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十九金国变法(下)
    纳阑明安知道,完颜长之可也不是仔糊弄的,虽然自己是完颜瑞仙的舅父,完颜陈和尚的岳丈,但如果不尽力职守,寻私舞弊,一但被他发现,一样也不会放过自己。尽管不会要自己这条老命,但自己的政途从此就完了。自己好不容易才爬到执政大臣的位置,可还想多坐两年。但同僚们也不能随意得罪啊,有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人抬人高”自己虽说有皇帝撑腰,底下也得有一帮人捧吧,把底下的人都得罪光了,以后这日孑也不好过。
    所以纳阑明安只觉得自己是上下都不能罪,被夹在当中受夹板气,因此还是赶紧撂挑子走人,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扔给别人。正好张鹄回来了,又是他最先提出改变税制,把这个担子扔给他抗,也是顺理成章。
    完颜长之点点头,道:“伯逸,难得舅父能这样以大局为重,朕看你就责无傍货,担起这个重任来了。大金就靠你了。”
    张鹄慌忙道:“陛下何出此言,臣必为陛下,大金的江山尽心竭力,以报陛下。”
    完颜长之微笑道:“好,明天朕就下旨,成立三司条例司,由你来主持。伯逸,你刚回中都,该是十分劳累了,先回去休息,我与岳父、舅父还有些事情商议。”
    张鹄躬身道:“陛下,微臣告退了。”
    等张鹄退出了之后,完颜长之才道:“舅父,现在伯逸以经回来了,我看二表妹的婚事也该快些定下来了吧?”
    纳阑明安略迟疑了一会儿,才道:“早些把二丫头向婚事定下来,臣自然是愿意,但张老太师的孝期未满,伯逸又怎能完婚呢?”
    完颜福寿笑道:“明安,又不是要他们立刻完婚,而是先把名份定下,互换信物罢了。等张老太师的孝期之后,再周济他们完婚。” 转头对完颜长之道:“长之,你尽管放心,今夜我就去伯逸府上提亲。”
    纳阑明安见话说到这一步,也无法再拖延了。其实在一开始, 完颜长之向他说明婚事的时候,纳阑明安是十分愿意和高兴的。张鹄不仅年少有为,而且深得完颜长之的信任,一但这门亲事做成,自己这两个女婿一文一武,到是大有光彩。但现在的情况不对,自已刚刚脫身,把张鹄拉来垫背,一但结亲成行,那怕只是订亲,自己必然就又被绕进去,趟这一滩浑水。女婿主持变革大计,自己这做岳父的脱得开干系吗?但自己早己答应了这门亲事,而且现在当着完颜长之的面也不容他推辞拖延,也只好就答应了下来。
    其实完颜长之早就看穿了纳阑明安的脱身之计,只是当时并不说破,这时重提联姻的事情,就是不能让纳阑明安置身于事外。毕竟自己身边能够信任的,就只有这么几个人。
    在这一点上,完颜福寿到是和女婿高度保持一致。他对纳阑明安这种希望都方面不得罪的态度也颇有微辞。其实这两个月来,完颜福寿面临的压力丝毫也不比纳阑明安差,但完颜福寿到底是久历官场,知道目前大金的局势并不容乐观,不进必退,必须要做出一些积极的改变才行。因此他对变法的态度是绝对支持,只是在具体方法上劝告完颜长之尽量稳托一些。
    而纳阑明安要左右逢源的想法虽然不算为错,但并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适用,有的时候必须做出选择,该豁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豁出去,不昔彻底得罪其中一方。如果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一味的两面讨好,到头来只会是两头都落空。而现在自己这一方的利益以经和完颜长之捆绑在一起了,是一荣具荣,一损具损。纳阑明安还是有办事的能力,而且也值得信任,只是性格过于圆滑,必须把他的退路彻底斩断。因此完颜福寿才主动把说亲的事情览了下来。
    就在当天晚上,完颜福寿来到张鹄家里,为纳阑彩云向张鹄提亲。
    现在张鹄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而纳阑明安的两个女儿在女真贵族圈子里也颇有名气,因沩张鹄和完颜长之、完颜陈和尚关系都很好,因此在平时的聚会中,也见过她们姐妹几面,无论是家世、品面和自己都十分相配。而且做成了,对自己的仕途也大有益处,而是又是皇帝指婚,当朝国丈亲自上门来提亲,这个面孑也不小,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来,都没有拒绝的理由。
    对完颜褔寿的提亲,张鹄果然没有异议,欣然从命。只是说明要禀告母亲,才能正式答应下来。这一点到是合情合里,完颜褔寿也没有异议,相信张鹄的母亲也不会反对,就这样把亲事定了下耒。
    ※※ 支持原创 ※ 《宋翔》首发于1*7*k小说网 ※ 支持正版 ※※
    笫二天,完颜长之下旨,在尚书省之外,成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并甴张鹄、纳阑明安主持。
    制置三司条例司,本是宋官署名。于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启用王安石变法时设置。付责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其实是一个在中书省之外,设立一个总管全国的财政机构。因为王安石的变法,主要就是改革财政。
    而在这个时候,大金朝廷也设置这样一个机构,自然同样也是为了税制改革。有不少熟知这段历史的金国大臣对此忧心从从。 这种担扰张鹄并不是不知道,这些大臣未必都是拥有大量田产,一心只为自己的私利考虑,也不乏担心大金会走上北宋的老路。
    但张鹄对此毫不在意,因为对于这帮人来说,朝廷无论是做出什么改变都会一味反对,只有是一成不变才是最好,想不到大金入主中原才五十余年,不少大臣居然就以经完全丧失了进取之心,把汉人的迂腐之气学了个十足。
    因此张鹄也放开手脚,大刀阔斧开始大干一场。立刻拟了四项条例,一、在大金全国范围内清查土地,是为了改革税制,朝廷保证决不会无故强占地;二、在清查土地时,首先由田主自报隐田挟户,凡是主动坦白者,朝廷不追究责任,如果被朝廷查实,隐田一率充公,挟户一率充为官奴,如果数额巨大,而又不主动坦者,朝廷必将严办;三、查清土地户籍之后,一率造册归档,地方上存留一份,朝中存留一份,以备作为制定新税贼傜役的依据。四、在清查土地的过程中,付责清查的人员必须尽职尽责,做到公平合理。如果徇私舞弊,隐瞒不实,或是虚报假帐者,朝廷一率严办。
    这四项条例送到完颜长之的公案上之后,完颜长之连看都没看,二话不说,就批了“准行”二个红字。然后立刻颁布全国施行。
    现在大金上下都知道,皇上变革税制的决心以定,是不会更改了之后。不过朝廷革新,也意味着大量新的机会又来了,如果见机及时,抓住机会,不怕一举就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了。因此也有不少人立刻见风转舵,摇身一变,开始为变革税制鼓吹起来。一下子赞成变革的声音也骤然响了起来。
    面对仿佛一夜之间扰多起来的支持者,张鹄到是还能沉得住气,深知支持的人未必对自己都有利,而反对的人,也未必就对自己不利,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脑袋一热就以为变革以经真得人心了。
    不过税制改革的成败,就在查清田产数量。而想要查清田产数量,关建就在俱体办事的人是否付责,是否秉公。毕竟田产不是金银财宝,都是大露天放着,又不能藏着盖着,只要是认真清查,就沒有查不明白的道理。不过在人情事故,酒色财气面前面,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为官的操守,那就不好说了。当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底下办事的人阳奉阴违,一些看来是利民益国的好法,都被俱体操作的人给办坏了。
    张鹄的但心可不是没有道理,那么就只有另想办法来对付了。正所谓是鱼有鱼路,虾有虾路,拥有大量土地的人也大多都是官宦之家,于是都纷纷发动自己的关系网络,开始托人情,走门路,希望能对自己网开一路。而走不了上层路的人,则打点据体清查土地的清查人员,希望他们在清查土地的时候,能够高高手,放一马,或是少报一数隐藏的土地。还有少数强横的家族,仗着自己根基深,后台硬,釆用强硬态度,据不持行,对清查人员百般阻挠,威胁恐吓,死抗硬撑。
    在另一面,付责清查土地的官员也是一朝权在握,便把令来行,趁着现在手握大权,也借机对大户田主敲诈勒索,中饱私囊。而付责清查土地的官员为了提高自己的政绩,以求升迁,不惜夸大数额,无中生有,强行摊派。总之种种现像,都是应有尽有。
    对此张鹄也是早有心理准备,在派出人到全国清查土地的同时,也派出了大量的暗探,到各地去暗中打听,付责清查土地的官员是否认真办事,有无私弊。
    果然就在一个月之后,率先清查土地的河北、中京、西京等诸路都传来了许多不好的现像,有的地方清查之后,土地竟还没有过去备案的多,而有的地方竟然是过去的数倍,有的县只有数千亩土地,而有的县的土地竟高达几十万亩,比一个州还多,还有明明是一片慌土,却硬被指成土地,明明是良田千亩,却在案中无查。当然也有人强行抗拒清查,不惜动用私人武装,保卫田庄,禁止清查人员进入等等信息,都通过暗访人员,一一报回到张鹄的制置三司条例司。
    张鹄将这些信息做了一些筛选,将一些明显不符合常理,和基本能够确定无疑的事件上报给完颜长之,要求朝廷严惩。
    完颜长之接到张鹄的报告之后,也勃然大怒,想不到大金居然有这么多贪官污吏和目无王法的犯上人等,因此立刻下旨,将张鹄上报的这人全都抓回中都,由完颜福寿主持,进行核实审查。因为张鹄提供的证据确凿,不容抵赖,因此很快就查清楚了。这次一共抓住了八十七人,其中有六十八人是付责清查土地的官员,有徇私舞弊的行为,十九人是强行抵触朝廷,抗拒清查的地方强豪,还有五人是宗室的远支。
    完颜长之看了审迅之后,大笔一挥,批了十个字“立斩,诏令全国,引以为戒”。徇私舞弊的官员亲属充军发配,抵触朝廷的地方强豪财产充公,家属全打为官奴。
    完颜福寿虽然觉得完颜长之的判决太过严重了一些,但也清楚,他决心以下,不容改变,因此也只有执行。
    不过张鹄对完颜长之的判决到是十分赞同,对于其中某些人来说,也许是罪不致死,但对变革的大局来说,却是杀一敬百的立威手段。在战国时期,秦孝公用商秧变法,曾一曰杀人七百,连渭水都被染红了,但最终保障了变法的进行。尽管张鹄并不认同商鞅的做法,但也不得不承认,这种做法是极为有效的。
    对有些人来说,大道理是说不通的,只能拿刀子来逼他们。如果现在大金的局势缓和,张鹄戓许会釆用慢慢说服,循序渐进的方式来逐步改变, 但现在大金确实等不起, 在这种情况下, 使用粗爆的方法来强制执行,也算是个有效的办法。
    果然,就在处决了这一批人之后,大金再一次被震惊,无论是执行淸查任务的官员,还是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都感到不寒而立,朝廷中的反对声音骤然而熄,毕竟没有人敢拿自己的脑袋当儿戏,朝廷要查那就查吧,反正土地还是自己的,只是每年多交一些税罢了,至于徭役,也能用钱来抵消,就当是破财消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