸运你又一次中头奖了。(未完待续)
    关于冲击波:冲击波杀伤距离,多是落在地面,并在地皮上爆炸而言的,如果是迫击炮一般在5米以上10米内。如果在10内空中爆炸的话,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就更远了,会在以上所说距离的基础上增加5米至20米。以此类举,150mm**炮地面为30至50m,空中150m;200mm以上;祈祷吧,运气好还能留具全尸就不错了。另在炮击时,若匍匐在平地那么以上爆炸后冲击波半径内计算,你死定了。还不如冒着被横飞的弹片击中站起来的强。不同口径的炮弹,爆炸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取决于炮弹中的装药量,**的装药量最大,所以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最厉害。现代西方国家的陆上炮兵所装备的火炮多以三种口径为主:105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军舰主炮多为76毫米和127毫米,坦克炮口径统一为120毫米,少数西方国家装备的旧坦克为105毫米坦克炮,将来还会出现140毫米坦克炮;俄罗斯和中国等国的制式火炮口径则为:122毫米、130毫米、152毫米、155毫米、203毫米,军舰主炮多为76毫米、100毫米、130毫米,坦克炮统一为125毫米,少量坦克为100毫米、105毫米、115毫米、120毫米,将来还会出现140毫米或135毫米坦克炮。
    对于105毫米**而言,冲击波的有效杀伤距离多在20米以内。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躲进地下坑道工事,在20米内落一发105毫米**,肯定不仅仅会受到碎片伤害这么简单,还会受到冲击波的杀伤,如果你穿的是厚衣服的话,只要没被碎片击中,距爆炸点超过10米以上基本上可以生还,但脑震荡和耳聋、耳鸣等后遗症是免不了;120毫米、122毫米炮弹的冲击波杀伤多在30米以内;152毫米、155毫米炮弹的冲击波杀伤距离多在50米以内。至于变态的203毫米口径大炮弹,冲击波杀伤多在100米以内,如果你与203毫米**的爆炸点相距30米之内的话,基本上会“粉身碎骨”!再近一点就“人间蒸发”了!如果躲藏在坦克里,最好关紧舱门并祈求203毫米的变态大炮弹千万别落在10米的距离内,因为在这距离之内落一发203毫米炮弹,爆炸气浪足以抛翻重达67吨的m1主战坦克,要是被直接击中的话,就有可能被打回零件状态!所以不仅仅步兵害怕炮兵,连坦克装甲兵也怕,对坦克装甲兵而言,最值得害怕的就是对方隐藏起来的直射火炮。对于坦克装甲兵来说,直接挨一发105毫米**,坦克虽可能不会被击毁,但坦克外表也会被严重破坏,车内的人也会被冲击波震得丧失战斗力!若是152毫米和155毫米的**的话,坦克直接挨一发虽不会被击穿装甲,但也有可能被抛翻炮塔,车毁人亡!坦克是如此,其它装甲车辆就不用说了。
    至于火箭炮,杀伤效果基本上比普通火炮更强一点,射程也更远些。由于没有火炮口径的限制,所以***的弹头可以做得比炮弹更大些!如美军的273毫米火箭炮,它发射的***连203毫米炮弹也自叹不如,爆炸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可以远达150米,它不仅仅是弹头装药量巨大这么简单,而且还有专门杀伤人员的集束弹头(也称母子弹头),就是在100米至500米高度的低空爆炸,向地面倾泻“钢雨”。
    以上所说的炮弹和***的冲击波杀伤距离,多是假设落在地面,并在地皮上爆炸而言的,如果是在5米以上10米以下的空中爆炸的话,冲击波的杀伤距离就更远了,会在以上所说距离的基础上增加5米至20米。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