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后要取“字”,为什么有了“名”还要有“字”?
    ■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成人礼后要取“字”,为什么有了“名”还要有“字”?
    姓、名、字、号是汉民族文化中完整的姓名结构。古代男子到二十岁时需要行加冠礼,以示成人,并由主宾取字,主宾往往由家族、社会中德高望重的人担当。取“字”是为了鞭策与鼓励后生,体现长辈对他的期待。有“字”以后,除了加冠者本人或长辈、国君可以直呼其名外,周围的人都要叫他的表字以示尊重。
    古人常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字”主要是用来表明志向德操,或说明长幼序列。“名”与“字”之间一般都存在意义上的关系,二者的意思或相同,或相近,或相反,互相能够起到解释或补充的作用。因此古人取字有一条基本的原则——“义相比附”,主要是从名与字的文义相互联系着眼,选取相应的字。
    有的名与字的意义相同、相近,这也是最为常见的取字手法。如三国时的诸葛亮字孔明,“明”与“亮”同义。三国东吴大都督周瑜字公瑾,长史诸葛瑾字子瑜,“瑜”和“瑾”都是美玉的意思。还有的名与字的意义相对或相反,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北宋词人晏殊字叔同等。
    还有一类字是表明兄弟排行、长幼次序的,主要是以“伯(孟)、仲、叔、季”分别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幺。如汉代史学家班固字孟坚,明代政治家刘基字伯温,明代文学家和画家唐寅字伯虎,他们在家中都是排行老大。还有一些用比较美好的褒义字眼取字的,如表男子美称的“子”或“公、元、文、德、礼、义、彦、长、远”等。